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科研是一场修行
白 寅
2009年我拿到管理学博士学位,比较顺利地成为天津大学的讲师。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内地高校开始大踏步地国际化。短短几年,多数“985”高校的管理学院已经只招“海龟”(海归)了,甚至只招国际顶级大学的博士。商学院对师资的考核标准也水涨船高。作为一只“土鳖”,我这几年的生活可谓挣扎,只能说暂时还没被淘汰。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是怎么活下来的。
尽管如今国内顶级管理学院对博士生的培养方式是与国际接轨的,但不得不承认,我读博时接受的训练是不够的。其间,我曾在密歇根大学交换一年,当时的确见识到了美国对博士生的高要求,却只因自己的懒散和愚钝,没有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不过,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入职以后我没有很好地凝聚研究方向,教学任务又很重,整整三年一篇像样的文章也没发出来,唯一聊以慰藉的就是拿到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勉强完成了与学校的第一期合同。当时非常有挫败感,没有科学问题,没有数据,惶惶不可终日。
无助中,我找了在美国时结交的一位朋友。他科研做得很好,在他的启发下,我先从比较熟悉的教学场景中找到研究问题,收集了学生数据,写了两篇论文,一篇发表在SSCI期刊《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上,另一篇两年后也发表在一个SSCI期刊上。虽然依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两篇文章还很稚嫩,但在这个从0到1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困惑、苦恼、兴奋与释然,找到一点点科研的感觉。
不得不说,科研是一场修行,辛苦快乐都在其中。合作是我的救命稻草,也是良药。后来,我陆续发表了几篇SSCI文章,都是与人合作完成的。在合作过程中,我的思路不断开阔,人也渐渐自信起来。2014年,我在香港浸会大学访问时,认识了很多良师益友。大家思想碰撞、资源共享,写论文的点子也越来越多。在合作中,我进一步凝聚了研究方向,并且养成每天读文献、写论文的习惯,读写和运动几乎填满了我的整个生活,仿佛重新又读了一次博士。在读、写、讨论以及投稿和修改的过程中,我不停地挑战着自己的脑力、体力、耐力和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仆仆风尘,却甘之如饴。
如今,我对自己提高了要求,遇到的困难自然也更大,相信自己在修行的路上会越走越远。好在路的尽头收获的不单是活着,还有智慧。
2016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