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按作战阵型配备人才
按照华为狼性销售团队的架构,各代表处还需要为此找到合适的作战人选,组建项目团队。一般而言,无论是以区域划分的销售团队还是以项目划分的团队,建立团队的第一步当然是确定团队的核心成员,确定核心成员后再根据需求去配置其他人员。面对人才需求,华为很少从外部临时招收,绝大部分都来自公司的人力资源池,这也是华为公司的特别之处。
2.1 找准作战团队核心人才
在华为人看来,最优秀的人才,靠一般的流程是招不来的,越优秀的人才,越关键的人才,越不缺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这就需要变成伯乐,擦亮眼睛主动去寻找。
华为在筹建爱尔兰研发能力中心时,在爱尔兰还只有一个小的办事处,几乎没有任何人脉。为了招募高端人才,承接OSS(运营支撑系统)和BSS(业务支撑系统)开发,负责人徐静开始尝试在Linkedin上面搜,用了各种办法,相关的人才倒是搜索到了,可发出邀请之后基本就石沉大海了,只有少数人回复了他,他圈定了四个人。
因为是高端招聘,之后审批环节也比较复杂,徐静反复跟各环节的负责人解释和沟通,这中间花了近半年的时间,不过总算招到了两个专家。在寻找目标人才的过程中,徐静发现他想要招募的人才都在科克这个小镇上,因此,华为决定将研发中心放在科克。贴近人才建组织,这也是华为近些年来全球化人才策略的重要举措。
华为曾经有一个“狼狈组织”的说法。在任正非看来,华为的一线团队要像“狼狈”那样精诚合作。而作战团队的核心成员就是这匹“狼”,要能清晰地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还要有周密的策划能力,能带领团队攻占山头,“多打粮食”,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虽然如今华为已经不怎么提“狼狈组织”这一概念,但华为对于“狼”的基本要求却从未降低过,甚至还更加严格了。
新世纪初,华为走出国门,开拓欧洲市场。当时的欧洲市场被爱立信等巨头牢牢掌控着,华为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华为在欧洲推广3G业务的时候,余承东找到运营商的基站,然后问他们:“什么是你们最烦心、最头疼的事情?说出来,我可以帮你们解决。”
余承东这种不讲规矩、不按套路出牌的“野路子”不失为一种策略,由于华为当时在欧洲刚刚起步,许多客户不相信华为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是爱立信那些老牌的通信业巨头地位很稳固,利润很好,不可能到现场去跟运营商一起解决问题。他们向市场推出的标准化的产品,绝不会跟客户承诺额外的功能和服务,并且每一个阶段的产品都要把钱完全赚足,不会匆匆忙忙就把新技术拿出来。他们这种产品思路在没有遇到华为的冲击之前是很有效的,也用不着去考虑客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实际面对的问题。所以有些运营商也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自己的问题告诉华为,说明自己的技术需求。
余承东这种“野路子”,让华为在欧洲硬生生地从那些通信业巨头里面“啃出几块肉来”。其实,余承东带领的团队也有遭遇低谷的时候,但余承东总是能找到突破点,抓住客户的需求,实现绝地反击,包括任正非在内的诸多华为高管最认可余承东的地方就在这里,这也是任正非坚持信任余承东的原因。在任正非看来,没有人是不会犯错的,《亮剑》中的李云龙虽然总是犯错,但依然是优秀的干部,华为一线作战团队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敢战能战的勇将。
2.2 列出人才需求清单
在组建团队时,团队管理者首先需要知道自己需要哪些人才,列出人才需求清单,然后看看缺少哪些,确定是从公司内部调遣还是外部招聘,就能有针对性地补充人员。在华为,团队和组织建设是主管的第一职责和责任,机关或者人力资源部门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起主要作用的还是项目负责人。
2015年,彭高飞来到南非某项目群担任项目经理,这个项目群包括四个A级项目,也是华为到当时为止所有交付项目中最复杂的全TK项目,几乎涵盖华为所有的网络部署业务场景。该项目群客户线网信息复杂,站点、路权获取困难,分包资源稀缺,计划集成困难,并且华为在南非没有相关交付经验,交付形势不可谓不严峻。
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借鉴,项目一开始,彭高飞也不清楚哪些站点容易交付,哪些站点交付困难,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出现了一个策略上的失误,一上来就选择了交付周期最长的一个站点。四个月后,友商交付新建站点37个,而华为只交付了7个。这让客户相当不满意,用邮件、电话向华为代表处的领导投诉。
经过反复的思考,彭高飞开始意识到,没有优质团队和优质资源,项目不可能取得成功。他对项目人员状况进行了盘点,大致摸清了项目的人员需求缺口,然后利用华为内部的人力资源池,集结人马,用一个月时间重新组建团队。接着开始梳理内外部流程,整理和分析新建站点类型的瓶颈和难点,制定交付方案,拉通各个子项目,优化流程。团队经过优化,再加上所有人的努力,2015年年底,华为的新建站在三个区域大量交付。他们的努力工作也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在组建团队的过程中,如何找到合适的人选,达到合理的人员配置,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尤其对于项目型团队来说,时间短、任务重,更加难以达到理想的状况。在华为也不例外,很多时候想要的人要么调不来,要么正在忙别的项目,而能使用的人员要么经验不够,要么能力专业不对口。华为西欧地区部总裁彭博曾经回忆他刚到欧洲一线时,为了组建团队,找到合适的人才,不管是见客户还是和机关、其他区域的同事吃饭,都要问一问对方能不能向他推荐人。
为了解决找人难的问题,华为建立了内部人才市场,同时推行内部转岗机制。即如果某部门缺少人手,首先会在华为内部的招聘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在十多万名华为员工中甄选合适的人选,而如果有员工适合该岗位,并且对该岗位有意向,可向自己所在的部门提出转岗,取得部门领导的同意后,便可以实现内部转岗。
为了进一步优化内部的人才结构,实现“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人才,运用到正确的地方”,从2013年开始,华为GTS开始着手建立服务人才供应链,上线资源管理系统,资源库中拥有3万名员工的信息,经验、技能、特长及忙闲状况等都可通过这个资源管理系统查询得知。谁会说葡萄牙语?谁有非洲的项目经验?谁的技能合适?什么时候有空?项目组可以到资源库中找符合自己需要的人才,根据项目情况做3~6个月的人力供应计划,实现人员快速精准供应。
2015年,华为的墨西哥AT&T项目便利用内部人力资源库极好地完成了人员调度。墨西哥AT&T项目相当复杂,项目一启动,项目经理李隆兴利用内部人才资源库,仔细甄选合适的人才,广招人马,2个月时间就从中国、美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各国,集结懂西班牙语的人员、懂北美标准的专家以及各类网络专家455人,很好地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让AT&T项目顺利交付。
通过内部人才市场,华为极大地提升了对一线作战团队的人员支援力度,提高了一线团队组建的效率。当然,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内部人才可供调用,利用客户资源、猎头或者外部招聘网站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2.3 对准作战,合理配置人才结构
团队组建完备,人员已经就绪,但是团队的人才结构可能还没达到合理的状态。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成员由于经验或能力的原因,达不到团队作战的要求。例如在华为,围绕着一个项目,许多部门都参与进来,研发、行政、财务、采购、市场等,由于不同部门的参与程度不同,配置到项目的人员难免存在差异,不一定是最适合这个项目的,而项目负责人也不一定对所有成员都非常了解,只有团队运行一段时间后,才能发现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对人员结构进行优化,使团队作战能力最大化。
任正非在谈到华为的资源配置问题时指出,当前在项目管理上,要把最优质的资源配置到项目上。很多项目主管反映,项目实施和落地存在困难。比如说项目财务,环顾一看,大多数是13、14级的员工,极少数是16、17级的员工,他们虽然有冲劲、有激情,但能力和经验还很难承载项目经营和管理的一线责任,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管理机关也很少关注一线项目,导致一线缺少足够的、实时的专家团队支撑。仅凭他们的一己之力怎么能够满足项目的期望和要求?
有时候,团队人员的配置也会出现能力“溢出”的情况,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就是说,团队可能只需要一个“连长”,配到团队来的却是一个“团长”,甚至是“旅长”“师长”。就公司层面而言,这无疑是极大的资源浪费。就团队本身而言,也要考虑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团队成员能力固然越高越好,但高能力也往往意味着高成本,如果高投入不能换来高产出,肯定是得不偿失。
在任正非看来,将来华为的一线作战,可能是21级的“将军”带着一批13级的“班长”和“排长”小规模作战,如果是带一群18级、19级的“团长”和“旅长”打阵地战,那成本就太高了,华为也承受不起。稻盛和夫大力推行的“阿米巴经营组织”实际上就是合理配置人才结构的一种体现。
日本航空公司曾是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由于航线飞行效率低下,人员冗余,日航陷入了严重亏损状态,2010年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稻盛和夫接手日航后,大力推行改革,主要有两个措施:一是推行主动式工作,“敬天爱人,尊重员工”,让员工由被动工作变主动工作;二是“阿米巴经营组织”,将一套会计核算体系植入人力资源管理,去量化组织中每个团队、每个人有多少能力,产生了多少价值,然后迅速做出调整,低效率的团队进行裁员,甚至直接撤裁这一团队,将高薪低能的人调整下来,将高能低薪的人提拔上去,优化内部人才结构。稻盛和夫用两年时间将日航扭亏为盈。
因此,作为销售团队,合理配置人才结构,选用合适的人才,是打造高效作战团队不可或缺的环节。华为与稻盛和夫推崇的“阿米巴经营组织”理念有相似之处,都是用一套量化的会计核算体系来衡量每个人的价值和能力,然后进行调配。当然,具体的执行过程,华为和日航差别比较大,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企业文化和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