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公共政策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南开、北航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812公共政策分析考研真题及详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12公共政策分析(共3页)

考生注意:所有答题务必书写在考场提供的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单上的答题一律无效(本题单不参与阅卷)。

一、概念解释(本题共30分,共6小题,每小题各5分)

1.投票悖论

答:投票悖论是指在投票过程中,次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选择结果,各种政策方案都可能被“循环”通过,从而使结果变的极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操纵议程就可以控制投票结果,这对决策程序的制定者有利。

2.指数

答:指数表达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它被用来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事情的变化,它典型地表述了一些因素相对的指定日期即基准年的变化。例如消费者价格指数,基准年设置为100,随后年份的数目表示自基准年后价格变化是百分数。

3.内容分析法

答:内容分析法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定量的分析。即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例如,对报纸等文献中象征某一意义的词语进行定量分析来判断报纸的观点倾向。

4.政策支持联盟

答:政策支持联盟是指在政策规划环节维护、坚持和追求不同利益的政策代理人、组织机构汇集到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基于利益和政策价值选择的稳固的同盟,这是一种最紧密的政策行动主体间的组合。其中的成员不仅有共同的政策主张,还具有一定的政策资源。

5.政策规划

答:政策规划是指政策行动主体在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民主的程序和方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出相应的解决政策问题的办法或方案,为政策决策提供必要前提的过程。它既是一种运用技术手段对解决政策问题的途径进行精心设计的活动,又是政策行动主体之间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展开的竞争和合作的活动。

6.多重共线性

答:多重共线性是指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之间由于存在精确相关关系或高度相关关系而使模型估计失真或难以估计准确。一般来说,由于经济数据的限制使得模型设计不当导致设计矩阵中解释变量间存在普遍的相关关系。

二、简答题(本题共40分,共5小题,每小题各8分)

1.简述模型的概念和类型。

答:(1)模型的概念

模型是由变量和研究的因素构成的,它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简化,将现实社会某一现象的重要因素包含进去,而将不重要的因素剔除掉,由此简化研究,并通过这种研究来反映现实世界。

(2)模型的类型

图表式模型。图表式模型是运用图形、线条以及点,以确立因素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的特点是清晰、能使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作者的意图。

符号式模型。符号式模型使用文字、方程式或计算机程序代表因素并描述其关系。符号式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文字模型,用文学来描述因素并确定其相互关系,文字模型对变量的解释较为准确,可以提供丰富的细节。

b.数学模型,运用方程式来界定因素的相互关系。它能测量出关系的长度,并能够预测未来的变化方向。

c.计算机模型,它能够处理特别复杂的数学模型,是数学模型的拓展。计算机模型的特点在于处理信息的海量、速度和准确性。

无论模型的精确性如何,它所表示的都是对现实的一种简化,难免有不精确的地方。因此,运用模型来研究现实状况一定要注意其适用性与现实的吻合程度。

2.简述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和障碍。

答:(1)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

社会客观现象或问题情境。任何问题都源自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公共政策问题也不例外。

对上述问题的察觉与认同。即便存在上述客观现象或问题情境,倘若它并没有被社会大多数人所察觉,它也只能是一种潜在的社会问题;只有上述现象或问题已为大多数公众所察觉,潜在的社会问题才能变成现实的政策问题。

价值、利益与规范的冲突。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行为主体都受到上述社会问题的影响与制约,必然要从自身利益出发,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表明自己的态度,从而造成了彼此间的冲突。

团体的活动与力量。让某些个人问题转变为社会问题,直至上升为政策问题,往往不是少数个人行动就能奏效的。

政府的必要行动。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决策权力的行使他者,政府认同社会问题并使其成为政策问题有两个基本条件:

a.属于政府职能权限范围内的事务,政府不是万能的,不能包揽一切社会问题的治理,有些社会问题需要靠市场交换机制或社会自治机制来解决;

b.属于政府能力范围内的事务,有些社会问题虽然属于政府职能范围内的事务,但政府受财力、精力等治理能力的限制,也可能会消极对待某些社会问题。

(2)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

政治原则的偏离

任何国家都有其视为立国之本的基本政治原则。坚持这些原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政策诉求一旦偏离了这些原则,政府就会通过各种方法将其排斥在政策制定系统之外。

价值体系的排斥

任何社会都有其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它是人们思考问题的依据和行为选择的准则。凡是与社会主流价值规范相冲突的社会问题和政策方案,都很难进入政策议程。

政府体系的封闭

如果政府体系保守,决策过程封闭,政务信息闭塞,民选代表不能代表选民的利益,那么公众与政府联系的渠道就会出现障碍,公众的利益偏好与政策意愿就很难为决策者所知道,普通公众不仅无法与决策者进行必要的沟通,而且不能通过问题讨论等形式,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公众觉察的社会问题很难进入政府议程。

承受能力的不足

任何一种政策问题的提出,如果超出了决策者的承受能力,就会受到他们的排斥或回避。尽管这种问题的提出有时对社会有利,符合民众愿望和时代潮流,往往也难以进入政策议程。

表达方式的失当

表达方式的失当,很多时候使本该列入政策议程的问题没有被列入。

3.政策终结具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1)政策功能的终结

功能是政府为了满足民众的需要而提供的服务,它代表着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政策的效果就是通过具体的功能来体现的。功能的终止,是指终止由政策执行带来的某种或某些服务。在政策终止的所有对象中,以功能的终止最难。

(2)执行政策的组织的终止

任何政策活动都是通过组织来推动的。因此,政策的终止通常也伴随着组织的缩减或撤销,这就是组织的终止。有些组织,是专为制定或执行某项政策而设立的,随着政策的终止,组织也随之撤销;有些组织,同时承担着多项政策或功能,某项政策的终止不足于导致该组织的撤销,此时往往采取缩小规模、减少经费等方式对组织进行缩减。

(3)政策本身的终结

指政策本身的终止,即停止执行某项政策。承担政策活动的组织依旧存在,原先政策所承担的功能由新的政策来担负。同前两种终止相比,政策本身的终止所遇到的阻力较小。因为就某项具体政策而言,其目标一般比较单纯,容易进行评价并决定取舍。

(4)计划的终结

计划的终止,或者项目的终止,是指执行政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的终止。在所有终止对象中,计划的终止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实现的。因为一方面,执行政策的措施与手段与实际问题最为接近,成功与否较为直观,容易达成共识;另一方面,计划终止的影响面比较有限,不会产生太大的震动。

4.简述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的不同特点。

答:(1)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一种利用结构化的调查方法,调查大量样本,收集数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调查研究方式,是一种定量化的调查方式,从许多单位中收集多个单位的可对比的信息,并利用这种可对比的资源,进行汇总统计,以便对调查内容作更深入的定量分析。

(2)实地研究

实地研究也称实地调查、定性研究,是深入到调查现场,利用观察、访问、座谈等方法收集少数单位的各方面的信息,以便对调查对象作深入的解剖分析。调查少数个案;对每个案作长期、细致的调查;依靠观察记录、访问记录,了解社会事实;依靠主观的、洞察性的定性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3)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的不同

统计调查范围广泛,涉及大量单位;而实地研究涉及少数个案。统计调查从一个单位中选取少数侧面;而实地研究选取多数侧面;统计调查客观的统计和量度总体特征;而实地研究主观地洞察性的把握个体特征。

统计调查用相关分析等客观方法得出普遍化的结论;而实地研究用主观洞察性方法得出普遍化的结论。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实地研究是参与观察与个案研究的合称从研究背景对象范围上看,个案研究是其特征。从研究方式和资料收集上看,参与观察是其突出特征。

5.哪些因素影响政策的目标群体接受或遵从某项政策?

答:(1)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政治观念的树立(对国家、政党、制度、权威、意识形态、权利义务的认识)和政治行为模式的形成(遵纪守法,拥护社会制度等)。任何国家都会设法通过家庭、教育、传媒等渠道促成人们的政治社会化。

(2)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

在政策制定中必须考虑习惯的因素,掌握改变的幅度,如果能采取渐进方式就最好别搞激进变革。

(3)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

只讲实质合理,不讲形式合理,必然会走向人治;反之,必然会导致教条。我们需要的是形式合理基础上的实质合理,这是迈向法治社会的必然选择。

(4)对成本收益的权衡

目标群体对某项政策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利益得失的判断。如果他们认为接受此项政策比不接受此项政策所受的损失要大,就会采取抵制的态度。

(5)对大局或整体的考虑

如果目标群体认为某项政策从总体上看是合情合理的,是照顾大局的,那么即使牺牲一些个人利益和小集团利益、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他们往往也能够顾全大局,从长远考虑,接受和服从该项政策。

(6)避免受到惩罚

作为利益分配与调节杠杆的公共政策,不可避免地会触动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人们有时候会因为畏惧惩罚而接受和遵从政策。当然,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7)环境条件的变化

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条件的变化,人们的主观认识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三、论述题(本题共60分,共5小题,每小题各12分)

1.试分析概率抽样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答:(1)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是指按照随机原则进行抽样,不加主观因素,组成总体的每个单位都有被抽中的概率(非零概率),可以避免样本出现偏差,样本对总体有很强的代表性。

(2)概率抽样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简单随机抽样(即纯随机抽样,SPS抽样)

指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

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相等,样本的每个单位完全独立,彼此之间无一定的关联性和排斥性。简单随机抽样是其他各种抽样形式的基础。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等距抽样(即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SYS抽样)

指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或次序排列成为图形或一览表式(即通常所说的排队),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

特点是:抽出的单位在总体中是均匀分布的,而且抽取的样本可少于纯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既可以用同调查项目相关的标志排队,也可以用同调查项目无关的标志排队。等距抽样是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的方法,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支等调查,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类型抽样(即分层抽样,STR抽样)

指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型或层,然后在类型或层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

特点是:由于通过划类分层,增大了各类型中单位间的共同性,容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该方法适用于总体情况复杂,各单位之间差异较大,单位较多的情况。

整群抽样(又称集团抽样)

指从总体中成群成组地抽取调查单位,而不是一个一个地抽取调查样本。

特点是:调查单位比较集中,调查工作的组织和进行比较方便。但调查单位在总体中的分布不均匀,准确性要差些。因此,在群间差异性不大或者不适宜单个地抽选调查样本的情况下,可采用这种方式。

多阶抽样(又称多级抽样)

指将调查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阶段进行抽样。第一阶段先将总体按照一定的规范分成若干抽样单位,称之为一级抽样单位(或称初级抽样单位),再把抽中的一级抽样单位分成若干更小的二级抽样单位,从抽中的二级抽样单位再分三级抽样单位等等,这样就形成一个多阶段抽样过程。

特点是,在对超大而又复杂总体调查的抽样中实施和管理更加方便,且不需要对每级抽样单位编制完全的抽样框。

二重抽样(又称两相抽样)

指先抽取一个容量比较大的初始样本,用初始样本估计总体的某些参数或某些必要的信息作为分层的比例或再次抽样的标志,然后将抽出的初始大样本作为“总体”,从中抽取容量合适的样本进行比较详细的调查。

特点是,适合用于对总体信息了解比较少的调查。

比率抽样(PPS抽样)

指将总体按一种准确的标准划分出容量不等的具有相同标志的单位在总体中不同比率分配的样本量进行的抽样。

特点是,总体中含量大的部分被抽中的概率也大,可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在抽样调查的实际工作中,经常是要将几种抽样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比如,城市居民的收支调查,是将二重抽样、多阶段抽样、分层抽样、机械抽样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2.结合实际,论述政策创新的实现机制并分析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答:(1)政策创新的实现机制

动力机制,是指公共政策创新过程中运动、发展、变化的各种推动力量,以及它们产生、传输并发生作用的机理和方式。公共政策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动力系统,是一个由政策主体发起的对旧有的政策进行变革、创新,以适应新的政策环境以及满足政策客体需要的一个将政策“有中生新”的过程。

平衡机制,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在公共政策创新过程中,政策主体整合各种资源,维护政策系统中政策供给与政策需求的平衡,使政策具有稳定性,亦即通过该机制作用的发挥,使各种政策资源达到有效、合理的配置。同时对调和各种利益关系,追求公共利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激励机制,即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创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公共政策创新目标的实现。激励机制是引起公共政策创新的一个主要动因,也是公共政策创新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

监督机制,通过监督力量保障政策创新按照科学、公正、透明的轨道正常的运行。在政策创新时应该建立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真正将公共政策创新置于组织、群众、法律和舆论等有效的监督之下,切实克服“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弱、下级监督太难”等现实难题和困境。

评价机制,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创新活动作出比较客观和准确的价值判断,以检验公共政策达到目标的效果和程度,公共政策创新是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持公共政策生命力的必要措施,只有通过评价活动才能正确地认定公共政策创新对整个政策活动的价值,才能判断对一项公共政策的创新是否必要。

(2)政策创新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制度安排,制度制约包含政策,政策从属于制度,是一种具体的制度形式。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制度安排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共政策在制定、执行、评估、创新等诸环节中不能逾越“基本规则”的限制,它们在制度框架中“生根发芽”,用具体规则充实整个制度。

政策资源,公共政策创新的实质是对政策资源的合理配置。没有政策资源的支持,公共政策创新就无法实现。公共政策资源实际上是政策周期运转中的成本支出,公共政策创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一定的资源作为投入,就不可能有作为产出的良好的政策效果、政策效率与政策效益,一般情况下,政策运行中的产出和投入是成正比例的。

路径依赖,公共政策创新是对旧政策替代、转换、完善的过程,由于作为一项制度安排的公共政策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这种稳定性导致旧政策不易轻易被打破,固守者担心政策创新会冲破其他规则,付出学习成本,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顺从惯性,循着相当稳定的路径推行旧的政策。

3.论述鉴别、获取和评估二手资料质量的策略。

答:(1)选择研究的主题

适用于第二手分析的主题可以是相当大的,它有时仅仅只能采用那种在一个国家规模上所得到的数据资料。一旦提出了某个假设或某种研究问题,就必须仔细地考虑操作化工作。哪些控制变量是关键性的?因变量是不是必须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进行测量?通常,在研究设计中,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以便一旦发现相关的资料中并不具备所想要的各种特征时,就可以稍微修改研究设计,以保持与可用资料的一致性。在第二手分析中,必须相当准确地把注意力集中到研究主题上,以便于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数据资料。在主题与资料的关系上,第二手分析往往要求主题去适应资料,而不是相反。这主要是因为数据资料是已定的,无法变动的,研究者只能在处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上、技术上动脑筋。而研究主题则是可以随时调整的。

(2)寻找合适的资料

由于第二手分析所用都是原始调查或统计所得到的数据资料,因此应该对这种资料的主要来源有所了解,对于第二手分析来说,明确所寻求的资料十分重要。也许一个研究人员发现潜在的具有吸引力的资料来源的最好途径是阅读一份相关的研究。因为有那么多公开发表的研究都是来源于大规模调查的分析,可以通过查阅过去一段时期的研究期刊而得到有关大型调查数据资料的情况。当发现一组似乎十分有吸引力的数据资料时,可以仔细地阅读论文的资料部分对资料的内容、收集方法等等的描述。如果是在一本著作中发现这组资料的,那么,书中一般都有介绍资料的收集方法和过程的专门章节。此外,在书后的附录中,还可以找到诸如问卷、指数计算方法等详细的信息。

当认为这组数据对研究确实有用时,可与原始资料的收集者联系,向他索取原始问卷和了解具体细节。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研究者通常会很快送你一份包括问卷、编码本、数据使用说明等在内的文件而不需其他手续和费用。根据这些文件资料,可以从中选择所需要的数据,复制一份。原来的研究者所建立的某些变量、量表和指数,比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等,只要是研究需要的,可以直接为你所用,但一定不要忽视他们的编制方法。

(3))对资料的再创造

得到所需要的数据资料后,往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一些加工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研究服务。

必须从资料中寻找或重新定义所要研究的变量。

应该仔细地研究这些变量。如果有一份每一变量的频率统计,就可以帮助加深对资料的了解,那么就必须决定是否利用这一项资料,以及如何去利用它。

可以只取样本中的一个部分作为分析的对象。比如说,只取男性样本的资料,或只取20岁以上的对象等等。但是,在这样做时候,必须重新考虑抽样设计,看看这种抽取部分样本的做法对样本本身的性质有什么影响,这一子样本的代表性又如何等等。

(4)分析资料

  把第二手分析的方法与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比较,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这种方法的实质。调查研究往往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去实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也可以说他们是先“创造”出资料,然后,再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而第二手分析则是研究者自己不去进行实地调查,不去“创造”第一手资料,只是根据自己的研究目标在别人已“创造”出的各种原始资料堆中去“寻找”合适的资料进行分析,即把别人已“创造”好的资料拿来为自己所用。

4.试论述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变化,并分析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

答:(1)我国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变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已经大幅度下降;

区域性与结构性的劳动力短缺已经显现;

劳动力数量因素将制约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人口老龄化逐渐凸显,面临人口红利减少的危险;

大学生数量增多,但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突出。

(2)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

正确对待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社会和个人都应采取科学的态度正视人口老龄化及相关问题,政府应制定有关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立政府专职机构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将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进行统筹管理和规划,学术界也应加大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削弱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供给的影响

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质增大其对生产要素中劳动力数量的替代作用,以科技带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削弱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供给的负面影响,并在现阶段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壮大社会经济实力,增强承受人口老龄化的物质力量。

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逐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使养老保障全民化。对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加大政策强制性的力度,进一步保证养险基金的筹集和建立,同时还应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如敬老院、老年之家、托老所、老年医院、老年社区服务站等,使养老服务逐渐社会化。

各级政府在加紧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还要从培育广义的劳动力市场角度加强以下各项工作。

a.强化农村教育,争取起点公平;

b.优化创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

c.加强农民培训,增强从业技能;

d.取消就业歧视,促进城乡平等;

e.建立统一市场,实现通畅流动;

f.严格劳动执法,保障雇员权利。

此外,还要努力创新扶持、鼓励就业的各类政策,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帮助有就业意愿、有基本就业能力的困难家庭和难就业的“40-50”失业下岗人员,解决“零就业”和就业难等社会问题。

5.如何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

答:党的十八大从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这一战略全局出发,对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在“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目标中,首先强调的就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标志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了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

(1)基本公共服务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为实现特定公共利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和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和基本的社会正义,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一定阶段公共服务应该覆盖的最小范围和边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尽可能使居民享有同样的权利,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是强调所有居民都享有完全一致的基本公共服务,而是在承认地区、城乡、人群间存在差别的前提下,保障居民都享有一定标准之上的基本公共服务,其实质是“底线均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要以保障社会公平为前提,实现人人可以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

要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方向,不断扩充公共服务的内容领域,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让人民群众逐步获得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公共服务。

(2)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在“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目标中,十八大报告首先强调的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十八大报告对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作了具体部署:“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

(3)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中,指出要“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中,指出要“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中,指出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

(4)将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部分,将“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5)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部分,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目标中,指出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目标中,指出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0分,共2小题,第l题8分,第2题12分)

1.自2006年起,教育部开始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大规模布局调整,主要是撤并生源减少的农村中小学,把学生集中在县乡中心学校,目的是让教育资源集中利用,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一项善政。然而,大量村级小学、乡级中学消失,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孩子们上学路途远了,交通如何解决?捉襟见肘的教育部门尚无力提供充足的校车专款、规范学生交通工具,“超载车”、“黑校车”便应运而生。“多拉”、“快跑”成了他们节省成本、牟取利润的不二法门。乡村学校撤并的改革雷厉风行,相应的配套措施却还没有及时跟进,学生的交通、住宿、伙食等方面还缺乏周密设计、财政配套、资质审核与严格监管。在我国,尽管2007年强制实施了校车的国家标准,但一再上演的悲剧表明,这项规定还没有很好落实。而诸多空白与无力之后,高危的“常态”黑校车就这样流布全国乡村,致使校车安全事故屡屡发生。

问题:如何避免校车事故频频发生?发展校车有哪些模式?(8分)

答:(1)避免校车事故频频发生

校车不规范是威胁学生安全的重要原因

根据有关调查,社会上对校车的需求很大,具体体现在:在农村,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大量撤并校,学生上学路途变远,家长没空接送。一些地方通过建寄宿制学校解决这个问题。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不适宜住校,而且住校的学生放假回家也需要校车,但校车的供给没有及时跟上。

落实政府责任是解决校车问题的核心

对于发展校车,政府责任不可缺位。校车的运营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比如通过立法保证校车的路权,还需要制定一系列国家标准等,这些资源只有政府能够提供。加之,校车运营的利润较低,责任重大,更多的是公益服务性质,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吸引力不大。所以,政府应该在校车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制定相关法规,监管日常运营,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拓展工作思路是解决校车问题的关键

办校车不能是单纯的“慈善工程”,在校车的运营中,政府应该以适当补贴弥补其利润的不足。激发企业办校车、办好校车的积极性,只有从根本上努力,校车的缺乏,校车服务等相关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各项配套措施跟上是解决校车问题的重点

政府应该尽快把相关立法提上日程,通过立法来明确各方面权责。有了法律依据,校车的安全监管才能在实践中有法可依,公安部门、交通部门、教育部门的职责才能明晰,这样监管才能落到实处。比如说,公安部门要负起车辆和司机资质认证的责任,交通部门要负起交通运行监督的责任,教育部门要配合,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对校车安全进行监督。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安全发展。

(2)发展校车的模式

关于校车的运营,目前有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政企合作等多种模式,对于具体的运营,有些地方尝试成立专门的校车公司,或者通过招投标形式把校车运营委托给客运公司;办校车不能是单纯的“慈善工程”,在校车的运营中,政府应该以适当补贴弥补其利润的不足。激发企业办校车、办好校车的积极性,只有从根本上努力,校车的缺乏,校车服务等相关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2.案例分析二材料:

非沪籍女生辍学(付瑞生来源:钱江晚报)

刚刚入冬,异地高考改革却传来了春天的消息。山东异地高考方案细则“本周内有望正式向社会公布”。2014年开始,“有山东省完整三年高中阶段学习经历且具有山东省高中阶段学籍”的学生可以就地高考。

教育部规定“年底前出台有关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方案”,随着大限将近,相信很多其他省份也会陆续跟进。异地高考改革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不过这刚刚是百米跨栏的开始。山东省跑得快不代表中国队跑得快。众所周知,山东是高考大省,好汉云集,多有高考移民去抢他人饭碗,极少有人敢到山东“抢饭碗”。

至于北京就不那么轻松了。这两天有越来越多的非京籍学生通过了北京市2013年高考的网上报名。不过官方称,非北京户籍的高三学生仍需回原籍参加考试。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山东等省充当的是异地高考改革的过河小卒,中军帐的主力部队依然兵马未动。早有学者指出,京沪穗不出马,异地高考改革有名无实。

京沪穗的谨慎并非全无道理。近来网上流行一个词——异闹。和“医闹”相似,“异闹”讽刺的是异地高考闹访者。以至于15岁的非沪籍女生在微博上为争取异地高考权利,与沪籍人士“约辩”,如此卡哇伊的女生被冠上了“蝗虫”的恶名。“异闹”和“蝗虫”的背后,是彼此的刻薄、厌恶甚至是愤恨。我想,这也是京沪穗出手迟疑的重要原因。

京沪穗当下的困境在于,在“移民”和“土著”之间如何寻找平衡。不过在任何一项政策实施之前,我们首先要分清什么是权利,什么又是特权。教育公平是每个国民的权利,不能以任何理由戕害,这也是异地高考改革的初衷。为城市建设付出了血汗的移民子女自然有上学和高考的权利。但是也不排除个别“异闹”的理想不是争公平,而是争着在分数洼地“套利”。这背后其实也是一种“抢椅子”心态,他们真正迷恋的是“超国民待遇”。对于教育部门而言,对权利当支持,而消弭特权才是改革的根本目的。如果我们的政策被表象所左右,单纯的满足于多给个别人几把椅子,而不是逐渐稀释户口红利,那么这只能导致教育不公的扩大。

当务之急,如异地高考改革的推动者张千帆教授所说,“谩骂、攻击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大家摆明自己的主张,互相讨论才能解决问题。”“移民”要求公平,“土著”要求务实。如何通过对话“下和棋”是给各方出的第一道难题。(付瑞生)

问题:根据以上报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论,谈谈对“分配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的认识。(12分)

答:(1)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利益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公共政策是某类政策主体,如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的基础上,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在异地高考中,相关政策分配的实际是教育资源,而高考改革中遇到的阻碍,实际上是因为教育资源的分配触及多方利益。在任何一项政策实施之前,首先要分清什么是权利,什么又是特权。教育公平是每个国民的权利,不能以任何理由戕害,这也是异地高考改革的初衷。高考移民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应当与“土著”居民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取得一个平衡。

(2)分配是贯穿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利益分配、利益落实中的重要环节

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增进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分配的基础是选择利益和整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利益落实。从社会利益中,由利益选择到利益整合,由利益分配到利益落实,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公共政策的过程取向,是与这种利益取向完全一致的。所以,在处理涉及公共政策本质利益问题时,分配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政府对利益的分配,不是任意的、无的放矢的。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来自于政治统治的目的。在处理高考教育资源的分配过程中,高考移民的教育权能否受到公平地对待,最终还是要看政府的价值取向。

与社会利益紧密相关的公共政策,是要提供一种普遍遵循,或者至少相关人员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规范人们在追求利益时所出现的矛盾或冲突中的行为。政府必须综合地平衡各种利益关系,或简称为“利益整合”。利益整合建立在利益选择的基础之上,前者既是后者的逻辑结果,又是实现结果,而且往往是两种结果的有机统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底线。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公民不分性别、贫富、地域、宗教信仰等,平等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受教育权。当异地高考问题导致人们无法平等享受这一公民的基本权利时,不仅是在扼杀他们对于未来的希望,同时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巨大破坏。要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必须尽快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公共政策本身并不是资源,而是由于政策实施后一部分人的利益得到满足,这意味着政策起到了向社会有关成员分配利益的功能。对不同的政策对象来说,公共政策所分配的利益,往往对一些人是直接的,而对另一些人是间接的。一般地说,人们从政策那里所得到的好处,从程度上看是不等的。比如,获得减免税政策的企业,是直接利益的获得者,而与这些企业产、供、销相关的其他组织与个人,很可能是这一政策的间接获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