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推进
(1)素质教育思潮的形成
素质教育思潮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中小学教育要以“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为主,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此外,应试教育也渐渐凸显出一定的负面性:它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且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2)初步实验阶段
这一阶段,素质教育的思潮和教育价值逐步成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纲领性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3年2月13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并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3)大面积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中小学、大学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人们逐渐接受了现代素质教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寄希望于通过此类教育改革,找到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
(4)全面推进阶段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2001年5月29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要“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该纲要旨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1年6月11~12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
2001年秋季,新课程开始在全国38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进入一个新阶段。
2006年6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这标志着素质教育上升为国家意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素质教育的内涵、特点、目标及基本要求
(1)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①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民族素质;
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⑤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
①全体性;
②基础性;
③发展性;
④全面性;
⑤未来性。
(3)素质教育的目标
《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4)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①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做法。
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扭转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
③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a.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教师要改变只重视教授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
b.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结构,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
c.改变片面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d.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④培养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a.素质教育应从促进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出发,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被动接受器,学生是知识的主人;不仅仅把学生当作认知体,更重要的、更本质的是把学生作为包含认知方面和非认知方面的完整的生命体。
b.素质教育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为学生指导完整人生,帮助其形成强大的人格力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素质教育要求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坚持因材施教。
⑤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a.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教是为了不教,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b.为了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变化,为了培养“知识型劳动者”,为了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必须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素质教育的实施
(1)转变课程功能
①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的发展。
②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2)调整课程结构
①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②课程结构的这种转变,与课程功能的转变遥相呼应,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新时期的培养目标,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①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②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③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②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此,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①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②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③将评价看作是一个系统,从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选择多样的评价工具,到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评价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①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②课程改革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集权与放权的结合。
4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坚持德育为先
①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
③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④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⑤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⑥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⑦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⑧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2)坚持能力为重
①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②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③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3)坚持全面发展
①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②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④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⑤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⑥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
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真题链接】
【例1.1 单项选择题】中班的浩浩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王老师每次都让他在表演游戏中扮演主角。王老师的做法违背的教育理念是( )。[2018年上半年真题]
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B.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C.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王老师,每次都让能力强的浩浩演主角表明他只关注到部分学生,没有做到素质教育要求的面向全体学生。
二、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树立正确的办园目标
(1)明白素质和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具有三个主要特点: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创新。
(2)根据素质教育的特点,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确定办园目标
把幼儿园办成启智、创新、培养兴趣的乐园,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园。明确的办园目标能够为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孩子的发展、教师的保教和教育教学、领导的管理指明方向。
2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
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
(1)儿童观
在教育幼儿活动中,从领导到教师,首先要树立幼儿是“人”的观念,要学会认识儿童,尊重幼儿,做孩子的朋友。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相信幼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幼儿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同样有着丰富情感,是真正的人。
(2)教育观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孩子是主体,是各项活动的主角,孩子的发展需要社会、家庭、幼儿园三方面的力量。传统的课程观包括语言、计算、音乐、美术、常识、体育六大学科的教学内容,而现代的课程观,不仅包含六大学科五大领域,还包含着影响幼儿发展的一切因素(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情感需要、个性发展等)。
(3)人才观
每个孩子都是一棵即将成长的树,树与树不同:各有特长、各有千秋,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充分发挥其特长,使之成为人才,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要求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
3注意保护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善待幼儿的质疑
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善待幼儿的创造力和质疑。想象力、创造力是不能传授的,幼儿园教师要给幼儿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幼儿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要保护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本能,为其好奇心和创新意识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这是发展幼儿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4注意发展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形成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教师要为幼儿创造民主、自由的环境,培养幼儿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和坚持主见、喜欢争论等独特的个性。
5教师要不断充电,扩大知识面
有些问题教师有时可能不知道答案,但不能不懂装懂,以免给幼儿错误的概念。教师要多看一些书籍,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回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传授给孩子正确的信息。
【真题链接】
【例1.2 单项选择题】某幼儿园分班布置画展,张老师精心挑选部分“好的幼儿作品”展出,李老师则将每个孩子的作品展出。两位老师的做法中( )。[2014年上半年真题]
A.张老师对,应支持优秀儿童的绘画表现
B.李老师对,应支持每个儿童的绘画表现
C.张老师对,班级画展需要体现最高水平
D.李老师对,班级画展需要平衡家长关系
【答案】B
【解析】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和情感,如果只展出部分幼儿的作品,会对其他幼儿的自尊心造成伤害,因此教师应支持所有儿童的绘画表现。
三、幼儿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奠基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1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1)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期
①美国心理学家杰明斯指出,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18岁的孩子达到的正常智力水平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30%是4~8岁获得的,20%是8~18岁获得的。
②在儿童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早期教育的作用特别大,因为智力与教育以及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在幼儿时期对孩子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幼儿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
①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但是自我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往往以别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②若在这一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
(3)幼儿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
①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特殊的性心理发育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男孩把自己看作是女孩,在打扮、举止、表情上模仿女孩,就成为女性化男孩;如果女孩把自己看作是男孩,在打扮、举止、表情上模仿男孩,就成为男性化女孩,这两种现象称为性角色畸形。
②研究指出:几乎所有要求通过手术变为女性的男性异性癖患者,其幼年均有女性化行为;大约有2/3的男性同性恋者,在幼年就有女性化行为;大约有一半的异装癖者,幼年时就喜欢穿女装。这表明:成人的性变态与儿童的性角色畸形之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2幼儿教育的特点
(1)生活化
对于幼儿来讲,教育除了认识周围世界、启迪心智以外,还应培养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基本态度和能力,如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
但这样广泛的学习内容不能仅靠教师设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完成,也不可能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来实现,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交往中学习交往。因此幼儿园课程应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程的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
(2)游戏化
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能够满足幼儿的各种身心需要,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从本质上来看,游戏是幼儿的一种自由自发的主体性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它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幼儿基本的学习方式。
(3)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幼儿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世界,只有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能理解事物,才能对事物形成比较抽象的、概括的认识。这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存在形式和构成成分,只有在活动中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学习才是可理解性的学习。
(4)潜在性
从本质上讲,幼儿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幼儿园课程也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基本的学习领域,但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不是体现在课程表、教材、课堂中,而是体现在生活、游戏和其他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中。
幼儿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环境、活动、材料和教师的行为,而不是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和期望。即幼儿园课程蕴含在环境、材料、活动和教师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起作用。
【真题链接】
【例1.3 单项选择题】郑老师搜集矿泉水瓶、报纸、纸箱、塑料绳等材料,并改造成适合幼儿的教学材料,郑老师的行为是( )。[2017年上半年真题]
A.环境创设的能力
B.随机教育的能力
C.教学反思的能力
D.教学生成的能力
【答案】A
【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总则》部分明确阐述:“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的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组织与实施》部分中明确地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郑老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效利用废弃材料改造成为教学用具,体现其环境创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