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教育理论》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教育目的

3.1 考点精讲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

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它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1)广义的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狭义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2.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一般分为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小学的培养目标、初中的培养目标、高中的培养目标、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又根据专业类别的不同而不同。

(2)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成长发展奠定德、智、体各方面的基础;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而展开的,它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1)在从事具体的教育工作之前,必须首先确定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目标,否则就是盲目的。

(2)教育工作的最终结果,就是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这个效果应该与事先确立的教育目的相符合。或者说,我们对教育工作效果的评价,应当以教育目的为标准、依据。可以说,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而展开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目的性不强的问题。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1)教育质量就是我们培养的人的整体素质水平。人的素质水平可以通过许多指标反映,比如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数等。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教育质量存在着片面认识,有的常常以学科知识的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这实际上是由于客观的(比如有关的教育制度)和主观的(教师的认识问题)方面都没有很好地体现教育目的的缘故。所以,要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教育目的的内容,并建立有效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运行机制。

(2)教育目的是发展的,是教育及其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通过对每一时期的教育目的的实现状况进行了解,可以不断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它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此外,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1)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发展史的考察指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城市和农村的分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表现为“使农村人口陷于数千年的愚昧状况,使城市居民受到各自的专门手艺的奴役。它破坏了农村居民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城市居民体力发展的基础”。

(2)由于阶级的对立,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和财富的分配上,统治阶级占据绝对优势,也使得人的片面发展更加严重,即劳动者缺乏发展的物质基础。

因此,旧的社会生产分工和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是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与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

(1)机器大工业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需要。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这就要求工人要懂得机器操作的一般原理,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从事一定的脑力劳动,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尽可能地结合起来。

(2)机器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机器大工业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财富,缩短了劳动时间,使得工人有物质条件、时间、精力去从事学习、发展自己。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机器大工业生产所提供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充分地实现。只有消灭剥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全体劳动者提供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才能使他们全面发展,所以,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二)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1.教育目的的确立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

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充当生产斗争的工具,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什么水平,对培养的人及其要求就提到什么程度,教育目的的确立必须要适应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2.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以及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的制约

教育还能充当政治斗争的工具,为一定的社会集团服务。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中,教育是为劳动人民服务和培养人才的;而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中,学校教育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和培养人才的。

(三)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特殊才能。我们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不同的培养方向。因此,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我们在确立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时,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提出“培养个性特长”的要求。

(四)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

在西方教育史上,由于对个人与社会这一对关系有不同看法,因而在确立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就出现了两种对立的理论,即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1.个体本位论

(1)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

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主要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之中。

(2)主要代表人物

法国思想家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法国的萨特等。

(3)主要观点

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在它有助于个人发展;

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不受影响的发展。

(4)意义及局限性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把人视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但在变革社会和教育的探讨过程中,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带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和过激的观念意识。在提出教育目的的时候,容易忽视人发展的社会要求和社会需要,甚至把满足个人的需要和满足社会需要对立起来,导致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的绝对化。

2.社会本位论

(1)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与个人本位价值取向相对应,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这种观点的鼎盛时期是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

(2)主要代表人物

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孔德和涂尔干等。

(3)主要观点

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

教育除社会目的外,没有其他目的;

教育结果只能用社会效益加以衡量,看它为社会贡献了什么。

(4)意义及局限性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唯一化,完全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单纯把人当作社会工具,造成对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我们认为,个人和社会既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又有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所以,确立教育目的时应该考虑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需要。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纵观我国各个时期提出的教育目的,可以看出有如下基本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教育,我国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是社会主义的教育。社会主义事业是为全体劳动者造福的伟大事业,需要依靠大家来建设。所以,我们培养的人,必然是劳动者、建设者、创造者,而不是剥削者、寄生虫。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对我们培养的人的素质要求。

我们培养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只有全面发展的人、德才兼备的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好,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具体表现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书本学习与参加社会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只有实现这些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

(二)我国的教育方针

1.概念

教育方针是指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它包括:教育工作的服务方向、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2.我国各个主要时期颁布的教育方针

(1)1950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教育要为工农服务,为生产服务”。

(2)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4)1981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5)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0年,江泽民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提出:“在我们的国家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三)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2.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

(1)“一个宗旨”,即“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

(2)“两个重点”,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3)“三个面向”、“三个要义”,“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要义”即“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4)“四个统一”,即“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5)“五育协调”,即“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它们相互渗透、协调发展”。

(6)“全面贯穿”,即“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3.素质教育的意义

(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3)素质教育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德育

德育是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心理品质等方面教育的总称。

(二)智育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其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

1.智育的意义

(1)智育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和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各育的核心。在其他各育中所培养的素质,比如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要以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作基础,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居于基础的地位。

2.智育的任务

(1)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的智力。

智力的概念

智力是指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因素。

发展智力的原因

a.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们培养的人是能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人,培养这样的人,必须开发智力。

b.是处理信息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信息急剧增长,知识量不断膨胀,在这种情况下,试图掌握所有的知识是不可能的,因此,就要求学生培养和提高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c.是挖掘人的潜能的需要

智力与能力的区别

智力的活动属于心理活动,能力的活动属于实践活动。智力是保证认识活动进行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包括一系列的认识活动所需要的能力。能力是保证人类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通常就是指智力。

(三)体育

1.体育的概念

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其体质,发展其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2.体育的意义

(1)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具体表现在:

促进人体的发育和增强各器官的功能;

提高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脑力和智力的发展;

提高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2)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它提供了一个物质基础。

(3)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

3.体育的任务

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具体任务包括:

(1)促使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

(3)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4.体育的内容

体育的内容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游泳、武术、军事体育(国防体育)七项。

5.体育的组织形式

(1)体育课。这是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2)早操、课间操。这是学生每天都要进行锻炼的一种形式。

(3)课外体育锻炼。学生可利用中午、下午两节课后的时间从事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4)运动队训练。这是部分学生的体育活动形式,即学校运动队的队员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门的和一定强度的训练,这类学生能够参加各种体育竟赛。

(5)运动竞赛。

(四)美育

1.美育的概念

美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来打动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1)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2)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3)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怡情健身的作用;

(4)美育能促进劳动教育,使学生体验到劳动创造美的喜悦。

3.美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4.美育的实施途径

(1)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

(2)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

(3)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五)劳动技术教育

1.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2.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1)劳动技术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能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还能促进学生体质增强;

(2)有利于完成升学和就业双重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4.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1)现代工业和手工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比如:木工,金工,机械维修,电子制作技术,机械加工,电脑打字等。

(2)农、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比如:花卉、农作物、蔬菜等的栽培,家禽家畜的饲养,农副产品的加工与储藏,树木的种植与管理等。

(3)服务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家电的使用与保养,洗涤,烹饪,编织,摄影,理发等。

5.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1)通过校办工厂、农场(或实验园地)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2)通过服务性劳动,尤其是社会公益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