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观海:146位管理学研究者的求索心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1 在沉稳的坚持中成长

杜 楠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三无”博士(无海外交流经历、无英文期刊发表、无名校学历背景),我只在国内刊物上发表了几篇论文。因此,我不敢说有什么科学研究或是文章发表的经验可以分享,恐有误人子弟之嫌。但从读硕士发表第一篇论文算起,已近六年,回首来时路,除了慨叹时光匆匆,也感觉得到自己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转变与成长。

刚读硕士时,我并没有想到自己会读博士,对科学研究也是敬而远之。一次交谈中,导师夏春玉教授说,“学者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与企业家发现市场机会的能力是一样的,他们都需要看到被别人忽视的空白点。即使以后不做科研,硕士期间也要受研究方法的训练”。受科研训练最好的方法就是“干中学”。可我对自己找问题的能力并没有信心。我选了一个题目:万达战略联盟网络构建的案例研究。这篇论文前后修改了六稿,最终发表在《经济管理》上。这让我对科学研究产生了些许兴趣。在论文修改过程中,夏老师告诉我,做研究要把心沉下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要抱着赶工“交作业”、差不多就行的想法。夏老师的话成了我后来在科学研究中坚持的信念。接下来,夏老师和张闯老师让我继续关注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理论,于是我又开始大量检索和阅读文献,最后形成了一篇关于组织层面社会资本的综述,发表在《财经问题研究》上。后来,以张闯老师的博士论文为基础,我将社会资本与渠道权力相结合作为硕士论文的选题。在做研究的初级阶段,我的研究选题主要是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但逐渐开始由“被动指定选题”转到“主动寻找选题”。

读博以后,为了保持研究状态,我继续写了几篇文章,发表在JMS、《管理科学》等期刊上。可是,博士论文的选题依然是“最头疼的事”。原以为有了硕士阶段的积累,选题会水到渠成,可事不遂人愿。一开始,我想关注渠道公平、渠道关系结束等问题,可是想到的理论模型都过于简单,难以撑起一篇博士论文。这让我意识到,如果没有厚实的理论做支撑,则会有“(理论)基础不牢,(模型)地动山摇”的危险。正在困顿之时,我读到苏晨汀老师和杨志林老师2012年发表在《营销学报》(Journal of Marketing, JM)上的文章,以及两位老师在《工业营销管理》(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IMM)和JBR所主持的特刊,这些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我开始检索文献,发现自2002年制度理论被引入营销渠道以来,这一方向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挖掘。于是,我的博士论文选题确定在关于制度环境与渠道治理方面的研究上。至此,我的研究选题完成了由“主动寻找选题”到“自主确定选题”的转变。这一转变离不开“两味药引”:一味是“熟读研究领域的文献”,另一味是“扎实的理论基础”。

如今,博士学业已经完成。两次转变意味着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成长,但这只是刚刚起步。科学研究无关学位之事,博士阶段只是学了一门“手艺”(科研能力),它是事业之本,是看待人和事的视角,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将继续以沉稳的心境,坚持初心和高远的目标,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实现更大的成长。

2016年2月1日

作者简介:杜楠(david549@163.com),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讲师,2012—2015年在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读博士学位,专业为市场营销,师承夏春玉教授和张闯教授。

周南感言:“读书与磨剑,旦夕但忘疲”(五代·南唐·李中:《勉同志》)。杜楠喜欢思考和提问,并乐此不疲。每次他向我提问,我都向他学到东西。一问一学,一学一问,形成小学问。学问无止境,不停学和问,终得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