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我国钢铁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已有产业经济学研究指出产业组织结构对产业绩效影响非常大,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钢铁业的绩效特别是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本部分将借鉴已有的产业组织理论,运用SCP模型来分析我国钢铁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组织绩效,试图从产业组织结构入手来剖析我国钢铁业所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钢铁业的市场结构
1.市场结构的概念
关于对市场结构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学者对于市场结构概念的界定有两类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类认为,市场结构就是市场上的垄断竞争关系;第二类认为,市场结构就是市场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的构成。
第一类观点主要是从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中引申出来的。张伯伦本人并没有直接定义市场结构概念,但他按竞争垄断程度将市场形态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与完全垄断四种类型的研究,这体现了他对市场结构本质的认识。国内有学者也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和规定市场结构的含义,如王俊豪(1995)认为,市场结构主要是市场主体(企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竞争或垄断程度。
第二类观点主要来自现代产业组织学的市场结构理论,现代产业组织学的创始人之一贝恩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中心内容,他对市场结构的研究是通过考察同一产业中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其决定因素来实现的。他将市场结构最突出特征归纳为卖者的集中程度、买者的集中程度、产品差异程度和进入壁垒的状况四点。其中卖者集中程度与进入壁垒的状况,贝恩认为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Ohlin,1968)。西方学者关于市场结构的定义一般均与以贝恩为代表的主流产业组织学派的市场结构概念基本吻合。克拉克森和米勒在所著的《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教科书中将市场结构定义为“市场结构,即市场或产业结构涉及影响竞争过程性质的那些市场属性,它包括厂商的规模及规模的分布、壁垒和进入条件、产品差异以及厂商成本结构和政府管制的程度”(Clarkson and Miller,1989)。泰勒尔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将市场结构理解为“市场结构即市场上卖者的数量、产品差异程度、成本结构以及供给者纵向一体化的程度”(1997)。
借鉴上述第二类观点,在本研究中,我们把钢铁业市场结构定义为影响钢铁业市场竞争过程和性质的市场属性,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
2.市场结构的内容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集中度、产品差别化、企业规模、企业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增长率、市场需求的增长率、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等。根据市场结构理论及其应用的文献资料,研究一个产业的市场结构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集中度研究。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它是指在某一特定产业中,市场份额控制在少数大企业手中的程度,是反映特定产业市场竞争和垄断程度的一个基本概念。一般情况一下,卖者的数目越少,集中度越高,市场就越容易垄断;由一个非常大的企业和若干个小企业构成的市场,会比有较多规模相当的企业构成的市场更容易出现垄断。市场中还可能出现买方垄断,即为数较少的大买主同为数较多的小卖主讨价还价时,卖方很难将价格维持在高于正常利润以上。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卖方集中度。
产品差别化研究。产品差异度是指企业以某种方式改变那些基本相同的产品,使得产品具有不同特征,从而引起买者对该产品的偏好。产品差异程度越大,则该产业的竞争性越弱,垄断性越强。但产品差别化不是坏事,社会和消费者宁愿承受一定程度的市场支配力,以换取消费水平的提高。产品差异一般分成两类,一类是真实的或客观的差异,主要包括产品的性能和设计差异、销售的地理位置差异等;另一类是人为或者主观的差异,主要包括买方的主观差异、买方的认知差异以及卖方的营销行为造成的差异。产品差异化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下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因此有必要研究产品差别化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以体现一个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特征。
规模经济研究。规模经济的外延包括工厂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以及产业规模经济,工厂规模经济的形成是由于大批量生产体制和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导致的长期平均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企业规模经济是由于企业经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有利性,产业规模经济是产业内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我们通常指的规模经济一般是企业规模经济这一层次。
企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研究。对进入和退出壁垒的分析,主要是从新兴市场卖方主体的角度考察产业内原有企业和准备进入的新兴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以及最终反映出来的市场结构的调整。退出壁垒指的是现有企业在退出某个产业时所遇到的阻碍。在一般情况下,进入壁垒较高的产业,退出壁垒也较高;而进入壁垒较低的产业,退出壁垒也较低。
3.市场结构的度量
市场结构的衡量指标大致包括市场集中度指标和市场绩效指标两大类。市场结构的四个决定因素中,市场集中度较之其他几个因素比较容易量化,它是对市场结构的直接衡量。市场绩效指标则是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因素双向动态关系的体现,具体包含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对于市场结构影响的各种信息(邓伟根,2001)。市场集中度指标的测量方法主要分为绝对法、相对法和综合集中度指标三种。
绝对法。市场集中度指标中的绝对法是指直接计算前几位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根据统计处理方法的不同,绝对法又包括CRn指数和EI指数。
CRn指数(concentration ratio,简称CRn)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可以是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目前标准的CRn是计算前几位企业市场份额的和。由于CRn指标计算简单,直观易懂,容易获得所需资料,因此它为国内外在市场集中度的实证研究中广泛使用。
嫡指数(entropy index,简称EI,又称因托比指数)是因托比于1997年,借用信息理论中用以度量系统有序程度的嫡提出来的。嫡指数的公式为:
其中,Si表示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份额,n表示产业内企业数。
由公式可见,嫡指数实质上是对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Si赋予一个log(1/Si)的权数。所以,它与HI指数相反,给予大企业的权数较小,而给予小企业的权数较大。由于EI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其数值又无直接的经济含义,因此,在实践中很少被使用。
相对法。相对法主要包括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其中,洛伦茨曲线通过描绘行业中企业规模分布偏离均等的状况来反映市场集中程度。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而基尼系数是由洛伦茨曲线衍生而来的相对集中度的量化指标:
基尼系数=均等分布线与洛伦茨曲线围成的面积/均等分布线以下的三角形面积
基尼系数的值在0与1之间变动,当基尼系数等于0时,表明洛伦茨曲线与均等分布线重合,产业内所有企业规模相等;基尼系数越是趋向1,表明企业规模分布的差异越是明显。
综合集中度指标——赫佛因德指数。赫佛因德指数(Herfindahl index,简称HI)也称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Hirschman-Herfindahl index),这个指标最初由A.赫希曼提出,1950年由哥伦比亚大学的O.赫佛因德在他的博士论文《钢铁业的集中》中进一步阐述。由于它兼有绝对集中和相对集中度指标,同时能避免两者缺点,因而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该指数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Si表示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n表示产业内企业数。
从上式可以看出,赫佛因德指数给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一个权数,这个权数就是其市场份额本身。因此,HI指数对规模较大的前几家企业市场份额比重的变化反应特别敏感。
4.市场绩效指标
勒纳指数(LI)。勒纳指数量度的是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程度。计算公式为:
L. I.=(P-MC)/P.
其中,P为价格,MC为边际成本。勒纳指数并不代表企业潜在的垄断行为,反映的是企业的实际行为。另外,公式中边际成本是难以观测的,常用AC来代替。
贝恩指数。贝恩指出,在一个市场上,如果持续存在超额利润,一般都表明有垄断因素的存在,即集中程度很高。因此,贝恩通过对企业超额利润的衡量来判断市场垄断或竞争的强度。贝恩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BI=TTE/V.
TTE=(R-C-D)-IV.
其中,V为投资总额,TTE为超额利润,超额利润就是总收入R减去当期成本C、折旧额D和正常投资报酬IV。
因此,贝恩指数实际上代表的是行业的超额利润率。贝恩指数越高,表示行业的垄断力越强。
5.市场集中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上文提到市场结构的构成要素很多,但根据市场结构理论及其应用的文献资料,最主要的因素是规模经济、市场集中和进入壁垒。其他的许多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归入这三者之中(见图2.1)。
图2.1 SCP分析模型结构
资料来源:金培(1999)。
前两个因素可归结为企业规模差异,后一个因素则是企业的数量。而产业集中度概念的引入,是用来同时反映这两个因素,来决定一个行业是垄断的市场结构还是竞争的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是以寡占垄断理论为基础,反映在某一特定产业中市场份额控制在若干最大企业手中的程度,是衡量产业竞争和垄断程度的主要指标,也是市场结构定位和产业政策取向的重要依据。哈佛学派认为,市场集中度作为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的影响最大。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在一些经济文献中,市场集中度一般都作为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由于市场集中度是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的指标,所以它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也正因为如此,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在四种市场结构中,一般认为钢铁企业是属于寡头垄断行业,但我国的钢铁业却呈现出完全竞争格局,这种格局对我国钢铁业同时保持竞争和长期高额利润提出了挑战。下面通过对产品差别化、规模经济、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市场容量和产业集中度对钢铁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
1.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的同类产品由于质量、性能、式样、销售服务、信息提供、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的产品间替代关系不完全性的状况,或者说是特定企业的产品具有独特的可以与同行业其他企业产品相区别的特性。产品差异化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因素,决定了市场集中度的水平。扩大企业间的产品差别,就会使同一产品的不同企业的产品减少了可替代性,也就意味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区别较为鲜明,提高了市场集中度,发挥了规模经济,获得可持续利润。产品差异化的来源主要有:(1)不同钢铁企业所生产的钢铁产品本身的差别,主要是钢铁品种的不同。如山东济钢主要是以中厚板为主导产品,莱钢以中小型材、H型钢为主导产品。(2)由于企业销售条件的不同所引起的产品差别。钢铁企业的产品在本企业附近的地理位置上和交通运输上所占有的优势,往往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封杀其他竞争者。据不完全统计,每增加千米吨的钢材铁路运输将会增加成本4%。(3)品牌差异。购买者在心理上相信一些企业产品存在的差异,即企业的信誉问题,这是由于钢铁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顾客的产品忠诚度所形成的人为差异。由于我国钢铁产品内在质量差别很小,产品在市场上基本同质,消费者对其外观质量及包装都要求不高,钢铁企业的差别化程度比较低,因此企业之间不易通过产品差异化来提高价格、排挤竞争对手。这也是企业能够大量进入该行业的原因之一。
2.规模经济
所谓规模经济,一般认为是指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而收益不断递增的现象,通常又被称为规模的“收益递增规律”。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从国际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来看,钢铁业是一个典模经济行业,其企业组织规模和企业经济效益之间存在很强的依存关系,其企业组织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导设备功率的大小和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从我国钢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996年首次超过1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并一直保持钢产量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但总体来看,我国钢铁业的综合竞争力仍较弱,突出表现在产业组织的整合程度较低,效率低下,尚未实现规模经济。
3.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是指新企业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各种不利因素和限制。产业组织理论认为,进入壁垒可以分为经济壁垒和政策壁垒,经济壁垒又可分为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钢铁工业是一个“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产业,其进入需大规模的投资,因而进入壁垒很高。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钢铁市场巨大的需求潜力,钢铁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近几年来我国钢产量均小于需求量,整体上我国钢铁产量小于需求的局面仍未打破。加上最近几年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房地产和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对钢铁市场的巨大需求,吸引着资金流向钢铁企业,只要经济条件允许,这种流动就会发生。相对于工业化国家,我国钢铁工业市场存在进入壁垒失效的问题。
规模经济壁垒的失效。钢铁业是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现存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必然努力使自己达到规模产量,以获得规模效益,增强成本优势。新企业的进入意味着现有企业市场份额的减少,规模效益降低,也给潜在企业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从生产布局来看,目前我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了西藏之外,全部都有钢铁企业。过去是计划经济和战备观念有意分散布局,后来又有地方政府和投资方的急功近利,使全国钢铁生产企业从大约600家迅速扩张到1000多家,遍地开花。这样准入门槛低,使得相当数量的企业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低、设备老化,国际上许多淘汰的工艺和装备在这些企业中大量存在,这就必然导致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类似当年的小化肥、小水泥。随着技术进步,平炉被淘汰,转炉、电炉、薄扛连铸被推广,从炼钢开始短流程炼钢方式已渐成气候,这也促使准入门槛降低。但钢铁业物流是大出大进的,全国遍地开花,我国又不重视水运,过分依赖铁路更造成运力紧张。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钢铁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而且严重影响了钢铁业的整体发展。
产品差别壁垒失效。我国钢铁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低、产品差别小。一方面,高档次的板材产品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例如,2004年我国进口钢材自给率已超过100%,但钢板只有七成左右,热轧及其他表面处理的薄板等产品占钢材进口的2/3,冷轧、镀锌、硅钢板的进口依赖一直在50%左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钢铁业的产业集中度低,不少钢铁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又低,又只能生产长线产品,因此长线产品尤其是建筑用钢产能还在迅速扩大。这就导致低附加值的线材产品在我国钢铁生产中比例过高,而对于长线产品来说,由于受国内基建项目和建筑业的影响较大,一旦建筑业的需求下降,这类产品将供过于求。
政策壁垒失效。2005年以前,我国的钢铁产业几乎不存在明确的政策性壁垒。地方政府及一些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但没起到用政策导向构筑进入壁垒的作用,反而竞相铺摊子、上项目、重复建设与引进、搞自成体系,加剧了钢铁工业投资和生产的分散化倾向。各地政府为了提高自身的收入,不加限制地允许小企业对钢铁进行投资,企业在进入钢铁业的资本、绝对性费用、政策、法律等方面几乎不存在壁垒。这种低壁垒为企业进入大开方便之门。当前我国钢铁企业数目繁多、规模经济效益不显著就是最好的例证。2005年7月20日,我国颁布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规定我国今后原则上不再大幅度扩大钢铁生产能力,而要提高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国家支持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跨地区的联合重组和股份制改革并争取上市。通过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兼并和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促使钢铁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退出壁垒
退出壁垒,就是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限制等,很显然,进入壁垒的因素和退出壁垒的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讲,进入壁垒低的行业,退出壁垒也较高,行业垄断就较高。钢铁企业工序较多,从原料处理到炼钢、炼铁、轧钢的一体化生产,迫使加入者必须联合进入,一条小规模的生产线也要几亿元的投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现代化的轧钢厂则需要几十亿元的资金,退出成本也较高,因为设备的专用性强,固定成本高。因此,钢铁业属于进入和退出壁垒比较高的行业,应该有较高的垄断利润。但正如前述,因为利益的驱使和地方政府的作用,我国钢铁业也只有表象的高壁垒和限制,实质上大量企业涌入,使行业陷入了激烈的竞争,没有形成垄断利润,影响了行业整体的长远发展。
5.市场容量
2002年我国钢铁表观消费量达到了2.1吨,产量为1亿吨,2003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2.66亿吨,比2002年增长25.95%,钢材产量2.41亿吨,同比增长25.50%;2004年中国表观消费量为3.1亿吨,同比增长17%,钢产量超过了2.7亿吨,同比增长12%。2012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为9.13亿吨,钢材(含重复材)产量为9.5186亿吨,增长7.7%。2013年中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为10.19亿吨,钢材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达10.6762亿吨,同比增长11.4%。2014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为10.46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6%,全年钢材产量达11.26亿吨,同比增长4.5%。我国钢铁消费的持续增长和巨大空间反映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钢铁的持续走高,并对世界钢铁市场的复苏和良好表现起到了支撑作用。可以预见,在短期内,国内这种状况将会持续。然而从全球范围来看,钢铁产能已经严重过剩,2001年全球钢铁产能就已经达到了11亿吨,但钢铁产量为8.3亿吨,世界各国的钢材出口商,挟过剩的生产能力,都想进入加入WTO的中国市场,占有一块市场。2003年年初,日本JFE集团宣布,将与日本商社联手投资250亿日元在中国建设钢厂。韩国浦项制铁公司在中国已有四个合资公司,俄罗斯也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中国的市场已不仅是国内企业的市场,而且成了国际的市场,随着我国钢铁企业的盲目扩张和国外企业的大举进入,市场必将供大于求,我国的钢铁市场容量必将达到饱和,必须建立正确的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控制好规模。
6.产业集中度
根据HHI指数的测算方法,我们分别统计了我国钢铁业2005—2010年的企业层面和产品层面的集中度情况,如表2.2所示。
表2.2 按产品类别分类的钢铁业产品结构、产品垄断性(2005—2010)
注:四大家市场份额指的是宝钢、鞍钢、首钢和武钢的市场份额总和。
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从企业层面的市场结构来看,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市场集中度2005—2010年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对照美国司法部定出的标准,我国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处于竞争型状态,与寡占型市场结构相差很远。
从产品层面的市场结构来看(见表2.3),在我们一共统计的13类钢铁产品中,热轧薄宽钢带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处于寡占型区间内,四大家对该钢铁产品市场份额达到了59%。另外,产品的市场集中度最高的是非合金钢圆钢,处于高寡占型区间,但四大家对该产品的市场份额极少,只有2.2%。
表2.3 以HHI值为基准的市场结构分类
注:美国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利用HHI作为评估产业集中度的指标,并且定出以上标准。
二、钢铁业的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是指一个产业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基础上,为了实现更优的市场结构和良好的市场绩效而采取的一种策略行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钢铁业主要的市场行为包括调整价格、联合重组和掌控上游资源。
价格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击败竞争对手、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而采用的降低价格获取垄断利润的行为。但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不高,单个企业无法通过调整自身价格来影响市场价格,因而不能获取垄断利润。
联合重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改善市场集中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弱弱重组、强强联合无疑是提升我国钢铁业市场集中度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我国钢铁市场需求旺盛,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各企业各自为营,没有进行联合重组的动力,因此是无法提升优化市场结构的障碍。
由于我国铁矿石资源禀赋差异以及海外铁矿石的综合成本优势,使我国70%以上的铁矿石要靠进口供应。世界铁矿石资源主要集中在四个国家,贸易被三大矿山公司垄断。根据有关机构对世界主要矿山扩产计划的调查,2015年全球铁矿石产能将达到26亿吨,其中,4.76亿吨是确定实施的项目,5.95亿吨是有意向实施的新增产能。从具体时间表来看,4.76亿吨基本在2011—2015年逐年释放,不会造成明显的供应过剩。由于矿业投资主体的高集中度,5.95亿吨意向产能非理性实施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尽管海外矿山的供应将会有所增加,但全球铁矿石供需基本平衡甚至供应偏紧的状况,在较长时间内仍将继续。其次,在未来的铁矿石供需链上,由于三大矿山拥有世界级铁矿石资源,开采成本低,市场竞争优势十分显著,它们仍将继续保持强势地位。
三、我国钢铁业整体市场绩效转弱
中国钢铁工业在第九个五年规划一直到“十一五”规划时期都保持较快速度发展,年均增速在20%以上。李新创指出,“十一五”期间除2008年经济危机影响产量与上年几乎持平外,2006年、2007年、2009年我国钢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8.7%、16.7%和12.64%,增速逐步下降,而2010年钢铁业增速为9.26%,降到了个位数。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2014年大中型钢企实现销售收入35882.07亿元,同比下降2.98%;实现利润304.44亿元,同比增加87.54亿元,增幅40.36%。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利润主要是副业支撑。据中钢协常务副会长朱继民介绍,304.44亿元的利润中主业利润仅有80多亿元,副业收入主要来自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虽然整体利润有所提升,但仍有企业处于亏损之中。2014年钢铁业累计亏损面14.77%,同比下降4.55个百分点;亏损额117.47亿元,同比下降8.02%;销售利润率为0.85%。从利润的构成情况来看,主营业务保持盈利,但盈利水平很低。与其他产业相比,0.85%的销售利润率在整个工业行业中垫底。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中钢协副秘书长李新创对我国钢铁业1999—2011年9月的行业平均利润率进行整理发现:认为,目前钢铁业所面临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三高两低”,所谓“三高”:第一高是全球钢铁市场需求处于高位;第二高是全球钢铁产能过盛导致全球钢产量处于高位;由于钢铁业发展与支撑所需要的原料不能够及时有效供应,造成第三高,即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由此造成了“两低”:一低是目前全球钢铁业特别是以中国钢铁业为代表的整个行业效益非常低;二低是整个行业处于低位发展阶段。截至2011年12月,我国钢铁业盈利水平跌至历史最低水平(见图2.2)。
以上关于我国钢铁业市场绩效的介绍来自钢铁业业界的一些分析、评论和报告,而在学术界内,也有不少学者针对我国钢铁业的现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接下来,我们沿着之前学者的研究脉络对此类研究作出梳理和总结。
图2.2 我国钢铁业1999—2011年的年平均利润率(%)
注:2011年的平均利润率为1月到9月的平均值。
资料来源:美尔雅期货公司。
1.钢铁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分析
前文中已经提到,关于产业市场结构的研究主要包括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进出壁垒等内容,很多学者也是按照这些研究内容对我国钢铁业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展开了分析和研究。
徐康宁(2006)认为,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不高,而且处于下降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型企业内部积累和外部扩张缓慢,发展速度低于产业发展速度。如同马克思(1867)所说,在市场的规模上,资本的积累远远赶不上资本的集中。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钢铁企业资本积累过慢还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许多大型钢铁企业受一时市场利益的诱惑,在产业快速增长的时期脱离了钢铁主业,将稀缺的资本用于不可靠的多元化经营,特别是非相关的多元化经营。和国际上成熟的钢铁大型企业不同,国内众多钢铁大型企业都有过“脱主业化”经营的历史或现状,比如,大型钢铁企业之一的首钢在主业之外,曾用了4年的时间寻求新的发展主业,即芯片研制和生产,计划投资110亿元,但最后的结果是宣布放弃该项目。二是市场准入壁垒低,企业进入过度。由于国内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钢铁业的投入产出见效快,市场利益明显,在没有产业进入限制的情况下,短期内就出现大量产业新进入者的状况。而且,这一轮的钢铁产业扩张中,新进入者的主体基本上是民营经济。三是钢铁工业对本地的产业结构变化有重要影响,促进工业化的绩效比较明显,而且税收贡献大,地方政府从本地区利益出发,往往会积极新上钢铁项目或扩大钢铁生产能力,这在无形中对小规模企业也起到了保护作用。“九五”和“十五”期间,大部分省份都在加快钢铁工业的发展,共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把钢铁产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其结果是我国的钢铁产量高居世界第一,但产业集中度却在世界上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
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6)开展了提高我国钢铁工业集中度的研究,该课题组分析比较了国内外钢铁集团发展的主要特点,得出我国钢铁企业的成长发展模式与国外钢铁企业相比有很大不同,主要以各企业的自身规模扩张为主,平行发展。该课题组提出了我国钢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包括企业产权制度、管理体制、财税体制、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的缺陷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对产业重组压力不足。在此基础上,该课题组提出了关于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的设想,包括确定钢铁工业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率先推进国有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结合重组和产业布局,兼顾区域内重组和跨地区重组;结合搬迁、新建与企业重组,通过增量资产带动存量资产重组;积极推进剩余范围内中小型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等建议措施。
2.我国钢铁业的企业数量、进入壁垒、退出壁垒与市场绩效的关系
在产业层面上,西方学者一般认为新企业进入对产业现有市场结构和利润率的冲击并不大,但进入行为在原则上可以导致价格降低和利润缩小是毋庸置疑的(Geroski,1991)。Dunne et al.(1988)使用美国五次工业普查的数据对进入退出行为进行了综合性描述,得出了一系列普遍性结论:在1973—1978年,美国产业的平均进入率达40%;新进入企业的数量虽然众多,但规模平均只相当于原有企业的25%左右;新进入企业对市场份额的渗透并不激烈,总体渗透率平均为8.3%。Schwalbach(1991)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Geroski(1989)则通过实证研究指出,进入对利润率的影响是较微弱的,而这实际上反映了普遍较高的进入壁垒。总的来说,在西方学者看来进入普遍存在但影响有限,他们也并不担心进入会造成产业绩效低下的问题。
国内许多学者在研究进入行为如何影响行业的市场结构和绩效时往往使用由Bain提出并被日本学者广泛采用的“过度竞争”或“过度进入”概念,认为新企业进入是产业集中度低、产业亏损加剧和利润率低下的直接原因。理论探讨或描述某个产业“过度进入”现象的文献较为丰富,但实证研究则很少,有代表性的是秦海(1996)和曹建海(2000)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均涉及多个产业,其中包括钢铁产业。秦海认为我国钢铁产业存在严重的过度竞争现象,这是我国钢铁产业处于弱势的主要原因。曹建海则认为我国钢铁产业存在过度进入现象,新企业的过度进入与过度竞争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罗云辉和夏大慰(2002)、唐要家(2004)已指出了他们研究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另外他们的研究中也同样存在使用两位数产业进行产业分类的问题。
黄健柏等(2006)在评述了研究企业进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市场效应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研究企业进入与行业利润率之间双向动态关系的分析框架。黄健柏等人运用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将企业进入和行业利润率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分析了我国钢铁业近年来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企业进入和利润率变动,解释了为什么在利润率为负的情况下某些产业中的企业进入仍然十分剧烈,此外,黄健柏等人还从跨产业比较的角度测度了四个亚产业的进入壁垒和竞争强度。
3.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钢铁业市场绩效评价
戴魁早(2008)认为应该从市场绩效的视角来考察钢铁业的集中度问题。经典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绩效是产业中主要企业在既定市场集中度下,其行为所导致或形成的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益分配状态,而通过研究产业的市场绩效能够判断出集中度的合理性程度(杨公朴和夏大慰,2006)。因此戴魁早(2008)借助因子分析模型,通过对反映了钢铁业市场绩效状况的核心企业绩效的分析来考察我国钢铁业的集中度问题。在他的研究结论中,一共提取了影响我国钢铁业市场绩效的四个公共因子,分别是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成本费用和偿债能力。其中,盈利能力包括总资产综合利用效果、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与获得的收益;营运能力包括资产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包括销售成本水平、销售费用率和销售间接费用率;偿债能力包括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和资产负债率。该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认为我国钢铁企业总体市场绩效水平不高;生产规模是影响我国钢铁业市场绩效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钢铁企业的布局和产品差异程度也对钢铁业的市场绩效产生重要影响;临近市场型钢铁企业的市场绩效要好于资源依托型钢铁企业的市场绩效;生产规模较大的钢铁企业(如鞍本集团、宝钢、武钢、邯钢等)的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有待提高。
4.关于我国钢铁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于我国钢铁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主要文献都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说明国际学者对中国钢铁业的技术效率给予高度重视。代表性研究有:
Kalirajan and Cao(1993)以1988年(改革开放10年)中国钢铁业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研究了经济改革政策对我国钢铁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该研究指出1988年我国钢铁企业的产量只达到了产量潜能的60%。另外,关于经过改制后的我国钢铁企业,只针对自己能够控制的投入项目进行经济规划,而对由政府计划控制投资项目不予以关注。
Steinfeld(1998)通过案例分析指出,20世纪90年代,因为国家政府部门对首钢和鞍钢在预算方面(融资和投资管理)管理失误,导致企业亏损和技术效率低下。另外,针对90年代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的技术效率相对其他钢铁企业普遍低下的现象,Steinfeld认为国家当时提出的“抓大放小”的政策尚有缺陷,大型国有企业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Oleksandr Movshuk(2004)研究了中国国有钢铁企业1988—2000年的企业改革、重组对其生产力变化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得出两点结论:首先,我国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生产前沿面(TFP)呈现上升趋势(1988—2000年),但是技术效率并没有呈现显著改善,甚至在90年代中期在下降;其次,大型钢铁企业相对小规模企业并没有显著的效率优势。
Ma et al.(2002)通过中国钢铁业1989—1997年的数据,选择了88家钢铁企业,研究了企业的产品结构对其技术效率的影响。Ma等人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钢铁产品在中国的应用范围,比如长材多应用于基础建设行业,板材多应用于生产制造行业等;另外,在研究企业效率时,所有的88家钢铁企业根据其生产的钢铁产品被分为四个组,分别为PCF(生产生铁、粗钢、成品钢材)、CF(生产粗钢和成品钢材)、F(生产成品钢材)和P(生产生铁)。该研究的结论指出企业的产品结构在所有因素中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是最强的。F类型的钢铁企业的平均技术效率达到了90%,而P类型的钢铁企业的平均技术效率只有54%。该结果体现了钢铁产品靠近下游产品线的技术效率相对靠近上游产品线较高。
根据中国产业分类代码,我们在分析我国钢铁业整体市场绩效时,将研究对象定义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我国产业分类代码中,钢铁业的各子行业包括炼铁业、炼钢业、钢压延加工业和铁合金冶炼业。在下文中,按照我国产业分类代码分别列示我国的钢铁工业及其各子行业的企业数量和成本变化数据。
1.企业数量变化分析
总体分析。2001—2009年,我国钢铁工业企业数量(指按规以上工业独立核算法人企业的历年年末统计数据,与国家统计局统计时点变更,2007—2009年的实际计时间为当年11月末,下文亏损数和亏损率等相关标亦同)快速增加,由3155家增长到7754家,年增长率为11.90%;其中亏损企业数量由754家增长到274家,年均增长率为14.80%;2001—2007年,损企业亏损额(2007—2009年的实际统计区间均为当年的1—11月份,下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和主营业务毛利率等相关指标亦同,本文未作年度调整)相对较小,最低为2002年的25亿元,最高为2005年的100亿元,但在2008年跃增到187亿元,同比增加138亿元,2009年进一步增长到256亿元;亏损企业比率最高为2009年的29.33%,最低为2003年的16.09%。
铁合金行业。2001—2009年,铁合金行业企业数量由568家增长到1624家,年均增长率为14.35%,其中,2001—2005年,铁合金行业企业数量增长较快,2006—2009年增长平稳;亏损企业数量由237家增长到690家,年均增长率为14.25%;2001—2008年,亏损企业亏损额相对较小,最低为2004年的5亿元,最高为2006年的18亿元,但在2009年跃增到46亿元,同比增加30亿元;亏损企业比率最高为2009年的41.57%,最低为2007年的23.63%。
炼铁行业。2001—2005年,炼铁行业企业数量由903家波动上升到1061家的最高点,从2006年开始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到2009年企业数量减少到752家,这一方面是由于2006年以来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在炼铁环节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另一方面是由于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使部分炼铁企业停产倒闭所致。2001—2009年,亏损企业数量分别为188家、176家、133家、183家、295家、263家、188家、244家和244家;2001—2007年,亏损企业亏损额相对较少,最低为2003年的4亿元,最高为2005年的14亿元,但在2008年跃增到20亿元,同比增加13亿元,2009年进一步增长到26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由4亿元增加到2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4.26%;亏损企业比率最高为2009年的32.450%,最低为2003年的15.76%。
炼钢行业。2001—2009年,炼钢行业企业数量分别为286家、264家、267家、306家、385家、391家、389家、370家和350家;其中亏损企业数量分别为46家、49家、34家、70家、104家、76家、62家、96家和92家;2001—2007年,亏损企业亏损额相对较少,最低为2007年的4亿元,最高为2005年的10亿元,但在2008年跃增到37亿元,同比增加33亿元,2009年小幅降低到31亿元;亏损企业比率最高为2005年的27.01%,最低为2003年的12.73%。
钢压延加工行业。与其他三个子行业不同,2001—2009年,钢压延加工行业企业数量增速始终较高,由1699家增长到4992家,年均增长率为14.42%;其中亏损企业数量由353家增长到1073家,年均增长率为14.91%;2001—2007年,亏损企业亏损额相对较少,最低为2002年的8亿元,最高为2005年的6亿元,但在2008年跃增到11亿元,同比增加8亿元,2009年进一步增长到17亿元;亏损企业比率最高为2009年的21.49%,最低为2003年的12.79%。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在钢铁工业各子行业之间,企业数量变化有很大的不同。在铁合金行业,近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行业竞争日益剧烈,但是,仍有不少企业利用区域基础资源条件(硅石、兰炭等)在利益刺激下投入铁合金的生产;而在炼铁和炼钢行业,在国家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的压力和行业竞争的驱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企业数量均出现减少;钢压延加工行业与铁合金行业类似,虽然近年来亏损企业数量及亏损额大幅增加,但在下游行业需求日益多样化、高级化等因素的带动下,仍有不少新的企业加入本来就很激烈的竞争。上述四个子行业的加和反映在整个钢铁业上,企业数量仍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从亏损率上看,21世纪以来各子行业均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征,最高“波峰”分别为2005年和2009年。2009年的下跌主要是由国际国内宏观形势造成的,国际上对我国钢材产品需求乏力,国内虽然受益于国家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拉动需求有所增加,但无论是生铁、粗钢还是钢材产量有增无减,2009年10月和11月累计同比增速处于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大量产能在短期内急剧释放,为以后行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总体上看,行业供给的增速超过了需求增速,短期内亏损率难有明显下降。同时从亏损额上看,这次危机远比2005年严重,2008年行业亏损额是2005年的1.87倍,2009年行业亏损额是2005年的2.56倍。因此,从企业角度看,需要进一步配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实施,加强淘汰落后、节能减排和兼并重组实施的力度,促进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早日走出此次危机。
2.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变化分析
总体分析。2001—2009年,我国钢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由5543亿元增长到4208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3.59%;主营业务成本由4804亿元增长到3844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4.60%;最高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003年的15.07%,最低为2008年的8.64%。2009年,我国钢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9154亿元,同比减少6.95%;主营业务成本为36532亿元,同比减少4.94%;主营业务毛利率为6.70%,同比降低1.94个百分点。2009年,受各种因素综合影响,钢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主营业务毛利率也降到最低点。2001—2008年,我国铁合金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由168亿元增长到215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43.90%;主营业务成本由149亿元增长到194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44.25%;最高主营业务毛利率是2004年的12.32%,最低是2006年的6.33%。2009年,铁合金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923亿元,同比减少10.56%;主营业务成本为1794亿元,同比减少7.51%;主营业务毛利率为6.54%,同比降低3.08个百分点。
炼铁行业。2001—2009年,我国炼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由168亿元增长到2266亿元,增长了4.38倍,年均增长率为27.18%;主营业务成本由373亿元增长到2078亿元,增长了4.57倍,年均增长率为27.82%;最高主营业务毛利率是2002年的12%,最低是2008年的8.30%。2009年,炼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992亿元,同比减少12.126%;主营业务成本为1836亿元,同比减少11.64%;主营业务毛利率为7.80%,同比降低0.50个百分点。
炼钢行业。2001—2009年,我国炼钢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由2125亿元增长到8513亿元,增长了3.01倍,年均增长率为21.93%;主营业务成本由1802亿元增长到7892亿元,增长了3.38倍,年均增长率为23.49%;最高主营业务毛利率是2003年的18.69%,最低是2009年的7.29%。2009年,炼钢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7279亿元,同比减少14.50%;主营业务成本为6848亿元,同比减少13.23%;主营业务毛利率为5.91%,同比降低1.37个百分点。
钢压延加工行业。2001—2009年,我国钢压延加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由2916亿元增长到2915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8.94%;主营业务成本由2555亿元增长到2652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9.70%;最高主营业务毛利率是2003年的13.79%,最低是2008年的8.99%。2009年,钢压延加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7961亿元,同比减少4.08%;主营业务成本为26050亿元,同比减少1.81%;主营业务毛利率为6.84%,同比降低2.16个百分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1—2009年钢铁工业及其各子行业受到整体行业景气度影响,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幅均高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幅,由此导致主营业务毛利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只是波动程度不一。其中,铁合金行业的主营业务毛利率波动性虽然相对较小(主营业务毛利率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5.99个百分点),但周期性较为明显,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该行业整体规模较小,对成本变化较为“敏感”,成本控制能力较弱;炼铁行业主营业务毛利率相对最为稳定(主营业务毛利率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4.76个百分点),说明炼铁行业生产工艺较为成熟稳定,虽然近年来受到铁矿石大幅涨价的影响,但仍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控制能力;炼钢行业的主营业务毛利率波动最大(主营业务毛利率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12.78个百分点),说明近年来在钢铁产品结构调整升级带动下,炼钢工艺出现了较大调整,成本构成出现较大变动;与其他子行业相对呈现出周期性波动不同,钢压延加工行业主营业务毛利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主营业务毛利率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6.95个百分点),说明近年来虽然该子行业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占钢铁业总投资的一半以上)极大地促进了其装备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但受日益激烈的竞争影响,成本控制能力并未相应增强。并且,2009年各子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行业的不景气对各个子行业的影响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