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天《医学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需要、动机、挫折与应对

10.1 复习笔记

一、需要

(一)人类的需要及其划分

1.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目标行为的基本动力。需要激励人去追求一定的目标,以满足其需要。

2.需要的划分

人类的需要通常划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1)生物性需要:是指为维持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延续种族所必需的条件或物质。

(2)社会性需要: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习得的高级需要。

(二)需要的学说

需要层次论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他将需要分成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如图l0-1所示)。

图l0-1 马斯洛需要层次结构

1.生理的需要

包括人的衣、食、住、行、性等维持个体及种族生存的起码要求,是一切需要中最优先产生的。

2.安全的需要

主要为生命保障、职业、劳动保险等方面的需要,亦是生存的需要。

3.社交的需要

是一种社会需要,包括交际、友谊和爱情,以及为社会或团体接纳的需要等。

4.尊重的需要

是指希望他人尊重和重视自己,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得到他人的承认和赞赏,自尊、自重、自信的需要。

5.认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

(1)认知的需要包括对知识、经验、技能的渴求和发展的需要;

(2)审美的需要指欣赏美、创造美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的需要。

6.自我实现的需要

包括个体要求实现其聪明、才智、理想与抱负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一种需要,是促使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

马斯洛指出,前四种需要是“由缺失性引起的生存的基本需要”,后两种需要是“由成长性引起的发展的高级需要”。

(三)需要的测量

1.行为推断法

行为推断法是以个人行为的特征为依据,来判断个体产生行为的需要的方法。通过对行为的观察往往可以衡量一个人的需要或对某种事物所持的态度。

2.量表法

量表法是运用问卷对被试作调查,以了解被试的各种需要及状况。

二、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指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自我调节反映了个体内在要求与行为目标、诱因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二)动机的原因

1.生物学因素

人类有些行为就像大多数动物的行为一样,是由生物需求所驱动。

2.认知因素

人们常常是按照自己的决定,而且认为他人会作出反应而去行动的。

3.情绪因素

人们的有些行为是受情绪因素驱动的。

4.社会因素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关系作出的反应就是动机的社会因素。

(三)动机的理论

1.情绪动机理论

情绪动机理论认为,情绪能以一种与生理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指导行为,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背景影响行为的动机状态。

2.欲望动机理论

在需要的出现到产生满足需要的行动之间,要经过欲望和动机这两个前后相继的中介环节。欲望是尚未付诸行动的动机,而动机是行动中的欲望。

3.自我调节性动机论

自我调节在动机的产生和维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介于动机内在起因与外在诱因之间,是联结内在需要、驱力与外部目标、奖惩的桥梁。

(四)动机的种类

1.觅食动机

个体缺乏食物就会产生饥饿的感觉,当这种饥饿感达到某种程度,人便会出现紧张不安,驱使人去觅求食物,直至获得某种能充饥的食物后,觅食动机和行为才能减轻或者消退。

2.性动机

人类性动机的产生既受生理变化支配,又受社会因素影响。

3.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是后天生活所习得的一类动机,主要包括亲和、爱情、相属、独立、自律等动机。社会动机的满足需要通过与其他人接触来实现。

4.成就动机

指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去做,而且想要达到尽善尽美目的的一种心理过程,具有明显的社会文化性。

三、动机的斗争——冲突与挫折

(一)冲突

1.典型的冲突类型

勒温的动力心理学派理论提出,典型的冲突有三种类型:

(1)双趋冲突

是指在两个具有差不多同等吸引力的正效价目标之间的选择,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要取其一而舍其一。

(2)双避冲突

是指个体面临两个差不多负效价的对象之间的抉择。负效价是指对人有威胁或惹人厌倦的对象。

(3)趋避冲突

是指个体面临的目标既有正效价的吸引力,又包含负效价的危险性或排斥力。

(4)双重趋避冲突

表现为两个目标中每个目标都有正价的吸引力和负价的排斥力两个方面,在这两个目标中一个目标的选择必然造成另一目标的放弃,就会陷入双重趋避冲突之中。

2.弗洛伊德的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每一种动机都是建设与破坏这两种冲突的合金,人类的精神疾病是两种相反的互相冲突的倾向之间调和的结果。

(二)挫折

当动机无法达到目标时,便会产生挫折感。挫折情境越严重,所引起的挫折感受也就越明显,是S-O-R过程,即与个体状态(O)密切相关,其核心是认知方式和挫折承受力。

1.挫折的本能学说

麦独孤提出,个体受挫折而产生的种种行为均起源于本能。人在活动中遭受挫折而产生的情绪以及各种挫折行为反应,都是本能冲动的结果。

2.精神分析学派的挫折理论

(1)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以性力为动力的。如果心理性欲的发展过程不能顺利进行,停留在某一阶段或遇到挫折而从高级阶段倒退到低级阶段等,都可能造成挫折。

(2)阿德勒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重视权力意志的实现。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指向追求优越的。如果这种驱力受到挫折,就会形成自卑感。

(3)Jung C.G认为每个人的人格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直至达到自我实现。当一个人的自我实现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

3.“挫折—攻击”理论

(1)Dollard J.认为,攻击行为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所引起的。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挫折的产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

(2)Berkowitz L.提出区分“挫折”和“被剥夺”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当一个人在既定的情境中无法获得他想获得的东西时,才会遭受挫折。

4.“挫折—倒退”理论与“挫折—奋进”理论

(1)挫折—倒退理论

Barker R.认为,挫折会引起行为的倒退,挫折反应也会干扰正在进行的行为或导致动机的变化,而使个体的行为受到妨碍。

(2)挫折—奋进理论

Amsel A.认为,当人在受到挫折后可出现努力奋进的情况,表现为机体一时性的反应率提高或为完成某种任务的能量增强。

(三)挫折反应

1.受挫后的生理反应

受挫后的生理变化是由挫折情境所导致的情绪变化引起的。在强烈的或持续的消极情绪作用下,人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会发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反应。若生理反应剧烈或持久,将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受挫后的心理与行为反应

(1)攻击

直接攻击:个体受挫后,将愤怒的情绪直接导向造成其挫折的人或物,表现为对他人讥讽、漫骂或拳脚相加及损坏物体等。

转向攻击:个体受挫后,由于某些因素的限制,个体不能将愤怒的情绪直接导向造成其挫折的人和物,而只能转向自己或第三者发泄受挫情感。

转向攻击通常在三种情境下发生:

a.对自己缺乏信心,受挫后把攻击转向自己;

b.觉察到不可能或者不应该对引起挫折的对象直接攻击,而把攻击转向次要的人或物上去;

c.挫折来源不明显,个体找不到明显的攻击对象,于是将攻击目标指向不相关的人或物上去。

(2)焦虑

焦虑是担心可能会遇到某种危险时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个体频繁遭受挫折,便会逐渐丧失信心,产生焦虑反应。

(3)退行

当个体受挫后,其行为表现有时会显得十分幼稚,与自己的年龄身份不相称,这种行为恢复到不成熟的行为模式的现象称为退行。

(4)冷漠

指个体在挫折以后表现出对挫折情境无动于衷的态度。通常在个体长期遭受挫折而无法对引起挫折的对象进行攻击,且看不到改变处境的希望时发生。

(5)固执

个体在受挫后,采取刻板的方式盲目重复某种行为,称为固执。

(6)盘算问题解决

当受挫后,个体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来思考摆脱挫折情境的方法称为盘算问题解决,这是一种理智性的挫折反应。

(7)寻求支持

个体在受挫后,将注意力转向寻求他人和社会的支持,以此来减轻挫折感和烦恼程度,称为寻求支持。

四、应对

(一)应对理论

1.应对维度

(l)改变问题本身的应对:包括指向环境的应对(即问题解决)和指向个体自身的应对(如学习新技术)。

(2)改变个体对问题认知方式的应对:包括改变情境对个体的意义(即认知再评价)和分配个体的注意力(如选择性注意和回避)。

(3)改变由问题引起的情绪危机的应对,如寻求情绪支持和体育锻炼等。

2.应对资源

(l)生理资源:即身体的健康状况。

(2)心理资源:包括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个体特质和控制感。

(3)社会资源:包括经济地位、社会支持及情绪支持。

(二)心理防御反应

心理防御反应亦称心理防御机制,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发动,目的在于避免精神上的痛苦及遭受挫折后可能产生的心理疾病的心理反应体系。

1.潜抑作用

潜抑指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情感和行动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潜意识里去的作用。

2.否认作用

否认是指一个人对某些客观现实不予承认,特别是指对已经发生的不愉快而令人难堪的经历加以否定以减轻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

3.退行作用

当个体遇到挫折时,放弃已经习得的成人方式,而恢复使用早期幼稚的方式去回避令人烦恼的现实,称为退行现象。

4.幻想作用

幻想是指个人遇到挫折时,因无力处理这些问题,便以想象的形式让现实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在幻想中得以满足。

5.转移作用

当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情绪、欲望和态度不能为社会或自己的理智接纳时,便通过潜意识转化,移至另一个替代者身上,称为转移作用。

6.合理化作用

是指当个体遭受挫折时,给自己杜撰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以缓解心理不平衡状态的心理防御反应方式,又称文饰作用。

7.投射作用

投射作用又称推诿,是指个体将自己所不喜欢的,但又确实具有的某些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他人身上,以此掩盖自己不受欢迎的特征的防御机制。

8.摄入作用

指广泛地、毫无选择地吸收外界的事物,而将它们变为自己内在的东西的心理防御机制。

9.反向形成

个体的某些行动及欲望,因不被社会规范许可,常被压抑而潜伏在潜意识之中,个体对其严加防范,于是在外表有时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态度和行为。

10.补偿作用

个体因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而感到不安时,试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不安状态,称为补偿作用。

11.同一化作用

个体力图把自己变得跟他人相似,甚至以他人自居。

12.隔离作用

把部分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

13.抵销作用

以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或事情来抵销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事情,补救心理上的不适与不安。

14.升华作用

个体将不易直接表现出来的行动和欲望导向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时,称为升华作用,它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积极形式。

15.幽默作用

个体在遇到挫折或尴尬时,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自己心理平衡的方式,是一种较高级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怎样提高应对能力

1.消除不合理的信念

具有不合理信念的人一旦遭受挫折,便难以正确对待,容易产生自卑自责,或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消除不合理的信念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反思,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提高。

2.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建立适宜的期望值

要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建立适宜的期望值,以便正确面对现实,面对挫折及克服挫折。

3.寻求社会支持

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精神或物质上的支持可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支持个体的抗挫折能力,缓和应激源对个体的冲击,从而有利于个体调控心理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