2019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素质(幼儿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儿童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决定于其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获得的发展机会也不相同。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发展史的考察指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城市和农村的分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旧的社会生产分工和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是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人的片面发展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中发展到了极端的地步。

(3)机器大工业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与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机器大工业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需要;机器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因为机器大工业生产创造了极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财富,缩短了劳动时间,使工人有物质条件、时间、精力去从事学习,发展自己。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

机器大工业生产所提供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充分地实现。只有消灭剥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全体劳动者提供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才能使他们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类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因劳动的异化而异化,因劳动的解放而解放,因劳动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马克思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个性即人的品质和风格,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体质能力、精神状态、心理倾向及行为特征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的不断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真题链接】

【例1.4 单项选择题】某幼儿园为打造以艺术为特色的园本课程,决定将70%的课程安排为音乐、美术、舞蹈等内容。该幼儿园的做法(  )。[2019年上半年真题]

A.正确,有利于凸显幼儿园特色

B.不正确,不利于幼儿知识学习

C.正确,有利于培养幼儿艺术特长

D.不正确,不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答案】D

【解析】幼儿园发展中要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题干中幼儿园打造艺术特色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将70%的活动内容都设计为音乐、美术、舞蹈等,体现了整个教育侧重于美育的发展,忽视了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

二、“育人为本”的幼儿观

1儿童观

(1)幼儿是自然人

幼儿作为生物个体,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些作为人的基本的生物构造特征和心理基础,同时也有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幼儿教育不应将幼儿看成与动物一样的生物体,也不能期望幼儿像成年人一样思考、行动,而应该尊重幼儿的天性和成长的自然规律。

作为一个自然人,幼儿对周围世界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必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照料和安慰。因此,要反对任何剥夺幼儿的生存要素以及损害幼儿生存发展规律的行为。

(2)幼儿是社会人

幼儿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理应享有基本的人权和社会地位。不论什么种族、性别、地位和家庭的孩子,也不论孩子的智力和个性如何,他们的权利是相同的。幼儿有生存权、发展权,也有参与权。幼儿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与同龄人活动的机会,让幼儿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中学会交流、合作和谦让,要让幼儿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自我。

(3)幼儿是完整的个体

幼儿机体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幼儿心理的各个方面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幼儿的生理和心理是完整和谐地发展的整体。因此,幼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其在身体、认知、品德、情感、个性等方面的整体发展。

(4)幼儿是自主建构的个体

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天生就是一个探索者。幼儿园教师应让幼儿以主人身份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自由、独立地在各种活动中发展。幼儿也只有亲自参与各种活动,在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才能保证其发育良好、精神丰富和完善,才能不断地构建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和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

(5)幼儿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幼稚的个体

幼儿身心的发展速度极快,变化很大,因而具有未定型性。幼儿身心的各方面都是可以改变的。幼儿园教师不能以静止的观点看待幼儿现有的身心特点和水平,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同时,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非常不完善,极易受到伤害。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努力地呵护、照料和关心他们。

(6)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

在胎儿期,幼儿就有了听觉、触觉、记忆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反应能力;出生后几个小时就有了视觉偏爱,能分辨声音和气味,还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在0~6岁期间,儿童基本上能掌握本民族的口头语言,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辨别能力,其知觉、思维、想象、记忆、注意力的有意性开始萌发,并初步学会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7)幼儿以生活和游戏为主要活动

对幼儿来说,最迫切的学习任务就是“人”的基本生活经验和技能。因此,他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正常人的生活。另外,由于受身心水平的限制,幼儿只能从事简单的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

(8)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每个幼儿身心发展的速度都各不相同,其身心素质的组合特征也不同。每个幼儿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风格等都不同,都有其优势领域和劣势领域,智力特点受到文化和家庭的影响。教师应当将幼儿看成独特的个体,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真题链接】

【例1.5 单项选择题】汪老师平时对幼儿的大声喧哗、随地乱扔果皮的行为忽视无睹、不予理睬,有人参观或检查时才提出要求,该教师的做法(  )。[2014年下半年真题]

A.体现了宽容待生的教育要求

B.体现了严慈相济的教育原则

C.忽视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D.影响了幼儿学习成绩的提高

【答案】C

【解析】幼儿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题中汪老师在检查时才提出要求,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和良好品行的养成。

2育人为本

(1)内涵

育人为本是以培养人才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它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需要在教育工作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

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能力、提升人的品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就是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将个体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使之能够在复杂多元、快速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正确进行知识选择和创新。

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

教育的发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教育需要,特别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权益,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真正体现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关注每个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所谓机会均等是指人人在教育活动和过程中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让所有人都能够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教育最崇高的理想。教育公平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保障人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是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满足每个人接受教育的个性需要和期望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他们的期望。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既要了解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也要了解到每个人、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使教育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他们的期望。

(2)具体要求

育人为本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

育人为本重点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幼儿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育人为本就是要大幅提高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在教育的各个阶段都要重视创新,倡导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

育人为本就是要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以幼儿为主体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育人为本”的幼儿观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

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b.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c.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a.学生是完整的人。

b.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c.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c.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2)“育人为本”幼儿观的内涵

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本

a.以幼儿的个性为本。幼儿园教育要从幼儿的个性和爱好出发,给幼儿留有自我发挥的空间。

b.要在幼儿为本的基础上给幼儿充分的指导,遵循幼儿的个性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幼儿。

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

幼儿的人格与教师的人格是平等的,人格需要尊重和保护。教师往往容易受到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形成盲目自尊、无视幼儿的人格,突出表现为师幼关系的不平等。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人格,才能建立一种平等的师幼关系。

理解和宽容幼儿

幼儿是成长中的人,在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缺点和错误,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教育。教师要理解、宽容幼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公平对待每一个幼儿

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平等的个体,公平对待每一个幼儿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因此要求教师做到一视同仁、正视差异,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作为评价的标准;体谅宽容幼儿的行为;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结构形式,即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教师要尽量提供适合幼儿发展的机会,保证幼儿有机会获得适合其特点的教育。

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独立个体,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幼儿为本”,就必须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发挥幼儿的长处,弥补幼儿的不足,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树立幼儿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真题链接】

【例1.6 单项选择题】依据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2013年下半年真题]

A.培养学生特长

B.发展学生潜能

C.尊重学生个性

D.私拆学生信件

【答案】D

【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把学生视为独立的完整个体,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学生,必须意识到学生发展的潜力,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私拆学生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设计丰富多样的保教活动

1保教活动的设计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过程中发挥各种因素的教育功能、作用以及影响,如目标的教育功能、知识内容的教育功能、环境的教育功能等。在知识的选择上,要选择积极正面的内容,让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形成对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

(2)思想性原则

思想性原则指教师应注意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事物,形成正确的概念,并且结合幼儿思想实际,有意识地自然地向幼儿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幼儿园阶段应把品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习惯。

(3)趣味性原则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确保保教环节充满趣味,以引起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幼儿处于愉快的气氛中。注意根据保教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恰当运用直观的手段、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加保教的趣味性。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同时,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感染、鼓舞幼儿。

(4)实践性原则

教师要创设各种情景,组织各种活动,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不断练习,多次重复,在实践活动中巩固和提高。好习惯的培养,需要幼儿每天践行落实。

(5)全面渗透原则

将教育渗透到各种游戏之中,渗透到一日生活之中,渗透到物质与精神环境之中,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做到事事、时时、处处皆能使幼儿接受到生动而规范的教育。教师应有随机教育的意识,要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对幼儿进行教育。

2保教活动的内容设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1)健康领域中的身体保健部分包括生活习惯、饮食与营养、人体认识与保护、保护自身安全四个方面。身体锻炼部分包括身体基本活动技能、身体素质和基本体操三个方面。

(2)语言领域包括谈话、讲述、听说游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五个方面。

(3)社会领域包括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四个方面。

(4)科学领域包括数学与科学两部分:数学部分包括分类、排序与对应,1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几何形体,量,空间和时间;科学部分包括自然现象、物质世界及其相互关系、常用的科技产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和人体的奥秘及保护等。

(5)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和美术两部分。音乐部分包括唱歌、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和欣赏四个方面。美术部分包括绘画、手工和欣赏三个方面。

3保教活动的形式设计

(1)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全班幼儿参加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传统的组织形式。集体活动的优点是有利于提高活动效率和进行集体教育,缺点是不便于照顾幼儿的个别差异。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部分幼儿参加的教育活动,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对幼儿观察、了解,因材施教;有利于幼儿交往、商讨、合作,能给幼儿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减少等待。

划分小组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按幼儿的发展水平分组,也可以按幼儿的兴趣分组,还可以按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分组,换组操作,轮流尝试。在小组活动中,可以同时开展几组活动,教师轮流指导或以指导某一组为主,兼顾其他各组。

(3)个别活动

个别活动是幼儿自我探索活动或教师对幼儿的个别教育活动。个别活动的优点是可以满足每个幼儿的兴趣需要,使幼儿充分展现个性,学习自我管理,便于因人施教。这种组织形式易出现的问题是:易出现偏爱、溺爱等现象,教师应注意做到平等对待每个幼儿。

【真题链接】

【例1.7 单项选择题】绘画活动中,小班幼儿欢欢总是把色彩涂到轮廓线外面。下午,李老师当着欢欢的面对家长说:“欢欢画画很不认真,总是画错。”李老师的做法(  )。[2019年上半年真题]

A.错误,忽视了幼儿动作发展

B.错误,不能讽刺挖苦幼儿

C.正确,提高了幼儿绘画能力

D.正确,应该严格要求幼儿

【答案】A

【解析】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身体和心理上正处于生长发育中,其机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尚不成熟。正如题干中谈到幼儿绘画过程中总是将颜色涂到外,其实正体现了幼儿小肌肉(手指灵活能力)发展的不完善。此时教师应该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的绘画过程、作品给与相应的鼓励,而不是批评,更不应该当着家长的面,这样会挫伤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例1.8 单项选择题】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正兴致勃勃地做着手工,忽然停电了,教室里光线不足。此时教师应该(  )。[2014年下半年真题]

A.继续组织幼儿手工活动

B.让幼儿自行选择是否继续

C.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游戏

D.让幼儿在教室内自由活动

【答案】C

【解析】为了保护幼儿的视力,教师应该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游戏,因为教室里光线不足,不适合继续组织幼儿进行手工活动。育人为本就是要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以幼儿为主体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因材施教,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1深入研究儿童

幼儿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它关系到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深入研究幼儿个性特征、兴趣、需要、已有经验、优缺点,区别对待儿童的特点,有助于成功地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应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仔细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还可以通过园内的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来观察幼儿,也可以通过园外亲子活动、参观活动、郊游活动来观察幼儿。在对每个儿童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可从某一方面对儿童的发展水平进行归类分层,也可以从总体上对儿童的个性特征进行裁决判定,追本溯源,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儿童实施教育。

2构建适合儿童发展的环境

教师应当创设环境,优化环境结构,尽可能为每个儿童提供最为适宜的环境,促使每个儿童健康成长。

(1)教师要努力为儿童营造认可、宽容、接纳的氛围,使儿童能够在一个尊重他们的环境里成长,还要创设发展每个儿童兴趣和能力的环境,以及促使每个儿童获得进步和成功的环境。

(2)教师要利用儿童的思维方式与强项,重视儿童表现出来的差异,从每个儿童最擅长、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中找到切入点,设计出与儿童个体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活动,使每个孩子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