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国社区媒介发展模式
(一)社区报
1.我国社区报的发展历程
从2001年我国第一份具有社区报性质的报纸试水至今,社区报在我国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历程,概括来看,我国社区报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南山日报》的创刊为标志,到2005年长沙《东方新报》改版一年以后停刊。这一阶段我国的社区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一到多的发展历程,但是由于理念不清楚、财力支持不够,最终都以停刊或者改版告终。
2001年8月正式发行的《南山日报》作为深圳市南山区区委机关报,秉承着打造“中国第一份社区报”的办报理念,选择与深圳众多都市报差异化竞争的策略,基于其社区性的特点探索社区报纸的发展道路。《南山日报》虽然是一份机关报,但是它在内容上强调接近性,关注发生在南山社区的百姓生活,事无巨细,帮助居民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发行上,与南山区教育局联办面向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周刊》,成为社区的宠儿。然而,好景不长,2004年初由于政策的调整,《南山日报》作为区委机关报不得不停办。
2004年对于中国社区报的发展是重要的一年,虽然《南山日报》被迫停刊,但是另外三家报纸的创办和改版给社区报带来新的活力。长春的《巷报》于2004年2月正式创刊,作为第一份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社区报,同样把贴近生活、服务百姓作为办报宗旨,同时瞄准市场,积极拓展市场化经营,业界普遍认为这是“中国第一张全面市场化的社区报”。然而创刊仅仅一年,《巷报》就因资金链断裂和管理不善而停刊。投资方撤资是停刊的直接原因,而经营管理不善则是根本原因。《巷报》管理层在经营中偏离差异化竞争的定位,逐渐脱离社区报的宗旨,转而向都市报靠拢,又因广告业务经营不善,被迫停刊。
2004年另外两家开始做社区报的是《华夏时报》和《东方新报》,均是通过改版做社区报来走差异化竞争路线。《华夏时报》从城市新闻报的定位改为商圈社区报,以北京CBD核心区为目标发行区域,打造“CBD人的精神咖啡”。但是一年半以后,《华夏时报》因盈利困难,被迫再度改版,舍弃了社区报的发展方向。长沙的《东方新报》同样是出于差异化竞争的考虑,从2004年12月开始改版,在常规的新闻版面之外,设置多达16版的社区读本,初步具备了社区报的雏形,但是一年后仍然以停刊告终。
第二阶段是从2005年初《法制晚报》率先在北京推出社区新闻版开始,到2007年《新民晚报社区版》正式创刊。这一时期社区报的最明显特征是依托于报业集团,借助有影响力的大报推出社区版。
2005年初,《法制晚报》推出社区新闻版,派驻记者深入社区,增加贴近社区居民生活的报道,一方面增加目标受众,另一方面也是差异化竞争的需要。《法制晚报》的做法给北京地区的都市报带来启发,这些都市报纷纷增加社区新闻的比重,社区报在北京以“社区新闻版”的形式扎根。2006年底,《广州日报》推出了社区报试刊号,在部分社区赠阅,同时继续大力发展以“主报+区域金版”(如《广州日报·顺德金版》《广州日报·三水金版》)为主要形式的区域性新闻内容。2007年初,《新民晚报社区版》正式创刊,依托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的强大资源支撑,《新民晚报社区版》逐渐成为上海社区人群的城市生活资讯向导。
上述三家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纸所依托的三家媒体集团——北京青年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在我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依托这些强大的报业集团的人力物力支持,社区版才得以可持续发展,没有重蹈前一阶段社区报试验以停刊告终的命运。但是依托于报业集团也会给这些社区版带来一些困惑,这些社区版多是以社区新闻的形式作为既有媒体内容体系的一个自然延伸,也即从国际新闻到国内新闻、从城市新闻到社区新闻的报道地理范围的细化,至于社区报如何深入居民生活与社区发展形成共振,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三阶段是从2009年至今,这一阶段是社区报不断取得成功并在传媒业得到扩张的阶段。2008年金融危机蔓延到传媒业,中国报纸收益开始明显下滑,都市类报纸同质化竞争严重,社区报逐渐被认为是未来报纸发展的重要选择方向,越来越多的报纸将目光投到社区报领域。
随着社区报探索逐渐深入以及成功案例日渐增多,很多都市类报纸开始了快速社区化的过程。例如在2009年《珠江时报》旗下第一份社区报《桂城社区周刊》正式创刊,之后《珠江时报》每年都推出新的社区报,仅在2013年就发行了三份新社区报。此外,作为我国报业创新代表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于2013年3月份正式创办两份社区报,到2013年底旗下社区报已达12份,这种扩张速度和规模也成为我国社区报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总体来看,社区报在我国已经从零星试验阶段进入一定的规模化发展阶段。
2.我国社区报发展模式
从以上社区报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探索社区报发展路径的过程中,不同的报纸结合自身条件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接下来主要从办报主体和媒体运营方面对我国社区报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一种模式是都市报主导的社区版,办报范围向更微小的地理单元覆盖,其实质是都市报生产逻辑的线性延长。这类模式的优势在于规模化的人员、设备、生产流程、品牌等既有的媒体资产可以向新的社区版快速流动。劣势在于传统媒体的组织文化趋于保守和稳定,从生产模式考虑不易进行开创和革新,不易根据社区情境重新再造生产流程和个性化地配置资源。其可得性空间是都市报未曾覆盖的那些“最后一公里”地域,尽管根据千人日报拥有率等指标进行评估,我国还有很多理论上可行的基层市场罅隙,但进入这些市场的投入产出比无疑也需要同时评估。在这一模式中,有效获得缝隙市场的关键是对市场化手段的娴熟使用。
这种模式新近的实例是以《广州日报》社区报为代表的全市场化模式。2013年3月18日,作为党报市场化典范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两份社区报《大沥社区报》和《清远社区报》创刊,标志着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踏足社区报,到2013年底它已做到了12家社区报的规模。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这些社区报定位于更深入的社区化和更完全的市场化。在深入社区方面,一是发行入户,免费赠阅提高报纸的覆盖率,直接进入居民家庭,公共场所也成为发行覆盖区域;二是借助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专业的采编团队,以专业的态度报道当地居民的生活,同时开展报纸进社区活动,努力实现报纸和社区的互动。在市场化方面,《广州日报》的社区报与当地的广告商合作,以每年固定的金额承包版面,广告收入作为社区报运营的资金来源(严瑱,郁晶陶,东铭,2013)。
第二种模式是政府有关机构主导的工作报,作为社工委、街道、居委会等联系居民的平台,关注社区人和社区事,刊发社区人物报道、邻里故事、文体活动等,实质是作为政府工作的一种延伸。这类媒体优点是在政策信息上较有权威,政府背景和资源使得采访和发行环节都有优势,对增强居民的社区荣誉感、增进邻里互相了解有积极作用。劣势在于主要用于“自上而下”的宣传,必读性和可读性较低,采编人员业务素质难以保障,内容生产没有形成稳定机制。其可得性空间是在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制度化地提供居民利益表达和问题协商的平台,以此形成居民使用的黏性,成为最贴近个人生活的媒介品种。实现该目标的关键是要进一步引起重视加大投入,改变工作报的自发、自为状态,构建起稳定、充实、持续的内容生产机制。
这种模式以《北京社区报》为代表。2009年,《北京社区报》正式创刊,这份报纸前身是《北京社会报》,改版后由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市民政局联合主办。它的创刊也意味着《北京社会报》这份主要由北京民政局出资的机关报走向市场,开始探索社区报发展的新路。《北京社区报》不仅仅局限于刊载社区新闻,更注重建立与受众更深层次的互动,例如报纸的评论板块刊登读者对事件的意见和态度,将报纸的话语权交给读者。媒体深入社区与社区成员深层次互动也是社区报未来发展成社区资讯型媒介和社区服务型媒介的工作方向。
第三种模式是商业机构主导的小区报,由物业公司、房地产公司、广告代理公司等向自己联系的楼盘小区直接推送,以商业信息为主,其实质是商业机构建立与目标客户沟通的一种渠道。这类报纸的优势在于资金充足,制作精良,精确投放,大多免费。劣势在于立足点是商业机构的品牌形象推广和服务促销,对居民的信息需求满足层次较浅,与社区生活的嵌入程度较浅。这类媒介的可得性空间是居民的商业服务需求,但是在业主与开发商及物业的信任与合作关系普遍尚未理顺的现阶段,其运营关键是对居民利益的真切关注和服务意识的建立。
这种模式以《重庆晨报》为代表。《重庆晨报》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第一份都市晨报,现今已经是重庆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纸媒。2013年8月8日,重庆地区第一份社区报《重庆晨报华宇社区报》创刊,逢周四发行。第二天,重庆地区另一份社区报《重庆晨报金科社区报》创刊,逢周五发行。两家社区报是《重庆晨报》与当地两家知名房地产和物业公司合作的结果。重庆华宇集团和金科集团均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在重庆的房地产和物业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重庆晨报》与两家企业合作,可以获得报纸运营所需资金,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两家企业在小区和物业方面的渠道优势,拓宽报纸发行渠道和提高报纸精准投递,使社区报能够真正深入社区,走入家庭。这两家社区报是报业集团和企业集团合作的产物,“小区报”模式也为我国社区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四种模式是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为代表的转型县市报模式,这类报纸也是由媒体集团主导,但是借用原有的机关报资源,从基层工作服务向社区生活靠拢。2003年国家启动报刊治理整顿,对县市级报纸进行分类管理。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于2004年兼并省内9家县市报,对其原有的事业化体制进行企业化改造,成立县市报有限公司,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控股51%,县市报原属县市政府占股49%(王清颖,2013)。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借报刊整顿的机会,兼并基层报纸,与基层政府机构建立了新型合作关系。这也是这类社区报纸最明显的特点,即由党报转型而来,进行市场化改造,成为有党报属性的市场化报纸。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一直在努力将县市报推向市场,这些报纸虽然名为县市报,但实际上具备了社区报性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通过分析认为,虽然原有的县市报还在盈利,但是其主要阅读地点却是在办公室,阅读人员则主要是政府工作人员,一方面是因为其具有党报属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报纸的内容还没能达到家庭阅读的程度,即内容不够本地化,这也是报纸未来可以拓展的发展空间。
第五种模式是非官方非商业的居民自办社区报。居民自办的社区报在现阶段的发展受限于社区报的大环境和自身的具体不足。目前,各地纷纷把社区报作为报纸新的增长点,媒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入社区,讲述和报道发生在居民身边的事,涵盖居民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即使商业性的社区报没能深入社区,那么街道作为最基层的政府组织它所出版的刊物也会填补空隙。在商业资讯和政府资讯都涌向社区的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社区居民自办报纸的内容空间就被压缩,缺乏可以刊载的独特内容;另一方面,居民自办的社区报在财力人力方面存在局限。可以说居民自办社区报主要依靠的是社区居民的热情。就居民自办社区报的形态而言,内容不够充实,篇幅较少,只能靠免费赠阅,并且出版日期不固定。这也使得这类报纸很难通过刊载一定的广告来维持基本运营。严格来说,居民自办社区报还难称其为一张报纸,因为在我国报纸的发行必须有刊号,这对于居民个人或小群体自办的报纸而言几乎是难以实现的,这也是其发展的最大障碍。
值得关注的是,在各级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过程中,它们也着力于通过出版物开展工作。居民自办社区报可以与街道或社区居委会等机构的出版物相结合,由街道或居委会出资,社区居民承揽日常运行,以此合作方式来发展社区居民自己的报纸。这样报纸就可以有较为固定的出版日期,甚至是广告收入,居民积极参与办报,这一点则是别的类型的社区报难以做到的,这有利于报纸全方位深入社区生活。这种模式在未来社区报的发展中值得深入尝试。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社区报在我国经历了一段波折期后逐渐提速发展,但是要形成成熟的内容采编、发行和管理机制,社区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述多种样貌的办报模式为社区报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未来的社区报可以进一步优化对各方面社会资源的整合。同时,社区报也面临着挑战:首先是形态上的,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介形式,虽然社区报可以深入社区,具有较高的内容贴近性,但是纸媒的参与性和内容生产的便捷程度相比于新媒体来说仍有明显劣势;其次是理念上的,当前社区报普遍被当作报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其商业价值凸显,而借助其搭建以居民参与互动为主要特征的社区沟通平台的作用往往被边缘化,这也是我国社区报在成为真正的社区媒介的过程中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社区网站
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它使参与性和互动性成为媒介发展的趋势。社区网站与社区报的最大区别也在于其广泛的参与性和即时便捷的互动性。
1.网络社区与社区网站
网络社区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由于互联网信息具有海量性,人们不可能关注到所有的网络信息,因此,他们使用互联网对信息有一个筛选的过程,这也是网络社区组成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即通过信息筛选实现群组聚集。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平台,人们以相同或类似的兴趣、爱好,或者出于对某类话题的持续关注而形成一个群体,并就他们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沟通交流,形成一种认同感。虽然这种认同感基于虚拟互动形成,但这个群体并不会因为成员个人兴趣、爱好或者对某类话题的关注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换言之,这个群体有稳定性,并且成员的流动并不会对这种稳定性产生致命的影响。社会成员在互联网平台上占据某个区域,在这个区域当中沟通、交流或者分享信息,所占用的互联网区域就是这个网络群体存在的载体,这种组织形式被称为虚拟社区或网络社区。它并不依托于线下的现实社区而存在。
与网络社区不同,社区网站或者又称作社区论坛,是一种基于现实社区的网上社区,这也是二者之间的最大差别。社区的本质是一种共同体,成员之间因为共同的生活习惯或者共同的生活地域等聚集起来形成社区。在这一共同的生活地域中,人们产生共同的话题、共同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基于真实社区的网站实际上是为这种实体社区的人们量身搭建的一个沟通平台,社区先于网站建立,网站基于社区而搭建。网络社区(虚拟社区)则相反,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们聚集于互联网的一个角落,形成网络社区,网络社区的整个形成过程都是基于互联网的,与其成员所处的真实社区几乎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同样是与互联网有关的社区形式,社区网站与网络社区相比,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有真实性。
本研究是基于现实社区的,所以研究对象主要是社区网站,而非虚拟的网络社区。
2.我国社区网站的类型
对社区网站的分析,可以从多种角度展开,社区网站的创办者或者推动者会对社区网站的运营和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以下主要从社区网站运营主体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分类。
第一,政府机构推动创办的社区网站。社区网站的发展与我国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区发展经历了从单位制社区到新型社区的转变,社区内的关系变得松散。互联网的发展为改变社区松散关系、加强社区治理提供了契机,由国家推动的社区信息化应运而生,而社区网站建设就是社区信息化的核心。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在社会治理的部分中提出,通过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因此,这种由政府出资搭建、政府拨款运营的社区网站建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具体来看,政府推动创办的社区网站也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一种是政务延伸型社区网站,是电子政务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社区网站由政府相关部门创办和运营,内容多是相关的政务新闻和政务信息公开。这种社区网站会覆盖一个城市中的所有社区,提供城市和社区动态、生活服务、便民服务等,在具体的社区页面还会有更多本社区相关的内容。如西安市社区信息服务管理中心(http://www.12343xa.gov.cn),是由西安市政府批准设立的负责西安市社区信息服务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国家在西部实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唯一试点项目。在网站首页的导航栏即有“西安市情”“政府要闻”“办事指南”“生活西安”等导航条目。在网页的边栏,更有详细的“便民服务”导航,包括查询公交、话费、行车违纪等。在首页还有专门的“社区服务”板块,包括物业、家政、物流、劳务等服务,还有一些西安市相关的新闻动态以及滚动的“社区公告”等。在首页的导航栏,还有西安市所有社区的名录,链接到每个社区。但是每个社区并不是都有自己独立的页面,而是基于首页的模块,增添一些社区的介绍,并且没有具体到展现每个社区的生活服务信息。这种政务延伸型社区网站可以为市民提供一定的生活服务信息,但是以政务和城市新闻为主的内容缺乏与社区居民互动,不能让社区居民产生亲切感。而且在网站的建设过程中,片面强调对社区数量的覆盖面,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网站内容的充实度与实用性,导致社区网站形式大于内容,从长远看还需加强其沟通居民的角色。
另外一种是政府主办的互动型社区网站。这种社区网站虽然也是政府主办,但是在政务信息和地方新闻的发布之外,更多是以论坛的形式来实现社区网站职能的。“红网”是湖南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的区域性综合网络服务平台,建有省内各地方站和地方论坛,成为地方内容发布和沟通的平台(红网,2015)。以汨罗为例,汨罗市委宣传部成立了“中国汨罗网”,将其作为汨罗的新闻门户网站,实际上是“红网汨罗站”。“汨罗江社区”是“中国汨罗网”下设的一个社区频道,是一个以互动为主的信息集散地,包括论坛、空间、群组等。在社区论坛页面,该论坛截至笔者访问日期时已经累计发布将近68万条帖子,拥有3万多会员,日均发帖量在400条左右,同时在线会员最高纪录超过一万人。“社会民生”板块主要内容是官方与居民的互动,例如“献策汨罗”“百姓呼声”等,另外几个比较大的板块主要是“文化”“生活休闲”“汨罗团体”等。所有的社区论坛板块都是互动性质的内容,与前述社区网站相比,这种社区网站虽然也是由政府主导的,但是具有较高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更能发挥社区网站的沟通功能。
第二,居民自办的社区网站。这类网站的创办主体是社区居民,出现由居民自办的网站,与我国的社区发展模式有密切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兴建了大批依托于单位的单位制小区。小区居民除了地缘联系紧密之外,由于工作相同或相似的原因,沟通交流也较为紧密。改革开放之后,单位制小区式微,住宅商品化带来的是多元化的社区,除了地缘的接近性之外,社区呈现出分散化趋势。社区成员之间不再像单位制时代的小区那样有紧密的联系,出现了人际关系疏离、沟通不畅甚至沟通渠道缺乏的问题。但由于同住一个社区,在社区共同关心的问题方面,社区成员又必须及时有效地沟通,比如社区业主买房前的沟通交流问题、共同关心的物业问题、入住后的维权问题等,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是新型社区所必需的。互联网的普及和社区成员结构的变化,推动了社区互联网沟通平台的诞生。互联网的普及给居民自建社区网站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可能性,而新建社区的居住成员年轻化、高学历和高收入的趋势也使得社区网站的搭建和使用得以实现。尤其是在互联网已经成为这些新型社区成员主要信息媒介的情况下,社区中的一些互联网爱好者包括互联网从业人员便通过建立社区网站的方式来搭建社区沟通的平台。
以北京为例,新生代移民和城市搬迁户在北京的城乡接合部大量聚居,如天通苑、回龙观地区,基于这种新兴社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社区网站。这些网站大多成立于2000年到2004年之间,在初期基于社区成员的个人兴趣而创建,后来随着线上线下交往增多才逐渐发展壮大。例如回龙观社区网创立于2000年,站长刘强建站时的初衷是为了给回龙观地区置业的业主们提供一个信息平台。但是随着社区规模的迅速增长,业主的多样化需求促使社区网站的板块也逐渐完善,由于内容仍是完全基于回龙观社区的,这使得网站虽然有近四十万的注册用户,但是仍然保持了相当高的活跃度和黏性。回龙观社区网和回龙观社区形成的新型的“社区互动—黏合”模式是北京近郊社区媒介发展的一个范本。
第三,商业网站所建立的社区论坛。这也是基于实体社区的一种社区网站形式,由商业网站负责运营。以国内著名的房地产家居网络平台搜房网为例,在其业主论坛频道,搜房网为其所覆盖城市的几乎所有新建商品房小区搭建了专门的业主论坛页面,包括装修论坛、楼市话题、主题论坛等板块。小区业主可以通过注册搜房网账号进入论坛发帖,实现小区内部的交流。除了搜房网外,国内著名的门户网站都在自己的房地产频道设立了业主论坛,商办网站因此也成为基于实体社区的社区网站的一种形式。
但是这种类型的社区网站其实更像是一个“小区论坛”的页面。首先,它们没有独立的域名,使用的是网站的二级域名所形成的链接。其次,这些论坛是基于一个楼宇小区,并不是基于一个生活社区的概念在一个小区内形成一个沟通的平台。相对于前述回龙观社区网而言,这种形式覆盖的范围更为精确,更贴近业主,容易形成社区内部的沟通和交流。但同时这种形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由于楼宇小区的住户规模有限,可能导致小区论坛的发帖量少,活跃度和黏度不高,内容更新和讨论都不够频繁,最终导致论坛的荒废。
此外,小区的物业公司为小区居民搭建的社区论坛也是社区网站的一种类型。业主和物业是社区基本关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社区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存在的某种天然“对立”关系给这类社区网站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物业公司作为社区网站的创办者,在社区网站中掌握着话语权并且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这种情况极易导致沟通的不畅甚至失败,尤其是在社区业主对物业公司提出质疑的情况下。目前,物业公司创办的社区网站在社区网站整体中属于“小众”。
(三)社区微博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趋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社交网络使用日益深入。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社交应用用户规模为5.3亿,网民使用率为77%。微博作为重要的社交网络,不仅搭建了社会关系平台,更形成了一个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集散地,用户可以自由发布信息,并通过评论和转发的方式进行互动。微博集信息发布和关系搭建于一身的特点正是社区开通微博所要达到的目的:信息的告知和成员的互动。
新浪作为较早推出微博的互联网公司之一,积累了众多用户,根据新浪发布的微博用户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9月底,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数约为2.12亿,日活跃用户数约为1亿(新浪微博数据中心,2015)。本部分即以新浪微博为例,通过量化指标对社区微博账号进行数据分析,以考察社区微博发展状况。
1.分析方法说明
在微博ID的甄选方面,首先,为了统一标准,所选样本全部基于真实的社区,以“社区”或者“街道办”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然后按照顺序挑选基于真实社区的微博ID。其次,为了体现全国社区微博发展状况,在样本筛选中,选择根据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区划进行抽样。具体方法是先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抽取五个东部省份和直辖市:北京、福建、广东、江苏、浙江;五个中部省份: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吉林;五个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重庆、甘肃、新疆、广西、内蒙古。在十五个样本省级行政单位中,除直辖市之外,均选择省会城市或者同级城市作为抽样城市。一方面,省会作为省、自治区的行政和经济文化中心,社区发展也较地区内其他地域更为充分;另一方面,均选择省会,有利于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之间的比较。针对以上抽样所得样本,对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社区微博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和对比分析,进而概括描述我国社区微博的发展状况以及地区之间的差异。
在考察指标设定方面,我们对样本分析以下方面的内容:
平均粉丝数:各地区样本ID的平均粉丝数。
平均日更新微博条数:每个地区样本ID平均日更新微博的条数。
微博原创率:每个样本ID原创性微博占所发所有微博的比例。
传播度和参与度:包括微博被转发量和微博评论数,样本ID微博被转发的数量和评论数量分别为0~20、20~50、50~100和100以上四个档,分析每个档所占比例。
2.社区微博现状
(1)社区微博的覆盖度:平均粉丝数。社区微博作为社区沟通的一个窗口,吸引的主要是社区成员的关注,粉丝数反映着微博的受关注度,同时也是考察社区微博对社区成员覆盖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平均粉丝数对比中,将平均粉丝数量分为五个范围,分别是100以下、100~300、300~500、500~1000和1000以上,分别统计五个数量范围内样本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然后进行比较,结果如图2—1所示。
通过对比图2—1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三个地区所选样本中,西部和中部100粉丝以下的样本接近或超过半数,而东部地区仅仅占14%。东部地区占比最多的样本是1000粉丝以上的ID,接近三分之一,达到32%,相比之下,中部和西部地区仅仅占6%和8%,分别是东部地区的五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此外,在东部地区,粉丝数由100以下到1000以上的占比是一个递增的态势,即发展规模较大的社区微博占多数,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刚好相反,是递减的态势,即发展规模较小的社区微博占多数。
图2—1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粉丝数占比
以上对比说明,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当中,社区微博粉丝数是一个递减的趋势,假定三个地区的社区规模是一致的,那么社区微博的覆盖范围呈现由东到西递减的趋势。
(2)社区微博的活跃度:平均日更新微博条数。一个ID的平均日更新微博条数是反映这个ID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比三个地区平均日更新微博条数分布可以看出三个地区的样本活跃度,统计结果见图2—2。
图2—2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日更新微博条数对比
从三个地区的对比情况来看,东部日均更新1条及以上微博的ID占到24%,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三倍和四倍,显示出东部地区的活跃度高于中部和西部。但是从整体来看,三个地区样本日更新微博条数不足0.5的均达到六成以上,这说明虽然三个地区之间有差异,但是它们的整体状况却是相似的,即全国范围内基于真实社区的微博ID更新频率不高,活跃度较低。
(3)社区微博原创率:微博原创率反映着微博的运营人员或者机构对微博的重视程度和对微博平台的态度,二者呈正相关。在统计过程中,将微博原创率占比分为30%以下、30%~50%、50%~70%和70%以上四个范围进行考察,统计结果见图2—3。
图2—3 微博原创率占比
图2—3反映出三个地区之间微博原创率相差不大,其中70%以上的微博原创率占比最多,说明微博运营人员对微博平台的重视程度较高。此外,三个地区通过微博原创率表现出来的对微博的重视,说明微博这种新的媒体形式在社区沟通层面得到了认可,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社区媒体沟通的形式。
(4)社区微博传播度:传播度包括微博转发量和评论数两个方面。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工具,转发功能可以使所发布的信息能够通过人际传播进行扩散,评论功能则是粉丝或者非粉丝参与微博评论并与博主形成互动的一种手段。此外,转发和评论通常可以一起使用。这里统计样本ID微博的转发量和评论数来考察社区微博的传播度和参与度。
在操作方法上,将样本微博ID被转发的数量和评论数量分别分为0~20、20~50、50~100和100以上四个档,分析每个档所占比例,统计结果见表2—1至表2—3。
表2—1东部、中部、西部评论数分布
表2—2东部、中部、西部转发量分布
表2—3东部、中部、西部平均粉丝数
将表2—1的平均评论数分布和表2—2的转发量分布结合起来,对比三个地区的平均粉丝数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哪个地区,0~20档占据绝大多数的比例,其余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说明在全国范围内社区微博的传播度不甚理想,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更是极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评论数体现的是微博作为交流平台的数据,转发量则指的是微博作为信息传播平台过程中二次传播的概况,并不涉及微博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传播效果。
社区与微博相结合是社区在使用新的媒介手段实现信息发布以及与社区居民沟通的探索。以上数据所描绘的结果大致可以呈现我国社区微博的发展状况。
在经济较为发达、社区发展较为完善的东部地区,社区微博的覆盖度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高,社区微博的发展与经济水平和社区发展水平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社区微博的活跃度从东部到西部呈现递减的趋势,但是就全国范围而言,社区微博的活跃度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活跃度低自然导致难以达到社区利用微博平台的预期效果,容易形成活跃度低—使用更少—活跃度更低的恶性循环,使微博难以起到在社区沟通中应有的平台作用。
虽然活跃度较低,但是无论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在微博原创率这个指标上都体现出对微博平台的重视,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社区微博的发展。
就全国而言,居民的参与和互动不够理想,这使微博作为沟通平台难以起到有效作用,单纯成为一个信息发布手段,这种缺少参与和互动的信息发布手段其效果甚至不如传统的社区沟通方式,这一媒介特征使得社区居民使用微博进行沟通、协商和治理的意义甚微。
(四)社区即时通信工具
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社区建设及管理逐渐出现数字化趋势,QQ、飞信、微信等各种即时通信渠道以其便捷性、即时性服务于社区居民。
QQ群是网络即时通信方式中较便捷的一种,通常由专职的社区工作者组建,群成员一般为社区居民。QQ群以现实中的社区为基础,内容与社区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息息相关,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与互动。
同为即时通信类的微信则具有公共平台的功能。与QQ群不同的是,微信公共平台实现的是点对点的信息传播,通过公共平台可以向关注了公共账号的居民群发文字、图片、语音等多种形式的内容。除了获得群发的信息,社区居民还可以通过语音对讲的方式便捷地咨询社区事务,获取社区服务。
飞信是移动运营商提供的即时通信服务,可以实现短信的群发功能,通过短信的群发可以便捷地实现点对点的社区信息通知、社区动员等。飞信提供的“群”功能也能使参与其中的社区成员通过短信就能方便地实现群聊功能,为社区沟通提供了较为便捷的方式。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社区管理者通过即时通信工具发布社区管理信息、生活服务信息,搭建情感交流平台,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培育居民参与和写作的理念。以社区QQ群的使用为例,已经在这些层面发挥了作用:
第一,提供新闻线索,协助社区管理。社区传播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提供信息和服务,也正是由于这一特性,才使社区传播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的沟通工具不仅可以提供便捷的服务,还可以一定程度地解民忧即化解居民烦心事。例如位于江苏省苏州金鸡湖畔的琼姬墩社区,经过社区QQ群搭桥沟通,有效解决了社区居民关注的烦心事(张登峰,2013)。有居民在社区QQ群上反映,沿湖的栈道边乱停乱放了不少车辆,这不仅对人行栈道及沿湖绿化造成损毁,也影响来此散步的居民,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居民劝阻无效后只好把照片晒在社区QQ群里,希望得到社区居委会帮助。社区工作人员看到QQ群里的情况后,迅速查访现场,并与城管部门及时沟通。园区城管部门实地了解情况后,在栈道入口处加装了两个不锈钢栏杆。这对阻止车辆进入、保护环境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社工和居民委员会的工作通过新的沟通工具的桥梁作用,使信息畅通、服务便利。
第二,提供商业资讯,便捷社区服务。基于真实社区的QQ群也为商业交易提供了便利。它将现实生活中的邻里人际关系挪移到线上,消除了陌生感和距离感,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成为社区开展商业服务的关键一环。重庆金科花园QQ群主要是相邻小区的居民,约有300多人,这让周边的商户们很快嗅到了商机。“在征得QQ群成员们同意之后,老李(群管理员)会不定期把周边商家的促销信息发到群里。群相册发挥了作用,商家拍摄的产品实物图片,让居民对优惠的商品一目了然,也不会打扰成员的日常交流。”(新华网,2013)在社区商业平台的打造中,QQ群主要以居民间的信任为依托,为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息息相关的商家提供与居民的对接服务,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区成员的凝聚力。
第三,提供交流平台,沟通居民感情。现代社区居住方式的改变使一幢幢高楼大厦里多了几分邻居间“见面不相识”的陌生感。新的通信手段可以拉近群众之间的距离。例如爱工北社区是沈阳市铁西区的工厂撤离后新建的居民社区,在新的高楼建好后,封闭式物业管理的居住格局也切断了原来旧有的老邻里关系。在网名“江南红娘”徐佩英的建议下,社区通过建立QQ群来解决加强居民联系沟通的问题。通过QQ群,爱工北社区不仅组织了各种社区文体娱乐活动,而且出现了邻居拼车送孩子上学的,还有邻居间互相送闲置婴儿车、装修材料的,也就是说“通过社区QQ群真的增强了邻里关系”(张春红,2011)。
社区网站、社区微博、社区即时通信工具都是由互联网衍生而来的新的媒介形式,新媒介的交互性和参与性特点在社区层面得到了体现,使更多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传播。社区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进行社区公共领域的建设,为社区居民的意见表达和交流创造必要的条件,特别是社区治理日益趋于自治的态势下,社区公共领域的出现能够反映居民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汇聚公共意见并促成民主商议,从而保证社区内事务的协商解决。
(五)社区公共设施
社区是一个空间概念,具有主体性的人在社区传播过程中,不仅与空间发生联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赋予空间意义,并附加上自我认知。因此,社区传播不仅仅是在社区中的传播,也可看作通过传播行为来建构社区。
社区传播与空间实践密不可分,作为空间实践的传播行为会赋予地点意义。人们通过空间实践标记了特殊的符号,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人类实践与环境对话的过程,人们使用、标识特定地点的行为本身就在传递信息,因此也可看作一个传播的过程。在我国大部分社区中,健身场所、休息椅、幼儿园、卫生间、休息亭等都可以看成这样的公共空间。市民通过定期或定时在某个地点会合、交往、沟通,形成了社区传播网络产生的环境。在其中,由于每一个人都带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空间实践行为本身也需要与他人交流,甚至需要多人协商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在这种社区传播结构中,实践行为与身处其中的人的社会关系的变革相互渗透,形成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有学者分析某市“健身坡”,认为这是公共实践赋予社区空间意义的体现。J市“健身坡”并非居民的居住空间,但是因其符合提供社交和支持人际关系网络、拥有共同的地点、具有团结的情感和活动诸多作为公共空间所具有的特性,因此也被看作具有公共空间属性的“社区”,不仅为传播提供了特定环境,而且许多传播行为本身也是空间实践行为。当地居民通过爬山、健身、跳舞、打牌、聊天等方式,使社区成为有意义活动的地点,也会有更多的实践和传播行为发生在公共空间,也正是作为空间实践的传播行为对地点赋予意义的过程,从而制造地点,实现再地域化(谢静,2013a)。
我们可以看出,居民在社区公共设施进行健身活动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空间实践与社区传播行为,可以构建富有意义的地点,这本身就是一种身体实践。以社区公共健身设施建设为例,2012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将有较大发展,50%以上的县(市、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国家体育总局,2015)。这些社区健身设施场所是不少社区传播发生的特定“地点”。在这样特定“地点”所发生的传播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面对面互动,其中的“媒介”是广义上的媒介,如树、座椅、石头等也成为社区的文本与媒介,由参与者将它们记录和铭刻在社区空间中,交流活动也形成于社区传播基础结构的环境之中。其关键机制就在于:人们熟悉和同处于同一个空间,容易针对共同关注的事物或活动形成互动,建立认知和情感方面的联系,形成一定的团结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