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财产权的类型化与体系化研究:基于信息哲学的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编 无形财产权体系化的理论基础

海德格尔曾指出,先有“存在”(Sein)后有“存在者”(Seiend),在“存在者”还不明确的时候,“存在”就已是确切可知的了,“存在”乃是一切“存在者”的共性。[43]同时,“存在总是某种存在者的存在。按照种种不同的存在领域,存在者全体可以成为对某些特定事情的区域进行显露和界说的园地。”[44]“存在者”就是“我”,一切存在者即整个世界都是的结果。一般认为,“存在(Being)有两义:(1)与思维相对,是物质的同义语。在这个意义上,存在包括外部世界的一切具体客观实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2)与‘无’相对,是有,是对无的否定。在这个意义上,存在是对世界上所有事物的一般概括,包括世界上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45]显然,海德格尔的“存在”属于第一义本体意义上的存在,是整体抽象的含义,“存在者”属于第二义上与“无”相对的“有”,是个别具体的含义。

就“有”而言,北京的“水立方”属于有,且为物质世界的有;《西游记》中的金箍棒也属于有,但为主观世界的有。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奎因,在论述本体论时提出,要注意区分两类存在的问题:一为“何物实际存在的问题”;二为“我们说何物存在问题”。前者是关于“本体论的事实”问题,后者则是“本体论的许诺”问题,即“在概念框架中有”之问题。[46]奎因这里提到的两类存在都属于上述第二义上的存在。“本体论的事实”就如“鸟巢”“水立方”一样;“本体论许诺”就如我们说《红楼梦》中有风月宝鉴、《西游记》中有金箍棒一样。它们都不具有本体意义。但它们都属于第二义上“世界中有”,而非第一义上“本体的存在”。

本体一词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47]提出,“巴门尼德存在论的确立,在哲学史上被公认为本体论诞生的真正开端。后来柏拉图发展了巴门尼德存在和非存在、本体与现象、真理与意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存在或本体就是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哲学追求的真理”。[48]从词义上看,本体是“与现象相对。指只能用理性才能理解的本质”[49]。“所谓本体就是作为存在物存在之本原的体”。[50]汉语本体一词有两个英文对应词,即“substance”和“noumenon”。英文“substance”一词,“在词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腊文‘ousia’,‘ousia’是‘einai’的名词形式,其意义相当于英文的‘being’——‘存在’……‘ousia’最早的拉丁译文是‘essentia’,有‘本性’‘本质’与‘本体’的内涵,相当于‘一般的存在’,而后世有些学者把‘ousia’理解为拉丁文的‘substantia’——‘实体’‘具体的存在’,相当于英文的‘substance’。直到公元4世纪,‘essentia’与‘substan-tia’一直被作为同义词来使用,随着后来哲人对万物存在的本源——终极猜想的精致化,他们开始注意到对这两个词的界分,中世纪第一哲人教父圣·奥古斯丁认为只有‘essentia’在词义上才可以指称处于永恒不变状态的神。在中世纪经院哲学这里,神是指称创生万物的基点——本源——终极存在,也就是本体,相当于东方中国老庄哲学的‘道’。现在讨论中所使用的本体(noumenon)这一概念,其基本内涵即源自于‘essentia’,在康德及其以后的哲学那里固下来,意指万物恒定不变的基点、本源”。[51]在康德哲学中,本体亦指“自物体”或“自在之物”。[52]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认为,本体“就其最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确切的意义而言,乃是那既不可以用来述说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的东西”,而且本体还具有层次性,“在第二性的意义之下作为属而包含着第一性本体的那些东西也被称为本体;还有那些作为种而包含着属的东西也被称为本体。……除第一性本体之外,任何东西或者是可以用来述说一个第一性本体,或是存在于一个第一性的本体里面。……因而如果没有第一性本体存在,就不可能有其他的东西存在”。[53]可见,“无”与“有”就是本体与现象的关系,亦即本质与现象、抽象与具象、一般与个别、理性与感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