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修炼胆与识,当老板哪有时间脆弱
中国象棋高手最大的特点就是笃定和胆识,他们每下一步棋,都有自己的主见,不会因为对手而使自己错乱。反之,那些“臭棋篓子”,常常下完一步棋,感觉不对就开始悔棋,再下一次,又开始犹豫。渐渐地在棋局上就没了主见,被对手牵着鼻子走,最后就只能饮恨败北了。
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时就像是棋手在下棋,不能畏首畏尾,要有胆识下每一步棋。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曾有类似的反省,他写过一篇文章《鹰的重生》,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他这样写道:
我没能在推进企业文化变革创新方面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没有勇气去完全揭开内部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这些问题与高管和一些关键岗位主管、小团队的利益绞在一起的时候,我没有勇气去捅破它;在明知道一些管理者能力、人品或价值观不能胜任他所承担的责任,而我没有果断进行调整。
李东生意识到管理者胆识的重要性,开始改变管理态度,他用老鹰作比喻,认为好的领导者就是要具有鹰一般的胆识,即使会危及自己的利益,也要大胆放手去做,这样企业才会有新的生命。
创业需要胆识。现在很多人想到创业,觉得是一件可怕的事,总感觉没有准备好。或者在创业当中也总是唯唯诺诺,从而导致创业失败。这一定与自己的过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就少了些勇气,少了些做成一件事的气概,或许在咬紧牙关要做一件事时,选择退缩。
《聊斋志异》里讲过一个故事:
一位非常出名的中医,在治疗自己母亲的病症时犹豫不决,一时无法决定该不该加入一味药。因为这味药如果用对了,可能会治好母亲的病,可是万一用错了,将使母亲的病严重恶化,甚至有死亡的危险。这位名医无奈之下,只能转而咨询另外一位中医,后者坚定地认为应该加入这味药。当别人问这位中医为什么这么坚定时,他说:“如果我治好了他母亲的病,我将名扬天下。如果治不好,反正不是我母亲。”
这个故事折射出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实,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创业者,想必都会挺有感慨。因为对于创业者来说,企业对于他,就像故事里的母亲对于名医一样,但他不能有当事者乱的情绪,必须有足够的胆识为母亲下药治病。这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但创业者就是应该这么“狠”。
可是,如何才能判定一件事可以开始实行呢?孙正义(Masayoshi Son)的看法是:一件事情要达到七成胜算就应果断行动,也就是他总结的“顶情略七斗”。其中“七”就是“七成”的意思。行动之所以要“七成”胜算,是因为五成或六成太低,胜与不胜的概率相当,意义不大;高于七成说明胜率高,但一定早已有人进入这个领域了。他们的决策也做得完备,那么自己再进入,事实上成功的可能性已经不高了。如果真的需要有九成或九成五的胜算才行动,那只能说明自己过分谨慎、不够果断,会错失很多机会。
孙正义的许多决策都以“七成”作为判断的基准。虽然还有三成的不确定性,可是就像蜥蜴切掉三成的尾巴依然可以存活一样,将风险控制在三成的范围内,孙正义就有信心能让事业起步,甚至起死回生。
有些成功的企业家甚至认为有三四成胜算时,就应倾力为之。商场如战场,有胆识去抢占先机,就应该勇敢地战斗。
胆识指的并不仅仅是胆量,胆量大的人,可能只是一个莽撞的匹夫。但如果在胆量上加入见识,那便是胆识了,胆识正是将胆量和见识合二而一的综合体。而胆量更多的是源于性格,见识则源于自己的阅历。胆量和见识的关系,也可以用演讲来说明。只有胆量没有见识者,敢于面对广大听众,却只能胡说一通;只有见识没有胆量者,只能将满腹经纶深埋心中,一旦面对广大听众,立马紧张得说不出口。
汉学家安冈正笃(Yasuoka Masahiro)曾说过,人性的三个提升阶段是“知识、见识、胆识”,胆识来源于见识,而见识又来源于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多扩大平时的阅读面,涉猎各方面的知识。知识向见识跃升的必经之路是增加社会阅历、增加实践经验。知识是死的,当它被融合进自己的经验中,就能被称为见识。
创业者有见识了,表现在他可以预见到一些商业机会,对商业机会有异于常人的敏感度。但只有见识没有胆量,就会让自己错失很多机会。很多人都知道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Wozniak),但很少有人知道还有第三位创始人,这个人就是罗纳德·杰拉尔德·韦恩(Ronald Gerald Wayne)。他们三人曾经在1976年4月共同创建了苹果电脑公司。可是不久,韦恩因为担心沃兹尼亚克与其前雇主惠普公司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问题,决定卖掉自己手中10%的股权。要知道,这些股票要是留到现在,已经高达500亿美元左右。后来80岁的韦恩也因此自嘲道:“我想作为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为人们所铭记。”
从见识到胆识,这一个阶段要求我们突破自身的恐惧,融入胆量。这时候,锻炼自己的胆量很有必要。
有一位销售员,准备和一位很有威望的客户见面,这对其而言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战,因此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他也为此做了很多准备,可见面时依然非常紧张。后来,他索性豁了出去,跟对方说:“不好意思,见到您之后,我紧张得无法畅所欲言。”奇怪的是,当这句话一说出口,这位销售员反而轻松了许多,可以更加坦然地将之前准备的东西一泄而尽。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要锻炼自己的胆量,首先要先正视自己的胆量。我们必须先明白自己为何恐惧,是什么使我们内心变得那么脆弱:
迷失自我。一个人失去自我,只好寻找其他人的灵魂来填充自己的躯体。可是,寄人篱下正是自己不安心的源泉。
不确定性。当我们无力把握一样事物时,会让事物来把握我们,这就像从主人变成奴仆,自然心慌。
外界伤害。心理学有“心理阴影”一个概念,也就是一个搁在心中的阴影,让我们对一件事感到畏惧。这种阴影多半源于外界伤害,可能是外界有意的伤害,也可能是自己的理想与外界形成抵触,因此留下的伤害。
患得患失。对个人得失看得太重,成天担心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得到的东西会失掉。胆量就在这种犹豫徘徊里被消磨了。
我们只有明白自己的内心恐惧,才能想办法去解决它。以下几点方法可以用来尝试着解决我们的恐惧,锻炼自己的胆量。
不能情绪化。情绪化的人不够理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忽然自信又忽然自卑,经常患得患失,无法做到宠辱不惊。
害怕什么就去做什么。不要逃避你心中的那块阴影。心理学中有一种内疗法,鼓励人们在解决心理阴影时,第一步就是勇敢地面对它。这一步就是一个大门,你推开了它,会看到眼前一片宁静,这时候你会明白,我们根本没有恐惧什么,就只是纯粹被一种恐惧的心理所阻碍。害怕什么就多做什么,这是进阶,做一次不够,那就多做几次。熟悉会减少事物的未知性,让我们对一件事情更能掌控。
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如果能全身心投入现在所扮演的角色中,演出必然是成功的。不妨看一下你在社会中想扮演的角色是什么,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寻找信仰。偶像崇拜与其说是一种迷信,不如说是一种激励。当我们迷失、缺乏勇气时,寻找一个信仰来指点我们的方向是很有必要的。
创业正是用现在去赌未来。在这么大的一场赌局中,勇敢地掷出手中的骰子,握在手里的骰子是没办法为你赢取更大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