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2 课后习题详解

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

答:传播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与反馈。

(1)传播者,又称信源,指传播行为的引发者。

(2)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3)讯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或工具、手段。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是将传播过程的各种因素和环节相互联结的纽带。

(5)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2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意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

答:“5W”模式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该模式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这五种基本要素即“5W”: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1)意义

该模式是传播学史上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勾勒出了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2)缺陷

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3简述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答: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 E. 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如图4-8所示。

图4-8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1)基本内容

该模式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

该模式的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2)局限性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个模式也有其本身的缺陷,具体为:

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有不符之处。

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4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

答:传播是由多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流动过程,传播过程具有以下特征:

(1)动态性

传播过程的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2)序列性

传播过程的序列性表现为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一环扣一环的链式连结是传播过程序列性的体现。

(3)结构性

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结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构特点。除了总体结构以外,传播过程中的各环节或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例如传播的传受双方都是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统一体,讯息则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等。

把握传播过程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探索人类传播活动的规律性。

5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答:1959年,美国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赖利夫妇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一文中提出了他们的传播系统模式。赖利夫妇将传播过程看作是庞杂的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对传播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进行了考察。

(1)基本观点

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从这样的角度看,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都是具有人内传播的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从属于各自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而个体、群体又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总是在社会中运行,因而又与总的社会系统有着互动关系。

每一种传播活动,每一个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之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

(2)意义

这个模式包含了传播的几种形态。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都在这个模式中得到体现。

这种模式将大众传播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有利于对社会传播进行全面的把握。以前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探讨的都是传播过程系统内部的微观环节和要素;而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则开始着眼于传播过程的宏观环境,并更多地对社会系统的整体环境加以研究,将传播过程放到整个社会系统运行的大框架中去把握,将其看作是庞杂的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对传播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进行了考察。因此,这一模式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面貌,意义极为深远。

(3)不足

传播过程中的社会互动并不仅仅是有形的社会作用力之间的互动,而且也是无形的社会作用力——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赖利夫妇的模式仅仅是一个框架,并没有对框架进一步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

6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答:(1)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是二战后日本传播学者提出的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宏观过程研究理论,这种理论把传播看作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范畴,在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的历史总体进程的同时,将现代社会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加以考察。以田中义久1970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图示”为代表。

(2)总过程理论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成三类:“能量交往”“物质交往”和“符号(信息)交往”。符号(信息)交往过程也就是传播过程,它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与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

(3)总过程理论把大众传播看作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并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结构及其本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批判。“传播总过程”研究远远突破了行为主义传播学的理论框架,把传播研究与整个社会结构、与改革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

7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有什么特点?

答: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是二战后在日本兴起的“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的代表,它集中体现了总过程理论观点,把传播看作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范畴,在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的历史总体进程的同时,将现代社会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与宏观社会结构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如图4-9所示。

图4-9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这个图式有以下特点:

(1)把传播建立在物质交往和能量交往的基础之上,宏观考察传播过程。

田中义久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与人的体能(生物学、物理学意义上的能量,包括作为人的体能之延伸的热能和电能)有关的“能量交往”;一种是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一种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即“符号(信息)交往”。符号(信息)交往过程也就是传播过程,它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与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强调传播主体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的背景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传播过程的双方都有着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的背景,每一方的传播活动都受到条件或环境的制约。作为特定传播过程的双方,如果属于人际传播,那么他们都作为有独立人格的思想主体从事着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传播则是他们的精神交往纽带;如果属于大众传播,那么传播者便是作为组织的媒介企业,而受传者便是具有一定自我能动性的个人。

田中义久的这个图式提出了传播学研究中的许多重大理论课题,尽管它还不完备,但可以说它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8用唯物史观看问题,应该如何把握社会传播的总过程?

答: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看问题,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把握社会传播的总过程:

(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在生产活动中,人们互相交往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满足社会物质生活需求的物质生产,人们围绕这种生产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称为物质交往关系,它具体表现为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另一类是满足社会精神生活需求或信息需求的精神生产,围绕这种生产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称为精神交往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播关系。

(2)精神生产是人类特有的两种生产活动之一,属于上层建筑的生产和再生产。

精神生产是人类特有的两种生产活动之一,它建立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之上,并与物质生产保持着互动关系。如果物质生产属于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的生产和再生产,那么精神生产则属于上层建筑的生产和再生产,它在受到社会经济基础运动规律制约的同时,受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更为直接。

(3)精神生产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精神生产的生产力是参与社会精神生产过程的一切信息资源、工具、技术和人力要素的总和。精神生产的生产关系,即精神交往关系或传播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构成要素的原则,精神生产关系由三个方面构成: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即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精神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精神产品的分配以及消费关系。一个社会中的精神生产的性质,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和精神生产关系的状态。

(4)传播学必须把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揭示这种关系的实质。

作为精神生产关系的传播关系中同样存在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传播这个“总体”过程的运动。这个观点,实际上也是辩证唯物论关于社会传播过程的系统观。

综上所述,唯物史观是在与宏观社会结构的普遍联系上来把握社会传播过程的,社会传播过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这些观点不但丰富了既有的传播学理论,把美国的主流传播学有意无意回避的一些重大课题,如传播与精神生产结构的关系、传播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关系等提上传播学研究的日程,开阔了传播学的理论视野,而且为观察和分析现代社会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