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析论述题
1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最近,三(2)班品德与社会课的话题是“维护公共秩序”。倪老师先让学生们说一说去过哪些公共场所,在那里干什么,进而指导他们根据功能的不同概括出七类公共场所。最后从每种类型中挑选出一个方便调查的场所,每个学习小组都要从这其中场所的调查中概括出公共场所的一般生活规则,作为集体作业提交,并在班级里交流。
小明所在的小组恰好有七位同学,经商量决定每人调查一种场所。小明就住在剧院附近,还有亲戚在剧院上班。他自告奋勇,承担剧院调查的任务。小刚说他周末恰好会跟爸爸去看球赛,顺便可以了解体育馆的观众守则。另外五位同学则分别负责调查社区服务中心、公交车站、超市、医院和图书馆。
小明发现其他小组采取了类似的分工,他把各组去剧院调查的同学叫到一起,组队进行调查。小明的姑妈接待了调查小组,她告诉孩子们:观众来剧院现看演出要准时入场,不能迟到,也不能早退,必须在演出间歇进场退场。观看演出时要保持安静,不能说话,不能随便鼓掌叫好,不能吃东西,不能拍照,不能接打电话,手机必须静音等,剧院宣传与推广部的负责人还邀请同学们观看了一出儿童剧,让他们现场体会看戏规则的道理所在,出了剧院,小明发现剧票的背面就写有《观众守则》,但是没有提到姑妈所说的“坐中间的观众尽可能先入座,坐两旁的观众稍后入座”之类的礼仪,一位同学说,幸亏有姑妈的介绍,让大家了解到书面规定之外的一些公共生活礼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总结出维护剧场秩序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小明带着调查结果回到自己的学习小组,和调查其他公共场所的同学一道交流,总结公共场所一般都要遵行的行为规范,大多数清况下,小组成员都能迅速达成共识,但在“保持安静”上发生了争论,小刚说:在体育馆看球赛时不一定要保持安静,反倒可以呐喊鼓掌吹号击鼓,为球队加油助威。小刚的异议令人不快,但是大家都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实话,所以在小组研究报告中,除了陈述一般规则之外,还讲到了一些例外。
这份研究报告获得了全班最高分,倪老师在班上表扬这组同学对公共场所的行为规则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全组欢呼雀跃,一一跟小刚击掌相庆。在以往的小组活动中大家多少有些嫌弃小刚,因为他调皮捣蛋,老是给小组制造麻烦。这一回,大家对小刚刮目相看。没有想到小刚不同寻常的发现。他在讨论中坚持的不同意见,居然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小刚兴奋得满脸通红,心里乐开了花,他突然意识到今后可以用不同以往的方式赢得同学的尊重。他的父母听了他的讲述,为他的进步感到欣喜,鼓励他改正缺点,用良好的表现在班上树立威信。
小刚妈妈悄悄地给倪老师打电话,讲述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倪老师放下电话,陷入沉思,她终于明白小刚在学校里调皮捣蛋原来是为了博取大家的关注,一个帮助小刚的改善计划在她的脑海里迅速酝酿……
(1)结合材料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程序。
(2)结合教例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效果。
(3)结合材料论述教育的内涵与外延。[统考2018研]
答:(1)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发动学生辅导同伴。小组合作学习能起到学生群体间相互作用的效果,从而改善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
①材料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是:社会实践讨论。
②材料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序是:提出问题-开展计划-(合作探究)实践搜集资料-找到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结论。
(2)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①知识与技能方面:规则制定的合理性与遵守规则。
②过程与方法方面: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则。
③德育方面:遵守规则。
④学生合作精神与实践方面:同学们相互学习,改变对他人看法,相互合作和讨论,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参与社会实践,加强学习的生活性和实践性。
⑤激励与自我觉悟方面:小刚获得了激励,更愿意自我觉醒的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
(3)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
①教育的内涵
教育分为广义的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教育是指所有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②教育的外延
教育的外延不仅仅只局限于狭义的教育,更包括广义的教育。有效教学应该以学校教育主导,善于利用教育的外延,渗透到家庭和社会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教育的合力。材料中的教育走出学校,渗透到社会与家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学习社会规范等,促进了学生的个体社会化。从小刚的例子可发现,只有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够使教育产生合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2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20世纪中期以来,学校教育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批评、质疑和挑战,或明或暗地主张“学校消亡”的观点不时出现。例如:
(1)1971年,伊凡·伊里奇发表《非学校化社会文集》,引起巨大反响。伊里奇以为,学习原本是个人的一种自主活动,是自律、自助、自我实现的过程。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不必非得与别人的东西交换才有价值。他批评学校“把学习从一种活动变成了一种商品”。把只是证书(文凭)变成了一种财富形式,这不但从根本上剥夺了人独立自主的学习动机和能力,而且通过文凭、学历对人的社会地位进行分层,导致更深刻的社会两极化,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学校的废除已不可避免”。
(2)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不再让孩子进入学校上学,而是“在家上学(home schooling)”,主要由父母直接教育孩子。进入21世纪,全美已经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在家上学”。家长不送子女去学校接受教育的理由很复杂,包括:家长认为学校不能提供他们认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如宗教信仰),家长不认同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家长认为教师的教育方式不适合自己孩子的特点,等等。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从教育功能的角度,评析伊凡·伊里奇的观点。
(2)结合学校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评析“在家上学”现象。[统考2017研]
答:(1)①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教育系统对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实际的作用和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的性质可能是正向的、促进的,也可能是负向的、阻碍的,或者是无效的。从作用的方向看,默顿认为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②伊凡·伊里奇是当代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批评家,20世纪“非学校化社会”理论的创始人和“非学校化运动”的倡导者,伊里奇不仅揭露了学校中埋伏的种种弊端,而且认为要想得到真正的教育只有一种途径,即废除学校代之以教育网络。他的教育思想在国家教育界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伊里奇把“隐蔽课程”作为批判学校的突破口。“这种隐蔽的结构形成了一门课程。它永远不受教师或校务委员会的控制而独立存在。它永不止息地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能为每个人成长为社会化的成人做准备;学习中不传授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校外学会的东西是无价值的。我把它叫做学校教育的隐蔽课程,因为它构成了制度的不变结构,只有在它的范围内,所有的课程改革才可以进行。”伊里奇对学校的隐蔽课程深恶痛绝。他认为学校的根本问题就在于隐蔽课程。由于隐蔽课程的存在,学校不仅不能有效地履行它的教育职能,而且妨碍了真正的学习和教育,使教育发生了异化。而且今天的学校越来越成为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它依仗自己的垄断地位哄抬高价;所以,今天的学校教育所从事的已经不是教育,它与教育的实质和本真相去甚远。所以他提出废除学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废除体现垄断阶级利益的学校制度和机构,即制度革命;二是废除人们尤其是学生和家长头脑中的对学校的简单依附,即心理革命。所以伊里奇喊出了“废除学校”的口号,提出建立“非学校化社会”的主张。
③评价:
a.伊里奇批判了社会过分依赖学校、教育过分依赖学校的做法,阐释了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的负向阻碍作用。但他对学校教育进行批判时,并未全面地、辨证地、发展地分析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而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学校化社会走向非学校化社会,只看到了学校教育的负向阻碍作用,没能看到学校教育的正向促进作用,得出非此即彼的结论。
b.尽管伊里奇的理论带有明显的激进、浪漫以及空想的倾向,不少人也因此对他的理论持批判态度。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他对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揭示、分析和判断,都有其合理的成分。这就意味着社会的教育功能不是学校的特权,社会不能过分依赖于学校。因此,我们在丰富和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使学校不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的同时,应超越学校教育的范畴,将视野从学校扩展到整个社会,使教育突破学校的限制,走入社会的每一角落,每一机构。
(2)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均具有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作用。但相比较而言,学校教育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主导性作用,更有利于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家庭教育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更有利于个体的个性化发展。
②就促进个体的社会化而言,学校教育提供了特殊的有利环境:
a.学校作为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专门机构,是一种非常正式的社会组织,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它的一切活动都体现着社会的要求,处处传递着社会的价值准则。课程作为法定的知识,体现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b.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言人,充当着所处时代社会规范的解释者、执行者、仲裁者等特定社会角色。学校教育这种社会化环境是其他社会组织难以替代的,个体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相对平稳、有效地实现其社会化的任务。但是学校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难以顾及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③就促进个体的个性化而言,家庭教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a.家庭教育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发展目标,明确个性化的方向;
b.家庭教育便于因材施教,可以使用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充分挖掘个体的潜能,使个体的个性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c.家庭整体的文化环境,为个体个性化提供保障。个体的个性化发展是个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只有在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在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中,这种个性化发展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在家上学”现象的出现及扩大,表现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怀疑与不信任。“在家上学”虽然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个体进行教育,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发展,但是,其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远不如学校教育。因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该形成合力,共同更好地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3材料1:我们真的需要学校吗?不是指教育,而是强制上学:6节课一天,一周五天,一年九个月,十二年。这个死规矩是否真的必要?如果真有必要,原因何在?不要以阅读、写作、算术来搪塞,因为有200万“在家上学的学生”对这种老生常谈早已置之不理。如果这还不算,有一批美国名人从来没有像我们的孩子受过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修理,仍然出类拔萃,独领风骚。
材料2:美国学者亚历山大·英格利斯认为学校具有以下6种功能:①修正或调解作用;②整合作用;③分析和指导作用;④分拣作用;⑤选拔作用;⑥预备教育的作用。
如此这般政府不会遇到挑战,而公司永不缺乏听话的劳动力。根据约翰·泰勒·盖托著,汪小英译《上学真的有用吗?》改编。
问题:
(1)结合材料1分析学校教育日趋制度化带来的影响。
(2)材料2所说的六种学校教育功能中,哪些属于负功能?哪些属于隐性功能?这些功能必然存在吗?请举例说明。
(3)针对材料1、2反映的问题,现代教育制度应做哪些改进?[统考2016研]
答:(1)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①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a.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b.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它有着良好的教学秩序,学校教育又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有力地保障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c.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起来的,它有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又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把受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组织在专门的教育过程中进行教育和训练。
②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
a.高度的统一性,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度制度化的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培养,统一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阻碍了学生主体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阻碍学生良好的个性的形成。
b.严格的制度,使得学生失去活力,压抑了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的发展,使得学生身心受到“修理”,过于严格的学校教育会导致学生心理的不健康发展。
c.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日益呈现模式化的状态,培养出来的人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d.学校功能的变异,导致教育称为分门别类的工具,削弱了其真正的教书育人的价值。
(2)①分类
a.负向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以及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材料二中的分拣作用与选拔作用,在一个方面来说属于负向功能,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如果学校教育将其目的放在分拣与选拔人才上,只教书不育人,将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
b.隐性功能是指教育预先没有明确意图或结果没有被明确识别的影响。材料二中分拣作用与选拔作用同样属于隐性功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发展,而教育的分拣和选拔人才并不是它预先指向的,而是后期在教育中无意中产生的影响。
②教育的分拣与选拔功能并不是必然存在的。
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发展。而对于分拣与选拔功能其负面作用显然高于其正面影响,一定阶级的社会和教育者更不会以其作为自身的目的。
举例:在当代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按学生考试成绩排名,划分优劣班级的现象就是对教育的分拣和选拔功能的利用,而这容易导致优秀学生傲慢自负,成绩差的学生自卑甚至走向不正确的道路,给个体与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是不可言喻的,因此,国家极力阻止学校中的优劣班的划分,禁止拿学生考试分数来对学生进行排名。
(3)①针对学校高度制度化的问题,学校教育应该在制度化的同时更加注重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②针对学校的选拔功能,学校教育制度应该摒弃其对学生的分门别类的行为,树立教育民主的原则,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③针对学校的指导调节功能,学校教育应该发挥其对学生的主导作用,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来对学生的发展进行指导与调节,为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或走向社会服务。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相继颁布实施了《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和《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试述评其中有关系统知识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规定及其实施结果。[统考2016研]
答:(1)1921~1925年间国家学术委员会的科学教育组编制并正式公布了《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通称综合教学大纲或单元教学大纲)。
①主要内容
a.大纲完全取消了学科界限,将指定要学生学习的全部知识按自然、劳动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形式来排列,而以劳动为中心;
b.在实施综合教学大纲的同时,相应地改变了教学方法,开始采用所谓劳动的教学法,即在自然环境中,在劳动和其他活动中进行教学;
c.他们主张废除教科书,广泛推行“工作手册”“活页课本”和“杂志课本”等;
d.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主张取消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分组实验室制(即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等。
②实施结果
综合教学大纲虽未普遍推行,但对苏联学校的教学工作却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整个20年代,苏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几经修改,但综合教学大纲编制的原则基本上没有改变,使苏联的教学工作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
③评价
a.综合教学大纲力图通过单元教学的形式,把学校的教学工作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彻底克服旧学校教学与生活完全脱离的缺点,并加强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儿童自己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自觉的劳动态度,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b.综合教学大纲实际上破坏了各门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曲解了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因而削弱了学校中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的读写算能力的训练。
(2)面对国家建设的要求,以及为了解决长期以来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联共(布)中央和苏联政府于1931年8月25日颁布了一项有关教育改革的重要决定,即《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这个决定成为30年代苏联改革和发展国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①主要内容
a.《决定》对建国以来的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肯定了成绩,但也指出学校的教学没有提供足够的普通教育知识,没有完成培养充分掌握科学基础知识的人的任务;
b.《决定》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校的基本任务、教学方法、干部、中小学的物质基础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改进措施,强调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
②实施结果
该规定是为了克服20年代教育规定造成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提出的,在实施中得到了严格的贯彻。
③评价
a.决定对克服苏联普通学校工作中存在的缺点,进一步改进学校的教学、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使之更加适合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b.但在实际执行这一《决定》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导致学校工作走上了另一极端,即忽视学生的劳动教育。
5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元旦时,女儿的语文作业,有一项是把综合练习作业本重抄一遍,从题目到答案一字不落的抄,大概有一两万字。此为三项作业中的一项,女儿学会了熬夜,元旦那天写到凌晨3点。女儿小学六年级。
昨天看到一幅漫画,题目是《陪读》。儿子深夜在写作业,父亲坐在叠高的椅子上,发悬于梁上,满地烟蒂,苦熬等孩子作业写完,是个好父亲。现在某些教师的能力已经深入家庭,听一朋友说过,家中电视从不敢看,曾遭过孩子老师批评——孩子苦学,家长看电视,不是为父之道。这样的老师范大学概能使整个家庭都笼罩在苦读的氛围中。
我不是个好父亲,我先是没有头悬梁,陪女儿深夜写作业的精神,再有,她的作业,我也大多不会,陪也帮不上忙。我没想到语文的教法已经深入到字典词典内部去了。女儿的作业要用很多时间来分析字,如“瓮”是什么部首,它的第七划是点还是折,它的声母是什么,它的韵母是什么,它有多少义项……。这很像在抢修辞学家的活儿,我不知道学得好的同学是否已经是半个文字学家了,也许我们需要全民族都成为文字学家,把一部部字典都装进心里。我曾对我女儿说这没用,你学会查字典就够了,字典是工具,你不必成为工具,女儿不听,她尊师敬道。
有一天,她问我“灰溜溜”怎么解释。我想了一会儿,问干吗要解释这个词。她说是作业。我说,这个词你会用吗。她说会,并很快造了句子。我说这就可以了,关键是会用,解释它毫无必要,就像你解释“馒头”这个词没有必要一样。女儿不屑,她认为我从没有学好过语文,连小学的问题都答不出来。
每临考试,回家的作业,大多是做卷子。卷子很长,女儿她们称其为“哈达卷”,挺准确,像一条长长的哈达,从桌子上拖了下去。吃完饭就俯在上边写,一条“哈达”完了还有一条。有时我路过她的房间,她的影子借台灯的光投在天花板上,那影子没有光彩。我从没有借这个影子想象出过什么杰出的人物来,没有爱因斯坦,也没有惠特曼。我的感觉是一个作坊里的小工在干她最厌烦的活。我曾看过她的数学作业,对格式和步骤的要求十分严格,不厌其烦,明明可以列综合式子的,也要求分步;一个式子之后还要有语言阐述。
有次经我检查过的语文卷子错了很多,不仅是家人,我也开始对我的语文怀疑起来。有两条错处是这样的:题目要求,根椐句子意思写出成语。一条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女儿填“齐心协力”,错了;还有一条“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女儿填“栩栩如生”,又错。我仔细看了,不知错在哪里。女儿说第一条应是“同心协力”,第二条应是“惟妙惟肖”。这可真让人吃惊,我不知道“齐”与“同”在这儿有什么区别。按新华字典“齐”字第三个义项就是同时,同样,一起的意思,并举例用了“同心”一词。该用“同心协力”时,用“齐心协力”谁能说这错了。女儿说,老师说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其他当然就错。真可怕,语文什么时候变得比数学还要精确了。这样的例子非常之多。
最奇怪的是,语文学到这程度,女儿的作文反而越来越差。她的作文几乎成了一些儿童八股的翻版。我的曾写过“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这样句子的女儿,开始为作文编造故事,她非常熟悉表扬稿和思想汇报那类的文体。她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都写过,扶老婆婆过街、送伞,借同学橡皮那类的故事。她们快乐地共同编一个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这样的格式,去到老师那儿领一个好分。我在书店看到过《儿童作文经典》这类的书,摆了一架又一架,我不知“经典”这词现在已经变得这么随便,这些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你的写作能力。它向你提供应付考试的,可以盖头换面的模本。女儿说她们班的同学,写作文常找来相应的一篇,改个名字抄上去。这类的书在我家附近的一间新华书店占了有几张柜台,买者踊跃。那些父母并不知道真写好作文的人,并不买这些书看的。
学生讨厌作业,讨厌考试,他们也厌学。我也讨厌这样的学习法,我一直把家里深夜了还有一个在写作业的学生,当成是这个家庭的灾难。我真是对她的那些毫无意义的作业深恶痛绝,我已经多次怂恿她不写那些东西,就是不写!那实在是对人的智力的侮辱。
(据邹静之《女儿的作业》删改)
(1)从文中可以看出当前部分中小学校的作业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2)分析上述问题可能导致的后果。
(3)针对文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统考2015研]
答:(1)存在的问题:
①作业数量过大,作业时间过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②作业目的狭隘,仅仅为巩固书本知识、应试而做作业;
③作业内容大多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过分强调具有标准答案的封闭式作业;
④作业的形式、类型过于单一,大多表现为书面类型的作业;
⑤相当多的作业意义不大。
(2)可能的后果:
①学生厌学,求知欲下降;
②不仅没有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反而阻碍了学生智力发展;
③养成迷信权威、迷信书本的习惯,批判性思维能力下降;
④用一个模子塑造学生,束缚了学生个性发展;
⑤长期伏案做作业,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身体健康受损。
(3)改进建议:
①精选作业,做到“少而精”;
②既可以为巩固书本知识而布置作业,也可以为学习新知识、发现和探索知识布置作业;
③多布置一些应用型作业、拓展型作业,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在生活情境中加以应用;
④布置具有适度挑战性、切合学生兴趣与需要的作业,增加作业对学生内在的吸引力;
⑤布置多样化作业,既有书面作业,也有动手操作、调查研究、表演、自主探究等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