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4年西北政法大学8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质变

答:质变是指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其中,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为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所规定。质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基本状态之一。其特点是显著的突变,表现为统一体的分解、均势、静止等状态的破坏,它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爆发式的飞跃和非爆发式的飞跃。前者通常是对抗性矛盾的解决形式,后者通常是非对抗性矛盾的解决形式。

2.度

答: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其质的规定性的量的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在特定的度的范围内,质和量既相互对立,又互相依赖。超出度的范围,事物的质量统一体就会破裂,转化为另外的事物,在新度中形成新的质量统一体。“适度”原则是人们必须掌握的根本原则。度的上下极限称作“关节点”,又称“临界点”。在此范围内,量变不会引起质变,超出这个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3.矛盾

答: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诸方面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一切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源泉。矛盾还具有对立性和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反映矛盾双方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表现为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等,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是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矛盾的斗争性,反映矛盾双方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相克服的趋势,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寓于同一性之中,和同一性不可分离。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

4.意识形态

答: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以及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作为与经济形态、政治形态相对应的范畴。意识形态一词是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在19世纪初首先使用的,其意是揭示人们的偏见和倾向根源的“关于观念的科学”。在现代西方思想学术界,意识形态被定义为一种由特定社会集团使用来解释世界的概念框架,是一种“世俗的宗教”。“意识形态”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几个方面,但不包括科学。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观念形态文化的整体,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支配人们的行动。

5.经济基础

答:经济基础又称“社会经济形态”“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主要方面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社会的物质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经济基础有其独特的功能:经济基础以一定的社会形式把人与物结合起来,使生产力的形成从可能变成现实;经济基础直接决定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性质和状态,构成社会结构的现实基础;它还受到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

二、辨析题

1.人民群众就是所有人。

答:该说法是错误的,辨析:

(1)人民群众的概念分析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指在历史的进程中以群体力量发挥作用,未留下自己的姓名和打上个人意志印记的人们。

人民群众的概念有量的含义,即指多数人构成的人群;

有质的规定性,即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在阶级社会里,人民群众是指一切起进步作用的阶级,包括被剥削的劳动阶级,也包括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某些剥削阶级;

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始终都是人民群众中主体的和稳定的部分,他们既是创造历史的主力军,又是全体居民中的大多数,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这个概念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的统一。

(2)人民群众的内容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范畴,其内容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人民群众在阶级社会受社会阶级关系历史变化的制约,即在各个历史时期,由于各国的社会形态、阶级结构和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不同,人民群众也是由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组成的。

随着人们历史活动的发展,人民群众的范围也在日益扩大。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民群众与全体社会成员的概念趋于一致。

(3)总述

我们不能把“个人”的集合等同于人民群众,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群众即历史主体的群体形态,与历史主体的个体形态相对应,它就是“整个人类”。而题目“人民群众就是所有人”中的“所有人”是指“个人”的集合,而非历史主体的群体形态。故,该说法错误。

2.逻辑证明能代替实践标准来检验真理。

答:该说法是错误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1)实践

实践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

实践把人的目的、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属人的对象世界;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其三种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实践、社会交往实践以及科学实验。

(2)真理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客观性是其本质规定。它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从相对逐渐走向绝对,是它的一般发展过程。它来源于实践,随实践发展而发展。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它是具体的,不存在抽象的真理。它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的本性

真理的内容包含思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相互关系。要判定主观思想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不可能从这种关系的任何单独的一方得到回答。在主观范围里是无法解决的,而单凭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世界也不能将主观和客观直接加以对照。只有依靠主观与客观相互结合、相互统一的形式,才能检验主观 与客观是否相符合。

实践的特点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过程是把人的主观目的加以物化,实践的结果就是物化了的主观目的,由此检验出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人通过实践活动的多次进行,不仅能使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得到满足,而且也检验着自己的主观目的、愿望、意图和计划等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检验着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实践才能证实或证伪某种理论,而理论不能通过自身而得到证实或证伪。逻辑证明属于人的主观活动,故题目“逻辑证明能代替实践标准来检验真理”是错误的。

(4)逻辑证明

承认实践是唯一的根本标准,并不否认人类运用自觉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证明去判断是非的意义。越重视实践标准的根本作用,就越应该重视人类从实践中获得的理性能力和逻辑思维的作用。理由如下:

逻辑思维是人类全部历史实践的产物,理性思维能力是人类实践能力在精神形式上的内化和积淀,逻辑推理的“式”,即规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普遍特征的反映。因此,重视逻辑思维是同尊重人类历史实践相一致的。

科学的逻辑证明本身也是实践检验的间接的、集中化的形式。逻辑证明的前提、根据和过程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逻辑证明虽不是判断是非的最终形式,它们本身仍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是,理论上的分析能够为实践检验提供具体的指导,引导实践朝着自觉的方向去解决问题。因此,重视逻辑证明的作用,同增强实践检验的自觉性、目的性是不可分的。

三、浅析题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又称“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观中的表现。它是解决一切其它社会历史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也是两种历史观斗争的焦点。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它的本质内容。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是社会精神生活及其过程的总称。

从它的主体承担者看,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从它的高低层次看,分为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科学、宗教、哲学等意识形式,以及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新的历史条件的产生,要求有新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意识形态的更替,其根本原因在于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不是与社会存在无关的独立实体,它不过是以观念体系形式反映出来的社会存在。反映者必须依赖于被反映者。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这是由社会意识自身所具有的内在本性决定的。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虽然根源于社会存在并以社会存在为内容,但它却是以自身固有的观念形式、并依自身固有的观念运行的逻辑去反映社会存在的。所以,它一旦形成便作为异于社会存在形式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超越性的一种特殊存在,去同社会存在相对立,并对社会存在产生影响和作用。

2.如何理解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答: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观在历史观中的体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基本矛盾,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本动力的重要作用。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每一种现实的生产关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关系作为制度化了的经济交往关系是相对稳定的,而生产力则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在经常的、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同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就变得越来越同它不适应了。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对这种生产关系进行部分变革,以暂时维持它的存在;而当这种生产关系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就必须对这种生产关系进行根本变革,以建立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是合理的、进步的、顺应生产力发展的,其将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是不合理的、落后的、违背生产力发展的,其则将阻碍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虽然生产关系可以在一定时期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但最终总要被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所冲破。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并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的性质总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当经济基础发生了改变,其相应的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也会或先或后、或早或晚地发展变化。经济基础不仅推动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而且也决定着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同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仅经济基础根本性质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根本性质的变化,而且经济基础发生部分质变时,上层建筑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同其经济基础相适应时,就能对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起促进作用,反之,则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甚至产生某种破坏作用。

a.上层建筑通过“保护自己”与“排斥异己”的方式为经济基础服务。

上层建筑在不断地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的同时,逐步排除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既同有害于自己的旧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残余作斗争,又同威胁自己生存的新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萌芽作斗争。

b.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控制的方式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在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力图通过某些强制性手段把人们控制在一定的社会秩序之内,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来支配人们的行动。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这种反作用是有限度的。从根源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力量的大小、强弱,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从发展结局上看,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只有同经济基础发展的趋势相适合而不是相违背,才能持久并且有积极意义。

3.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意义。

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1)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它体现着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两重关系:生产力是人对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则是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两重关系是物质生产本身所固有的,是由物质生产的内在本性所决定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概括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每一种现实的生产关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决定了它产生后变化发展的方向。要注意的是,并不是生产力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前者经常变动,后者则相对稳定。只有当生产力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基本不能适合它的发展时,才会出现变革生产关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人们不能仅凭生产力的某些变化,就去变革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有其客观尺度:

a.从质上看,一种新的生产力已经形成;

b.从量上看,这种新的生产力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主导地位,或者说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二者的统一是生产关系变革的物质前提,是何时进行生产关系变革以及如何变革的客观标准。

这种“决定”和“反作用”的矛盾形成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2)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矛盾运动,表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作用,不以任何人、任何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但这个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那里是各不相同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论述题

试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及其意义。

答:(1)内涵

群众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原理,形成了系统的群众观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a.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自觉的努力和斗争,才能取得革命事业的胜利。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为人民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c.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利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应是党的一切言行的最高标准。因此,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统一的,要为人民的利益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d.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个人的才能和力量总是有限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意见和主张,在本质上都只能是群众经验的总结、群众智慧的结晶。因此,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和党员要遇事同群众商量,虚心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在具体工作中的贯彻实施,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按照这条路线,就是要把无产阶级政党代表群众利益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既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即根本的认识方法,又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工作路线,即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形成的原理依据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a.人民群众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是劳动群众在改造自然界的劳动中生产出来的。而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劳动群众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是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即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客观物质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精神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其中,劳动群众从事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为精神文化的生产创造了前提。精神生产是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任何科学、文化、艺术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

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一,社会生产方面

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其在生产和再生产出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也生产和再生产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形成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其整体。劳动群众在社会生产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能力。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直至社会形态的全面变革。这种变革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完成的,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并从根本上决定着历史的进程。

第二,社会心理和观念方面。

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这种决定性作用也有着强烈显现。广大人民群众代表了时代的精神,体现了历史的主流,预示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人心的向背是在历史进程中长期起作用的社会因素,因为它是以人民群众现实物质利益为基础的,是实际的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顺应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同时又肯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类群体是由一个个活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历史上的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社会生活,都以自己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个人素质的不同,每个人的历史作用也会有所不同,主要分为历史人物和普通个人,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中起的作用较大或较显著的人,普通个人是指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不大或不显著的个人。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和,即是无数普通个人和众多历史人物的活动的总和。

a.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

参与历史活动的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第一,普通个人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事情来;

第二,普通个人为历史输送杰出人物,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是由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

第三,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发生“超常性影响”。

b.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历史人物生存和活动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起历史性作用的人物。在阶级社会里,历史人物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处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之中,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受到特定的阶级关系的局限,因而具有阶级性。而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则体现了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历史人物主要具有的历史作用是:

第一,在历史事件中,历史人物是扮演重要角色的当事人,是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或指挥者;

第二,对于历史发展有重大意义的成熟的历史任务,总是由少数杰出的历史人物首先发现和提出,他们是完成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第三,思想界、文化界和科技界的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精神启动者。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明确提出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毛泽东的一个伟大的理论贡献。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历史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使之中国化、实践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是它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这要求无产阶级政党更加自觉地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努力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状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且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