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9 讨论

讨论用来对结果给出意见或进行辩论,目的在于阐述结果的意义,说明与前人所得结果不同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继续阐述作者自己的见解。讨论的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断,说明作者的结果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是否提出新的问题或观点等。通常根据需要,可将“讨论”与“结论”合并为“讨论与结论”或“结论”;或者将“结果”与“讨论”合并为“结果与讨论”,随后一节则为“结论”。

讨论的主要内容有:回顾研究的主要目的或假设,探讨所得结果是否达到预期,如果未达到,则说明原因;概述最重要的结果,指出它能否支持先前的假设以及是否与其他学者的结果一致,如果不一致,则说明原因;对结果提出说明、解释或猜测,根据这些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或推论;指出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这些局限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并指出进一步的研究题目或方向;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讨论通常不大好写,因为其中应写的内容往往很难确定。讨论规范写作的原则是:解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说明成果的意义;指出自己的成果与前人研究成果或观点的异同;讨论尚未定论之处和相反的结果;提出研究的问题和方向。最主要的是突出首创性和创新性,说明研究结果的必然性或偶然性。

具体来说,讨论的规范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结果的解释重点突出,简洁而清楚。重点要集中于作者的主要论点,尽量给出研究结果所能反映的原理、关系和普遍意义。如有意外的重要发现,则应给出适当的解释或建议,但不必对其过于关注。讨论的内容应基于实验结果,不能出现超出实验结果的有关结果方面的数据或发现。为有效回答所研究的问题,可适当简要地回顾研究目的并概括主要结果,但不能简单地罗列结果。

(2)推论符合逻辑,避免出现实验数据不足以支持的观点和结论。根据结果进行论证一定要注意结论和推论的逻辑性。在探讨实验结果或观测事实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意义时,不要得出试图解释一切的结论。如果把数据外推到一个更大的、不恰当的结论,不仅无益于突出作者的科学贡献,甚至现有数据所支持的结论也会受到质疑。要如实指出实验数据的欠缺或相关推论、结论中的任何例外,绝不能编造或修改数据。

(3)观点或结论的表达清楚明确。尽可能清楚地指出作者的观点或结论,并解释其观点或结论支持还是反对已有的认识,还要大胆地讨论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可能的实际应用效果或价值,清楚地指出相关研究的重要性和新颖性。

(4)对结果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效果的表达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应选择适当的词语来区分推测和事实。

讨论通常离不开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以理论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认真、仔细地推敲结果,既肯定结果的可信度和再现性,又进行误差分析,并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如果论题产生的是理论结果,则应由实验结果来验证),说明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说,分析的规范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问题要切中要害,不能空泛议论。要压缩或删除对一般性道理的叙述,省略不必要的中间步骤或推导过程,突出精华部分。

(2)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或执行方法方面的某些不足或错误也应加以说明,以供读者借鉴。

(3)理论分析应包括论证的理论依据、对所作假设及其合理性的阐述,以及对分析方法的说明,包括假说、前提条件、分析对象、适用理论、分析方法和计算过程等。

以下给出讨论的一个示例(摘自《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8年6期的“红景天苷对不同状态下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一文)。

讨论

人体进行体育运动时具有能量代谢强度大、消耗率高和伴有不同程度氧债等特点。增加运动强度可提高能量代谢率,表现为化学反应率、氧耗量和底物消耗增加。若以相对代谢率来比较,运动时能量消耗可达安静时2~3倍甚至100倍以上。因此运动被认为是一种代谢应激因子[3]

运动中最直接和最迅速的能量来源是ATP,骨骼肌ATP的储备量很小,需要不断再合成才能满足持续运动需要。1分子葡萄糖无氧酵解可产生2分子ATP,有氧氧化则可生成36~38个ATP。因此,提高肌肉内的有氧代谢能力是提高人体肌肉耐疲劳的关键,而肌肉的有氧代谢能力则有赖于细胞内线粒体浓度和功能的增加。研究表明,线粒体含量高、氧化代谢活跃的慢肌纤维的耐疲劳能力要优于快肌纤维[4]。曹立莉等[5]在探讨SDS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的研究中观察到SDS可增强线粒体代谢功能,对呼吸链复合体VI抑制剂叠氮钠诱导的线粒体损伤有保护作用,提示SDS可能具有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作用。

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可通过检测肌肉中有氧代谢相关酶活力来反映。MDH和SDH是有氧代谢三羧酸循环中的重要代谢酶,其活性增高标志着细胞内能量即ATP生成增强。此外,SDH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与内膜结合的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内膜,由于SDH活性变化常与线粒体损伤并行出现,与线粒体数目平行升降,因此还常被作为线粒体标志酶[6]。糖酵解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途径的共同部分,而PK是糖酵解中关键酶。本研究因此选择检测这3个酶活性来观察SDS对能量代谢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时间运动后运动组小鼠骨骼肌内SDH、PK活性明显升高,与运动能提高能量代谢率相一致。静止状态下与对照组相比,SDS组小鼠骨骼肌内MDH、SDH活性酶活性有增高趋势,运动后SDS+运动组骨骼肌内MDH、SDH及PK活性均显著增高,而SDH、PK活性高于运动组,提示SDS可促进小鼠骨骼肌内能量代谢酶活性(尤其以运动状态明显),其机制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与SDS增加小鼠骨骼肌线粒体数量和功能有关。庄剑青等[7]给小鼠灌胃红景天粗提物4周后对力竭小鼠骨骼肌内SDH检测结果也表明,红景天可提高骼肌内SDH活性。

已知长时间剧烈运动可导致机体相对缺氧,糖酵解加快,产生大量LD。而乳酸堆积会使体液偏酸,pH值下降,进而抑制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同时可使基质网结合更多钙离子,影响肌力。肌纤维中LD堆积还会抑制肌肉收缩,使肌肉输出功率下降。因此,肌肉LD水平也是反映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和疲劳程度的重要指标[8]。LDH是机体能量代谢中的一种催化丙酮酸接受NADH中的氢生成LD和LD反向转化为丙酮酸的酶,其质与量的改变可直接影响肌体能量代谢。本研究结果显示,SDS可提高肝脏内LDH活性(尤其以运动状态明显),加速骨骼肌内LD清除。长时间游泳后,SDS+运动组和运动组肌肉内LD含量增高幅度均不大,推测可能与运动强度有关。

综上所述,提高肌肉的有氧代谢能力和产生ATP的能力是提高肌肉耐疲劳关键,通过升高运动小鼠骨骼肌及肝脏中能量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促进有氧代谢和加速骨骼肌内LD清除,可能是SDS抗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之一。

以上示例由五个部分(段落)组成,前面四个部分从不同方面针对前面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引用了一些相关人士的研究结果,最后进行总结,得出“提高肌肉的有氧代谢能力和产生ATP的能力是提高肌肉耐疲劳关键,通过升高运动小鼠骨骼肌及肝脏中能量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促进有氧代谢和加速骨骼肌内LD清除,可能是SDS抗运动性疲劳的机制之一”这一主要结论。这一“讨论”内容上既有领域知识支撑,又有实验、观测结果证明,还有别人成果映衬,写作上较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