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的北京智慧旅游
当今,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北京作为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大都市,文化、金融、科技、旅游等支柱行业交叉融合,加快了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步伐,促使北京朝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文化创新之城前进。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城市自身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首先,文化与科技的互动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主旋律,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竞争的重要力量。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指引下,文化与科技的“双轮驱动”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其次,国家高度重视文化科技融合工作,文化部、科技部、发改委等部委相继出台政策和规划,推动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很多省市也纷纷出台政策,落实文化科技融合的行动计划。2012年,文化部制定并颁布了《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在更高点上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北京市依托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科技中心等优势和机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政策标准、企业扶植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加快发展文化科技产业,扶持文化科技类企业,系统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产业资源、管理资源、社会资源等,为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2011年建立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区,2012年北京市中关村入选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北京未来发展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需求强度不断增加。这些优势与基础从产业层面推动了北京市各产业的整体发展。
“十二五”时期,旅游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凸显,旅游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渐得到重视。同时,随着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信息技术及其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应用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北京市中关村被称为“中国硅谷”,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产业孵化等科技实力雄厚,与其他科技园区共同支撑北京市科技产业的领先发展,这些为北京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智慧旅游本身就是旅游与科技的融合体,成为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
文化科技融合为北京智慧旅游建设带来政策支持。为推动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北京市成立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文化资源融合、重大项目投资,完善认定文化科技企业标准和程序,努力搭建以园区建设、研发、交易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科技融合平台,并出台《北京市关于深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若干规定》《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规划(2014-2020年)》等指导政策,而北京智慧旅游建设本身也是文化科技融合的产物,以上机构与政策为北京开展智慧旅游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文化科技融合为北京智慧旅游建设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旅游业属于大文化产业,智慧旅游是科技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产物,同时其发展也需要有金融业的支持。而在北京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过程中,文化产业、科技产业、金融产业、旅游产业等关联产业共同发展,产业融合呈现出深入化、多元化等特征,这些条件为推动北京智慧旅游建设营造了良好的产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