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注:本试题部分题目不全,我们正在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完整版试题,如有更新,学员可通过自动升级获取最新内容。

2015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单手肩上投篮,球投出时,伸肘关节的肌肉是(   )。

A.肱二头肌

B.肱三头肌

C.背阔肌

D.三角肌

【答案】B

【解析】单手肩上投篮是现代篮球比赛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投篮方法,是行进间和跳起投篮的基础。投篮伸肘关节时的力量,主要来源于肱三头肌。

2.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该骨位于(   )。

A.股骨踝间窝

B.股四头肌腱内

C.股骨上端

D.髌韧带内

【答案】B

【解析】髌骨即膝盖骨,位于膝关节前方,股骨的下端前面,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包含于股四头肌腱内,为三角形的扁平骨。

3.运动实践中,肩关节容易发生脱臼,其主要原因是(   )。

A.关节囊薄而松弛,相邻两关节面面积差大

B.关节囊厚而坚韧,相邻两关节面面积差大

C.关节囊薄而松弛,相邻两关节面面积差小

D.关节囊厚而坚韧,相邻两关节面面积差小

【答案】

【解析】肩关节为全身最灵活的球窝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由于它具有关节头与关节窝的面积差度大,关节囊薄而松弛等结构特征,因此很容易脱臼。

7.人体在速度耐力项目运动中会产生大量乳酸,其消除的主要途径是(   )。

A.再氧化

B.糖异生

C.尿中排出

D.汗中排出

【答案】B

【解析】糖异生指的是非碳水化合物(乳酸、丙酮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这是消除体内乳酸的主要途径。

8.完成一次100m快速跑后,下列物质含量下降最明显的是(   )。

A.磷酸肌酸

B.肝糖原

C.碳酸氢钠

D.无机盐

【答案】A

【解析】磷酸肌酸,是在肌肉或其他可兴奋性的组织(如脑和神经)中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高能磷酸基的暂时贮存形式。全速短跑可消耗磷酸肌酸13微摩尔/克,故它仅能提供8~10秒钟的能量来源,因此,它下降的最快。

9.腹式呼吸主要依靠(  )的舒缩活动来完成。

A.肋间外肌

B.腹直肌

C.肋间内肌

D.膈肌

【答案】D

【解析】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10.运动时骨骼肌的血流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A.心输出量增加

B.静脉的回流量增加

C.血液总量增加

D.血液重新分配

【答案】

【解析】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的血流量会显著增加,这是人体血液在重新分配,以适应人体机能变化。

11.运动中,出现“极点”的主要原因是(   )。

A.训练水平状态

B.内脏器官生理惰性比运动器官大

C.空腹进行运动

D.运动器官生理惰性比内脏器官的大

【答案】B

【解析】由于内脏器官的运动水平与肌肉活动的强度不相匹配,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具有一定的生理惰性,但是骨骼肌活动受意识支配,运动开始后很快就达到最高水平。所以,内脏器官生理惰性大于运动器官,是“极点”出现的原因。

12.在长期耐力训练后期,主要通过加强(   )使有氧耐力水平提高。

A.心脏的泵血功能

B.最大心输出量

C.肌肉利用氧能力

D.运动后过量氧耗

【答案】C

【解析】有氧耐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在长期耐力训练的后期,主要通过加强肌肉利用氧的能力来提高有氧耐力的水平,其中重要的考查指标的乳酸阈。

13.针对中学生肥胖者,除进行体育锻炼外,还应严格限制(   )的摄入量。

A.蔬菜类

B.肉类

C.奶类

D.水果类

【答案】B

【解析】肉类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会加剧肥胖。应该多吃些蛋奶、蔬菜、水果类的食物,有助于减肥和补充所需维生素。

14.天气寒冷和准备活动不充分容易拉伤肌肉,其主要原因是(   )。

A.肌肉兴奋性低

B.肌肉粘滞性大

C.肌肉弹性差

D.肌肉伸展性小

【答案】B

【解析】肌肉粘滞性是指肌肉收缩或被拉长时,肌纤维之间、肌肉之间或肌群之间发生摩擦产生阻力,阻碍肌肉的伸缩,并消耗一部分能量。环境温度和体温会直接影响到肌肉的粘滞性。气候寒冷或准备活动不充分时,肌肉的粘滞性增大,易发生肌肉拉伤。

15.较长时间剧烈运动结束后,还应继续慢跑而不能立即静止,主要是为了(  )。

A.防止低血糖休克

B.增加机体循环血量

C.防止重力性休克

D.防止血管扩张

【答案】C

【解析】重力性休克是指疾跑后突然停止而引起晕厥的现象。剧烈运动后,继续慢跑,而不能立即停止,主要是防止重力性休克的发生。

16.“青春性高血压”的表现特征是(   )。

A.收缩压较高而舒张压正常

B.收缩压较低而舒张压高

C.收缩压正常而舒张压高

D.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

【答案】A

【解析】“青春期高压”与心脏发育加快,血管跟不上心脏的发育有关。因此每搏输出量(收缩压)会很高,而回心血量(舒张压)基本保持正常不变。

17.在高血脂患者的膳食中,应适当提高哪种营养物质的摄入比例(   )。

A.无机盐

B.维生素

C.纤维素

D.葡萄糖

【答案】C

【解析】高血脂患者是指血脂水平过高的人群。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膳食纤维,它与胆酸结合,使胆酸迅速排出体外,与胆酸结合,会促使胆固醇向胆酸转化,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有效降低血脂。

18.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   )时期。

A.伤后时刻

B.伤后24小时

C.损伤中期

D.损伤晩期

【答案】A

【解析】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后,会出现红肿胀痛,功能障碍,炎症反应严重。此时应该采取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适当制动等措施进行治疗。

19.下列哪一部作品,以散文形式表达了对体育真挚的赞美(   )。

A.《体育之研究》

B.《体育颂》

C.《爱弥尔》

D.《青年的体操》

【答案】B

【解析】《体育颂》,作者是顾拜旦,它以散文的形式抒发了作者对体育的真挚感情,勾画出体育的轮廓,把体育看成是美丽、正义、勇气、荣誉、健康、进步与和平的化身,并且高度评价了体育在现代社会的功能和对人类的重大作用。

20.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过程中,从“学会体育”到“会学体育”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  )特性。

A.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B.目的性、集体性、参与性

C.参与性、集体性、实践性

D.开放性、独立性、实践性

【答案】A

【解析】从“学会体育”到“会学体育”,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独立自主地习得体育经验,引起与体育相关的生理、行为、心理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1.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在场上向对方队员实施漫骂、出拳、蹬踹等行为动作,这些行为属于(  )。

A.意图性行为

B.愤怒性行为

C.状态性行为

D.攻击性行为

【答案】D

【解析】体育运动中攻击行为主要指在运动比赛情境中,以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或精神为目标,伴有外显的语言或身体动作的行为。包括对他人从身体、语言、姿势等几方面进行的不友好地、恶意伤害。

22.依据“倒U形假说”理论,在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要获得最佳成绩,应处于的唤醒水平是(  )。

A.低等水平

B.中等水平

C.高等水平

D.任何水平

【答案】B

【解析】“倒U形假说”,指当一个人处于轻度兴奋时,能把工作做得最好;丝毫不兴奋时,也就没有做好工作的动力;处于极度兴奋时,由于压力太大可能会使他完不成本该完成的工作。唤醒指的是一种警觉状态,表示个体在心理和生理上是否做好了反应的准备。因此,要想取得佳绩,理想的唤醒水平应该是中等。

23.体育教学中,制定课时体育教学目标首先应考虑的因素是(   )。

A.时间和条件

B.方法和模式

C.步骤和时段

D.季节和环境

【答案】A

【解析】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特殊性在于,教学地点基本上是在室外,同时还要借助一定的体育场地或器材才能完成教学。因此,时间和条件应该是制定体育教学目标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

24.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时,除注意示范面外还应考虑的示范要求是(   )。

A.观察和模仿

B.速度和频率

C.速度和距离

D.时间和次数

【答案】C

【解析】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新的体育技能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示范。教师示范时,除了要考虑示范面,以保证最大可能地让所有同学看到,还应注意示范的速度和距离要恰当。只有这样,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25.体育教学中不易显露的教学内容,除隐含性与不确定性之外还具有的特点是(  )。

A.健康性和科学性

B.可行性和趣味性

C.强制性和持久性

D.目标性和控制性

【答案】C

【解析】体育教学中,不易显露的内容,具有隐含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又具有强制性和持久性,因为它隐藏在教学过程中,不易被发觉,但是却能对人产生持久性影响。

26.足球比赛中,进攻战术有个人、局部和整体之分,其中个人进攻战术包括(  )。

A.传切、交叉、掩护、发动时机

B.边路、中路、转移、快速反击

C.插上、远射、突破、密集防守

D.传球、射门、跑位、运球突破

【答案】D

【解析】在足球进攻战术中,个人进攻战术是指在比赛中,为了战胜对手采取的符合整体进攻目的的个人行动。包括传球、射门、跑位、运球突破等。

27.篮球比赛中,传球与运球结合的快攻战术分为(   )等几个阶段。

A.发动与接应、推进、结束

B.机动接应、运球、进攻

C.固定接应、推进、投篮

D.前场接应、突破、结束

【答案】A

【解析】在篮球比赛中,传球与运球结合的快攻战术一般分为:发动与接应、推进、结束三个阶段。

28.排球比赛中二传在进攻体系中主要起到的作用是(   )。

A.进攻

B.组织

C.拦网

D.掩护

【答案】B

【解析】排球比赛的二传手也称“托手”,指接对方来球后专门担任第二次传球组织进攻的队员,是场上组织进攻、实施战术的组织者。

29.学生练习山羊分腿腾跃动作时,教师保护与帮助的合理位置是(   )。

A.正前方

B.侧前方

C.侧后方

D.正后方

【答案】B

【解析】山羊分腿腾跃动作的练习,关键是在于踏跳、支撑,要起跳有力,快速顶肩推手,使身体顺利越过山羊。教师要在侧前方进行保护,以免学生摔伤扭伤。

30.影响掷标枪成绩的主要因素是(   )。

A.出手初速度

B.助跑速度

C.出手高度

D.控制平衡

【答案】A

【解析】标枪的完整技术,是由肩上持枪经过一段预先助跑连接投掷步获得动量,通过爆发式的最后用力作用于标枪的纵轴上,将标枪经肩上投出去。因此影响掷标枪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出手初速度。

31.武术功法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按其形式与作用可分为(   )几类。

A.单练、对练、演练和搏击

B.散打、推手、短兵和长兵

C.踢、打、挥、拿

D.内功、外功、轻功和柔功

【答案】D

【解析】武术功法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按其形式与作用可分为内功、外功、轻功和柔功几类。

32.体育教材的分析主要内容是(   )。

A.教材的单元地位

B.教材的健身价值

C.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D.教材的目的意义

【答案】D

【解析】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分析,主要分析其目的与意义,以作为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的参考。

33.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成绩的评定最好采用(   )。

A.定量评定

B.定性评定

C.过程评价

D.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答案】D

【解析】新课标要求,学习成绩的评定要采取等级制,要注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结合。这样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有利于激发与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4.学生学习肩肘倒立不能挺直腰腹部时,教师在垫子上方悬一吊球,让学生用脚尖触球而挺直腹部,这种练习法称为(  )。

A.综合性练习

B.—般性练习

C.诱导性练习

D.专门性练习

【答案】C

【解析】诱导性练习是指将表面训练演变成其他形式,从而间接达到训练目的的行为。

35.高抬腿跑教学中,多数学生不能按要求完成动作,教师进行集中讲解时应重点讲解(  )。

A.动作过程

B.动作要点

C.练习要求

D.注意事项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所说的情况是指的学生能够做到指定动作,但是在细节上还不能达标。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强调动作要点,使其动作达到标准与完善。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6.从解剖学角度分析踝关节扭伤发生的原因,并说明预防方法。

答:(1)踝关节扭伤发生的原因

从解剖学角度分析,踝关节外踝腓较长踝穴较深而内踝胫骨较短踝穴较浅,故踝关节更易发生内翻扭伤,同时由于踝关节外侧的韧带较内侧的韧带弱,加上内踝较短,所以易发生足内翻(脚心朝内侧)而损伤外侧副韧带。

(2)预防方法

在运动前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课前热身与准备,防止踝关节扭伤;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尽量不要穿高跟鞋。

37.简述系统脱敏训练法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答:(1)系统脱敏训练法

系统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一种以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症焦虑习惯的技术。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

(2)应用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运用系统脱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一个学生对学习双杠后摆下的动作有担忧和恐惧心理,害怕腿部和其他部位会受伤,教师可以对他采用系统脱敏法。首先,让他反复地观察他人做双扛后摆下的动作,如果产生恐惧心理和焦虑情绪,就教他放松;当他不恐惧时,让他做双杠支撑摆动并放松,同时教师加以帮助;最后,学生单独练习。

38.作为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评价一堂体育课。

答:体育课的评价主要有三方面:

(1)学生方面

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包括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方面。

(2)教师方面

教师专业素质: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课堂教学评价: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和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的质与量、师生间的交流和关系、教学技巧和授课能力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3)课程建设方面

是否制定了课程规范性文件;

是否建立了课程及教材的审査管理制度和课程评价制度以及实施;

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完善程度和内容的先进性;

教材建设的完善程度,教材在使用中表现出优点和不足;

课程设施保障状况;

课程目标的达到程度。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39.案例:

某中学实施足球模块教学,郑老师在教授足球“脚背内侧踢弧线球技术”(也称“香蕉球”,见图1)时,其课堂教学步骤如下:

图1

(1)教师示范足球脚背内侧踢弧线球技术动作。让学生观察球的飞行路线和教师脚部动作。

(2)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球会弧线飞行,让学生讨论。

(3)分小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教师对学生所回答问题进行点评,并讲解足球弧线飞行的基本原理。

(5)教师再次做示范,让学生观察教师的脚部动作。

(6)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问题:

(1)该教师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3分)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3分)

(2)解释足球“弧线飞行”的原理(9分)

答:(1)教学方法

该教师采用了讨论法进行教学。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全体或是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体育知识或辅助运动技能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评价

该教师的教学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既体现了学生的学法,也体现了教师的教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观察球的飞行路线和教师脚部动作,指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所要学习的运动技术的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力量等基本要素;在学生分组练习中,给学生足够活动的机会进行学习。整个教学过程留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理念。

(2)原理

当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并且不断地在旋转,由于空气具有一定的粘滞性,因此当球转动时,空气就与球面发生摩擦,旋转着的球就带动周围的空气层一起转动,此时,足球在空中向前并作弧线飞行。这种弧线形运行轨迹,形似“香蕉”,故又俗称“香蕉球”。

40.案例:

寒假结束后,某校高一(2)班第一周星期二的体育课上,李老师在完成了排球扣球技术的教学内容后,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安排了3组×10次的蛙跳练习和3组×10次的团身跳练习。

在星期四第二次上体育课时,张同学问李老师:“老师,我前天上完体育课后,昨天浑身酸疼,今天还疼得厉害。这是怎么回事啊?”张同学说完,又有几个同学也喊起来:“是呀!我们也浑身酸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应该怎么处理啊?”李老师看着同学求知若渴的神态,心里非常高兴,然后开始给同学们解释……

问题:

(1)李老师第一次体育课的内容安排是否合理?为什么?(6分)

(2)后为什么会出现肌肉酸疼现象?应怎么样处理?(9分)

答:(1)李老师第一次体育课的内容安排不合理。理由如下:

因为经过一个寒假的休息,学生的各运动器官的机能还不能适应大强度的工作,各运动器官恢复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而李老师在开学第一周的第一次课在学习运动技术之后又进行了下肢力量练习,且运动量较大,不符合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2)在体育课第二天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是延迟性肌肉酸痛。所谓延迟性肌肉酸痛是指剧烈运动后,没有立即出现,而在训练后24到48小时明显出现的肌肉酸痛现象。这是“过度”使用肌肉所致,肌肉收缩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

a.肌肉的张力和弹性的急剧增加,引起肌肉结构成分的物理性损伤;

b.肌肉的神经调节发生改变,使肌肉发生痉挛而致疼;

c.由于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受伤或发炎而导致代谢异常;

d.肌肉工作强度过大、氧气供应不足、代谢副产物堆积特别是乳酸的堆积会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肌肉的痉挛、疼痛和局部水肿,进而出现肌肉酸痛现象。

处理措施

基于上述情况,教师一方面应该向同学简单解释这种酸痛产生的原因,并教会学生缓解延迟性肌肉酸痛的方法(如用温热水泡洗、局部涂擦油剂、糊剂或按摩擦剂,适当做牵伸活动等);另一方面,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题,共20分)

41.高一年级男生体育课,教学内容为:双杠支撑后摆转体180°成分腿坐(如图2)。教学条件:双杠5副,体操垫10块。

请你为体操“双杠支撑后摆转体180°成分腿坐”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和组织练习要求。(20分)

图2

答: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