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711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世界观与人生观。

答:(1)世界观

世界观是指人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世界观在社会生活中关系到人们对自然、历史的根本性理解,关系到人们对待生活的根本态度以及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准则。

(2)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人生观决定人们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的理解,并具体地表现为对生死、祸福、荣辱等问题的看法。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3)关系

世界观包含着人生观。世界观理论从总体上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论证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阐发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通过对人的活动的规范和引导,实际地塑造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必然渗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生的不同态度必然包含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理解。人对自身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从根本上说,人生观是一个如何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世界观问题。

(4)评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存在方式、人与世界关系的本质、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争取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为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以及自由与必然、理想与现实、有限与无限的关系,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和实现人生的价值,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实践的中介。

答:实践的中介是指人类实践活动必须借助的各种形式的工具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工具是适应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就实物构成来看,实践的工具可以分成两类:

(1)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从手工工具、畜力到机器系统和动力系统,都属于这种实践工具。这一部分实践工具的共同特点,是强化了人的某一方面的体力,放大了人的某一方面的功能,从而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和导体而发挥作用。

(2)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从传统的望远镜、显微镜到现代的自动探测器、遥感装置,从机械计算器到电子计算机系统等,属于这类实践工具。这一类工具是人的感官和大脑的放大,对它们的使用突破了人的感官和大脑的自然界限,极大地提高了主体接收、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评述

作为实践活动的工具系统并不是互相外在的,而是在人类实践中互相交织,共同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中介系统。实践活动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客体为基本框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3.整体与部分。

答:(1)内涵

整体与部分,又称全局和局部、一与多,是一对既互相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辩证法范畴;

整体是指若干对象(或单个客体的若干成分)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部分是指相对于这种整体来说的个别对象。

(2)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

整体与部分是互相对立和互相依存。具体表现为:

整体与部分互为条件

a.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

b.整体制约着部分,没有整体,便没有部分。

整体与部分互相包含

a.整体包含部分,整体由部分组成;

b.部分包含整体的基本因素,部分是一具体而微的整体。部分映现整体

整体与部分互相转化。

a.最简单的转化是地位的转化,即一个整体对包含着它的更大的整体来说就是部分,一个部分对它的组成部分来说则是整体;

b.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真实的互相转化是一个部分变成与它的整体并列的另一整体,一个整体变成与它的部分并列的另一部分。

整体不等于部分

整体功能不等于部分功能之和。如果从哲学上加以全面概括,这里有三种情况:

a.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不是功能大小问题;

b.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c.整体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3)方法论意义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综合与分析相统一思维方式的客观基础。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首先把整体区分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弄清它们的性质、特点和功能,然后再经过综合达到对整体的认识。同时,在实践中要注意调整局部之间的关系,更要注意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某一局部的研究和把握。这一观点对于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具有普遍意义。

4.社会有机体。

答:社会有机体是指一个用以说明社会是各种要素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的运动着的整体的哲学范畴。其中包含着联系和发展的观念,是辩证法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唯物史观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四方面:

(1)社会的各个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社会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

(2)社会有机体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全部社会生活在实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使用工具的活动。一个人把工具作为活动手段,就是把他人的能力作为自己活动的手段,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使社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即社会有机体。

(3)社会有直接形成于人的交往活动,人类社会关系将社会联结成一个整体。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就是个人之间的交往。个人之间的交往只有借助一定的规范才能进行,交往的规范化、制度化构成了交往的秩序和结构,从而形成了社会制度。这是一个以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为基础逐层整合而成的总体协调的体系。个人通过实践及其交往活动创造了社会,并使社会成为一种有机体;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反过来又制约和规定个人的活动。

(4)社会有机体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的机制,能够通过其内部矛盾运动向前发展。人类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社会有机体的自组织、自调节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自身意识到的,是以某种自觉的形式进行的。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都是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意识到自己交往活动的社会主体自觉建立起来的社会规范,以约束、协调个体的行动,从而使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运行。

5.价值评价的标准。

答:价值评价的标准是指主体评价客体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尺度。人们对事物的评价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价值的本质规定了人的需要是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评价不同,归根到底是因为人们的需要不同。

(1)原则

在人的价值的评价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质与量的统一

人的价值评价具有质的规定性。质的规定性就是指人的活动结果的性质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质的规定性主要是判断人的贡献的有无,量的规定性主要是指人的贡献的大小。在人的价值评价中应将二者结合起来。

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人的活动动机和活动效果之间既可能一致,也不可不一致。对人的价值评价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

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应该要注意其物质贡献,人向社会所贡献的物质财富是他的价值的最直接的表现,但还应注意他在道德等精神方面的价值。

现实和历史的统一

正确评价人的价值必须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对其作出整体评价,力求避免片面性,做到将现实和历史结合起来。

(2)评述

在实际的评价活动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人们未必都能自觉地直接按照需要去评价客体。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的评价往往直接受到偏好、规范、理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成为对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评价的重要任务。

二、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3选2做,第1题马哲专业必选)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里的话“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地再现。两条道路连接起来才是马克思完整的认识方法。”

答:马克思的这段话揭示出辩证思维方法中的抽象与具体这一认识方法。马克思认为这两条道路是由抽象联结起来的,抽象的第一条道路的终端,又是第二条道路的开端。思维的抽象是对感性具体的否定,它离开了具体。但是,抽象又是走向思维的具体的一个步骤和阶段,它在接近着具体,思维的具体是由一系列的抽象构成的。抽象和具体的辩证关系如下:

(1)具体-分析-抽象

抽象是指思维中的一种简单规定,这种规定是客观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和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人们在作这种抽象规定时,要把对象的各种特征和属性从统一体中分割开来,抽取出来,单独地加以反映,形成为一个个规定。因此,抽象规定相对于客观事物的具体来说,不可避免地具有片面性。要完整地全面地反映事物,认识必须在再现具体。思维具体同感性直观中对事物的具体反映是根本不同的,它是对抽象基础上的各种规定性的综合,是对事物内在本质属性的同一反映。

(2)抽象-综合-具体

由抽象的规定开始,经过一系列的中介,到达逻辑终点即思维具体,这是思维运动的一个周期。相对于某一认识对象,是完成了一个认识过程。但对于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的认识对象来说,只是认识的一个新的起点。思维运动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行程,这一运动永远也不会完结。客观事物是具体的,真理也是具体的。学习、观察、实验、模型等获取客观事实材料的方式,学习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全部思维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对具体事物的客观认识,达到具体的真理。

因此,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本质过程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从感性具体出发,通过分析而达到抽象的规定,再通过综合,由抽象的规定达到思维中的具体。

2.“有条件的相对同一性与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贯穿在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谈谈你的理解。

答: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矛盾论》,揭示出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体现了要把握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需要理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的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作为辩证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但二者又是互相联系、不能分离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都不成其为矛盾。

(1)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矛盾同一的相对性是指矛盾统一体以及贯穿其中的同一性受着特定条件的限制。只有当某种特定条件具备时,矛盾双方才能共居一个统一体中,具有同一性;而当这种特定条件消失时,矛盾双方就不能共居一个统一体中,从而丧失同一性。所以,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

矛盾斗争的绝对性是指矛盾的斗争既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同时又能打破这些特定条件的限制。当旧的统一体破裂时,矛盾双方的同一已经是瓦解中的同一,同一既存在又不存在,而矛盾双方的斗争倾向则越来越强烈,其结果就使旧的矛盾统一体解体,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可见,矛盾的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同时又在破坏着同一性。在这个意义上,矛盾的斗争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3)总结

矛盾的斗争性与矛盾的同一性是互相联结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斗争性和同一性互相联结就是二者的互相制约。由于二者的互相制约才构成了对立双方又斗争又同一的矛盾运动。在认识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时必须做到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答: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这句话的含义是: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考察社会历史不能离开人及其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的前提是现实中的个人,因而历史在本质上既不是某种纯粹自然物的运动,也不是由“神意”或抽象的精神力量支配的过程。所以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这一观点与对历史本质的唯心主义的理解不同,唯物史观要求直接面对现实的人的活动过程,并对这一过程作出科学的阐述。

(1)现实的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

在自然界中,发生作用的是纯粹的自然力,因而只存在因果性,并不存在目的性;而在社会历史领域,发生作用的是人,是他们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活动着的任何个人都有明确的目的,每个人的意志都对历史过程起着作用,但它们不是作为单个的意志而是作为所有意志融合而成的总的合力去起作用的。这说明人的活动不是孤立地而是社会地进行的,人们的活动是相互制约的。正是这种相互制约产生一种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即恩格斯所说的“总的合力”。推动历史运动的力量是这种由无数个人活动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总的合力”,历史也就不过是全部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总和。

(2)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与人的意识活动相联系。

由于人的活动本身具有目的性这一明显特征,而目的性又总是与人的意识活动相联系,所以如果只停留于事物的表面,只满足于考察人们从事历史活动的动机本身,就会把目的、意识误认为是最终的决定作用,从而在根本上颠倒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掩盖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本质。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前,各种历史观点都陷入了唯心主义的。

(3)目的论的历史观是唯心论的历史观。

由于唯心史观只是停留在“目的”或“意识”等精神动力的层面,而没有进一步探寻并发现社会历史深处的物质动因,所以,它在对历史乃至整个世界作“目的论”解释的同时,最终把历史完全归结为意识活动。肯定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与目的论是根本不同的。目的论是关于目的性的虚假观念,它是从人的活动中抽象出目的性,然后又把它置放到人的活动之外,把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解释为这种目的的实现过程。以主观的目的或意识来解释历史的是主观唯心主义,以客观的目的(神意或客观精神)来解释历史的是客观唯心主义。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将目的或意识理解为推动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

综上所述,历史本身并不存在什么目的,只有人的活动才具有目的。目的或意识只是人们进行历史活动的主观动因,在其背后则隐藏着更加深刻的“物质动因”。只有当这样的物质动因被彻底揭示出来并得到正确说明时,才有可能对人类历史作出唯物主义的、科学的解释。因此,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2.结合社会实践,述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答: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是认识经济与文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但是,对上述哲学原理需进一步具体和深化。经济与文化作为人类的两种基本活动方式,通过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的具体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它们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彼此渗透,形成一种共生互动的关系格局。

(1)经济的内容

经济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总称,是指以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为主要内容、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领域,包括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经济制度、经济活动等诸方面。经济生活的核心是通过对自然界的能动改造获得物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经济生活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前提。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是一个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在经济生活中,人们之间物质利益关系始终是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和核心。经济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以人与物关系的形式反映出来的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2)文化的内容

文化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是指狭义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生活的总称,即以精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领域,包括文化现象、文化关系、文化体制、文化活动等方面。文化生活的核心是通过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使人们获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人们参与文化生活的最终目的是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文化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以观念形式体现出来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

(3)经济与文化的辨证关系

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因此,对于一个社会有机体而言,经济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的。一个社会的发展,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最终的决定以素,就具体的发展过程或某个发展阶段而言,经济、文化又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一方面,经济与文化相互依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不但立足于建设经济大国,而且致力于建立文化强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发展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经济与文化不相协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不断出现,“低俗”的文化逐渐蔓延,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由于地区经济落后、宣传不足等原因,也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扬。

因此,认真探讨经济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文化的发展以及协调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