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与职能
一、审计的对象
审计对象是指审计监督的范围和内容。通常把审计对象概括为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其中被审计单位即为审计的客体,也即审计的范围,经济活动即为审计的内容。
具体地说,审计对象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不论是传统审计还是现代审计,不论是政府审计还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都要求以被审计单位客观存在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为审计对象,对其是否真实、合法、合规及其效益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以便对其所承担的受托经济责任是否得以认真履行进行鉴证。我国政府审计的对象,为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内部审计的对象为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对象为委托人指定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第二,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审计对象主要包括记载和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提供会计信息载体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以及相关的计划、预算、经济合同等其他资料。提供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活动信息的载体,除上述会计、计划、统计等资料以外,还有经营目标,预测、决策方案,经济活动分析资料、技术资料等其他资料;电子计算机的磁盘、光盘和进入网络系统的会计资料等会计信息载体。以上这些,都是审计的具体对象。
综上所述,审计对象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与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以及作为提供这些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是审计对象的形式,其所反映的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审计对象的本质。
二、审计的职能
审计的职能是指审计本身所固有的、体现审计本质属性的内在功能。审计的职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审计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一般而言,审计具有经济监督、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三种职能,其中经济监督是基本职能,经济鉴证和经济评价是以经济监督为基础而派生出的职能。
监督是指监察和督促。经济监督就是指有制约力的单位或机构监察和督促其他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它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是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与有效进行监察、督促,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违法违纪行为和低效问题进行处理,以保证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按规定的轨道运行。
鉴证是指鉴定和证明。经济鉴证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审核和验证,以证实被审计单位记载经济活动的有关资料是否真实、合法、公允和可靠,并按审查结果向审计委托或授权人出具书面证明,以取得审计委托人或社会公众的信任。
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审查验证,对被审计单位经营决策、计划、预算是否切实可行,经济活动及其结果是否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进行评定,以促进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审核检查被审计的经济资料及其经济活动是进行经济评价的前提。
综上所述,基于不同的审计环境,不同的审计行为,审计事实上具有不同的职能。审计职能客观地存在于审计之中,但审计职能实现与否,主要取决于审计单位的工作效率、审计人员的素质、社会的重视程度和审计工作环境与条件等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三、审计的作用
作用是指对某些事项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审计作用与审计职能紧密相连,是履行审计职能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审计主要有防护性和促进性两大作用。
防护性作用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查、监督和鉴证,在确保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得到遵守和执行方面所起到的防护和制约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审计单位报出的各种信息资料真实、正确、可靠与否,会直接涉及国家、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审计依其独立的身份对被审计单位报出的会计报表等资料进行审核、验证,可揭露出各种错误与舞弊行为,以确保被审计单位对国家法律法规、计划和预算的贯彻执行,以及报出的会计资料及其他资料的真实、可靠。这也是审计应发挥的最基本的作用。通过定期的和经常的审计制度,可以对违法和违纪行为形成制约和威慑,从而对维护国家财经法纪、保护所有者权益、保证会计资料正确和可靠起到防护性作用。
促进性作用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和经营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价,对被审计单位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加强宏观经济调控起到建设性的促进作用。
通过审查和评价,确定被审计单位取得的成绩,并总结经验,提出进一步奋斗的方向;揭示经营管理活动效益低下的方面和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并深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可以促使被审计单位克服缺陷,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审计职能的发挥也可以促进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通过政府审计直接进行经济监督,可以揭示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失误或不足,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