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和延绵万里
长城从产生到发展,直至形成成熟的防御体系的过程,是一部悠久的历史。在这个历史过程中,长城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文明的整体发展中,长城地区始终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原王朝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管辖的联系都是在这个地区,甚至双方的兵戎相见,也主要是在长城地区。长城看见过太多的战火硝烟,见证了太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长城的修筑延续了两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到公元前4世纪前后在诸侯国已经较为普遍。战国时期,诸侯互相攻伐兼并,出现楚、秦、燕、齐、韩、赵、魏等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这些国家经常有冲突发生,彼此之间为互相防御,便在自己的领土上修筑起一道或数道高大的城墙。这些城墙修筑得很长,不只是几公里而是数百公里。长城与一般城的围墙不同,是一条线形而非封闭状态的墙体。
公元前4世纪前后,在兼并和反兼并时期,进攻和防御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墙防御逐渐发展完善起来。也是在这个时期,长城还成为调整农耕与游牧民族关系,维持长城地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手段。
北部地区的燕、赵、秦等诸侯国,与北方的东胡、匈奴、戎等游牧民族相邻。这个时期,正是农耕经济发展扩张的时期,游牧民族也处于寻求集团化发展的阶段。双方在燕、赵、秦三国的边疆地区争抢土地,抢夺牲畜和人口,严重破坏了这个地区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燕、赵、秦三国不堪其扰,相继在其北方修筑了用来防御游牧民族南下的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其他六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所统一的仅是中原地区和一部分游牧民族地区,北方匈奴、东胡等民族聚居的广大地区,尚未归属于秦王朝,匈奴对秦国北境的威胁有增而无减。
为防御匈奴和东胡的侵扰,秦始皇北逐匈奴后,下令大规模地修筑长城。秦始皇时期所筑长城,除北部阴山长城之外,基本是在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增修扩建,并将其大体连成一条防御线。自秦始皇长城之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继秦之后,再一次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是汉朝。秦末汉初,匈奴消灭了东胡并趁中原纷乱之际,再度强盛起来。汉武帝时期多次派重兵北击匈奴,然后陆续修筑了一条东起辽东,西至新疆的万里长城。汉长城是长城史上最长的一条长城,长达两万余华里。
汉之后修筑长城的是在南北朝时期。相继统治中国北部的北魏、东魏、北齐和北周几个鲜卑政权,因为受到北方的突厥、柔然等游牧民族的威胁,也不断地修筑长城防御线。特别是北齐时期,修筑长城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
北齐为防御契丹、突厥等南下,先后修建三条长城。第一条是西起今内蒙古清水河县,中经张家口,东到山海关一带入海的长城。第二条是为防御北周修建了西起黄栌岭,东到居庸关的长城。第三条同样是为了防御北周,修建的北起五台,南至娘子关的长城。北周统一北方后,为了防御突厥、契丹等草原民族,修缮加固了西起雁门,东至碣石的北齐长城。
隋开皇九年(589),隋王朝统一了中原。隋虽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但仍未能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问题,所以多次修筑长城。实际上,隋朝时期来自长城外的威胁并不大。
唐朝时,突厥等游牧民族已归中央政权所统辖,故唐没有大规模地修筑长城,而只是在原长城地区设置一些屯兵的城堡。到宋朝时,长城雁门关一线,一定程度上成为宋辽分疆而治的标志,但这个时期并不长。所以,宋仅在个别地方修缮利用过一些前朝的长城,大量建有烽火台和屯兵堡等。辽王朝势力南下后,长城地区已为之所据,黄河、长江则取代长城,成为南北政权对峙的重要防线。史载辽王朝曾在黑龙江下游修过长城,不过规模很小,使用的时间也不长。
隋之后,较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是金代。金长城是女真族所建,也是古代少数民族所修建规模最大的一条长城,主要是为防御蒙古族。金长城有两段:一段起于大兴安岭北麓,沿根河西行,穿越呼伦贝尔草原,到达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境内德尔盖尔汗山以北沼泽地中,这段长城是位于中国最北部的长城;另一段起自嫩江西岸,沿兴安岭西入漠北,至锡林郭勒盟,再向西南沿着阴山至黄河北岸。
蒙古族兴起之后,相继灭掉金和南宋,建立了统一的元王朝。元朝时,因长城南北已经完全统一,所以根本没有修建长城的必要。这之后,再次大规模修筑长城是明王朝为防御蒙古族而修筑的长城。
明长城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坚固、最雄伟的长城。明长城不仅工程量大,在工程材料、修筑技术和防御配置方面也都有很大发展。明长城也是今天保存最完整的一条长城,山海关、八达岭、嘉峪关等都是明代长城建筑。清王朝统一天下之后,长城仅成为实行满禁和蒙禁的管理设施(用于防止长城里边的人,到长城外面去),基本没有了军事防御意义。
历史悠久和延绵万里,时间和空间两个长,是长城的两个最重要特点。此外,第三个特点是长城地区生存的各族群,以及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概括起来说,这三个既独立又有着不可分割联系的特点,就是时间、空间和族群。不同时间,生活在长城沿线不同地方的不同族群,呈现时间、空间和族群三者关系的复杂性,构成了长城历史的深远与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