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45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每题3分,共45分)下面每道小题都有四种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选择出正确的答案来。
1.某人用他的收入购买面包(每块1.5元)和饮料(每杯2.5元),并达到效用最大化状态。如果他从最后一块面包获得21个单位的效用,那么他从最后一杯饮料获得了多少个单位的效用?( )
A.21
B.27
C.35
D.39
【答案】C
【解析】在单一消费者和两种商品的情况下,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两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各自的价格之比。假定消费者对面包和饮料中获取的边际效用分别为MU1、MU2,则有:
将MU1=21、P1=1.5和P2=2.5代入可得:
2.一个蛇麻草种植商发现,在一定限度内增加工人的雇用数量可以增加蛇麻草的产量。由此可以断定,目前情况下蛇麻草的生产中( )。
A.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大于零
B.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C.劳动力的平均产量大于边际产量
D.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大于劳动的边际
【答案】A
【解析】边际产量为增加一单位投入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产量。增加工人的雇佣数量可以使产量增加,说明边际产量大于零,即dQ/dL>0。
3.某完全竞争厂商当前的规模报酬递增,那么该厂商的当前情况是( )。
A.总成本小于总收入
B.总成本等于总收入
C.总成本大于总收入
D.还不能断定总成本和总收入谁大谁小
【答案】D
【解析】规模报酬递增指的是投入要素增加一倍,产出的增加大于一倍。由于题目中并没有告知产品价格和投入要素价格,也不知道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因此无法判断总成本与总收入之间的大小关系。
4.生产理论中的“长期”概念就当理解为( )。
A.10年以上的时期
B.30年以上的时期
C.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都能改变的时期
D.至少有些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不能改变的时期
【答案】C
【解析】在生产理论中,长期和短期是根据所有投入要素是否可变划分的。短期是指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固定不变的时期,长期指的是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变的时期。把“长期”僵化的理解为具体的时间周期是不科学的。
5.某行业由两个寡头厂商甲和乙所垄断。甲可选择的策略为A1和A2,乙可选择的策略为B1和B2,甲和乙的收益表如下表所示。问甲和乙的最优策略是什么?( )
A.甲为A1,乙为B1
B.甲为A1,乙为B2
C.甲为A2,乙为B1
D.甲为A2,乙为B2
【答案】D
【解析】由收益矩阵可知,甲、乙都存在占优策略,分别为A2和B2。即无论甲选择A1或者A2,乙的最优策略都是B2;无论甲选择B1或者B2,乙的最优策略都是A2。
6.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因素中除哪一个之外其余均视为既定?( )
A.土壤的肥沃程度
B.棉花种植技术
C.肥料和农药的价格
D.棉花的价格
【答案】D
【解析】供给曲线是描述某一商品价格与其产量或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因此,在得出某商品供给曲线时,往往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只关注商品自身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7.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左移的原因可能是( )。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B.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的预期价格上升
D.消费者对彩色电视的预期价格下降
【答案】D
【解析】需求曲线移动意味着需求的变动,即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其他因素包括:收入、其他商品(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预期、人口因素等。消费者预期彩色电视机价格下降,由于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消费者对彩色电视的需求减少,从而需求曲线左移。A项,彩电自身价格上升,只会引起需求数量在既定需求曲线上的移动。BC两项,会使得需求增加,引起彩色电视机需求曲线右移。
8.为了有效利用城市公共交通,一天中城市地铁和公共汽车的票价应该如何变动?( )
A.应该在任何时间都一样,以避免旅行者因价格不同而改变计划安排
B.在高峰期应该相对较高,以将有限的空间分配给对其价格评价最高的旅行者
C.在高峰期应该相对较低,为最大数量的人间减少使用成本
D.在高峰期应该相对较低,以在此时运输尽可能多的人
【答案】B
【解析】根据消费者需求理论,正常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反向变化。高峰期,人们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大,指定较高的票价可以减少需求,把有限的交通资源分配给对其评价最高的旅行者,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9.某镇婴儿看护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哪项最不可能实现?( )
A.如果价格开始为每小时1元,则需求曲线将会左移,因为此价格下无供给
B.如果价格开始为每小时5元,则婴儿看护价格还会上升
C.如果价格开始为每小时7元,则这个价格会保持下去
D.如果价格开始为每小时9元,一些婴儿看护者就会提供“减价”
【答案】A
【解析】A项,当价格为1元时,供给为零,需求量达到最大,由于供求量的影响因素中不涉及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故需求曲线不会发生移动。BD两项,由均衡价格的决定可知,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当价格为5元时,需求量800大于供给量400,因此价格会上升;当价格为9元时,此时情况正好相反,价格将下跌。C项,当价格为7元时,在5元到9元之间,可能为均衡价格,因此会保持下去。
10.假定某充分就业的经济中只有两个行业,一个是竞争性的,一个是垄断性的,如果不存在规模经济,那么政府把垄断企业分解为许多家互相竞争的厂商,结果将会怎样?( )
A.垄断性行业产量增加,竞争性行业产量减少
B.是垄断性行业产量减少,竞争性行业产量增加
C.两个行业的产量都将增加
D.两个行业的产量都将减少
【答案】A
【解析】垄断行业往往存在垄断利润,其价格一般高于边际成本,产量较低。如果垄断性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由于垄断利润的存在,竞争性行业的投资者就会进入,并且工人也会由竞争性行业转移到垄断性行业,从而使垄断性行业产量增加。同时,由于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产出为充分就业产出水平,垄断行业产量增加,则竞争性行业产量必然减少。
11.完全竞争经济达到一般均衡,这意味着( )。
A.尽管可能有一些变化,但情况通常很稳定
B.整个经济中每个经济单位都不改变其行为
C.行业整体上处于均衡,但并不见得各个厂商都处于均衡
D.经济中的消费者都很富裕
【答案】C
【解析】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描述的是行业整体状况,并非单个厂商。每个经济单位的行为则不一定处于稳定的状态。
12.政府希望通过向每单位商品征税的办法集资,但希望税收主要由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承担,并希望对商品买卖数量的影响很小,那么,下面哪一种供给或需求曲线最符合这样的要求?( )
A.供给高度缺乏弹性
B.需求高度缺乏弹性
C.供给高度弹性
D.需求高度弹性
【答案】B
【解析】税收负担的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相对大小,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此,当需求高度缺乏弹性而供给高度弹性时,税收主要由消费者承担。
13.恩格尔曲线(Engel Curve)反映的是( )。
A.收入变动同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B.收入变动同支出变动之间的关系
C.收入变动同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D.收入变动同各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
【答案】C
【解析】恩格尔曲线表明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每一收入水平与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14.假定某产品的需求和供给曲线都是直线,如果把该产品的价格定为90元,则造成60单位的产品积压;如果把价格下调10元,则产品积压减少15单位,那么,该产品的均衡价格水平是多少?( )
A.70元
B.60元
C.50元
D.40元
【答案】C
【解析】设80元下降x元可达到均衡价格,则通过几何知识可知45/60=x/(x+10),解得:x=30,故均衡价格为:80-30=50(元)。或由于需求和供给曲线为直线,且每下降10元需求增加15单位,因此,均衡价格水平为:90-10×(60/15)=50。
15.某商店需要决定订购多少件秋季服装,如果订购100件,每件订价180元;如果订购50件,每件计价200元。服装的销售价格为300元,售不出去可以退还,但只能返回订购价的一半给商店,目前该商店没有更多的信息,只有相信售出量为100件和50件的概率各为50%,下表给出了非完全信息情况下商店的利润情况。
那么,在这个服装销售事例中,完全信息的价值是多少?( )
A.1750元
B.5000元
C.6750元
D.8500元
【答案】A
【解析】如果订购100件服装,50%的概率获得收益12000元,50%的概率获得收益1500元,预期利润为6750元。在完全信息的条件下,如果预期销量为50件,则订购50件,利润为5000元;如果预期销量为100件,则订购100件,利润为12000元。因为这两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同,所以期望利润为8500元。因此,完全信息的价值等于完全信息下的期望值减去不确定下的期望值,即1750元。
二、(30分)在伯特兰德双寡头模型(Bextrand Deopoly)中,假设两个公司i和j生产同一种产品,市场需求函数为q=1-p,这里q、p分别代表需求量和价格,两个公司的边际生产成本相同,均为c,固定成本为0,出价低的公司获得整个市场,但如果两个公司出价相同,则均分市场,假设博弈只进行一次,则双方很难进行共谋定价(collusion)。但如果伯特兰德双寡头博弈重复多次,情况则可能有所不同;假设博弈重复T次,每个公司最大化其利润的折现值(折现率为δ),例如对公司i:
(1)假定T为有限次,请找出本重复博弈的所有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2)假定T为无限次,且假定双方可以进行合谋,则一个最优的合谋方式是两个公司每期均定价在垄断价格pms,从而每期每个公司得到利润∏m/2。这里∏m/2表示垄断利润;假如某个公司“偏离”合谋,则两个公司从下期始均以边际成本定价。请问满足何种条件,这种合谋策略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解:(1)若博弈为有限次,则本重复博弈的所有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为pa=pb=c,该定价策略是整个博弈以及每一个子博弈的纳什均衡。考虑任意节点上的子博弈,公司i来说,其利润函数为:
则有:①若pa<c或pb<c。在任意情形中,价格最低的公司将获得负利润,通过调整价格,它可以让价格高到将需求降低为零的程度,并进而使得自己的利润为零,这相比于负利润是一个更为有利的情况。
②pa>pb>c或pb>pa>c。在任一情形中,价格更高的公司都可以通过调整将价格降到竞争者之下,并进而将它的利润从零增加到某个正数值。
③pa=pb>c。在这种情形下,公司可以将价格调整到比公司j低ε。这样,它的销量就可以从市场需求量的一半增加到完全的市场需求量,而产品的单位利润率仅降低了一点点,所以公司i的利润会增加。
④pa>pb=c或pb>pa=c。在这一情形下,定价为c的公司可以将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并保持其低于竞争公司的价格,这样它就可以将利润从零增加到某个正数值。
因此,由上述可知每个厂家的定价p大于等于边际成本,否则它将退出生产。当博弈为有限次且无法合谋时,对于每个厂家都有一个处于弱优势的策略即p=c,因为一旦自己的价格大于c,对手就在下一轮博弈中能将价格设定到其价格下从而占有整个市场。因此每一个子博弈的纳什均衡即为两个厂家都把价格设定为c。
在有限次重复博弈中,由于每一个子博弈的纳什均衡都是pa=pb=c,整个博弈也可以看成一个子博弈,因此,本重复博弈的所有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都是pa=pb=c。
(2)当两家公司合谋时,市场利润最大化问题为:
总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解得:q=(1-c)/2。
从而p=pms=(1+c)/2,垄断利润为:
当其中一家在下一期违背合约时只需价格稍微下降一点就可占有所有市场和利润约等于∏m,所以当违约处罚额度大于或等于∏m/2时,就没有公司愿意违约,由于没有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策略而打破这种均衡,因而是纳什均衡。
因此,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当违约处罚额度大于或等于∏m/2时,此时的合谋策略是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
三、(34分)假设一国经济描述如下(假设是封闭经济):
实际GDP的生产函数:Y=80K0.5L0.5,资本存量K=100,劳动力存量L=100;
政府支出G=3000,税收T=3000;
投资函数:I=2000-6000r,消费函数:C=600+0.6(Y-T);
又假设,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为:(M/P)d=0.2Y-1000r;
名义货币供给:M=3000,是价格。
(1)请计算均衡时如下变量的值:实际GDPY,实际利率r。价格P,名义工资W和国民储蓄S。(5分)
(2)总产出里付给劳动力的比例是多少?资本回报比例是多少?利润是多少?这些结果和生产函数Y=80K0.5L0.5有什么相关性?(7分)
(3)假设政府增加货币供给10%,M从3000变为3300,请重新计算(1)里各变量的值,古典的二分法成立吗?请解释。(7分)
(4)如果政府增加政府支出10%,请问这个财政政策对实际GDP的影响是多少?对投资的挤出效应是多少?如果政府不增加政府支出而减少10%税收,实际GDP变化是多少?对投资的挤出效应是多少?这两种财政政策效果对政府预算和利率的影响一样吗?为什么?(10分)
(5)2007年9月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开始,经济学家建议各国政府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拉动经济,这个建议的依据是什么?结合(3)和(4)来回答。(5分)
解:(1)当K=100,L=100时,实际GDP为:Y=80K0.5L0.5=8000
由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可得:Y=600+0.6(Y-3000)+2000-6000r+3000
化简可得IS曲线方程为:Y=9500-15000r。当Y=8000时,实际利率为:
当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3000/P=0.2Y-1000r
将Y=8000和r=0.1代入可得价格水平为:
由生产函数Y=80K0.5L0.5及要素使用原则可知工人的名义工资为:W=P•MPL=2×40K0.5L0.5=80
国民储蓄为:S=Y-C-G=8000-[600+0.6×(8000-3000)]-3000=1400。
(2)总产出中付给劳动的比例为:
总产出中付给资本的比例为:
由于总产出全部由劳动和资本分得,故利润为0。
题中的生产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它具有规模报酬不变性质。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如果生产是规模报酬不变的,各要素投入按其边际产量获得回报,并且全部产出都由生产要素分得,即实现“产品分配净尽”。并且,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性质可知,各要素的收入份额就是生产函数中各要素相对应的指数。
(3)根据(1)中计算可得,此时产出仍为Y=8000,利率仍为r=0.1。
当M=3300,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知:3300/P=0.2Y-1000r,可得价格为:
工人的实际工资仍为40,名义工资变为88。国民储蓄仍为1400。
综上可知,古典二分法成立,即名义变量的变化对实际变量没有影响,货币呈中性。
(4)由于资本存量和劳动存量是固定的,则实际GDP固定为8000,不会受总需求变动的影响。
当政府支出增加10%,即增加300时,IS曲线方程变为:0.4Y=4100-6000r
可得:r=0.15。
此时,投资为I′=2000-6000×0.15=1100。政府支出不变时的投资为I=2000-6000×0.1=1400,因此,对投资的挤出效应是:I-I′=1400-1100=300
当政府减少10%税收,即减少300税收时,IS曲线方程变为:0.4Y=3980-6000r
可得r=0.13。此时,投资为I″=2000-6000×0.13=1220,因此,对投资的挤出效应是:I-I″=1400-1220=180
因此,这两种财政政策效果对政府预算和利率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增加政府支出会造成财政赤字,并且使实际利率上升更多;而减税则会使政府实现财政盈余,并且它通过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消费的机制影响总需求,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通常是小于1的,因此,相比于增加政府支出,它使实际利率上升更少。
(5)其依据是,短期内,由于名义黏性的存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对产出产生影响。在IS-LM模型中,价格被假定不变,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右移动,这都会使产出增加。
但是古典二分法认为,名义变量的变动对实际变量并不产生影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只会导致价格上升,引发通货膨胀,而实际产出不变。实际上,古典二分法更适合长期分析,IS-LM主要描述的是短期经济行为。在长期,价格具有完全的伸缩性,扩张性财政政策具有完全的挤出效应,实际产出并不受影响;在短期,价格是黏性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能够增加实际产出。
四、(28分)考虑索罗(Solow)模型,假设生产函数是Y=zKαN1-α。其中K是资本存量,N是劳动力的数量,假设就等于人口数。资本折旧率是x,人口以p的速度增长,假设政府每期购买G单位的消费品,G=gN,g是一个正的常数。政府用税收T来支持政府支出。同时政府每期的政府预算要平衡,G=T,消费者消费可支配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即C=(1-s)(Y-T),其中s是储蓄率,0<s<1。
(1)导出人均形式的生产函数。(2分)
(2)导出决定人均资本存量的动态变化过程的式子。(3分)
(3)用图形分析找到均衡的人均资本,标为k*。(4分)
(4)如果有两个均衡,忽略那个有着低水平的k*的稳态。分析如果g增加,稳态的人均资本存量及人均产出怎么变化?对总产出和总消费的增长的影响又如何呢?(9分)
(5)分析g增加后从旧的稳态走向新的稳态的过程中,人均产出、消费、和投资的变化路径。(6分)
(6)什么是所谓的人均资本的黄金水平。找到人均资本的黄金水平需要满足的条件。你可以用数学,也可以用图来分析。(6分)
解:(1)由生产函数Y=zKαN1-α两边同时除以人口数N可得:
令人均产出,人均资本,则人均形式的生产函数为:y=f(k)=zKα
(2)因为资本折旧率是x,人口增长率为p,根据索洛模型可知,人均资本存量的变化是储蓄超过必需投资的部分,即:
人均储蓄(或投资)为:
则人均资本存量动态变化式子为:
(3)如图1所示,储蓄sy与直线(p+x)k的交点C表示储蓄和必需的投资在稳态资本k*处达到均衡。忽略低水平的稳态,当位于k*左边时投资大于资本折旧,人均资本向右移动。当位于k*右边时,投资小于资本折旧,人均资本向左移动,最终都到达均衡点k*,此时投资等于资本折旧,人均资本水平不变。
图1 稳态资本和产出
(4)当初始均衡位于较高的水平时,增加g使得k*左移,达到新的均衡时,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产出降低,而总产出和消费的增长速度变快。当初始均衡水平位于较低水平时,增加g,使得k*右移,新的均衡位子有更高的人均资本水平,和人均产出,但是总产出和总消费的增长变慢。
(5)当原来位于较高的均衡水平时,增加g,使得人均收入减少,从而人均储蓄减少,投资小于资本折旧,人均资本水平下降,直到储蓄(投资)等于资本折旧时,新的均衡水平形成为止。
(6)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就是指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水平。当政府购买(税收)既定时,人均税收为g。均衡时的人均消费水平为f(k*)-g-(p+x)k*,最大化有
得到:
代入
解得:
即为黄金率水平对应的储蓄率。如图2所示,人均资本黄金率水平为斜率为x的直线与产出f(k)的切点处的资本水平,此时人均消费水平最大。
图2 资本黄金律水平
五、(13分)(你需要解释你如何得出你的答案)在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后,中国政府开始减少政府投资,假设这个减少是短期的,考虑一个开放经济,先考虑价格都是灵活的情况,同时假设货币供给固定。
(1)定义名义汇率、实际汇率。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于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有什么样的含义?(4分)
(2)现在考虑蒙代尔-弗莱明(Mundell-Fleming)模型。如果是浮动汇率,这个短期的财政紧缩对产出的影响如何?本国货币升值还是贬值?(5分)
(3)如果是固定汇率,结果和(2)有什么差别?(4分)
答:(1)名义汇率指在外汇市场上进行日常交易时使用的外币价格,即外汇牌价。名义汇率通常是先设定一个特殊的货币如美元、特别提款权作为标准,然后确定与此种货币的汇率。汇率依美元、特别提款权的币值变动而变动。名义汇率不能反映两种货币的实际价值,是随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变动而变动的外汇买卖价格。
实际汇率指在名义汇率的基础上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汇率。从计算方法上,它是在现期名义汇率的基础上用过去一段时期两种货币各自的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上涨幅度)来加以校正,从而得出实际的而不是名义的汇率水平及汇率变化程度。由于消除了货币之间存在的通货膨胀差异,它比名义汇率更能反映不同货币实际的购买力水平。
购买力平价是一种汇率决定理论,认为货币如果在各国国内具有相等的购买力,那么这时的汇率就是均衡汇率。购买力平价成立的前提是一价定律,即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以同一单位货币计算的价格是相同的。由此可以看出,实际汇率与购买力平价(PPP)有着相似的作用和特点。名义汇率不能反映两种货币的实际价值,是随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变动而变动的外汇买卖价格。
(2)短期紧缩的财政政策对产出没有影响,但使得本币贬值。如图3所示,在浮动汇率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假定经济初始均衡为A点,当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时,IS曲线向左移动,LM曲线位置不变,经济均衡点变为B点,此时产出不变,但均衡汇率水平下降,本币贬值。
图3 浮动汇率下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3)若汇率是固定的,政府投资减少使得曲线左移,这时货币有贬值的压力。为了缓解这个压力,维持汇率不变,中央银行将购买本国货币,出售外汇,那么,这就减少了货币供给,使LM曲线向左移动,直至汇率没有贬值压力为止,如图4所示。因此,当汇率不变时产出降低。
图4 固定汇率下税收增加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制下对产出有影响,在浮动汇率制下对产出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