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4.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本章概要】
本章梳理了人类传播的过程及系统结构的相关知识,重要程度三颗星。
本章须记忆和理解的考点包括:传播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
本章的重点包括:“5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见表4-1) ★★
表4-1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考点二: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
1“5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
它是传播学史上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由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5W模式”见表4-2。
表4-2 “5W模式”
图4-1 “5W模式”
2香农—韦弗模式
该模式由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香农和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1949)一文中提出。香农—韦弗模式见表4-3。
表4-3 香农—韦弗模式
图4-2 香农—韦弗模式
考点三: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
1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
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 E. 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见表4-4。
表4-4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图4-3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见表4-5)
表4-5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图4-4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见表4-6)
表4-6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图4-5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考点四: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
1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1)传播过程研究:①考察微观的、单一的传播过程;②主要目的是揭示传播过程的内部机制。
(2)传播系统研究(传播总过程研究):①考察宏观的、综合的传播过程;②重视对过程以外因素的考察,对社会传播做出全面的把握。
2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1)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见表4-7)
表4-7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图4-6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见表4-8)
表4-8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图4-7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考点五: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 ★
1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
(1)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是二战后日本传播学者提出的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宏观过程研究理论,以田中义久1970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图示”为代表。
(2)总过程理论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成三类:“能量交往”“物质交往”和“符号(信息)交往”。符号(信息)交往过程是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与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
(3)总过程理论把大众传播看作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并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传播结构及其本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和批判。“传播总过程”研究突破了行为主义的框架,把传播研究与整个社会结构、与改革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
2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1)信息传播属于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
(2)精神生产是人类特有的两种生产活动之一,属于上层建筑的生产和再生产。它在受到社会经济基础运动规律制约的同时,受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更为直接。
(3)精神生产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4)传播学必须把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揭示这种关系的实质。
(5)作为精神生产关系的传播关系中同样存在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传播这个“总体”过程的运动。这个观点,实际上也是辩证唯物论关于社会传播过程的系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