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6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8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考试科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

1信息茧房

2碎片化

3沉默的螺旋

4数字鸿沟

5公民新闻

二、简答题

1网络空间治理的意义。

2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对使用者的意义。

3什么是新闻事实核查?新闻事实核查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三、论述题

1AI对新闻业的影响。

2个性化新闻推送的机制和利弊。

3中央厨房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信息茧房

答:信息茧房又称信息茧室,是指在个性化媒体信息时代,受众的信息接收反而变得狭窄的一种现象。其是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个人的信息需求并非是全面的,因而在选择信息的时候也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形成类似“我的日报”的信息集合,久而久之会将个人桎梏在像蚕茧一样的茧房之中。信息茧房的形成与当今互联网时代算法在信息推送中的运用息息相关,它是个人的信息选择与数字技术支持下算法人工智能的过滤气泡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关注的话题,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报纸和杂志,这种个人日报式的信息选择行为会导致网络茧房的形成,如《今日头条》的算法推送机制便会形成信息茧房。当个人长期禁锢在自己所建构的信息茧房中,久而久之,个人生活会呈现定式化、程序化趋势,易导致个人信息接收“回音壁”加剧、个体认知失衡、群体极化、新闻价值异化等一系列问题,甚至造成网络群体异质化和社会粘性的丧失。应对信息茧房,则需要以人工记者的新闻专业主义把关算法,同时实现去KPI化的硬新闻推送机制,以消解信息茧房的一系列负面效应。

2碎片化

答:“碎片化”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它是传统大众媒体时代“分众理论”于互联网时代的新表现。碎片化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意识形态呈现多样化趋向,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瓦解了,代之以一个个利益族群和文化部落的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传播领域也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传播碎片化是指技术变革改变传播语境,进而导致传播体系被瓦解或分隔的一种趋势或现象,例如传统的完整文本解读和分析逻辑,变成了网络时代文本链接式的跳跃思维。信息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是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信息碎片化是指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以零散的、无主题的形式虚浮于网络之上;受众的碎片化则是互联网技术赋权下个人个性化表达的体现。形成碎片化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社会转型、技术赋权等都是形成碎片化的主要原因。事实上,碎片化现象不但让受众群体细分呈现为碎片化现象,也引发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整个网络传播呈现为碎片化语境。

3沉默的螺旋

答:“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是传播效果理论重新回归到强大效果论的代表理论之一。“沉默的螺旋”最早由德国心理学者诺依曼于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1980年在德文版《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并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要点包括: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沉默的螺旋理论成立的前提是个人被孤立的恐惧以及社会多数意见气候的形成,该理论也是首次将心理学研究引入传播学之中,以此揭示了舆论的形成机制。但是其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4数字鸿沟

答: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是指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即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也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技术个人掌握不同、信息获取差异而导致的社会阶层分化。“数字鸿沟”的概念起源于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发表的题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此后这一鸿沟更多地体现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数字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四种差异,这些差异可以用“ABCD”来概括:A(Access)是指人们在互联网接触和使用方面的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条件上的差异,经济地位优越者在这个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B(Basic skills)是指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C(Content)是指互联网内容的特点、信息的服务对象、话语体系的取向等更适合于哪些群体使用和受益;D(Desire)是指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模式的差异。“数字鸿沟”问题是传统的“知沟”和“信息沟”问题在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的延伸。

5公民新闻

答:公民新闻是指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重要事件的新闻实践。公民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提出的新闻理念,是对社会责任理论呼吁满足组成“大共同体”的各种不同团体的需要的直接反应。公民新闻是一种交互式新闻的形式,具有非专业性、内容多样性等特点,是互联网对用户个人技术赋权下的产物。公民新闻打破了现有的专业媒体组织垄断新闻内容的格局,使新闻生产的权力由媒体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同时,它通过多渠道的新闻信息报道满足日益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公民的知情权需求。公民新闻还使传统媒体的信源结构发生变化,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受到影响。公民新闻是未来新闻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同时公民新闻也存在着一些缺失新闻真实性、使得“新闻泛在化”等弊端。

二、简答题

1网络空间治理的意义。

答: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与发展,网络空间全球治理问题日益突出。虚假新闻、种族矛盾、暴力、色情等不良因素借助网络传播并放大,影响到民众生活和社会稳定,各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在我国,当前国家网络空间治理的现实背景与基本思路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文件的出台,特别是促使传统条件下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监管、舆情治理朝着常态化、法治化方向发展,预示着网络安全提升至同国家主权和战略安全一样的高度,不容忽视。

我国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服务于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和网络强国建设

习近平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网络信息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必争之地,网络强国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坚实有效的制度保障。网络空间逐步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展开竞争和战略博弈的新领域,也成为我国国家利益的新边疆,确立网络空间行为准则和模式已是当务之急。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确立清晰目标,厘清行为准则,不仅能够提升我国保障自身网络安全的能力,还有助于推进与其他国家和行为体就网络安全问题展开有效的战略博弈。

(2)为“互联网+”新经济护航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网民规模为世界之最。但现实的网络环境十分堪忧,网络诈骗层出不穷、网络入侵比比皆是、个人隐私肆意泄露。此前其他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规定,大多分散在众多行政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中,因此无法形成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前瞻性的法律体系。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之后,我国政府推动了相关法律文件的出台和细化,诸如《网络安全法》等法律的出台,将使得国家网络空间的治理能力在法律的框架下将得到大幅度提升,营造出良好和谐的互联网环境,为“互联网+”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市场经济本质是信用经济,其精髓在于开放的市场和完善的法律,从这种意义上讲,“互联网+”必须带上“安全”才能飞向长远。

(3)在网络空间领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精神

互联网平台的公共性和开放性为公众舆论打造了前所未有的公共话语平台,但也出现了诸如网络舆论暴力、舆论绑架等破坏互联网话语空间和谐稳定的情况。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也为网络空间治理提供了指南。依法治国正融入到国家行政、社会治理与公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与已经相对成熟的领域和行业相比,互联网领域可以称得上是蛮荒之地,因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才短短二十年左右,许多监管、治理手段都是后知后觉地根据问题进行后期的补充。但随着网络空间治理的问题被提上议程,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不断出台,高举依法治国大旗,开启了依法治网的崭新局面,成为依法治国顶层设计下一项共建共享的路径实践。依法治网成为我国网络空间治理的主线和引领,以法治谋求网治的长治久安。

(4)为网络参与者提供基本的法律准则和依据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随着网络空间治理日益加强,《网络安全法》为各方参与互联网上的行为提供非常重要的准则,所有参与者都要按照《网络安全法》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样所有网络行为主体所进行的活动,包括国家管理、公民个人参与、机构在网上的参与、电子商务等都要遵守本法的要求。此外,《网络安全法》对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安全义务有了明确的规定,将现行的安全认证和安全检测制度上升成为了法律,强化了安全审查制度。通过这些规定,使得所有网络行为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任何为个人利益触碰法律底线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综上所述,加强网络空间治理顺应当下网络空间安全化、法制化的发展趋势,是中国在迈向网络强国道路上至关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国际社会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网络空间治理的基本思路、理念并加强相关法制建设,意味着建设网络强国、维护和保障我国国家网络安全的战略任务正在转化为一种可执行、可操作的制度性安排,标志着我国网络空间领域的发展和现代化治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对使用者的意义。

答:移动互联网是Web3.0时代信息的传递范式,在原有的Web2.0互联网架构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个性化、场景化、智能化要素。从技术层面定义,其是指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服务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从终端层面定义,在广义上指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本、ipad、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在狭义上指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浏览互联网站和手机网站,获取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移动互联的主要载体是移动终端、定位系统、大数据网络以及社会化媒体,在技术推动下,移动互联代表着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信息技术的快速崛起,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相比于传统媒体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初期,移动互联网具有一些全新的传播特点,这些特点对其使用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1)移动性,让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全天候传播

目前我们使用的智能手机大部分都具有随时随地的网络连接功能,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网络服务。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哪里有网络,哪里就有信息互联。这和传统的传播固定地点、固定时段大有不同。移动互联打破了原有传播的时空界限,使原本的“点对点信息传播”成了“个性化匹配场景”传播,让使用者不论身居世界上哪个角落,只要接上网络,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到各种精彩的资讯和信息,也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信息即时沟通。这是人类信息传播发展历程一个跨时代的巨变,也是对使用者而言最便捷的特点。

(2)融合性,为使用者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

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和杂志上能呈现的是图片和文字,广播传输给人们的是声音,电视大屏呈现给人们的是影、音、图、文综合体,但这些内容大都是提前专业制作的栏目、节目和广告内容。而移动互联网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小屏传播,不仅能够全面融入影、音、图、文四种形式,而且在内容生产上可以即时生产、即时上传、即时传播,形式也多种多样,灵活灵动,如病毒视频、话题段子等,只要你有足够的创意思维,就会有不尽的表现,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此外,智能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通信终端,各行各业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在线服务,移动终端必然会成为各种业务的汇聚点。因此,移动互联网传播的融合性不仅为其使用者提供了满足用户各类需求的内容,还以多样化的形式向用户传递,满足其多元信息需求。

(3)交互性,强化使用者在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度

在传统大众媒体的传播过程中,除了广播热线、电视热线之外,由于形式限制,受众很难参与其中。而移动互联网兴起后,大众传播也变得可交互了,用户可以随时参与到传播过程中。例如,在电视广播过程中参与“摇一摇”抽奖,可以得到广告产品提供的微信红包、优惠券、礼品券等;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可以实现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随时随地留言、评论、互动。

(4)个性化,使面对用户的智能投放更精准

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笔记本电脑都是个人私密性非常强的装备,每个人的终端都可以接受个性化的服务。大数据、云计算新技术让个人偏好标签化,通过搜集和追溯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为,进行数据分析,实现对人群的精准画像,从而让产品和信息精准推送到有潜在需要的人群。例如,智能手机移动端看到的微信信息流广告、今日头条的新闻推送等,都是智能精准投放的结果。

3什么是新闻事实核查?新闻事实核查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1)新闻事实核查的定义

新闻事实核查包括针对目击媒体内容所进行的事前核查,以及政治新闻领域中对政治人物公开言论的事后核查等两大类型,早期是精英媒体内部的一种编辑机制,至今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新闻样态。

新闻事实核查制度兴起于美国“揭丑运动”后期,最初由美国《时代周刊》的一个女性团体发起,之后德国的《明镜》周刊、美国《华盛顿邮报》等建立过新闻事实核查的相应部门和职位。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遵从新闻专业主义,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播生态发生巨大变化,层出不穷的虚假新闻对新闻专业主义产生重大冲击,尤其是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英国“脱欧”等“黑天鹅”事件频发后,新闻事实核查的研究和应用再次成为热点,一些有经验的新闻从业人员开始尝试创办事实核查新闻网站或栏目,作为第三方事后核查的组织机构正式兴起,诸如《华盛顿邮报》的Fact Checker(事实检查器)、NGO网站PolitiFact等,都是从事新闻事实核查工作的相关平台。

(2)新闻事实核查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事前核查到事后核查

早期的事实核查是事前核查,是一项制度或操作流程,本质上属于媒体内容把关程序的一部分。媒体进行事实核查的出发点是保障报道的真实性和提升报道的准确度。这种核查是由媒体内部机构完成,不需借助第三方。事实核查发展到后期,便演变为事后核查,成为一种新闻形式,即事实核查新闻。在该形式下,事实核查网站将事实核查的过程和结果通过新闻形式展现给用户,用户带着“看新闻”的心态了解事实核查新闻中的新闻是否属实,从而对媒体报道的公信力做出判断。这种新闻常由专门的第三方事实核查网站完成。

从政治人物言论到互联网热点

自新闻事实核查制度诞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事实核查一直以验证政治人物言论真伪为核心任务,其所选取的政治人物或为目前在位的有影响力的施政者,或为总统等各职位的参选人。而从其核查的内容来看,也多为验证所核验对象的言论是否属实,以及此人是否履行了施政承诺。此种事实核查新闻的典型代表是PolitiFact,其网站上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美国政坛人士。经过近10年的发展,事实核查新闻的核查内容也被不断扩大,已延伸到互联网热点内容上,此类事实核查的典型代表是Storyful。实际上,由于发布门槛低、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互联网热点内容往往是新闻真实性的“洼地”,虚假新闻和谣言常产生于此。因此,将互联网热点内容纳入核查范围很有意义,也将是事实核查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文献、回访到大数据核查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事实核查的方式也在不断演变。起初,事实核查主要依靠专门的事实核查团队来完成,其完成核查通常会采取两种方式:第一,文献核查法,即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来判断记者所写是否属实。第二,回访法,即核查人员通过对采访对象的回访,确认采访中的事实,以进行验证。而时至今日,事实核查网站在进行事实核查时,除了采取必要的人工资料查阅和回访以外,还会更多地利用大数据、算法程序、区块链和计算机等新型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核查以排除假新闻和净化言论环境。目前,一些核查网站已经将定位技术、肖像验证技术、数据取证技术等多项技术运用在事实核查中。这一方面增加了事实核查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核查效率。

三、论述题

1AI对新闻业的影响。

答:AI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简称,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其研究领域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现代AI作为一种专业技术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在近年来技术发展浪潮的驱动下,不论是在新闻内容生产流程还是新闻产业与技术公司的跨界合作,技术与新闻业的融合延伸都越发紧密。但同时,技术所带来的“神话”思维也使得新闻业出现了“技术依赖”的“后遗症”。

(1)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革新

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新闻业直接从手工业阶段跨越到流水线大工业时代。从内容生产、渠道分发到用户信息反馈,新闻业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为震撼的大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的应用是一场机器对人力的大范围替代,“机进人退”的幕布拉开了。在某种程度上,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业正在消融,人工智能正在传统新闻行业的多个方面进行“毁灭式创新”:

内容生产智能化

早在2006年,国外媒体就已开始应用人工智能写作。相比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中国人工智能在媒体领域应用的开始时间较晚,不过近几年也在迎头赶上。

a.文本生成: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应用。美联社于2014年7月开始使用Wordsmith平台撰写财报新闻;《洛杉矶时报》通过写作软件,从抓取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出的预警数据,到生成报道并发布,只需3分钟。国内的腾讯网、搜狐网、新华社等机构在人工智能方面也有所尝试。腾讯财经推出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 Writer,搜狐推出智能股市播报系统“智能报盘”,利用人工智能的自动跟踪技术,及时捕捉股市动态,自动化生成并发布资讯。

b.视频剪辑: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相比文字,人工智能在视频领域的应用相对更为普遍。在图片、视频信息的获取方面,无人机航拍、无人车地面拍摄、无人船的水下摄影等,通过最大限度延伸人类的拍摄能力,可以无死角呈现世界的全貌。此外,可穿戴设备在媒体领域的应用也逐步凸显。在图片、视频处理方面,利用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技术,可以让普通用户也能享受奇妙丰富的艺术和娱乐体验。俄罗斯科技公司研发的图片处理软件Prisma,能在短短十几秒内,将手机相册或随意拍照的任意一张照片转变成特定风格流派的图片。

内容分发智能化

在传统新闻业的生产过程中,编辑掌握了内容分发的权利,我们读什么、听什么、看什么,都是由少数媒体精英所决定。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随着用户数据的积累,内容推送的权利正在由编辑让渡给算法。相比人工分发,机器分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效率上:一是机器分发能够对海量内容进行深度加工。二是机器分发有助于跳出编辑的个人视野,而针对用户个人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排序,通过大数据挖掘和算法程序搜集、分析用户信息需求并与新闻信息进行精准化匹配以达到个性化新闻分发的效果。AI不仅提高了新闻分发的效率,提高了信息爆炸时代下的大量新闻信息的利用率,同时也使得用户个人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操作的新闻分发方式。

当然机器分发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例如Facebook曾把一张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越战照片误判为黄色图片,只因为机器把照片中为躲避炮火奔跑的小女孩裸露了部分身体。在中国,机器分发新闻引发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信息窄化”和内容低俗化上,即推荐引擎不断向用户推荐其兴趣范围之内、甚至是带有明显低俗倾向的内容,以尽可能地诱导用户沉浸其中、拖延停留时间。

内容监测智能化

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曾把记者比喻为国家之船的瞭望者,而人工智能似乎有可能比记者看得更远、更深。

a.人工智能可以直接越过新闻本身,追踪用户的情绪变化。Facebook在2017年3月宣称,已经在使用一套人工智能系统来监测Facebook Live和Messenger中的不良信息,以帮助用户防止自杀。

b.通过分析大量的用户数据,还可以增进对消费者的行为认知水平。腾讯推出国内首个基于移动浏览行为的数据分析工具——腾讯浏览指数。该工具通过接入400多个APP、超过4亿的用户数据,提供基于行业、品牌和IP的热点分类排行,针对特定事件、人群、品牌指定专题报告和定制化洞察报告。

内容终端智能化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开创“万物皆媒”的时代,未来的新闻媒体行业将因为智能化连接而被重新定义。媒体介质正在泛化,一切能够实现信息互联的载体或社会信息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媒体”。因此,媒体不仅仅局限于报纸、广播、期刊等新闻性媒体,同时还包括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以及美团、大众点评等生活服务平台,甚至未来整个物联网。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的人工智能在包括媒体领域在内的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大。除了覆盖领域的扩张,在技术涉及的时效性、深度性和质量上都会有所突破,同时还能深入平民生活,实现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发展。

(2)技术依赖的“后遗症”

在AI技术带给新闻编辑室、新闻产业运营等方面以新的契机的同时,也会产生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技术神话”思维。尤其是在当下,AI技术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许多方面,如算法程序不透明性、机器写作质性分析缺失、工具理性等,都存在诸多质疑之声。而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新闻业之后,也会导致技术依赖症的不断蔓延。完全相信技术,甚至走向“技术决定”的错误方向,忽略新闻本位、新闻价值、新闻伦理,也成为新闻业在AI技术时代下的为人诟病之处。

AI技术的运用使得新闻业逐渐走向当初制造业大规模运用机器生产时所遇到的困境——如何处理人与技术之间的矛盾?当AI技术融入新闻业,传统新闻从业者该如何应对,或是该如何更好地对其进行应用以服务于公众和承担新闻业的社会责任、履行其社会公器的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仍然有待更进一步的讨论。

2个性化新闻推送的机制和利弊。

答:(1)个性化新闻推送的机制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用户获取信息的手段越来越便捷和丰富。为了缓解用户信息过载压力,算法推荐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网站和APP,包括电子商务、新闻客户端、视频音乐网站等。个性化新闻推荐系统运行的原理是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信息和行为数据,来预测用户兴趣爱好,进而向用户推荐感兴趣或潜在兴趣的新闻内容。

以今日头条为例,个性化新闻推送的机制是一种基于信息聚合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这种推荐模式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和分发机制。其运作机制包括两方面:一是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兴趣图谱进行分析,为其定制和推送个性化信息内容;二是对网易、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内容进行聚合,从“推荐、热门、好友动态”三个维度向用户推荐包括资讯和评论在内的丰富内容。

(2)个性化新闻推送的优点

分析用户兴趣,满足个性化需求。个性化新闻推送依托大数据,对用户过往行为和兴趣爱好进行分析,了解其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闻推荐,满足个性化、分众化需求,使得每个人都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个人日报的可能。例如《今日头条》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分析用户的新闻使用行为和社交媒体数据信息,以达到具有强烈针对性的新闻匹配。同时,新闻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而个性化新闻推送使得“分众”从笼统模糊的“群像”走向了清晰精准的“个人”,使得新闻从业者的新闻生产过程更具目标性。

节省人力物力资源,提升传播效率。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高度膨胀,受众的注意力成为时代的稀缺资源。个性化新闻推送通过技术加持,依托大数据算法对用户进行精准推送,其将新闻分发方式从传统的人工分发编辑推向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工业化”“快速”“流程性”的新闻分发程序,在节省了人力劳动的同时,也将新闻生产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工业化流水分发”的高效时代。

基于用户设定进行推送,有利于数据采集,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行多媒体、跨行业的数据合作。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和分析成为竞争热点,而通过用户自行设定兴趣可以摆脱大量分析带来的不便,通过有效信息的快速收集,信息提供商能够快速掌握用户的基本资料,通过与不同行业的数据分享或合作,能够有效地将信息“变现”,将信息更好地二次利用。

(3)个性化新闻推送的弊端

信息内容同质化,造成信息茧房

新闻算法下的个性化推送,为受众营造了一个更加不真实的“拟态环境”:受众感兴趣的新闻堆积在一起,信息同质化严重,视野狭隘,不能接触到更多异质化的信息,受众的知情权受损,不能及时地知晓社会所发生的变化,从而不能做出相应的行为改变,将自己困在“信息茧房”中。

冲击传统新闻生产模式,内容分发主导权转移造成新闻失范

个性化推送深刻地冲击着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传统新闻工作者把关人的功能被人工智能和算法取代,内容分发的主导权发生转移。由于人工智能对于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伦理的缺失,造成一系列新闻失范乱象。

社群观点的同质化导致群体极化

在基于算法推荐模式的个性化新闻推送服务中,个体可以屏蔽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信息,这使得人们越来越笃信自己的观点,变得更加偏激,导致“群体极化”,不同社群内的人群无法交流,社会共识无法形成。

存在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风险

算法推荐模式根据每个受众不同的喜好和需求提供的服务,这种完全贴合受众的信息服务既能够给受众带来便捷,但同时也很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泄漏客户的隐私,带来安全隐患。

科技巨头公司成为“隐藏的权力中心”

个性化新闻推送主要是以算法程序为支持,对新闻信息进行个性化的新闻匹配。因此,传统的议程设置者和新闻把关人让位于算法程序。但是,由于算法程序的不透明性和缺乏管制,科技巨头公司成为个性化新闻推送中“隐藏的权力中心”,用户和社会无法知道新闻是从何而来的,也无法判断这背后是否有人为的操纵。

新闻从业者的质化分析缺位

个性化新闻推送使得算法技术成为新闻的“把关人”,但是也带来诸多新闻伦理问题,例如技术如何识别新闻价值,如何判断新闻伦理是否缺失,如何将公共属性融入用户生活等。技术缺乏新闻从业者的感性分析和思维判断能力,所以常常出现不符合新闻伦理规范的信息出现在用户的新闻接收界面中。

综上所述,个性化新闻推送是目前满足用户个人信息需求和解决信息爆炸时代下信息生产过剩的方式,但是,其也存在着诸如隐私泄露和信息安全风险、导致信息内容同质化、隐藏的权力中心、质化分析缺位等弊端。但是,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新闻业与技术的结合将会越来越紧密,如何趋利避害,更好地运用技术以重塑新闻业价值,是值得继续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正如莱文森所言,对待任何一个新技术,不可犯下“埃吕尔式的错误”,对待任何一个新型技术手段,必须要谨慎观察,不可盲目地否定。

3中央厨房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答:“中央厨房”原指集中大量采购食材并统一配送的一种餐饮运作模式。人民日报将这种模式引进新闻传播领域,形成特有的新闻“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天滚动、全球覆盖”的采编发模式。中央厨房改变了传统的单平台内容制作和输出的模式,以全媒体记者输入信息、各个子媒体提取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并生成符合媒体呈现特性的新闻报道形式的方法,再造了媒介集团内部的新闻采编流程和各个媒体之间的合作方式。

(1)中央厨房模式的优势

整合内部资源,节约运营成本

在传统媒体转型、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利用中央厨房模式,不仅在前期采访环节统一调度采访力量,而且在编辑加工环节采用各个子媒体依据自身媒体定位和媒介特性进行“二次加工”的方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整合,有效降低了新闻生产的成本。

融合新旧媒体,兼顾双方优势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有优势,中央厨房模式是融合发展的实践方式之一,它可以通过布局全媒体新闻矩阵,有效兼顾二者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形成立体报道传播形态,达到“1+1>2”的报道效果,使得发稿的时效性和质量都得到保证。

统一宣传口径,提升传播效果

传统媒体探索新媒体发展规律期间完成了报纸上网、报网合办、开通微博微信等形式,但新旧媒体之间仍然存在“两张皮”的问题,传播口径不统一抵消了传媒集团整体的传播影响力。中央厨房模式可以协调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统一集团内部价值观,使之形成合力,扩大媒体集团的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2)中央厨房模式面临的挑战

报道内容同质化

中央厨房模式变革传统新闻采编流程,采集员统一采集素材,加工员联合加工改造,虽然针对不同介质生产不同产品但归根结底内核是一样的,这就导致不同平台报道内容的同质化。

多重生成落地难

“一次采集、多重生成”是中央厨房设计之初的理想目标,然而从实践情况来看未免过于理想化,不同媒体因其传播形态不同对内容各有侧重,靠一种原料生产各有特色的新闻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力所难及,国内的中央厨房运作体系仍然面临着无法常态化的问题。

子媒体竞争力削弱

报业集团内部存在着众多子媒体。各单位虽同属一个集团具有合作关系,但由于存在共同利益诉求,也存在竞争关系,有竞争才有创新和活力。中央厨房模式强调的是共性、线索、选题共享,其令“独家新闻”成为泡影,子媒体之间失去争夺独家的动力,创新创造活力流失,整个传媒集团也会失去竞争力。这会导致许多媒体“架空”中央厨房的运作体系,转而选择原有的单一平台的内容生产机制

综上所述,中央厨房全媒体采编运行机制在当下的新闻事件过程中有着相比之前媒介集团内部运作模式的诸多优势,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例如内容同质化、无法常态化等挑战。如何更好地改良中央厨房,使其达到理想中的运作效果,或许是未来需要更多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