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内因与外因
张 健
作为一名在读博士生,最近这两三年里自己的进展并不顺利,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自己之前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或许适用于学习有确定结果的知识,但不一定适合像读博这种较为开放的学习过程。
读博以前,我上学一直比较顺利,经常能名列前茅,也许正是这样的顺境,掩盖了一些问题。刚上本科时,我回顾之前的学习经历,一度以为是自己的自学能力足够强,无论什么样的老师来教,我都能考好。大一、大二的数理基础课,似乎又在强化自己这方面的印象。但到了博士阶段,我甚至有过强弩之末的感觉,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我所忽视的,正是外因的作用。重新审视中学和小学时的学习经历,即使我自己看书能明白一些知识,但老师们的经验要比我丰富得多,一些易错、易混淆的知识,如果不是老师提醒,我很可能要错几次,撞上南墙之后才能发现问题,所以,认真听讲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习惯。外因还体现在家庭与学校的物质条件上。上小学时,我是在山区一个国有企业的子弟小学就读,一个年级只有三十多个学生,虽然课本知识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可能没有落下多少,但到西安上中学之后,在很多方面我都缺少见识和经验。比如阅读课外书,父母对我几乎是倾其所有,终于在发了一笔过年加班费后,给我买了一套百科全书,这基本上就是我十岁之前所能看到的唯一的科普读物了,结果到西安一看,仅就天文学方面,同学们基本人手一套《小哥白尼》,更不用说在文学、历史方面的课外书上的差距了。再认真反思的话,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不可缺少,有时甚至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2015年秋,我有幸从西安交通大学来到香港城市大学交流学习。两所学校同为海内外名校。就学习环境而言,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就是我怎样结合这些外因,来影响自己的内因。
目前的一个困难是我应该怎样修正自己的学习方法。过去那些年里,我作为“好学生”,为了所谓“好学生”的面子,总是尽可能地自己解决问题,从不示弱于人。可是,我的能力毕竟有限,现在我所遇到的问题,是我个人的能力不足以解决的。我需要在老师、同学的面前,暴露出自己的问题,因为只有正视问题方能解决问题。像同门的沈璐师姐,在时间安排与学习自觉性上,就非常值得我学习。
最近几个月的另一个感觉是,如果不能把手头的学习搞好,很多学习之外的事情,也没有办法安排出时间去做,如此恶性循环,自己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想要跳出来,关键的问题,还是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然后才有可能劳逸结合,回到正轨上来。
最后,谈谈信心。之前的几个月里,我自己的信心确实有过动摇,要解决问题,当务之急是重新树立起信心。此外,时光飞逝,我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心中所想落实到行动当中,日知其所亡,不断进步。
2016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