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矛盾
答:矛盾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诸方面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一切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源泉。矛盾还具有对立性和同一性。①矛盾的同一性,反映矛盾双方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表现为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等,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是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矛盾的斗争性,反映矛盾双方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相克服的趋势,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寓于同一性之中,和同一性不可分离。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2.价值
答: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即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一种主体按需要对客体的属性和功能进行选择、利用和改造的关系,或客体的属性、功能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关系。主体及其需要的复杂性,客体及其属性的丰富性,决定了价值形态的多样性。①价值的本质。价值是一种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和认识关系中存在着的一种特殊关系。主体和客体都是价值关系的承担者;②价值的基本特性。价值的本质表现为价值的特性。与价值的本质相联系,价值具有主体性、相对性、客观性;③价值的形态。依据主体的需要,价值可以分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交往价值三种基本形态。
3.辩证法
答:辩证法是指同形而上学思想相对立的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思想。辩证法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①古代的辩证法带有自发的朴素的性质;②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提出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一系列范畴;③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使辩证法在其历史发展中第一次成为真正科学的形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唯物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最一般规律的反映,它又是认识的规律,因此,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认识论,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方法。
4.意识形态
答: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作为与经济形态、政治形态相对应的范畴。意识形态一词是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在19世纪初首先使用的,其意是揭示人们的偏见和倾向根源的“关于观念的科学”。在现代西方思想学术界,意识形态被定义为一种由特定社会集团使用来解释世界的概念框架,是一种“世俗的宗教”。“意识形态”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几个方面,但不包括科学。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观念形态文化的整体,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支配人们的行动。
5.生产方式
答:生产方式,又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们谋得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它的内容,生产关系是它的形式。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求变革与之不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就会爆发社会革命,改变旧的生产方式以及建立其上的全部上层建筑。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矛盾。在这个矛盾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等五种社会经济形态,是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二、简答题
1.实践与真理的之间的关系。
答:(1)实践
实践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
②实践把人的目的、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属人的对象世界;
③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其三种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实践、社会交往实践以及科学实验。
(2)真理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客观性是其本质规定。它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从相对逐渐走向绝对,是它的一般发展过程。它来源于实践,随实践发展而发展。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它是具体的,不存在抽象的真理。它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3)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①真理的本性
真理的内容包含思想与现实 、主观与客观的相互关系。要判定主观思想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不可能从这种关系的任何单独的一方得到回答。在主观范围里是无法解决的,而单凭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世界也不能将主观和客观直接加以对照。只有依靠主观与客观相互结合、相互统一的形式,才能检验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
②实践的特点
a.实践的性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过程是把人的主观目的加以物化,实践的结果就是物化了的主观目的,由此检验出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实践不仅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还具有直接现实性和普遍性,这是实践成为真理标准的内在根据。
b.实践标准
第一,从它的客观性和唯一性来说,是绝对的;
第二,从它是在历史上产生和发展的、是有条件的来说,则是相对的。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
实践标准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这反映了真理标准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作用。
答:(1)意识形态
①基本内涵
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作为与经济形态、政治形态相对应的范畴。意识形态一词是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在19世纪初首先使用的,其意是揭示人们的偏见和倾向根源的“关于观念的科学”。在现代西方思想学术界,意识形态被定义为一种由特定社会集团使用来解释世界的概念框架,是一种“世俗的宗教”。
②分类
“意识形态”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几个方面,但不包括科学。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观念形态文化的整体,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支配人们的行动。
(2)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作用
①意识形态与阶级、阶级斗争
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即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在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制约下的人类精神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与阶级和阶级斗争共存,并且构成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反映经济基础的思想上层建筑,它必然要在自身之中把经济基础以及政治上层建筑领域的阶级斗争表现出来。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其意识形态也必然居于统治的地位,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便往往只能居于被压抑的地位。
②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双重作用
进步的、符合历史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意识形态能够推动社会健康快速的发展,而落后的、违背历史时代潮流的意识形态则会阻碍一个社会的发展。
意识形态一般与特定的社会集团相关,所以它对于事物的说明或解释总是受制约于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以服务于这种利益为最高准绳。思想上层建筑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不同于各个社会成员的个人意识的简单加和,而是一种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了的社会意识。由于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的精神活动都有着规范作用和导向作用,从而也就作为社会有机系统的总体性的自我意识而能够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节、控制,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3.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
答:(1)意识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意识不仅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作为意识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而且人脑在劳动中不断进化完善,从而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能动性、创造性。因此,“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2)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
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看,意识又可以区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
①对象意识指向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关系和过程,它形成对客体的“物的尺度”的认识。
②自我意识则是指向人类自身的各种关系、体验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它形成对主体的“内在尺度”的认识。
③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指向性和功能是不同的,但它们在人类的意识活动中又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二者在意识活动中不可能截然分开。
4.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处于什么样的观点与地位。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实践概念的完备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的伟大变革的关键。实践的观点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它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体现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的实践范畴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核心,它也就必然具备革命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理论特征。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①实践是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不仅它肯定了自然界对于人的先在性,即肯定了人周围的自然界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前提,而且更在于它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即物质生产实践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以往历史观的根本错误恰恰在于它忽视了这一历史的现实基础,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排除于历史之外,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并由此而陷入了历史的唯心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视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把物质生产实践视为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也就把历史的观念带进了自然领域。
②实践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
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主要的就是由于它缺乏实践的观点,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而也就不能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体现受动性和能动性之统一的实践概念为基础,把实践理解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社会历史就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基础性的实践活动则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因此,人类历史在本质上也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历史。
③实践是认识论和本体论统一的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的认识本身就是实践过程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是实践过程的内化。实践是以物质工具为中介而对于对象世界的实际的把握,认识则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而对于对象世界的观念的把握或象征性把握。这两种把握活动应当是彼此一致且互为前提的。但认识归根到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源泉,而且是认识的真理性、客观性的标准;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所以,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即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两个方面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获得了统一。
④实践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统一的基础
在以往的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中,这两种传统基本上是彼此分离的。古代唯物论之中尚包含着某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近代的唯物论则把自身抽象化了。与此相反,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则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发展了辩证法,把辩证法理解为思维与存在之间的矛盾对立或相互否定,并最终走向扬弃对立即否定之否定的历史性的运动过程,当然这一过程是局限于观念或精神的领域之内的。显然,这两种哲学传统在以往不仅是分离的,而且是对立的。但它们都包含着各自的合理性,只是在现有的形式上无法把它们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实践活动来规定人的本质,这就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⑤实践是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基础
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的实践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的本质,也就逻辑必然地要将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的领域,使哲学唯物主义彻底化,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批判性特征,不仅在于它公开申明自己服务于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类解放事业,而且更在于这种哲学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革命性、批判性的规定。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于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人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以自身的活动否定自然的直接存在状态,赋予它以合乎人类目的或需要的形式。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构成了全部人类活动的基础。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内含否定性、革命性规定的实践概念作为自身的基础,便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都是它的内在的本质规定,二者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的统一。正因为马克思丰义哲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客观真理性的科学理论。它才能够成为无产阶级指导实践、变革现实的武器,才能在实践中充分展示它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也正因为这个哲学的实践的本性要求它超出思想理论的主观范畴,化为群众批判现实、变革现实的革命实践,它才谈得上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自己,才能获得并保持自己的客观真理性、科学性。
(4)评述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核心、最基础的范畴。只是在实践范畴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构成了一个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统一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论述题
1.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必然与自由之间的关系。
答:(1)必然与自由的内涵
必然与自由是反映主客体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前者是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后者是指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黑格尔的观点作了唯物主义的改造。认为规律是客观的,自由不能摆脱客观规律而独立。人在未认识规律时,盲目地受其支配;当认识了规律,并利用它来改造世界时,必然就转化为自由。人认识必然,获得自由,都离不开实践。在实践的发展中,人类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2)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①自由
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论自由观的片面性。它立足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阐明人的自由的本质。它认为自由是一个主体性范畴,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充分的体现。人如果失去了主体性,只是顺从客体,或只是消极地逃避外在的限制,是不会有自由的。虽然人必须顺应客体,也受到外在的限制。但人又能够运用自己的实践力量去打破外在的限制。这才是人的自由的真正意义。
②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a.自由受必然的限制
人的外在限制在于客观的必然性。客观世界遵循它固有的规律,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也是支配人自身的规律。支配外部自然界的规律与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是同一的,不论外部世界的规律还是支配人本身的规律,作为一种客观的必然性,都对于人的存在和活动具有强制性。人永远不能摆脱客观必然性的制约,不能超出客观必然性所限定的范围去寻找自由,这就是人的自由的限度。
b.必然为自由提供可能性
必然性所规定的可能性的范围仍是相当广阔的。必然性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因此,必然性实现的具体形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是人可以选择的。这就是人的自由的客观根据。尽管人的存在和活动要受到客观必然性的限定,但人在必然性所规定的可能性范围内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作出决定,并通过实践把选定的可能变为现实,获得自由,而不只是消极被动地被客观必然性所决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社会实践的观点引入自由观,作为自由观的基础,阐明了人既受外在限制又可以打破外在限制的辩证关系即必然和自由的辩证关系。
(3)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①内涵
必然王国是指人被物化的社会关系所支配,即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支配自己的社会关系 即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揭示了不同社会状态的本质的两个范畴。借助于这对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阐明了自然和社会这两个领域内自由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领域自由的实质。
②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a.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之间对立的扬弃
劳动时间是指人类为维持和再生产自身的生命所必需的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时间,自由时间则是指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即可以用于从事科学、艺术、社会管理等非物质生产活动的时间。当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劳动者能够超出自身的需要而为社会提供剩余劳动时,即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可以区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时,人类就无须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上,而可以腾出一部分时间去从事物质生产以外的科学、艺术等活动。这种以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自由时间的出现,对于人类自由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有了自由时间,才有人类能力的发展,才有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的自由王国就是依靠自由时间建筑起来的。
b.劳动的普遍化的实现
劳动的普遍化是指劳动在一切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所应承担的那部分社会劳动转嫁给他人。一切社会成员的可供支配的时间都分为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部分,每个人都既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物质生产劳动,又享有自由时间,并运用自由时间去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同一。这时,尽管物质生产劳动仍是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须进行的活动,但劳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了以发展自身能力为目的的活动,成了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
c.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改造
实现劳动的普遍化以扬弃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对立,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是下述两个方面:
第一,必须有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只有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游离的自由时间足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能实现劳动的普遍化,才具有消除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对立的物质基础。
第二,必须有社会关系的根本改造,即必须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矛盾是一种社会矛盾,只有通过社会关系的变革才能解决。
2.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答:“人的本质”概念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它从根本上回答“人是什么”或“什么是人”这一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活动出发,从社会关系人手,从人与动物区别的层次深入到人与人区别的层次来理解人的本质,科学地解答了人的本质问题,把具体性的观点引进了人性论。
(1)人的本质
①含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存在,只能在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才能生存和发展。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只有把人放在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中去考察,才能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②人与动物的区别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创造了人,把人与动物相区别。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在这种意义上,人的本质是指人的类本质,即人作为一个类,在本质上区别于其它各类动物。
③人与人的区别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由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有本质区别。社会关系把人与人区别开来。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不是天生具有的,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处于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这是人的本质的根本内容。因此,人的本质不是抽象、永恒不变的,而是具体、变化、发展的。
④人的本质的实现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揭示了人通过对象性的活动确证自身本质的过程。他指出,劳动在对象性的活动在中将人的本质外化,对象化于人的劳动产品之中,从而使人的本质在对象中显现出来。因此,只有通过这种对象性的活动,才能展现出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
(2)社会关系的总和
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等,因而对人的本质的把握应该考虑到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但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起着支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因此,在探讨现实的人的本质时,既要看到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要注意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
(3)总述
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是其具体性、历史性。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必然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推动的,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