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语
《论语》是有关孔丘(前551—前479)及其一些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是孔子弟子和后学辑录的。今本《论语》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论语》一书后被列为儒家经典,宋代学者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礼记》中的两篇)、《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书。
《论语》以简约含蓄而又浅近易懂的文字,生动鲜明地刻画出孔子及其门徒的形象。书中还有不少含意隽永的哲理警句,是优秀的纯语录体散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1](先进)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2]:“以吾一日长乎尔[3],毋吾以也[4]。居则曰[5]:‘不吾知也[6]!’如或知尔[7],则何以哉[8]?”
子路率尔而对曰[9]:“千乘之国[10],摄乎大国之间[11],加之以师旅[12],因之以饥馑[13]。由也为之[14],比及三年[15],可使有勇[16],且知方也[17]。”
夫子哂之[18]。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19],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20]。如其礼乐[21],以俟君子[22]。”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23]。宗庙之事[24],如会同[25],端章甫[26],愿为小相焉[27]。”
“点,尔何如?”
鼓瑟希[28],铿尔,舍瑟而作[29],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30]。”
子曰:“何伤乎[31]?亦各言其志也[32]!”
曰:“莫春者[33],春服既成[34],冠者五六人[35],童子六七人[36],浴乎沂[37],风乎舞雩[38],咏而归[39]。”
夫子喟然叹曰[40]:“吾与点也[41]。”
三子者出,曾晳后[42]。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43],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44]?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45]!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46]?赤也为之小[47],孰能为之大!”
[1]子路:孔子弟子,仲姓,名由,子路是仲由的字。曾晳(xī析):孔子弟子,名点,字晳。冉有:孔子弟子,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孔子弟子,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侍坐:陪老师坐着。这篇文章选自《论语·先进篇》。[2]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3]长(zhǎnɡ掌)乎尔:比你们年长。这句是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乎”字在此与“于”字义同。[4]毋:不要。以:借作“已”字,止之意。这句是说不要对我止而不言。一说,“以”为“用”。这句说,已经没有人用我了。[5]居:闲居之时。这里作平日、平时讲。[6]不吾知:犹不知我,不了解我。[7]或:有人。[8]则何以哉:那你们怎么办呢?[9]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10]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乘(shènɡ胜)是一车四马。[11]摄乎:夹在。[12]加之:加给它(指千乘之国)。以师旅:用军队。这句话是说别国又派军队侵略它。[13]因之:犹言继之。饥馑(jǐn仅):饥荒。[14]为之:治理它。[15]比及:等到。[16]可使有勇:可以使人民勇敢。[17]方:这里指做人的道理。[18]哂(shěn沈):微笑。之:代指子路。[19]方:见方。方六七十,指每边长六七十里。如:或者。[20]足民:使人民富足。[21]如其:至于那个。礼乐:礼和乐都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他们用礼和乐来教化人民服从其统治。[22]俟:等待。君子:这里指道德能力高的统治者。[23]非曰能之:不是说我能做到。愿学焉:但我愿意学习。[24]宗庙之事:指在宗庙里祭祀祖先。[25]如:或者。会同:指诸侯会盟。[26]端:玄端,一种礼服。这里作动词用,指穿着端。章甫:一种礼帽。这里亦作动词用,指戴着章甫。这句是说穿礼服戴礼冠。[27]相:祭祀和会盟时主持赞礼、司仪的人。[28]瑟:一种拨弦乐器。希:稀。“鼓瑟希”犹言弹瑟已近尾声,所以瑟声渐稀。[29]铿尔:象声词。放瑟的声音。舍瑟:放下瑟。作:站起。[30]异乎:不同于。三子:指上面的子路、冉求、公西赤。撰:述。这句是说我的志向不同于他们三位所讲的。[31]何伤:有什么妨碍。[32]亦各言其志也:也只是各言其志嘛。[33]莫:同“暮”。三月是暮春。[34]既成:已经穿定了。初春乍暖还寒,春服既成已是较暖和的晚春了。[35]冠(ɡuàn贯):古时男子二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冠者指成年人。[36]童子:未成年的人。[37]浴:洗澡。乎:于,在。沂(yí移):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南。[38]风:吹风乘凉。舞雩(yú鱼):古时求雨的祭坛,在曲阜东南。[39]咏:唱歌。[40]喟(kuì愧)然:叹气的样子。[41]与(yù遇):赞同。[42]后:指最后走出。[43]让:谦让。[44]“唯求”句:犹言,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邦,国家。与,同“欤”。本句及下“唯赤”句都是孔子自问,然后自答。[45]安见:犹言怎见得。[46]这句是说,有宗庙,有诸侯会盟,不是诸侯国家是什么?[47]为之小:做它的“小相”。
阳货欲见孔子章[1](阳货)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2]。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3]。
遇诸涂[4]。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5]:“怀其宝而迷其邦[6],可谓仁乎?”
曰[7]:“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8],可谓知乎[9]?”
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10]。”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11]。”
[1]阳货:人名,又叫阳虎,是把持鲁国政权的季氏家臣中最有权势的人。见:使谒见。[2]归:同“馈”,赠送。豚(tún屯):小猪。这里应是蒸熟了的小猪。[3]时:窥伺,探听。亡:不在。往拜之:去回拜阳货。孔子收到豚应该回拜,但孔子又不愿见阳货,所以探听阳货不在家时去他家回拜。[4]遇诸涂: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诸”是之于的合音,“之”代指阳货。“涂”,同“途”,半路上。[5]曰:仍是阳货在说。[6]怀:动词,把东西塞在怀里。宝:这里比喻聪明才能。迷:使混乱。邦:指国家。这句连下句二句是说,你怀揣着聪明才智,却使你的国家很混乱,这可以叫仁爱吗?因为孔子提倡仁,所以阳货这样诘难他。[7]曰:指孔子回答说。一说,这里的“曰”和下文的“曰”,都是阳货自问自答。[8]好(hào浩)从事:指喜欢从事政治活动。亟(qì气):屡次。失时:失去时机。[9]知(zhì智):同“智”。[10]日月:指时间。岁:年岁。我与:犹言等待我。[11]仕: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