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出版“国际中国哲学精译系列”的重大当代意义
成中英
“中国哲学”的正名与国际发展
1973年3月,我创办的英文《中国哲学季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简称JCP或JOCP)第一期在欧洲的荷兰正式出版了。这是我经过两年的筹划出版的一份正式学术刊物,目的在于推动中国哲学在国际上的发展。这是我倡导的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思想的一个根本性实现。我从1964年起在美国的夏威夷大学哲学系任教,同时负责发展当代西方分析哲学与传统中国哲学。那时,西方哲学学者对中国哲学完全没有概念,甚至否认有中国哲学。美国重点大学把中国人的思想研究归到历史课程或亚洲研究课程,欧洲则放在汉学研究所。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粗糙而错误的见解,是对中国人探索宇宙本体、生命真实与道德价值传统的一种漠视与轻蔑。我理解的“哲学”正是对宇宙本体存在、人类生命真实以及审美与道德价值的体认与反思,它通过理论化的语言,系统化或非系统化地陈述出来或提示出来。希腊文“哲学”一词已有了这个含义。苏格拉底将对此等问题的考察活动定名为“爱智之学”(philosophia),并未排除前苏格拉底(Pre-Socratic)哲学家的各种有关真实与生命或道德的思考。此后,哲学在欧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形成的理论更是包罗万象,但却万变离不开有关形上本体存有、终极真实、知识真理、伦理行为、价值意识、人生目的等核心问题的关怀与讨论。显然,这些论题也都出现在中国从古到今的议论文章与对话记录之中。就实质而论,中国哲学的哲学内涵从先秦到当代也都是高度自觉存在的,而且是丰富多彩、川流不息的,完全可以与希腊哲学、英国哲学、法国哲学、德国哲学或任何欧美哲学相提并论,只是人们碍于表达形式、语言用法与创新方式的特征未能认识到此罢了。
无须否认,中国哲学未能发展成为一个完全系统化的论述或论说形式[1],形式逻辑的推理也不彰显。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没有哲学,而只是说中国哲学需要后来学者的挖掘、形式彰显与系统陈述,使其在现代的语言中能够表露出来。它的原有的非系统化状态,固然是一个发掘的障碍,但却也是一个可以不断发展与不断诠释的原料或资源。基于此,研究中国哲学更为必要,它需要一种创造的眼光、一种分析的头脑、一种理性的建构能力,以及一种综合判断的智慧。中国哲学从来是与人的生命体会、宇宙经验以及自我颖悟而睿智的文理密察结合在一起的,是整体的深刻的心智活动过程纯化为简洁的语言的直接表露。因此,认识中国哲学需要一个过程,一个思考的时间和一个思考的空间。它可以基于中国哲学的语言,呈现在任何人类成熟的语言之中。据于此,我不但肯定了“中国哲学”的地位以及为其正名的重要意义,我也深知并确信我们需要一个中国哲学呈现与发展的国际地盘,一个倡导其丰富内涵的世界平台。
英文《中国哲学季刊》的创立
在此基础上,我决心创办一个国际性的以英文为媒介的中国哲学杂志。我深信中国哲学的理论能够表达为西方的语言,并在此表达中获得一个分析与论证的结构。因此英文《中国哲学季刊》在1973年的诞生,虽然是一件十分艰巨而又庞大的工作或工程,但也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它代表了中国哲学表达与再现的突破,也代表了其在西方学界(尤其是西方哲学界)传播与发展的突破。它建立了严格的学术论文标准,在要求专业的学养基础上促进开展性、创发性的思想诠释与理论重建,并与西方专业哲学相互沟通和问难,以促进中国哲学内涵的现代意义、后现代性意义,以及后后现代意义;中国含义、全球含义以及全球视域性含义;发扬中国哲学智慧,西方哲学逻辑条理,乃至超融中西传统,创造人类哲学思考的新境界与新体系。此一工作已经进行了数十年,而数十年如一日,从未懈怠,从未脱期,英文《中国哲学季刊》今日取得在国际哲学刊物中评价极高的地位,并非偶然。
从1973年到2008年,英文《中国哲学季刊》已连续出版了36年,因而有36卷;每卷4期,共144期;每期165页,平均有7~10篇论文,约有1008~1440篇论文。它包含了中国哲学的所有部分,从《周易》而下,诸子百家、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近民国及现代哲学,莫不在宇宙本体、生命人存、知识信仰、伦理道德、美学艺术、社会正义、语言诠释、逻辑建构、概念分析与中西比较等课题中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与成果,形成了在不同观照下的论题解析与思想发挥。不但如此,英文《中国哲学季刊》还引进了相关的西方哲学的论题与理论或观点,作为比较与相互诠释和分析的参照,以得出推陈出新的命题。自2006年开始,它又新加了增订本作为专刊与第五期发行,目前已出版了三卷。
中文“国际中国哲学精译系列”计划的实现
英文《中国哲学季刊》的发行,带动了中国哲学在西方的哲学定位,也鼓动了中国哲学在西方与世界的关注与研究,更提携了海外新一代的中国哲学学者,甚至可以说促进了“中国哲学”这个专业学科的建立。在此理解之下,数年前在国内发生“中国有无哲学”的论争时,我顿感陷入一个新的断层,警觉到中外的沟通还是太隔阂了。原来这36年在西方甚至在苏联接触到的“英语中国哲学世界”对中国学者来说却是陌生的,中国哲学的自主观念似乎还没有建立起来。我自问我是否应该在这方面多做出一些努力呢?英文《中国哲学季刊》创立之后两年,它支持的“国际中国哲学会”发展起来了。经过在美欧的二十多年发展,“国际中国哲学会”举行的第九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议于1993年第一次在北京大学召开。2001年,第十四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议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召开。2007年,第十七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议又在武汉大学召开。经过这些发展后,为了更好地沟通中外,更好地发展中国哲学,更好地建立中西哲学的比较、互动与融合研究,积极引进英文《中国哲学季刊》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了。
我把这个引进的计划提议给中国人民大学的副校长冯俊博士时,他立即表示赞同与支持,令人振奋。后来再经过人民大学校方正式认可,决定实行此一翻译出版计划,并由人民大学出版社每年分两辑出版。经过冯俊校长的努力,人民大学校方决定成立“国际中国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负责翻译与编辑此一浩巨的系列出版物,同时也正式开始推动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的学术工作。在此信念下,通过两种语言——英文与中文,中国国内哲学界老中青的学者都可以参与到此一极富时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学术发展与推广工作中,对西方的中国哲学思考进行省思,将中国的哲学问题与西方进行对话与比较,从而创造一个激发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哲学新思维,融通古今,融合中西,而融通不离条理,融合包含多元。如果人类哲学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元,这就是一个开始;如果中国哲学要大行于天下,这也是一个开始;如果中国哲学要做出划时代的贡献,这更是一个开始。哲学是人类追求最高价值的自我实现与群体实现,代表人不断的自我界定与自我提升,是一项新意识、新创造。它发展至今,显然已到了融合中西优秀的哲学传统的阶段。
基于以上所述,此一“国际中国哲学精译系列”的出版,不只是一项在中西方用英文写作有关中国哲学的最新著述的介绍,而且是一项中国哲学国际化与世界化的奠基工程。它的重要意义不在翻译,而在激励,在吸引,在带动,在期待,在示范,在推进,在创造。我们称此一出版物为“精译系列”,因为它是基于英文《中国哲学季刊》的论文精心翻译出来的。“精译系列”的每一辑至少包含了两期《季刊》的中国哲学论文,但却不包含该刊的任何书评与哲学信息,故可视为纯粹的当代中西学者讨论中国哲学的论文选集。当然,由于中文本乃系初创,容有许多翻译上或编辑上的缺失,亟盼读者和专家们予以惠正。
对支持者的感谢
最后,我想再次对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也是人大哲学院院长的冯俊教授热心促成“国际中国哲学精译系列”计划的实现,表达我由衷的感谢!对中国人民大学校方的大力支持表示激赏与感谢。对诸多参与翻译与校对的人大哲学院同仁和人大出版社同仁表示谢意。温海明博士此次负责联系翻译工作十分尽力,我也在此一并致谢。
2009年1月
序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
注释
[1] 其实在先秦时代,公孙龙子、荀子、韩非子等人的著作已经具备了系统化与推理论证的规模,用现代的西语翻译出来,就是一篇篇极好的哲学论述。我在此可以提出公孙龙子的《白马篇》与《指物篇》,荀子的《正名篇》与《解蔽篇》,韩非的《主道》、《说难》与《解老》作为例证。其实在儒家传统中,除孔子与孟子用对话的形式表达他们的哲学思考外,其他儒者如曾子、子思、子游、子贡等的论述也都或多或少具备了推理论证的形式。如《中庸》所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就是一个否定后项以否定前项的逻辑推理(modus tol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