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孩子学习习惯的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核心就是要克制我们原生态的本能反应,去采取真正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只有从内心真正理解和掌握,变成自己的内心认知,才能做到王阳明先生说的“知行合一”。
原则一:界定孩子该做的事。
我有个校友,他的儿子酷爱游戏。他就充分利用这点,把儿子的平时作业和考试成绩严格与玩游戏的时间进行挂钩,制订了详细的表格对照,作业认真完成就增加游戏时间,考试成绩在多少分之上就增加游戏时间,反之就减少游戏时间。但孩子的妈妈反对这样做,觉得让孩子太功利化不好,问我到底这样做对不对。
这个问题从系统思维来看,如果让孩子做其他事情,是否也要给他相应的条件呢?从发展思维来看,现在他酷爱游戏,如果哪天他突然不爱玩游戏了,会不会就对好好学习没动力了呢?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界定清楚什么是孩子该做的事情很重要。作为学生,认真把学习学好是他该做的事情,是不可以讲条件的,否则就会陷入无休止的纠缠之中。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才能去做自己喜欢做的,这是原则问题。
有家长问我,孩子对数学没兴趣,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说只要他有兴趣了,就一定能学好。这就是我们本能的想法,我觉得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首先,有兴趣就能学好吗?半途而废者不在少数,学好任何东西都是要花精力下功夫的,今天是有兴趣,过几天遇到困难就没兴趣了,怎么办?妈妈天天做饭、洗衣服,是因为对做家务有兴趣吗?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其次,很多人不是有兴趣才学好的,而是学好了才产生兴趣,学得不好自然是没兴趣。
我曾对一个孩子说,“你每天坚持大声读英语半小时,100天后自然会对英语产生兴趣。你不喜欢英语老师对吗?可以,我也不要求你喜欢他,但你必须把英语作业做好,来,开始做。”“你不喜欢数学?没关系,我也不喜欢,现在我们来做这道题。”其实,很多孩子说不喜欢,只是不想去做的借口,如果和他争论,就陷入了他的陷阱。直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他慢慢做到了,成绩提高了,信心自然就会恢复,兴趣自然就来了。
原则二:驱动孩子自我教育。
家长送孩子上学,总会叮嘱一句:“上课好好听。”回到家做作业,也会经常说:“快点做作业,字好好写,专心点!”这些都是家长本能的反应和做法,而且希望孩子心里会这样想:“妈妈提醒得对,我一定要好好听课,快点做作业,认真写字,听妈妈的话!”可是大多数孩子只会嫌家长唠叨。
提醒和催促的做法多半是没用的,要用驱动的方式。比如上课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课堂效率和质量是影响孩子学习的根本因素,在学校上课不听讲,任何补课都没用。正确的做法是,严格强化预习和复习。作业做好后,花几分钟时间,把第二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把不懂的疑难问题写出来,带着问题去听课,要求必须把问题在学校弄明白,这就是上课的任务。回来后,在做作业前,先花几分钟时间,把学校课堂的重点内容回忆复述出来,把前一天预习的问题讲明白,否则就不要做作业。这就是用复习和预习的方式驱动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孩子自己会开始提醒自己上课认真听,为了回来讲得清楚,他在放学路上自己就开始回忆复习了。
再比如孩子做题不认真,经常粗心,这是目前孩子学习最大的问题,提醒没有用,要他自己多检查也是应付,根本检查不出来。正确的做法是,和孩子定好规矩,为了帮他解决粗心问题,任何一道题,只要出现错误,哪怕就是一个字写错了,这道题全部擦掉重写,严格执行。这样,孩子粗心的情况立马就会改观。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想重写,在做的时候就开始专心认真了,这就是驱动他进行自我教育的结果。
有位老师和我讨论孩子犯错该不该找家长的问题。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班上的王小毛同学犯错了,老师很生气,让他叫妈妈来,王小毛会不会这样想:“老师真好,我犯错了就告诉我妈妈,对我真负责,我好喜欢这个老师!我以后一定听老师话!”我想没有孩子会这样想,他心里肯定很不舒服,如果因此被爸爸妈妈责骂或者惩罚了,他甚至会恨老师。反过来,如果老师对他说:“小毛,在老师心目中,你是不错的孩子,不应该犯这个错,这次老师不会告诉你的妈妈,老师相信你以后不会再这样做了,对吗?”这时候王小毛心里会怎样想呢?我相信他一定会进行自我教育了。
原则三:把家长的成就感变成孩子的成就感。
快期中考试的时候,一位家长希望我们的老师(我们叫学习教练)给孩子好好复习一下,这位老师马上说:“家长放心,我会帮他好好梳理一下知识点,给他好好讲一遍的。”这也是我们很多人的本能做法。但我觉得这样做有所不妥。恰当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梳理知识点,讲给老师听,如果他不会梳理,就要教他梳理,他讲不清楚的地方,就是他需要强化的薄弱地方。只有这样,他考出好成绩,才会有成就感,他才会知道应该怎样学习,否则即使成绩进步,他也是没感觉的,反而会产生依赖感。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爱动脑筋,遇到难题不愿思考,就是因为长期以来只要遇到不会的题就问,家长或老师就会讲给他听,形成了不愿动脑的习惯。如果孩子遇到难题,那说明这正是他需要提升的地方,首先要求他能在不看书本的情况下,把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先清楚明白地讲出来。往往这个时候,一半的孩子就会做了,如果还是不会,则要通过不断提问,带着他思考,最后引导他自己思考出来,然后要鼓励他:“你看,这么难的题你都能做出来,好厉害!”他也会很得意,也就建立了信心,以后遇到难题,他才有信心去思考。
《三字经》讲“教不严,师之惰”。为什么我们喜欢给孩子讲题?因为自己会做,讲给他听,这是比较简单的做法。而如何启发孩子自己动脑,却是需要具备功力的,而且给孩子讲10遍,不如他自己讲1遍有效果。孩子在讲的过程中,会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发现问题,这才是真正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孩子能讲清楚了,才是真正掌握了,也就不需要再问他:懂了吗?
原则四:关注行为过程,而非结果。
有一位教英语的老师问我,最近他儿子背英语课文进步很快,有一次他背了一篇课文,爸爸就表扬他:“哇,儿子,你好厉害,背得比爸爸都好了!”儿子却因此而骄傲起来,后来再让他背他就不那么上心了。是不是不该表扬他呢?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家长也遇到过。表扬当然没错,错在表扬的点。家长本能的反应就是这样,好就表扬,但仔细想想,家长表扬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让孩子更加努力去做。希望孩子努力去做的事情,就是表扬他的点。比如,可以这样表扬:“儿子,就因为你每天坚持半小时大声读英语,所以现在英语说得比爸爸都好了,爸爸也要向你学习!我们比赛!”这样效果就不一样了。
也就是说,要表扬努力的行为和过程,而不是结果。很多家长喜欢和孩子约定,如果考试考多少分以上,就给什么奖励,如果低于多少分,就要惩罚,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合适的,这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让他无法安心去做该做的事。家长应该鼓励和肯定孩子努力的行为和过程,让他明白,只要平时用心努力,成绩自然会好,即便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也是没关系的,还可以继续努力。同样,因为人都有惰性,适当的惩罚也是应该有的,但惩罚也要针对行为和过程,而非结果。
同时,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孩子不是做不到,而是没有行动力去做,没有信心做到,家长要不断给他信心。这里教家长一个简单的话语技巧,不要说“我希望你期末能考出好成绩”“我希望你能做到”之类的话,要把“希望”改成“相信”,因为“希望”隐含两个意思,一是这是你的事,和我没关系;二是你做不到,我希望你做到。如果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这句话的力量就不一样了,这建立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关系,给了孩子信心。
讲道理、想办法培养兴趣、提醒催促、给孩子多讲解、随意表扬和惩罚,这些都是我们的本能反应和做法,绝大部分家长遇到问题都是这么做的。很多时候这些做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克制本能才是真本事,才是有效训练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正确方法。
孩子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行为,行为的纠正是一种训练过程,家长要像孩子的教练一样去训练他,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教练式陪学”的具体做法。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成为学习上的刘翔,自己就要学会像孙海平一样,成为孩子的“专业学习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