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

2.1 复习笔记

从总体上来看,国际关系理论学派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三派:一派是强调国家间权力斗争的现实主义;另一派是强调多元行为体、跨国互动、国际制度与规范的自由主义;还有一派是强调观念建构与文化因素的建构主义。

一、现实主义学派及其发展

在现实主义的旗号下,先后出现过古典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进攻现实主义以及防御现实主义等。现实主义学说对国际关系的看法,总结起来,有这样一些要点: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的(现实主义学说的基本出发点);在这个以无政府为特征的体系中,主要的行为体是作为整体单位的国家;权力是理解国际关系的关键;国家是理性的行为体。

1古典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在两千多年以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其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就提出了“现实主义原则”。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也存在着类似“国际关系的思想”。

关于古典现实主义,有四个代表人物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是修昔底德,这是最早的源头,即提出了最早的古代论证;一个是马基雅维里,他对现实主义提出了最早的现代论证;再一个是卡尔,他是国际关系研究重点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一位标志性人物;最后是摩根索,他对古典现实主义提出了最全面系统的论证,是集大成者。

(1)马基雅维里

生平及代表作

马基雅维里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哲学家,代表作是《君主论》。马基雅维里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古典现实主义的一个中心命题,即人性恶。

主要思想

马基雅维利特别强调力量,特别是军事力量的重要性。马基雅维里的论述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直到20世纪,这个学说才成为真正的理论体系。

(2)卡尔

代表作

1939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国学者卡尔出版了《二十年危机》。

主要思想

a.现代的国际危机实际上意味着建立在利益一致概念上的空想主义大厦已经土崩瓦解。

b.既有理想主义的因素,又有现实主义的因素,既有权力,又有道德原则,是健全的政治理论赖以存在的基础。

(3)摩根索

古典现实主义的真正集大成者是摩根索。

代表作

《国家间政治》,1948出版,标志着现实主义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说。

主要思想

摩根索所创立的现实主义学说的前提,就是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特性。

a.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而主权国家在各自领土范围内都是至高无上的法律机构。在国际社会,不存在一个制定法律和强制实施法律的中央权力机构。

b.在国际关系中,政治的思想和行动都是从被界定为权力的利益出发的。

摩根索的政治现实主义的六原则内容包括:

a.政治受到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的支配;

b.政治家的思想和行动是从被界定为权力的利益出发的;

c.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之内,哪种利益能够决定政治行为,要视制定外交政策时所处的政治和文化的环境而定;

d.普遍的道义原则在抽象的形式下是无法适用于国家行为的,必须在具体时间和地点的环境中加以贯彻;

e.不能把特定国家的道义愿望与普天下适用的道义法则等同起来;

f.政治现实主义与其他学派的思想之间的差异是真实、深刻的。

从摩根索所阐述的六条原则来看,他的理论核心就是权力政治,论证起点则是权力与利益。按照摩根索的观点,国家无论是要维护现状还是推翻现状,都表现出对权力的追求。

2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肯尼思·华尔兹。他的代表作是1979年出版的《国际政治理论》。新现实主义对古典现实主义在手段与目的、原因与结果两大方面进行了重要的修正,其主要观点有:

(1)权力是一种可能使用的手段,国家拥有的权力太小或太大都会有风险;

(2)国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安全,而不是权力;

(3)相互作用的单位与国际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只有既注重单位层次,又注重结构层次,才能全面把握国际体系内的变化与延续;

(4)结构通过两种方式,即行为体的社会化与彼此间的竞争,使行为体的运作“趋向产生同质的结果”;

(5)社会化进程所形成的规范会限制和塑造行为体的行为,而竞争则会导致行为体理性地模仿成功的行为;

(6)关于国家行为的可预期的结果,认为无论国家是否愿意,它们将周而复始地形成均势;

(7)武力存在的意义在于“防止武力的使用”,国家不会为了追求更大的权力而冒不安全的风险;

(8)尽管世界结构是无政府的,国家谋求自我保存和增加其权力不可避免,但有些时候国家会选择谈判而不是战斗,因为“合作”可以避免高代价的冲突并有利于保持和平与解决经济问题。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的新发展

现实主义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新的分支。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学说有进攻现实主义、防御现实主义和新古典现实主义。

(1)新古典现实主义

新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外交政策的范围与雄心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主要包括:

他们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它们的相对物质力量;

他们自身对国家间相对权力的判断;

国家相对社会而言的力量与结构;

对国家外交政策的轮廓和方向起决定性影响的系统压力。

(2)新古典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联系与区别

联系

新现实主义与新古典现实主义在理论上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a.新现实主义从结构的视角观察国际关系,最明显的弱点就是无法预测个别国家的对外政策行为。

b.新古典现实主义作为对现实主义的一种发展,强调了内部变量与外部变量、系统变量与单位变量的结合,它力图解决新现实主义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c.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弱点也是明显的,即它不适于说明国际结构,不能对单个国家间的战略互动的总体结果进行预测。

区别

新古典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最大不同,就是谋求解释个别国家的对外政策和战略。这一学说所要探讨的东西包括个别国家的大战略、军事信条、对外经济政策、结盟的偏好以及危机行为等。

(2)进攻现实主义

按照进攻现实主义的假定,国际关系从总体上来说仍然处于霍布斯主义的无政府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安全的稀缺性为国家的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因。

进攻现实主义所做的阐释,主要是针对大国,认为由于风险太高弱国不可能追求扩张战略,而较强的国家则会理性地适应国际环境,并在代价与危险是可以管理的时间与地点迅速学习扩张。

一些进攻现实主义者在阐释国家扩张的动因的时候,认为系统层面的压力与使得国际处境相似的国家会采取相似的行为,国家内部体制的差别则无关紧要。

也有一些进攻现实主义者比较关注一个国家为什么会以特殊的方式行事,认为国家的相对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家的意图。

(3)防御现实主义

防御现实主义认为,尽管安全困境难以驾驭且不可避免,但它未必会导致剧烈的竞争与战争。国际体系只有在有限的情况下才会提供扩张和侵略的动机。

对国际政治是持稍微乐观一点的态度,认为受权力的总体分配和其他物质因素(如地区军事平衡)的影响,国家会努力使其安全而不是相对权力最大化。

外交政策行为乃是国家对体系的诱惑所做出的适当反应。

从强调安全的角度来看,防御现实主义基于追求安全最大化的目的,要求国家按照所受到的威胁发展权力,从而可能导致区域性的均势与和平共处。

更重视国内因素对外交政策的影响,认为国家领导人对于国家的相对能力的感觉体现了系统压力与国家对外政策之间的联系。

(4)现实主义各个分支的异同总结

表2.1现实主义各分支的异同

4对现实主义的批评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国际关系范式,有明显的长处和短处。

(1)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现实主义提供了一组简单、明确、直接的原则,这些原则对国际政治的现实描述可以得到历史事实的说明。正如制度主义者所指出的,现实主义过于重视冲突,而低估了国际制度在促进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2)批评意见认为,这些对现实主义的扩展已越来越多地混同于自由主义、理想主义、道德主义和制度主义理论,而失掉了现实主义的特有属性。

(3)有关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争论,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更一般的问题,即一种理论发展得越来越不像原来的自己。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才是一种理论有生命力的体现。

二、自由主义

1古典自由主义

(1)自由主义的早期阶段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的主要思想:

古典自由主义的特点是强调个人自由,认为个体理性的力量通过“看不见的手”可以使社会的共同的善得到实现。

在自由主义者看来,只要知识得以传播,大多数人就会进行正确的推理,并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确保社会的进步。

就跨国关系而言,自由主义认为个人自由与世界政治秩序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世界政治也是可以进步的,国际关系可以经由这样的途径得到改造:个人自由保护——自由国家扩大一一国际制度约束——国际秩序的建立。

古典自由主义在经济上相信自由贸易促进和平,在政治上相信共和制国家可以实现和平。

由于信奉自由放任原则,古典自由主义尽管也包含有法制与制度的内涵,但不强调对国际事务进行外部干预。

(2)新自由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产生了新自由主义。从自由主义的演进过程看,在如何实现国际秩序的问题上已形成了两大分支。一支强调弱干预原则,认为行为体的互动能够“自动地”地形成国际秩序,如“贸易和平论”和“民主和平论”;另一支强调强干预原则,认为必须通过国际制度的管制建立国际秩序,如理想主义、自由制度主义等。

2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是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产生较早的一个学派。这一理论体系亦被称为制度跨国主义,其关注点是国际规范和制度化的全球合作,设想的主要模式是以集体安全原则来解决国家间的安全问题。

理想主义认为,国际组织即使不能提供世界政府,至少也能提供某种国际行为规范和约束。因此,通过国际合作,建立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能够规范国家的行为,制止侵略,实现国际和平。

格劳秀斯、威尔逊、布尔是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

(1)格劳秀斯

格劳秀斯被称为“国际法之父”。他的理论体系,为现代理想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在政治学说史上,格劳秀斯的重要地位在于他提出了调节国家间关系的法律的见解。

在《论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格劳秀斯提出,在国家的国内法之上,存在着一种自然法。

格劳秀斯认为,支持自然法基础的信念,就是人都有基本的不能剥夺的权利。这种权利(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生存权和自由权)把所有的国家约束到一起,构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国家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国家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普遍的国际行为规则之上的。

格劳秀斯所设想的国际社会的基础,是在法律上平等的国家,但也包括非国家实体乃至个人。

(2)威尔逊

现代理想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学说。它的特点是强调跨国联系,并且积极推动国际组织的建立,认为通过建立新的标准和制度,人类社会就可以得到完善和改进。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时任美国总统的伍德罗·威尔逊。

威尔逊认为,权力平衡的假定未必能导致稳定的国际秩序,主张建立一个由国家组成的、以国际法和特定的规范为基础的、受到国际机构的调节的国际共同体。

威尔逊认为,根据这些国际制度确立的跨国联系,可以缓和、甚至在理想的情况下可以消除权力政治的需要。

威尔逊所倡导的精神与制度,最根本的东西是集体安全。

以威尔逊为代表的理想主义,尽管很快付诸实施,变成了国际联盟的现实,但在理论上它并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原因包括:

a.这一理论产生于国际关系作为一个学科产生的初期,从时间上来说还不可能完善;

b.这一学派有影响的代表人物较少;

c.它的主要构成是政策构想而不是理论;

d.国际联盟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失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它被认为是一种空想的理论,而不得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让位于现实主义。

(3)布尔

布尔在1977年出版的《无政府社会》一书中,特别探讨了世界中是否存在秩序的问题。布尔的基本假定是:秩序乃是国际关系的历史记录的一部分,现代国家不仅构成了国家的体系,而且也构成了国际社会。布尔在其书中表明了三点:

在现代国家体系的整个历史中,一直存在着有关国际社会的思想;

这一思想至少部分地反映了国际现实,而且有关国际社会的思想在现实国际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根基;

有关国际社会的思想是有局限性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布尔强调国际社会只是在当代国际政治中起作用的基本因素之一,同它竞争的因素还包括战争状态以及跨国联合或冲突。

布尔的思想中包括有理想主义的成分,但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其观点是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来对待“有规范的国家间关系”,从而比传统理想主义更接近于国际关系的现实。

3自由制度主义

自由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自由制度主义,亦称经济跨国主义或相互依赖模型。这一学派强调的是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认为这种经济联系是国际体系之内确立和维持秩序的基础。

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

基欧汉和约瑟夫·奈,代表作是1972年出版的《跨国关系与世界政治》和1977年出版的《权力与相互依赖》。

(1)“复合相互依赖”

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把他们提出的模式称为“复合相互依赖”,认为这种理论比现实主义更接近现实,可以说明国际关系中的可见变化,即国际战争减少,经济权力的影响超越了军事强制,并且出现了一体化的全球贸易模式。

在世界政治中,相互依赖所涉及的情形是以国家之间或不同国家的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为特征。其通常有三个一般性的假定:

a.国家并不是国际关系中的惟一行为体,国际组织、地区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宗教团体等在全球舞台上都有一席之地;

b.国际关系议程与过去相比,更加复杂多样,国际政治再不能分为“高”政治与“低”政治,尽管国家安全与军事权力仍然重要,但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在国际议程中已取得了同样重要的地位;

c.在当代国际政治中,军事力量的作用在减小,经济相互依赖连同扩大了的政治联系已经增大了合作的价值而减小了暴力的功效。

按照相互依赖理论,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扩张已使一些国家的国内经济与作为整体的国际经济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

由于国家间已建立的比较紧密的经济联系只有在稳定的国际环境中才能兴旺,因此,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对于保持秩序以推进其利益都有利害关系。这种情况表明,在国家间存在着一种利益的和谐,合作对所有国家来说都是互利的。

在全球日益密切的相互依存中,国际体系中权力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

相互依赖并非只限于互利的情况,或是只发生于军事威胁很小和冲突水平很低的情况。

在国际关系中,在行为体之间并非只存在均等的依赖。事实上,不关注相对收益分配的不平等而导致的冲突,就看不到相互依存的政治层面。

(2)“合作”与“国际体制”

“合作”与“国际体制”也是自由制度主义的重要概念。基欧汉在其重要著作《霸权之后》中对合作与国际体制做了论述。

他认为,合作是一个政府协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政府所遵循的政策有利于实现其伙伴所追求的目标。合作涉及相互的调整,并且只产生于冲突或可能的冲突之中。国际体制实际上是合作的产物。

自由制度主义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在《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的第三版(2000年)中,从全球主义的角度对其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a.全球主义的现状的特点

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认为,全球主义是通过资本与货物、信息与思想、民众与军事力量以及与环境和生物相关的物质的流动而实现的一种涉及洲际相互依存网络的世界现状。这种现状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全球主义的相互依存所涉及的是联系的网络,而不是单一的联系。例如,美国与日本在经济、军事上都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但这种双边关系不是全球主义。

第二,在全球主义的相互依存网络中可能包括各种各样的联系,但其中必须包括跨洲的联系。只有地区的或国家间的联系不是全球主义。

第三,与相互依存一样,全球主义是多维现象,既有经济全球主义、军事全球主义、环境全球主义,也有社会与文化全球主义。

b.这些不同性质的全球主义,通常并不是同时发生的。

基欧汉与约瑟夫·奈认为,全球主义尽管涉及一种普遍的联系,但它本身并不是普遍的。有很多人并没有卷入这种联系。全球化既不意味着同质,也不意味着平等。

c.基欧汉与约瑟夫·奈在说明全球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时,强调了全球主义的“稀薄”与“浓厚”之分。他们在概念上做了这样的界定:“稀薄的”全球主义就是全球主义,只有日益“浓厚”的全球主义,才能称为“全球化”。

d.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复合相互依存的最大变化就是联系渠道的扩大。全球主义的日益加厚导致了三种变化:第一,网络密度增大,不同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更多的点上出现了更深的交叉;第二信息技术革命导致了整个网络而不是单一网络速度加快;第三跨国参与者在日益增多。

4民主和平论

“民主和平”理论是从政治关系出发阐述这一现实。在20世纪末,有关“民主和平论”的争辩构成了有关自由主义理论的一场最突出的讨论。这场讨论的中心问题就是:在民主国家之间是不是比在其他类型的国家之间更少发生战争。

(1)民主和平的命题

“民主和平论”的论点

“民主和平”的命题,即民主国家间无战争,有两个主要论点:

a.一个民主国家决不会(或者说极少)同其他民主国家打仗;

b.当民主国家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它们极少威胁要使用暴力,因为这样做是非法的。

“民主和平论”所涉及的两个方面

有关这个理论的讨论,大致涉及两个方面:

a.纯学术的,即在理论上这个命题是否能成立,是否能得到检验;

b.现实性的,即西方国家的安全是否与民主的传播息息相关,是否如某些持“民主和平论”观点的决策者所认为的那样,实现普遍的民主是阻止战争发生的根本途径。

后一个方面,实际上关系到了冷战结束后一些大国所推行的国际安全战略。

(2)“民主和平论”的历史渊源

从思想上来说,“民主和平论”由来可以追溯到康德。1795年初版的康德著作《永久的和平》,就阐述了这个理论的原型。

与霍布斯所主张的“人性恶”截然不同,崇尚理性主义的康德认为,人民运用理性能够发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不是陷于冲突之中。康德认为,世界主义共同体的形成将最终造就“永久和平”的条件。

康德认为,在共和制国家组成的和平的联盟中,民族国家之所以不得不把它们的国家利益置于国际法准则之下,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的理性洞察力以及公民对于人类共同体的道德承诺。

康德也很清楚,国际无政府状态是不可能轻易消除的。

总之,康德所设想的是一种自由主义的和理想主义的秩序,这种秩序是以具有和平互动关系的共和制国家为基础,而在这些国家居住的公民可以很容易地跨越国界互动,并且共享道德价值和商业利益。这种强调道德价值的国际政治观,为当代“民主和平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3)民主和评论者的理论推理

民主和平论者所做的论证,除了统计分析之外,其理论推理主要包括:

战争费用是公民以鲜血和财富来支付的,民主制政府之所以不情愿进行战争,是因为它们必须向公民负责。

在民主国家,有战争风险的对外决策是公开讨论的,这意味着战争的代价对于公众和决策者来说都是敏感的。

民主制政治结构的特征,诸如行政选择、政治竞争和外交决策过程的多元性,具有制衡作用,会使国家受到较大制约。

民主制的政治文化,诸如民主规范、惯例、观念以及社会风气等,最终会使适用于国内的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适用于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总之,“民主和平论”的基本逻辑也许可以这样概括:理性的人可以组成理性的国家,而理性的国家则可以组成理性的国际社会。

(4)“民主和平论”的基点

“民主和平论”的基点实际上是国内因素决定论。按照该理论的推理,民主国家的国内政治体制,会决定其国际交往的行为模式。它的典型思维逻辑是:国内可以实现的东西,推而广之,在国际的范围内也可以实现。

(5)“民主和平论”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

“民主和平论”形成为一种理论之后,尽管有历史统计资料作为佐证,但仍有一系列问题似乎难以解决。

民主的标准问题,即哪些国家算是“民主国家”,或者说达到何种标准才算是“民主国家”。

逻辑上的问题,即该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民主国家同非民主国家一样好战。

5对自由主义理论的批评

对自由主义提出批评最多的是现实主义者。

(1)现实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国际安全的问题上。

现实主义者认为自由主义者低估了国家利益的冲突方面,实际上在国际关系中恐惧和不信任的因素往往重于合作的因素。相对于自由主义者所强调的集体利益,现实主义者认为国家仍然是自利的,这一点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代的国际冲突中都是显而易见的。自由主义理论过多地强调了利益的和谐,而忽视了国家利益的根本性冲突。

(2)现实主义者对于自由主义者所主张的“低”政治已取得了与“高”政治同等地位的观点也表示怀疑。

三、建构主义及其他国际关系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扮演主角的范式之争,是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间的辩论。这两者的辩论亦被称为“新新之争”。由于这几个理论“范式”的根底都是理性主义,因此被统称为理性主义理论。

与理性主义相对的是被称为反思主义的理论群,其中包括规范理论、女性主义理论、批判理论、历史社会学以及后现代主义理论等。

1世界体系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是一种以新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理论框架的理论,它以批评帝国主义而著名。

(1)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思想

世界政治是发生于全球资本主义逻辑支配下的世界体系的范围之内。这个世界体系的一个关键性的结果就是富裕和强大是以贫穷和弱小为代价。

(2)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

世界体系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他的主要观点包括:

他认为社会上的所有大事都必须在世界体系的范围内进行分析。世界体系理论的特征主要包括:

a.体系之内的所有特征都是相互联系的;

b.体系之内的所有发展,都可通过内部的事实加以解释。

沃勒斯坦认为,从历史上来说存在过两种体系:一个是世界帝国,另一个是世界经济。现代的世界体系是世界经济体系。

沃勒斯坦认为,自16世纪以来,世界体系一直相当稳定,它的边界扩大了,但核心、半边缘与边缘的地理划分仍然存在。造成这种稳定的因素有两个:

a.国家间体系,这个体系与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b.地缘文化,对这种文化起支撑作用的有两个因素:第一,作为体系内支配性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第二,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主义。

2规范理论

(1)规范理论的内容

规范是指行为或道德评价标准。它起约束、指导、控制或规定行为体行为的作用,代表的是一种可以接受的、适当的理想标准。从这个意义来讲,规范理论就是一种具有道德判断内涵与理想准则的理论。

(2)规范理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布朗是规范理论的代表人物,关于规范理论的观点主要包括:

布朗认为,规范的国际关系理论提出了国际关系的道德层面的问题。它的最基本的特点是提出了社会或国家间关系的伦理性质。

按照布朗的分类,有关世界政治的规范性主张有两种:世界主义和社群主义。

这两种主张观察问题视角有明显的不同。世界主义认为,权利与义务的所有者是个人,规范理论应当关注人,要么关注作为整体的人类,要么关注作为个人的人。

社群主义则认为,权利与义务的所有者是国家,规范理论应当关注政治社会(即国家)。

布朗认为规范理论有三个要点:

a.国家的自主权问题;

b.使用暴力的伦理问题;

c.国际正义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世界主义者认为,如果国家的行为与作为整体或个人的人类的道德权利相冲突,那就应否定国家的自主权利;与此相反,社群主义则反对对国家自主权作任何限制。

3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最早出现在有关发展政治与和平的研究中,并形成了若干分支,主要包括:

(1)自由女性主义

80年代末,女性主义理论的第一个分支自由女性主义,提出了“国际政治中妇女的位置在哪里”的问题,开始阐明妇女怎样卷入了世界政治。

(2)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第二个分支是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

这一理论分支认为,物质力量,特别是经济力量,是决定妇女生活的根本因素。

这种理论认为,资本主义体系与家长制权力导致女性与男性相比在体制上处于不利地位,而世界政治理论应当关注这样一种模式。

(3)后现代主义的女性主义

这一派别所关注的不是妇女而是性别。该理论认为,性别关系到男女差别的社会建构,关键性问题是世界政治的结构与过程给男性与女性建构了怎样的社会角色。

(4)女性主义

该理论想要改正男性统治有关世界之知识的局面,目标是按照女性的观点,对现实进行再叙述。该理论认为,由于现今有关世界的知识一直是男性的知识,因此这种知识是片面的。当然,是否存在一种女性世界观是有争论的。

4批判理论

(1)产生及代表人物

批判理论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法兰克福学派。自80年代初开始,批判理论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中有重要影响的学派,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安德鲁·林克莱特和罗伯特·考克斯等。

最早对批判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的是马克斯•霍克海默。最具标志性的作品是考克斯的《社会力量、国家与世界秩序:超越国际关系理论》。

(2)主要观点

社会科学的理论与社会和政治生活是分不开的。

不但对传统的理论化形式提出挑战,而且还质疑约束人类自由的社会生活形式,并力图破除这种形式。

理论总是处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必然受到社会的、文化的和意识形态影响的制约。

以权力关系的全球结构为对象,认为占主导地位的秩序中充满了不正义与不平等,应寻求取而代之的模式。

重要的不仅在于如何解释世界,还在于通过批判改造之。

所谋求的知识不是中性的,而是具有道德判断和规范选择的。

强调了人的观念的重要角色,认为社会结构是主体间的,并通过相关人群的观念建构成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5历史社会学

历史社会学兴起于18世纪中叶,是人们对美国和法国大革命、工业化进程以及民族建设做出的反应。它反对把国家视为世界政治中的某种既定的东西,关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制度与组织的基础结构。其主要论题是穿越历史的社会的发展。代表人物迈克尔·曼和蒂利。

历史社会学的主要观点有:

(1)特别种类的国家一直是在国内和国际社会运作的各种不同力量的产物,不能简单地进行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的划分,国家是由国际与国内力量所造就的。

(2)区分了以资本强化为基础和以威压强化为基础的体制,认为阶级结构与运作方式的不同结合,导致产生纳贡制帝国、碎裂的主权体系(城市国家)和民族国家三种不同的国家。

(3)拥有进行大规模战争的能力使民族国家在1500年后成为惟一主导型国家。

(4)追求众多目标的人类建立了许多社会互动网络,最大的四个是意识形态、经济、军事和政治网络,这是社会权力的四个来源。

(5)借助上述网络各自包含的独特社会空间组织形式,人类能够实现他们的一批非常广泛的目标。

6后现代主义

(1)产生

至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后现代主义在整个社会科学界就一直有重要的影响。在8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进入了国际关系领域。到了90年代后期,出现了真正的后现代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其所关注的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权力与知识。

(2)主要观点

在话语之外不存在建立真理陈述之基础的可能,宣称已达到“真理”的有关人类生活的任何说明都是不可信的。

把知识的产生看作规范的和政治的问题。

权力与知识是相互支持的,权力造就知识。两者是通过历史在一种相互支持的关系中共同发展,即所有的权力都需要知识,而所有的知识都依赖于并且增强现存的权力关系。

在权力之外,不存在诸如“真理”这样的东西。真理不是外在于社会结构的东西,而是其中的组成部分。

强调运用系谱学的观点研究历史,按照无休止的众多意志的权力政治冲突来理解一切历史,包括秩序的确立。

知识的主体是处于一种政治的与历史的环境,它们经由特定的概念和知识范畴发挥作用。

真理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竞争的观点。

世界、文献和观念都属于“文本”的范畴。

揭示文本相互影响的主要方式是解构和双读。

(3)解构和双读

解构

解构是从根本上动摇被认为是稳定的概念和概念对立。其要点在于揭露对立术语的寄生关系,并且尝试替换它们。在这里,解构实际上是一种分析方法,其目的是揭示隐藏的内在假定和矛盾,并推翻其明显的意义和统一性。

双读

“双读”是对文本进行两种完全不同的“阅读”,意在揭示文本的稳定效果与动摇之间的关系。第一读是对占支配地位的解释进行注释和重复,表明一个文本、话语或制度怎样取得了稳定的效果。第二读是通过对一个文本、话语或制度之内的不稳定方面运用压力而动摇之。它揭示其内部的紧张与矛盾是怎样被掩盖或排斥的。

双读的任务是理解一个话语或是社会制度是怎样装配或构建起来的,与此同时它又要表明它总是受到不稳定的威胁。

7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冷战后凸显的学派。与传统的主流理论相比,提出了一种新解释,即从观念的视角解释了国际关系事实的由来与演变。建构主义的观点主要有:

(1)物质世界并不决定或构成行为体所从事的行为,还存在一个意义与知识的世界,这个世界包含了行为体对其周围世界的理解和解释。

(2)强调了两个核心观点:

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同观念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

有目的之行为体的认同与利益是由这些共同观念建构而成的,而不是天然固有的。

(3)国际结构不是物质现象,而是观念现象。

这种观念建构的结构,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结构,其本质是知识(或观念)的分配。

在这样的特定社会环境里,对行为体来说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共有的知识。因为共有的知识,即共有的理解与期望能够建构行为体的认同(或身份)与利益。

国际生活的特征取决于国家之间相互存有怎样的信念和期望。

(4)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存在是行为体社会实践的结果,行为体的互动造成了社会建构。

(5)从不把物质因素看作是一种独立的因素,认为物质因素只有通过社会性结构,才能对行为体的行为起到有意义的影响。

(6)社会关系中最值得注意的因素是占主导地位的话语。正是这些话语,反映并构成信念与利益,并确立可接受的行为规范。

(7)从话语的角度观察国家行为,建构主义认为观念决定权力的意义与内容,决定国家实现利益的战略,也决定利益本身。

(8)在进行社会建构的过程中,如果行为体的观念发生变化,那么主体间相互联系的意识(或共有知识)和利益就会发生变化,并因而会使结构发生变化。

(9)建构主义认为,行为体建构结构,结构也造就行为体。

8小结:怎样看待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尽管国际政治学科的理论研究充满了争论,一直存在着观点迥异的学派与理论分支。但从现有的经验来看,继续沉浸于这种争论已没有意义,要推动学科的发展,也许需要跳出争论本身进行思考。以下的讨论不是就事论事地对各个学派的观点进行评估,而是从国际关系事实和理论研究途径的更高视角提出一些结论性意见:

(1)国际关系研究中存在不同的理论与范式,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2)由于事实具有不同属性,具有不同属性的问题具有不同机理,而每一种机理都需要有适宜的理论加以解释,因此进行国际关系研究需要不同的理论与范式。

(3)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等居主流地位的“大理论”之所以得到认可,不是因为得到了实证检验,而是因为它们作为宏观性解释能够演绎出可检验的命题。

(4)国际关系“大理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像“路线图”一样指引人们的探究方向。

(5)进行规律性研究,人们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对未来进行预测,这就需要探求国际互动的确定性。

(6)由于国际关系研究中始终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研究者也许需要在探讨事实确定性的同时,研究不确定性对国际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