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简答题

1何谓非正规教育?试举两个不同类型的事例并加以说明。[统考2019研]

答: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可将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进行的,为成人和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

(1)成人继续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主要是对已经离开正规学校的人员,根据他们所具有的文化基础和实际需要,继续进行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合格者可取得相应的证书。

(2)社会培训及岗位培训。社会培训及岗位培训主要是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或需要转换岗位的人员,以及正在谋求就业的待业者进行他们所不具备的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和实际能力的教育和培训。

以上两者的共同点在于接受教育不是为了获得学历,而是为了提升能力。

非正规教育和正规教育在人一生的教育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对待二者时,应辩证的看待。目前,我国非正规教育在相关法律法规上还不够完善,社会认可度还不够高,因此应推动非正规教育的发展,为终身教育发展添油加力。

2简述学校美育的内涵及功能。[统考2019研]

答:美育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美育的功能表现为:

(1)美育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素质。

(2)美育有助于教育自身的完善。

(3)美育有助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4)美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统考2018研]

答:学校教育是狭义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学校教育促使学生形成与主流社会文化要求一致的思想意识以及完整的思想观念体系,从而认可并自觉维持现存社会的种种关系。学校教育促使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特别表现为个体的政治化。

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学校教育通过社会规范的传递,规范人的行为,防止个体行为偏离社会的轨道。在日常生活中,学校教育还具有生活指导的功能,使人们首先学会生活、适应生活。

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的角色

职业是社会化的集中体现。人生活在社会中,要以一定的职业为生,这就决定了为就业和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必须能够促进个体的职业化。对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而言,培养人的职业角色意识、技能是其核心要求。基础教育作为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也负有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的重要职责,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结合国家的需要,确定自己的未来理想,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人的主体性表现。无论是主体意识的形成,还是主体能力的获得都要通过教育。学校教育过程对个体而言,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能力的过程。

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学校教育能够尊重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不同的学生充分开发其内在潜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区域和特长。

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创造性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品质,是个性的自主性、独特性的综合体现。创造性是自我性和社会性的连接,它虽是个人才能的最高体现,但这种才能的发挥要受到社会的制约,要以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

4简述学科德育的内涵、特点及其实施方式。[统考2017研]

答:(1)学科德育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尚无确切的学科德育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学科德育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有的学者认为是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有的学者认为学科德育是在学科教学中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学科德育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科教学自身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采用适当的策略与方法,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达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教育。

(2)学科德育的特点

德育内容具有丰富性:学科德育的内容主要存在于各学科教科书的内容之中,学科内容的丰富性导致了学科德育内容的丰富性。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具有隐藏性:不同于直白的道德教育课,学科德育隐含于不同学科的教学之中,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时于无形中已经受到了道德教育,这种德育是内隐的,是潜移默化的。

德育过程具有协同性:学科德育隐藏于学科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凭借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教学,无需特意进行道德教育。这种与学科教学相协同的德育过程使师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畅通无阻,也避免了因直白的道德教育而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德育效果具有综合性:学科教学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受教育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活动,协调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能力。其中,德育居于核心位置,对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另一方面,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对道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德育实施具有稳定性:学科教学有着固定的时间、地点、教材、教师和课程安排。这能够为学科德育的实施提供稳定的保障,使得学科德育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实施。

(3)学校德育的实施方式:

精心设计学科德育内容。

根据学科特点,建构学科德育的教学策略。

深入挖掘各种学科中的德育因素。

注重学科知识中蕴涵的德育思想的升华。

5列举三种利用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特点的教育措施。[统考2016研]

答:(1)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的一种有差别的教学,可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其潜能获得最佳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

(2)长善救失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要求教师懂得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长善救失原则强调教师不对学生进行一概而论,不对学生采用整齐划一的评价,而是帮助学生发扬自身的优点,克服缺点,促进学生个体身心的发展。

(3)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教学不能是学生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的,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难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和规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进行教育。

6简述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基本观点。[统考2015研]

答: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社会改造主义教学论,是从进步主义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克伯屈、拉格和康茨等;20世纪50年代后,使改造主义以新的面貌出现并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布拉梅尔德。其基本观点如下:

(1)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改造主义教育家提出,教育的职责就是要设计并实现一种“理想社会”:具有美国式的民主政治制度、富裕的经济、发展的教育、繁荣的科学和艺术。

(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教育应该有一个清楚明白而又切合实际的社会目的,培养一种“社会一致”的精神,通过共同协商而能消除阶级分歧的一致意见,不仅在口头上一致,而且在行动上一致。

(3)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在改造主义教育家看来,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是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很好地利用行为科学,以行为科学为指导。

(4)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

社会是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在改造主义者看来,传统的课堂教学固然有其价值,但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将其所学运用于社会,此外,学生也可以从社会中学到很多东西。

(5)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基于“社会改造”这个目标,改造主义教育家强调首先应将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统一于所谓理想社会这一目标,并把社会问题作为中心。主张课程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6)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

改造主义教育家反对灌输式的教育和学习,强调教师应该通过民主的讨论、劝说教育,说服学生去“改造”他们所生活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