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
3.1 复习笔记
一、比较文学的发端
(一)比较文学
1最早使用“比较文学”一词
早在19世纪之初,法国就有人使用“比较文学”这个词。
2《比较文学教程》
1816年,法国中学教师诺埃尔、拉普拉斯曾把他们的一本采用了英、法、意等几种语言的文学教材命名为《比较文学教程》。
3开设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
1827~1830年,维尔曼在巴黎大学用比较的方法讲授中古时期和18世纪的法国文学,开设了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
(二)比较文学研究
1发展历程
1830年,安培讲授“各民族的艺术和文学的比较;1832年,他又开设了名为“各国文学的比较历史”的课程。1848年,他被接纳为法兰西学院的院士,他在欢迎会上发表演说,强调必须进行“比较文学研究”。
2比较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时间:19世纪末。
(2)标志
①1877年匈牙利的梅次尔在布达佩斯创办了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学报》;
②1886年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的出版;
③1897年第一个比较文学的讲座的建立。
二、比较文学在法国的发展
(一)戴克斯特学术活动的意义
标志着比较文学正式成为一门有条理、有系统的学科:
1从1892年起,戴克斯特就在里昂大学开设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题目是“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在这个讲演中,他已经明确地提出比较文学的纲领性特征,把比较文学研究同一般的国别文学研究截然分开。
2戴克斯特的博士论文《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5)是第一部科学的比较文学专著。
3戴克斯特最重要的贡献是使比较文学成为大学的一门学科。1897年,他第一次在里昂大学开设了正式的、经常性的比较文学讲座,以后一直没有中断。
(二)《比较文学书目集》
1倍兹不可磨灭的功绩是他的《比较文学书目集》。
2倍兹的贡献不仅限于书目索引,他在《海涅在法国》、《比较文学诸研究》中特别强调文学与美学、历史学、心理学诸方面的关系,开拓了法国比较文学的领域。
(三)巴登斯贝格
1巴登斯贝格是第一个系统地采用严密的考证方法研究外国文学对法国文学影响的学者。
21921年,他创办了法国《比较文学评论》,这份杂志成了法国比较文学的喉舌。
330年代初,他在梵·第根的协助下,创立了巴黎大学的现代比较文学研究所,使巴黎大学成了世界比较文学的中心。
(四)梵·第根是第一个全面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人
1《比较文学论》
他的《比较文学论》比较全面,从比较文学的历史到方法和成果都作了系统论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当时法国学派的观点。
2局限性
(1)他是以欧洲为中心来讨论比较文学的性质和任务的。
(2)他强调沿着“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这条路线追溯“源流以及主题、思想或形式”的假借。
(五)基亚新的《比较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1年法国学者基亚新写的《比较文学》一书对于梵·第根的《比较文学论》来说,并无实质性的创新与超越。
(六)热纳的《总体文学和比较文学》
1968年热纳著《总体文学和比较文学》认为,比较文学不应该排斥文学理论和美学问题,也不能排斥分析作品的形式。
(七)比梭瓦和卢梭
1967年出版比梭瓦和卢梭合著的《比较文学》一书。
(八)比较文学的拓展
1一些法国学者已经意识到比较文学以欧洲为中心的弊病,开始重视欧洲以外文化传统的文学。
21963年,艾田伯说他开过一门再正统不过的18世纪末叶欧洲前浪漫主义的课程。
31970年,巴黎第三大学、威尼斯大学和契尼基金会联合创办了一个“欧亚文化关系研究中心”。
三、比较文学在美国的发展
(一)美国比较文学史
1美国比较文学史也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
2“总体文学还是比较文学”的学术报告
沙克福德大约是美国第一位涉足比较文学领域的学者,1871年,他在康奈尔大学作了“总体文学还是比较文学”的学术报告。
3以“文学批评的比较”为内容的专题讲座
另一位比较文学先驱盖利曾在1887~1889年间在密执安大学开设了以“文学批评的比较”为内容的专题讲座。
4哈佛大学开设比较文学讲座
1890~1891年间,哈佛大学开设了比较文学讲座,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5伍德贝里的学术见解
在美国比较文学发展史上,伍德贝里的学术见解曾对别的比较文学学者产生过影响。
他认为,比较文学主要是对作品的来源、主题、体裁、环境和艺术手法上的雷同现象作研究,这种研究包含了社会学的因素。
6钱德勒
另一位较有影响的比较文学学者钱德勒认为,比较文学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纯文学,而应作为比较社会学与比较心理学的辅助学科。
(二)“比较文学委员会”与《比较文学通讯》
1194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克里斯蒂的倡导下,“全美教师理事会”中产生了“比较文学委员会”。同年,他又创办了《比较文学通讯》,该杂志宗旨是回顾历史、反映现状和展望前景,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兴趣和关注。
2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民思想和心态的转变,美国比较文学在50年代有了迅速的发展。
3耶鲁大学和印第安那大学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带头开始了战后的比较文学研究工作
41952年,《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年鉴》问世。
51953年,韦勒克在《年鉴》第二卷中发表了一篇题为《比较文学概念》的短文,对法国学派提出批评。
6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7艾德礼在1969年发表的《比较文学论文选集》中明确地提出了“平行研究”的主张。
(三)美国提倡平行研究的原因
1美国居民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把各自的文化传统带进了这个“新世界”,眼界比较开阔,没有产生狭隘的民族情感的土壤和气候。
2美国只有二百多年历史,在文学传统上无法同法国文学相比拟。
3由于盛行于美国的新批评派思潮反对以作者生平、文学传统、社会背景为研究中心的传统批评方式,认为文学作品应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这也影响到比较文学界。
(四)新批评派势力的衰落与比较文学的发展
1新批评派势力的衰落
60年代后期,新批评派的势力开始衰落。叙事学,结构主义、诠释学、符号学、神话式批评等逐渐取而代之。
2比较文学的发展
7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比较文学课,从事比较文学教学工作的学者为这门学科写下一些有分量的教学用书。另一方面的进展是对中西比较文学的重视。
四、比较文学在俄苏和其他国家
(一)苏联的比较文学
1苏联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870年。从这一年起,在彼得堡大学、莫斯科大学和基辅大学开设了总体文学史课。
2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对苏俄比较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3直到1957年苏联科学院在列宁格勒的俄国文学研究所创设“俄国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室”,在著名学者M.B.阿列克谢耶夫院士领导下,在俄国和外国文学关系史方面才又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41971年3月在莫斯科召开的“斯拉夫文学比较研究学术会议”是苏联比较文学界又一次重大的学术活动。
(二)德国的比较文学
118世纪的伟大思想家和作家赫尔德首先提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历史的产物。
2文艺理论家莱辛在其《汉堡剧评》中,对欧洲各国的文学关系进行总的探讨,其中一些题材研究篇章今天还引起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兴趣。
3德国文学进入浪漫主义阶段以后,施莱格尔兄弟进一步发扬了赫尔德的文学思想。他们对诗歌和戏剧的总体研究和比较研究预示着德国比较文学重要阶段的到来。
4此后,古典语文学家霍普特在1854年柏林科学院就职演讲中直接谈论了比较文学问题。
51886年,由日耳曼学家和文学史家科赫主编的德国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史杂志》正式创刊,宣告了德国比较文学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6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德国比较文学具有很大影响的是一位瑞士比较文学家贝茨。他在瑞士这片德法语共用的语言区域中参加了德国的比较文学讨论。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7年,著名海涅研究者希尔特发表了战后西德第一篇关于比较文学理论和方法的文章,题目是《关于比较文学的精神》。
8西德当代比较文学集太成者是吕迪格。由于他对西德比较文学在理论和组织建设方面作出的贡献,吕迪格被誉为西德“比较文学之父”。
9东德比较文学是随着苏联自50年代中期起重新开展比较文学研究而缓慢起步的。这个开端以对西方比较文学的批评为特征。
101967年,东德国家科学院斯拉夫学研究在柏林召开国际性比较文学会议,会后出版了论文集《比较文学研究的现实问题》。
(三)日本的比较文学
11948年,日本就已经成立了比较文学学会。
2日本卓有成效的比较文学研究是从坪内逍遥从1889年在东京专门学校讲授“比较文学”开始的。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比较文学在日本迅速传播。
(四)埃及的比较文学
1埃及比较文学的起点可以上溯到里法阿·伊本·拉菲厄·塔哈塔维
280年代后,埃及各大学普遍开设了比较文学课程。
(五)印度的比较文学
11908年泰戈尔就曾作过一次以“比较文学”为题的公开讲演。
2直到1956年才在加尔各答的加达芙波尔大学设立,新德里大学则在1969才引进了新的比较文学方法。
31989年,钱德拉·莫翰编写了《比较文学的方方面面》,为印度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五、比较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定义之争
(一)50年代末期三种比较成熟的比较文学的定义
1第一种,普遍为法国学者所采用
(1)法国著名比较文学学者卡雷特别强调“事实联系”
他说:比较文学……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司各特与维涅之间,以及各国文学的作品之间,灵感来源之间与作家生平之间的事实联系。比较文学主要不考虑作品的独创价值,而特别关怀每个国家、每位作家对其所借取材料的演变。
(2)基亚明确提出:“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雷的或民族的边缘,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的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
2第二种,在美国广泛被认同
(1)美国比较文学会会长欧文·艾德里
比较文学最简单的定义,可以解释为通过一个以上的民族文学的视野来研究文学现象,或者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间的关系。
(2)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教授亨利·雷马克的定义与此相似但更为明确
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
3第三种,原苏联、东欧学者的看法又不相同
他们称比较文学为“历史一比较文艺学”,他们强调的是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类型的类似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二)70年代一般比较文学学者较能接受的比较文学的内容
体现在韦勒克在1970年所写的《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
1比较文学是一种没有语言、种族和政治界限的文学研究。
2对比较文学来说,比较历史上毫无关系的语言和风格方面的现象,同研究从阅读中可能发现的相互影响和平行现象一样很有价值。
3比较文学不能只用来研究文学史(渊源和影响),而且也要用来研究评论和当代文学。
4比较文学是从国际的角度来研究一切文学,它认为一切文学创作和经验都有统一的一面,因而存在着从国际的角度来展望建立全球文学史和文学学术这一遥远的理想。
5比较文学的性质和对象决定了它不可能只局限于运用单纯的比较方法,在比较文学论述的过程中,“描绘、特性刻画、阐释、叙述、解说、评价等方法都同‘比较’一样经常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