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3 国际贸易协调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理论界也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形成了一些理论。本节将简单介绍其中有代表性的四种理论。

4.3.1 关税同盟理论

关税同盟理论建立和发展的代表人物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范纳(J. Viner)和李普西(R. G. Lipsey)。

1. 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关税同盟形成后的静态效应,主要指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扩大效应。

(1)贸易创造效应。贸易创造效应(Trade Creating Effect):指由于关税同盟内实行自由贸易后,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往成本较低的成员国生产,从成员国的进口增加,新的贸易被“创造”出来。

贸易创造效应的福利效果表现为:①由于内部取消关税,成员国由原来生产并消费本国的高成本、高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的低价产品,从而使消费者节省开支,提高了福利。②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从成员国看,以扩大的贸易替代本国的低效率生产,从同盟整体来看,生产从高成本的地方转向低成本的地方,同盟内部的要素得以重新配置,改善了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英、法两国建立关税同盟之前,相互之间由于高关税的阻碍,两国都生产钢铁满足本国市场需要。法国的钢铁生产率高于英国。假定法国单位钢铁的生产成本是120美元,英国是200美元,英国对钢铁征收100%的关税,则法国的钢铁将无法出口到英国。英、法两国建立关税同盟之后,取消了两国之间的关税,法国的钢铁可以大量自由出口到英国,英国可以买到较便宜的法国钢铁(见表4-4),从而在英、法两国之间创造出钢铁贸易,英国的钢铁生产者就会将资源转移到其他行业。可见关税同盟的建立增加了贸易并促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这就是范纳所认为的贸易创造效应。

表4-4 英法建立关税同盟前后的钢铁价格 单位:美元

157-1

(2)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Trade Diversing Effect):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外实行保护贸易,导致从外部非成员国较低成本的进口,转向从成员国较高成本的进口,发生“贸易转移”。

贸易转移效应的福利效果表现为:①由于关税同盟的建立,阻止了从外部低成本进口,使消费者由原来购买外部的低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较高价格的产品,增加了开支,减少了福利;②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这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导致了生产效率的降低和生产成本的提高,降低了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之所以会发生这种贸易转移和福利的减少,是由于关税同盟给予内部成员国以优惠性贸易安排的缘故,背离了比较利益的基本原则。

例如,英国、法国、美国三国,法国和英国结成关税同盟以前,对钢铁征收100%的关税。由于美国钢铁生产率高,成本较低,即使征收关税,在英国的价格比法国和英国的钢铁价格都低,因此,英国从美国进口钢铁。当英、法两国结成关税同盟后,两国之间的关税取消。英国对法国钢铁不征收关税,于是英国钢铁进口从美国转向法国(见表4-5)。

表4-5 英、法建立关税同盟前,英、法、美钢铁价格 单位:美元

157-2

至于建立关税同盟对相关国家净福利的影响,则不确定。具体分析如图4.5所示。

158-1

图4.5 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以小国为例,组成关税同盟之前,A国对来自B、C两国的商品征收相同的关税t,A国只会从C国进口,为Q1Q2。A国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A国对来自B国的进口不再征收关税,但对来自C国的进口仍征收关税。B国取代C国,成为A国的供给者,进口为Q3Q4

A国:国内生产下降(Q3-Q1),国内消费上升(Q2-Q4),进口增加,但是没有了关税收入。在Q3Q4的进口中,原有的Q1Q2是贸易转移,新增的Q3Q1+Q2Q4是贸易创造,消费者剩余的变化为(a+b+c+d),生产者剩余的变化为-a,政府收入的变化为-(c+e),净福利变化为(b+d-e),其中(b+d)部分为纯贸易创造带来的净福利增加,e部分是Q1Q2的进口由低成本的C国转移到高成本的B国,即纯贸易转移所带来的福利损失。最后的净福利效果不确定。因此,加入关税同盟对A国究竟是否有利,取决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能否抵消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

B国:组成关税同盟后,出口增加,生产扩张,福利增加。

C国:组成关税同盟后,出口减少,福利下降。

(3)贸易扩大效应。

贸易扩大效应(Trade Expansion Effect):是指关税同盟建立后,由于市场上商品的销售价格比原来低,当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时,商品的进口就会增加,因而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规模会扩大。

在成立关税同盟后的英国钢铁国内价格比以前低,如果英国的钢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即富有弹性,则英国对钢铁的需求就会增加。这种需求的增加必然会导致英国钢铁进口数量的增加,这就是贸易扩大效应。贸易扩大效应是从需求方面形成的概念,而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则是从生产方面形成的概念。关税同盟无论是在贸易创造效应还是在贸易转移效应下,都能产生贸易扩大效应。

阅读案例4-3

欧盟东扩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

【案情简介】

在入盟前的准备过程中,中东欧国家就已逐渐获得了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好处,并按照欧盟市场和消费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标准,再加上其拥有的地缘接近和文化差异小的优势,使其产品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明显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资源禀赋等方面类似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

中东欧国家工业制成品对老欧盟成员国的出口迅速增长,已经开始替代其他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对欧盟市场的出口。不仅如此,欧盟东扩后来自于中东欧国家的竞争,还将导致洛美协定国在欧盟市场份额的下降,使已有的贸易转移效应更明显。

【案例点评】

对欧盟而言,欧盟东扩造成的贸易转移效应大大小于贸易创造效应。但对于非欧盟国家而言,这种贸易转移效应的影响却是非常显著的:由于欧盟东扩导致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使欧盟的市场格局和贸易利益发生了偏重于中东欧国家的新变化。

(4)关税同盟的其他静态效应。

关税同盟还会产生一些其他的静态效应。譬如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从而可以减少征收关税和打击走私的行政支出,还有利于加强集体对外谈判的力量等。

(5)影响关税同盟静态福利效应大小的因素。

① 关税同盟建立前的关税水平越高,关税同盟建立后的贸易创造效应越大。

② 关税同盟成员国的供给和需求弹性越大,贸易创造效应越大。

③ 关税同盟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产品成本差异越小,贸易转移效应越小。

④ 关税同盟成员国的生产效率越高,贸易创造效应越大。

⑤ 关税同盟成员国对非成员国出口商品的进口需求弹性越小,非成员国对关税同盟成员国进口品的出口供给弹性越小,贸易转移效应越小。

⑥ 关税同盟成员国对外关税越低,贸易转移的可能性越小。

⑦ 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越多,贸易转移的可能性越小。

⑧ 关税同盟建立前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越大,关税同盟建立后的贸易转移效应越小。

⑨ 一国国内贸易比重越大,对外贸易比重越小,则参与关税同盟获利的可能性越大,福利水平越有可能提高。

⑩ 关税同盟成员国的经济结构的竞争性越强,互补性越弱,关税同盟建立后的贸易创造效应越大,福利水平越有可能提高。

2.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关税同盟还具有动态经济效果,这些动态效应通过如下渠道表现出来。

(1)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关税同盟可以使生产厂商获得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之利。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来自于对外贸易的增加,以及随之带来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外部规模经济则来源于整个国民经济和一体化组织内的经济发展。建立关税同盟将使各国国内市场联结成为一个统一的区域市场,而更大的区域市场将增加实现规模经济的机会。而且,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有助于基础设施(如交通运输、通信网络)实现规模经济。

(2)刺激市场竞争。关税同盟的建立,摧毁了原来各国受保护的市场,增强了市场竞争性,将促使企业改组和产品更新,推动先进技术的使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福利。

(3)刺激投资。成立关税同盟以后,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大大增强了投资吸引力。关税同盟的建立从三个方面促使投资增加:①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国内市场变成统一的区域性大市场,需求增加,市场空间扩大,从而使企业追加投资;②关税同盟建立后,市场竞争加剧,为了增强竞争力,厂商一方面要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必须进行设备更新,提高装备水平,改进产品质量,并研制新产品;③由于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减少了从非成员国的进口,迫使非成员国为了抵消贸易转移的不利影响,到成员国内进行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以绕开关税壁垒。

(4)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关税同盟成立后,内部市场趋于统一,生产要素可以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提高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要素的自由流动将使生产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要素利用率更高,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

(5)促进技术进步。关税同盟建立后,市场扩大、竞争加剧,使得企业愿意投资于研究与开发活动,导致技术不断革新与进步。

4.3.2 大市场理论

大市场理论是分析共同市场成立的原因与效益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西托夫斯基(T. Scitovsky)和德纽(J. F. Deniau)。

西托夫斯基指出,西欧存在“小市场与保守企业家的恶性循环”。由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西欧各国的市场狭小,竞争不激烈,使企业长期处于高利润并安于现状,没有进行研发和运用新技术的动力和压力。而商品价格的偏高,又使广大消费者望而却步,导致许多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较低,无法进入大众消费市场,企业也不能进行大量生产。企业陷入高利润率、高价格、市场狭小、资本周转率低的恶性循环之中。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办法是通过建立共同市场(大市场),以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激烈的竞争会迫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追求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在多数产业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时,还能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益。竞争促使商品价格下降,同时,居民的实际收入也会增长,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随之增长。于是产生如下良性循环:大市场的产生—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下降—大众消费增加—竞争进一步激化—大市场产生。

德纽则认为,大市场可以导致充分利用机器设备和新技术,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进行专业化生产,导致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下降。同时,取消关税也使商品价格降低,因此人们的购买力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会导致投资的进一步增加,经济就会滚雪球式地扩大。消费增长引起投资增加,增加的投资又导致价格的下降、工资的提高和购买力的全面提高。总之,只有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才能促进和刺激经济扩张。

综合起来,大市场理论的核心是:共同市场导致市场扩大、竞争激烈,因而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并实现技术利益。

许多人认为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的动力即来自于这种内部市场的扩大。事实上,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是唯一的途径。日本学者小岛清认为,共同市场内部协议分工也是实现规模经济的一个途径。

4.3.3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

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来的。小岛清认为,在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如果仅仅依靠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不可能完全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反而可能会导致各国企业的集中和垄断,影响组织内分工和贸易的和谐发展。在消除比较优势差距的极端状态下,国际分工无法通过价格机制自动实现,所以,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应该进行协议性的国际分工。所谓协议性国际分工,是指一国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则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即两国达成相互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协议性分工。达成协议性分工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参加协议分工的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不大,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协议性分工的对象产品在每一个国家都能够生产。

(2)作为协议性分工的对象产品,都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3)每个国家自己实行专业化的产业和让给对方的产业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否则不易达成协议。这种优劣主要取决于规模扩大后的成本降低率和随着分工而增加的需求量及其增长率。

由上述第3个条件,小岛清得出如下结论:协议性国际分工是在同一范畴商品内的更细的分工,即应按照各种商品的范畴进行国际分工。但他同时认为,目前尚无法解决划分同一类范畴商品的问题。

上述3个条件还表明,一体化容易在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建立,而不能在工业国和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建立;同时还表明,在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协议性国际分工的商品范围越大,利益也越大。另外,生活水平和文化等较为类似的地区容易达成协议,并且容易保证相互需求的均等增长。

4.3.4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是与经济发展理论紧密联系、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发展中国家合作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鲍里斯·塞泽尔基。

该理论认为,经济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战略,要求有强有力的共同机构和政治意志来保护较不发达国家的优势,因此,有效的政府干预对于经济一体化是很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是变革世界经济格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素。

与其他经济一体化理论相比较,综合发展战略理论有3个显著的特点:①突破了以往的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研究方法。以往的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一种是以要素配置合理化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另一种是以贸易保护主义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综合发展战略理论主张用与发展理论紧密联系的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把经济一体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战略,而不限于市场的统一。②充分考虑了发展中国家实现一体化过程中国内外的制约因素,譬如跨国公司的强大作用、经济发展中的两极分化等,故而把经济一体化看作是发展中国家集体自力更生的手段和逐渐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③在制定一体化政策时,主张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因素,强调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生产和基础设施,主张政府的有效干预,反对强加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