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求真是场耐力跑
郭昱琅
作为一名三年级的博士生,我并没有太多的投稿经历可以分享。我作了反思,读博以来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我想这些感触是来自在香港时一次次的笔架山“游学”。
我性格内向,不太会主动和老师沟通。在笔架山游学的过程中,周南老师经常主动关心我,帮助我改变了自己对学术的看法。我想说两个“奇怪”的现象。第一个是,周老师行山的速度。每次行山大概都有十几人,周老师最年长,其他大多是青年教师和在读博士生,但每次走到最后,最快的几乎总是周老师。也许,大家会将其归因于周老师曾长跑,五十多岁还能跑完全程马拉松。真的仅仅如此吗?第二个是,夏令营成员第一次行笔架山时,部分营员身体不适,到半山腰就放弃了。但夏令营快结束,行更难的狮子山时,我们全员都到了山顶。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关于第一个“奇怪”,最初我也那样简单归因。但有一次行山,周老师鼓励我们比赛,看每段路程谁最先到达目的地。于是我们将路程分为好几段,中间休息一会儿。休息时,周老师说,其实他每次行山,体力并不比年轻人好很多,而是在每一小段路程中,逼着自己领先一点。这样慢慢积累下来,就领先别人更多。周老师讲,他的人生一直跟逼自己多前进一点儿有关。他16岁下乡插队,想有饭吃,就要咬牙顶住,更要看得远一些,因此养成了吃苦的习惯,终于在1981年考上了教育部出国研究生。他说,人生要有不放弃的精神,才有希望。听到这席话,我恍然大悟。我总把学术比作追求真理,但求真之路无疑是漫长的,我们在进行一场耐力跑。我们总说要坚持,在出发的时候踌躇满志,但很多人后来却被慢慢消磨了意志,因为他们不清楚如何让自己持续地有动力。周老师的话给了我不少启发。
关于第二个“奇怪”,细想也不奇怪。可能是三个月的游学提高了大家的体能。这肯定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我更愿意相信另一个原因。在行山的每一段,为了跟上周老师的步伐,我们都试图逼自己一下,结果发现自己其实也能登顶。在人生的每一小段逼自己一下,也许就意味着获得了新的平台和机会,也意味着在耐力跑上有了新的动力。做研究也如此。周老师从更高的视角逼我们一下,循环往复,我们也就不断提高了。
但是,每一段逼自己一下,不是为了躺在成绩册上“睡大觉”,更不是提前透支。首先,要深刻理解求真之路是场耐力跑,学会持续地逼自己,而不是一次领先就得意忘形。这意味着,在求真的长跑中,时时要学会逼自己领先别人一点儿,千万不能止步不前。还有,游学时,周老师和我聊起做研究的问题,可能在其中的某一小段,他会夸奖我,但也严肃地向我指出,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学做大研究,不要沉浸在小研究里沾沾自喜。最后,虽然我是一个缺乏计划的人,有时会选择熬夜之类的短期突击行为,但是我渐渐地明白,不要把做学术当成百米短跑,这是一场耐力跑,谁能坚持得更久,谁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当然,游学经历的感受远不止这些。追求真理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我们要学会的是,做“有心”的长跑运动员。
2016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