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村落情况
第一节 杨家埠村概况
一、杨家埠的地理位置及人口概况
杨家埠,又名西杨家埠,坐落于山东半岛北部,是隶属潍坊市寒亭区[67]的一个村,位于寒亭区人民政府以南1.5公里处,距潍坊市15公里,地处北纬36度45分39秒,东经119度12分27秒。东界浞河与东杨家埠隔河相望,北与齐家埠搭界,西北与赵家埠相邻,南与东、西三角埠接壤;烟(台)潍(坊)公路横穿村北,寒(亭)清(池)公路纵贯村西。村落东西宽860米,南北长500米,面积43万平方米,呈东西长方形[68];村内普通住宅446亩,大观园500亩,新建楼区75亩,四合院42亩,承包地153亩,果园100亩,耕地面积131亩。[69]
全村现有417户人家、1300口人;除三名从云南嫁过来的彝族妇女外,全系汉族。村民绝大部分为杨姓,另有三户姓刘、一户姓贾。[70]此外,因该村毗邻寒亭区中心以及风筝年画业所带来的高就业,也吸引了很多外来暂住人口。
二、杨家埠的历史沿革
杨家埠村建村的历史主要可以从以下四条渠道获得:
根据《杨家埠村志》的记载,1369年(洪武二年),“西杨家埠杨氏一族由四川省梓潼县迁潍州(洪武十年改潍县)崇道乡寒亭社下店村(今称下边村)”。至1568年(隆庆二年),“夏,浞河泛滥成灾,迫使下边村杨乙孝一支迁至西埠(今西杨家埠)”。之后,因为下边村多次蒙受暴雨袭击,村中房舍多被淹没,杨姓一族不堪其苦,于是在1572年(隆庆六年)“杨氏六世祖杨财贵、杨存孝、杨存忠和杨进宝(杨氏二支、三支及四支部分人),因水患迁至西杨家埠”。至此,西杨家埠“因地处高埠,以姓氏和方位取名西杨家埠,习称杨家埠”。另一支六世祖杨宗厚、杨宗致兄弟二人迁浞河以东,为东杨家埠。目前,由于西杨家埠声名在外,通常所称的杨家埠仅指西杨家埠。[71]
据杨家埠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桃月杨梦文、杨梦麟在倡修族谱序中说:
据清道光二十二年正月所修《杨氏宗谱》序:
此外,杨家埠目前四大支各自支谱上也均有相关记载,《杨氏支谱——杨财贵支》序[72]中说:
2003年正月重修的《杨氏支谱——进宝祖之兴龙祖次支》序提到:
又据道光二十二年的《杨氏支谱——乙孝祖之支》序:
清代道光二十二年杨家埠修建村碑,此碑原在村东墓茔中,1958年“大跃进”兴修水利时被运去村西水库修建石桥,后来又被拆迁用作他途。碑文[73]如下:
寒亭史志办公室副主编谭家正老先生整理的《鲁东四川杨氏先祖调查资料汇编(摘要)》中记录的《杨伯达传略》中提到:
由此可见,杨氏一族在家乡四川就有出色的手艺,在迁来鲁地之后,他们重操旧业,养家糊口。
根据村志,杨家埠建村之后的历史沿革情况如下:
杨家埠与下边村[74],明代为潍县崇道乡寒亭社所辖。清代仍沿明制,1910年(清宣统二年),县因筹办自治,划乡为区,两村为寒亭区寒亭社所属。1929年(民国18年),两村属潍县第六区寒亭社。1938年1月19日(民国二六年农历十二月十八日)至1945年9月14日(民国三四年农历八月初九),日军侵占西杨家埠与下边(时称中杨家埠),两村属潍县第六区齐家埠乡。1945年10月,属潍县潍东区仓上乡。1947年7月,为民主政府潍南县寒亭区所辖。1950年2月,改属潍北县第一区杨家埠乡。1953年8月,为潍县第十一区(马宿区)杨家埠乡所属,并为区公所驻地。1958年1月,撤区并乡,两村属寒亭镇。同年10月,改称西杨家埠生产大队,属寒亭人民公社。11月始,到1961年12月,属潍坊市寒亭人民公社。1962年1月,属潍县寒亭人民公社。1982年1月,属潍县寒亭镇。1984年1月,撤销潍县,设立寒亭区,两村属潍坊市寒亭区寒亭镇。1984年5月,成立西杨家埠村民委员会,辖下边村,下分六个村民组。[75]2001年春天,寒亭镇和寒亭街道办事处合并改叫寒亭街道。[76]同年3月,寒亭区政府决定,成立杨家埠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隶属区政府的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下属单位有木版年画研究所、木版年画社。管委会负责杨家埠旅游业宏观调控,如规划设计、资源开发、村级关系协调、景区建设、对外交流大型活动、人员培训等。[77]如今,杨家埠旅游开发区已辖包括东西杨家埠在内的六个村,寒亭区为开发以西杨家埠为龙头的旅游事业投入重资。
三、村庄建设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杨家埠村落的基本面貌变动不大。1987年起,村委会将西杨家埠与下边村之间的空地逐渐安排了民宅,使两村连成了一体;1988年,村委会重新制定“1988至2000年村庄建设新规划”,形成了近几年杨家埠的基本村落格局[78],而村民住宅具有典型的北方居住特点,多为四合院砖瓦结构平房,双开大门,入门即是福字影壁,各家都有院子。
对以年画风筝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名的杨家埠而言,开发旅游业是当地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政府早在1986年就开始将杨家埠作为重点旅游发展对象,为其投入巨额资金,依托杨家埠的民间手工艺打造一个特色旅游景点。相应的设施如杨家埠民俗艺术大观园[79]、珍宝馆、封神宫等纷纷建立起来;杨家埠的村容村貌也进行了整顿,以便与旅游配套。从90年代后期,市政府规划建设了风筝年画一条街。2001年3月,“潍坊杨家埠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为隶属于区政府的正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同年,寒亭区投资2000万元在杨家埠村建立了民俗旅游开发区。2002年,杨家埠村邀请了山东大学旅游管理系对其村落进行重新规划,以便使其更适合旅游发展的需要。规划者本着“重点突出、结构严谨、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原则,进行设计规划,将其具体划分为民俗文化旅游中心区(民俗大观园)、旅游产品加工区、商业贸易区、居住综合区(明清建筑)四个功能区,全力将杨家埠改建成展示潍坊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重要窗口和集民俗旅游、休闲娱乐、旅游产品交易于一体、在海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胜地。经过此次规划后,杨家埠村的住宅主要有四种:一为保留区内的二层仿明清建筑的小楼,一为右方村民住宅区内的普通平房,一为保留区东邻区域的现代普通二层小楼,一为四合院仿明清建筑。村里给每个因村内发展需要而被迫拆迁的家庭每间正房补助一万元,对于特殊困难而无力偿付剩余费用的家庭,则先行垫付,让其日后慢慢偿还。在这种情况下,杨家埠的村庄再造计划中几乎没有出现钉子户。目前,对杨家埠村的重新规划已经进行了将近五年,新的村落格局已经基本呈现出来(见图1)。
如今,杨家埠民俗艺术大观园的扩建,已成为杨家埠发展旅游的重要支柱。当地政府计划,在大观园的基础上,以建设“中国民间艺术遗产村庄”为目标,建设“杨家埠民俗村”。整个村庄按规划将分为四个功能区——民俗游览体验区、综合服务与文化社区、客居区、预留发展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具体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一)杨家埠民俗大观园的改造、扩建工程,形成以新型展示手段为主题的博物馆区,增加休闲、娱乐等适合普通游客消费的大众旅游项目,以提高杨家埠对当地和周边市场的吸引力、增加客流量;(二)明清古村落恢复工程,形成具有明显北方特色的中国民间艺术遗产村庄,主体工程为古民居街区的恢复;(三)接待设施建设,包括“杨家埠客栈”、家庭旅馆改造及以木版年画、风筝为艺术主题的“乡村艺术别墅”等;(四)作为重点招商项目的“客居”社区和“风筝公园”文化主题社区;(五)传统工艺(木版年画、风筝)的挖掘、整理与传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80]当地政府以民间传统手工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发展旅游业的决心之大可见一斑。
截至2009年,大观园对面的房屋已完成了大规模的拆迁。原有的居民都搬迁到村西北角统一规划的仿明清二层小楼去了。按规划,大观园对面将建设一个大型的休闲娱乐广场。笔者在2009年1月赴杨家埠时看到,此处已经建成一座座的徽式建筑。通过二十多年来杨家埠村庄的区域图变化不难看出,该村在村落格局上的变动显著,且明显地一直是围绕着以民间手工艺为龙头的旅游事业开展的,区域文化再造的目标主导了该地区域空间的营建。
图1 2007年的杨家埠村庄主体示意图
(该图系笔者自绘,其中的〇代表杨家埠以风筝店命名的店铺,但他们也兼营年画;★代表具有年画生产能力的年画店;△代表年画的家庭作坊。加粗的黑线以内的区域为杨家埠村。)
四、经济状况
据村志记载,清末及民国时期,杨家埠村的经济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制约下的小农经济,人多地少,加之战乱不断,自然灾害侵袭,广大农民单靠农业难以为继,因而,冬印年画、春扎风筝成为村民仅次于农业的谋生手段。1937年,地主、富农占全村总人口的2.3%,却占全村耕地2030亩的12.2%,人均耕地9.68亩,全村贫下中农658人,占总人口的81.4%,仅有耕地1393亩,占全村耕地的68.6%,人均耕地2.17亩;1938年日军占领杨家埠村以后,本来已经十分脆弱的农村经济进一步遭受严重摧残——大批人口外流,大量土地荒弃,农业破产,手工业萎缩,商业萧条。在多次战乱后,建国前夕,这里的经济面貌已是千疮百孔、濒临崩溃。1949年全村人口804人,耕地2030亩,由于生产力较低,再加上旱涝虫雹灾害,全村粮食亩产仅有97.5公斤,人均占有粮食225公斤;全村总产值7.47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2万元,占96.4%;人均纯收入52元,其中年画风筝的收入占60%。[81]
表1 杨家埠自然灾害列表[82]
新中国成立后,全村经济逐渐恢复。1957年全村总产值达13万元,以年画、风筝为主的副业产值占29%。[83]
清代至民国时期,村内工业以制作传统年画、风筝为主,还有制砖、红炉、白铁加工、刺绣等副业。新中国成立后,副业收入比重有所增长,仅年画、风筝一项,1949年产值7.2万元(其中风筝3.38万元),1963年产值9.5万元(其中风筝5.25万元),1980年产值14万元(其中风筝7万元)。[84]
1985年,村境被列入寒亭城区规划范围,公共建筑和设施逐年扩大,耕地面积减小。在这种情况下,村委会决定在不放松现有土地耕作的前提下,将生产的主要途径放在利用剩余劳动力上,大力发展村办工副业,并带动个体工副业的生产,先后建立了印刷厂、砖窑、大理石厂、建筑机械厂、黄酒厂等等。其中,尤需重视的是,1986年4月建立了全国最大的专业化风筝加工厂,主要生产风筝,兼产年画,其产品除畅销全国各地外,还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年产值75万元,销售收入达46.37万元。[85]这个风筝厂就是今天在杨家埠占据重要地位的杨家埠民俗艺术大观园的前身。如今,杨家埠民俗艺术大观园已被评为全国和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56个最具有民族风情旅游景点”等,并于2007年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86]是杨家埠旅游业发展的重心。“据介绍,靠着年画和风筝这两张‘金名片’,寒亭区每年接待的中外游客都在50多万人次,以年画、风筝为主的上百种旅游文化产品,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87]
如今,杨家埠在区委的支持下全力依托民间手工艺发展旅游业,并鼓励多种挣钱渠道。据杨家埠村村委工作人员的介绍,杨家埠村民近几年平均年收入近7000元,2007年全村产值(包括风筝、年画、养殖、印刷、饭店、机械加工等)7506万元,年画风筝的产值占到将近30%。2005年一年内,年画从业人员有159人,年画收入254万元;风筝从业人员约600人,收入1548万元。而近几年,随着土地被大量征用,农业在村民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降低,但村民的就业渠道更趋多样化,建筑、运输、机械加工、维修均有所涉及,而季节性和常年从事年画风筝业的村民,合起来约占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88]
表2 2008年杨家埠各行业产值及从业人数[89]
五、民俗风情
杨家埠村最显著的特色体现在其手工艺上。在该村,几乎每家都有能工巧匠,号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最为突出的就是年画和风筝这对姊妹艺术。杨家埠木版年画是全国三大民间木版年画产地之一[90];以杨家埠风筝为代表的潍坊风筝,则与北京、天津、南通风筝齐名,并称全国四大风筝流派。这两项技艺(杨家埠年画与潍坊风筝)均已被列入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此之外,扎灯、核雕、根雕、嵌银、草编、泥塑、布玩具等民间工艺村民无不在行,在民俗艺术大观园里均有展示。
杨家埠普遍的民间信仰为财神和家堂,尽管历史上全村广泛地投入年画生产,但并没有明确的行业神信仰。其原因可能是:(1)受“自古画师不拜神”传统观念的束缚。由于神像都是画匠笔下的产物,民间盛行“自古画师不拜神”之说。杨家埠画店没有确切的信奉对象,足见此说影响之深。(2)与年画生产的具体工艺有关。杨家埠年画的生产集绘画、刻版、印刷于一体,技术综合性很鲜明,而画、刻、印又各有各的行业神,所以三位一体的年画业,显得无所适从。[91]村民们所信仰之财神又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指比干,武财神指关公或赵公明。自明清以来,每逢农历七月二十二为财神节,村民对此节尤为重视,直到现在还很盛行。其过程是以家庭为单位,在挂有财神轴子的供桌前摆上供品,由家中长辈率领众男烧香、行跪礼磕头,并焚烧黄表纸、燃放鞭炮,形同过年。
家堂信仰则是胶东半岛颇为盛行的风俗,杨家埠亦不例外。它指的是除夕夜把家族已故之人的灵魂请到家中过个年,吃供果供菜、拿纸钱,天明时将其送走,其目的是保佑一家人平安,是对已故老人思念的精神寄托。家堂又有老家堂与小家堂之分,老家堂是指同一家族每年都请的老祖宗,小家堂是指本家的老人去世头三年请的家堂。农村过去按家谱分支建立家堂,家堂中悬挂祖影(有的叫轴子,上有密集小格写着列祖列宗名号),由该支宗族的长支长辈管理。除夕请家堂,初一送家堂,由本支子孙集体共祭。家庭内部祭祀三代以内的宗亲。具体过程一般是年三十的傍晚拿着祖宗的灵位,打着灯笼到坟上放鞭炮、烧纸钱、点香,把逝者的魂灵请到家中,放上供品(同姓与邻居送的),点着香与蜡烛(通宵不灭),整夜都有人守家堂,等着晚上族人来给老人磕头。第二天清晨再打着灯笼捧着牌位到坟上把请的魂灵送回。这种风俗如今已经基本消失了,村里人现在一般是在年三十、清明节、鬼节和祖先祭日之际去自家老人的坟上摆摆供品、烧烧纸钱。该村虽源于同一始祖,但如今已无祠堂、家庙,无集体祭祀行动;村内也无宗教场所。据几位老人讲,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李家道村界内还有始祖杨伯达的坟,逢大年初一(也有的老人说正月十五、十六)全村杨氏子孙都要前往拜祭。但后来时逢动乱,始祖的墓碑被人偷走,加之后来政府严厉禁止此类活动,杨家埠的家族集体祭拜活动渐渐消失。
另外值得注意的民俗活动是农历十月二十五的“寒亭山”。“寒亭山”是当地的一种庙会形式,以往杨家埠村民往往趁此机会采购物品,但如今随着购物的便捷,村民“赶山”的热情几乎不复存在。村里逢农历五、十的日子,也就是每五天在泰祥街渤海路东段一直到东杨家埠地界就有一次集市,吃穿用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