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运动给我精神陪伴
于 雪
我正在“最痛苦的博士二年级”挣扎,尚没有研究成果,但能分享一些关于运动的心得体会,这样也不枉我2015年夏天在香港城市大学做研究助理时拿过的“夏令营”“最佳游泳进步奖”。
刚回来那会儿,同学问我有什么收获,我总是兴高采烈地说:“我会游泳啦!”在香港城市大学三个月,虽在学术上也收获了很多,但是我打心眼里觉得,学会游泳才是最大的收获。
学游泳起初是因为周南老师“警告”过,学不会不准“毕业”,后来则是因为上了瘾。从图书馆到游泳池只需要几分钟,下午四点半过去游一个小时几乎成了“必需的”项目。学游泳的每一次进步都表明学会了一项新技能,或者有了一个新突破:学会了先在水中停住,然后才敢离开池边,学会了泳姿才能在水中移动,学会了换气才能持续前进。当适应了浅水区,成功突破对深水区的心理恐惧这一最大的障碍之后,就可以游50米全程了。学习游泳的过程中,对游泳技巧的不断学习和对心理障碍的突破,也对我的学术研究起到了鼓励的作用。那时,我正在写学术生涯中的第一篇论文。虽然什么都不清楚,但还是决定动手写。有时觉得自己想清楚了,写的时候才发现根本就没有,甚至想要放弃,可想起第一次奋力游过深水区时的情景,又激励自己慢慢理顺想法,坚持到最后。在设定游泳目标的同时,我也会设定每天的工作量目标,继而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文章初稿得以完成,要感谢游泳的陪伴。
笔架山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更留下了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边行山一边聊学术的欢声笑语。通过行山,我们的气色明显变得更好了,这或许是得益于笔架山龙脉的灵气。周老师的《佛光山的星巴克——〈道德经〉的启示》一书中有一张从笔架山上俯拍香港全景的照片。这张照片的拍摄过程,对我来说是段神奇的经历。当时周老师出差,我们一周一次的游学活动取消了,但我还是决定跟伍健同学去行笔架山。从学校出发还是蓝天白云、阳光普照,到山顶的时候就看到对面中环的天空仿佛破了个洞,竟然在下雨。这是我第一次远远地看着天空下雨,非常奇妙。随着乌云渐渐散去,天空忽然就出现了彩虹,让人兴奋极了。我们拍了好几张照片,其中就包括书中选用的那一张。我在感叹大自然神奇的同时,也为自己选择坚持游学感到庆幸,感觉是上天给我的奖励。这段小小的经历一直激励着我克服惰性,去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回到武汉大学,没有了游泳池和笔架山,我开始跑步,到了11月,终于能一口气跑10公里。虽然离半程马拉松还差很远,但我仍然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一个小时,从慢慢进入状态,到疲惫,到机械运动,感觉很漫长。常常跑到6公里时就已经开始进行思想斗争:已经运动不少了,今天先这样吧;不行,一定要完成!然而,当听到手机运动软件提示达到10公里时,过去一个小时的疲惫和纠结都一笔勾销。跑完了,没有摔倒,没有抽筋,我享受这样的过程!尽力做一件事,内心有所收获,就像村上春树说的:“我毕竟是一个长跑者。对于我这样的跑者,第一重要的是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应当尽的力我都尽了,应当忍耐的我都忍耐了。”
不管是游泳、行山还是跑步,在带给我身体健康的同时,更给了我精神上的鼓励和陪伴。读博的过程着实不易,要坐得住,还得经受精神的煎熬,是一段非常耗时耗力的长跑。但是往前看,只要不耽误锻炼身体的时间,路就会越来越宽。
2016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