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北大的100个理由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6.北大人文学部

中国语言文学系

大师们的精神家园

勺园荷花池北侧草坪上的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塑像

中国语言文学系可谓是北大学术与思想的灵魂之一,前身是建立于1910年3月31日的京师大学堂文科的中国文学门,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现代史上许多举足轻重的名流大师,如胡适、鲁迅、黄侃、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沈从文、王力、王瑶等,都曾在这里任教。

中文系厚重的文化底蕴、独特的精神魅力、深厚的学术根底、众多名家大师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学子,而他们也幸运地享受到了北大最为丰富的学术资源。袁行霈、温儒敏、蒋绍愚、郭锡良、陆俭明、谢冕、乐黛云、严家炎、钱理群、孙玉石、陈平原等知名教授亲自为本科生教授基础课,葛晓音、曹文轩、王岳川、夏晓虹、张颐武、吴晓东等中青年名师的风采也润透着中文系学子的求学生涯。

文理兼容

切不可以为中文系男女生比例如高中文科班那般失调,每年百名左右的新生中,男女比例大致为2:3,可谓刚柔并济,既有春风秋月之婉约,也有四海五岳之豪情。也切不可以为中文系是文科生一统天下,从2002年起,北大中文系就开始在应用语言学专业面向全国招收理科学生,为此方面的研究注入理科背景。至于就业,恐怕会让许多“重理轻文”的人大跌眼镜。北大中文系的毕业生一直非常抢手,大都从事大学教师、记者、编辑、公务员、公司行政人员等受人尊敬的职业。每年上研人数超过50%,其中绝大部分是免试推荐,出国留学的也不在少数。而这都归功于中文系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潜移默化中造就了学子们的学术自信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院系主页:http://chinese.pku.edu.cn

历史学系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打开历史学系的主页,映入眼帘的是北大二院朱楣灰檐的大门,隐约一条曲径通幽的小道,延伸至院中的阁楼。院门照片的两旁,是胡适先生的墨迹“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这便是百年北大历史学系的真实写照。

胡适先生的墨迹

北大历史系创建于1902年,百年中,这里聚集过近现代中国最有学问的历史学家——李大钊、马叙伦、朱希祖、陈寅恪、陈翰笙、陈衡哲、傅斯年、李济、钱穆、陈垣、顾颉刚、翦伯赞、向达、齐思和、杨人楩、邓广铭、周一良等,也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历史目光和渊博知识、贡献卓著的学者、革命者、爱国志士和社会贤达。历史系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承前启后,代代相传。

通古今之变

北大历史学系拥有历史学和世界历史两个本科专业。“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系的宗旨,就是培养具有系统历史学知识、“通古今之变”的高素质人才。总体上兼顾史学教育的学术性和社会性,着重培养本科生的资料搜集、整理、考订、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述、写作能力,计算机等辅助工具的应用能力,研究、思维能力,并提供一些跨学科的必要知识,以满足社会各界对于具有一定的史学功底的应用人才的广泛追求。

院系主页:http://www.hist.pku.edu.cn

哲学系

思想家摇篮

静园院落中立的苏格拉底半身像(吕凤翥 摄)

哲学在希腊语中为“爱智慧”之意。又如《中庸》所云,哲学是“尊德性而道问学,至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事业,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无不是其时代的文明的标志。而北大哲学系,正是依赖着学科齐全、师资雄厚之优势,在学贯中西、发掘民族精神、引领时代之风上功绩显赫、硕果累累,成为近百年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思想家的摇篮”。

北京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14年,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历史上,学术大师蔡元培、马叙伦、章士钊、冯友兰、金岳霖、胡适、梁漱溟、熊十力、顾颉刚、朱自清、牟宗三、汤用彤、朱光潜、张岱年、宗白华等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曾在此开设哲学课程,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李兆基人文学苑位于未名湖东北侧,将改善和满足北大文、史、哲三系教学、科研、办公、会议和图书阅览等综合需求(吕凤翥 摄)

让哲学走下圣坛

哲学系在学生培养上注重引导他们系统掌握哲学基本理论和中外哲学的历史、现状,使其具有较宽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同时又注重培养他们在实践中的工作能力,完善其思维模式。至今,哲学系历届的毕业生中有近一半攻读国内外研究生,其余则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活跃于新闻出版、文化交流、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宗教事务管理等领域,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能力和素养。

院系主页:http://www.phil.pku.edu.cn

考古文博学院

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

考古文博学院(夏曼 摄)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气势、三星堆古王国的神秘、敦煌莫高窟的风采使人神往,人类文明的奥秘令人好奇,百年来多少志士潜心发掘,立志探解。被誉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和“21世纪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的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正是历代和未来探寻者的圣地。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历史可上溯至创建于1922年的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马衡、罗振玉、胡适、向达、苏秉琦、郑振铎、宿白、严文明等先后在此任教。

1983年考古系单独成系,2002年正式改为现名。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图书文物资料、良好的教学实验设备,学科水平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并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重大精品项目“多卷本中国考古学”、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等多项重要科研课题。令人瞩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首席科学家之一就是曾任考古文博学院院长的李伯谦教授。

赛克勒博物馆

更令人羡慕不已的是,考古文博学院拥有世界一流的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赛克勒博物馆,藏有多达数万件的文物,这在中国大学中是独一无二的。博物馆面向校内外开放,并经常举办藏品展和讲座,吸引了许多燕园学子慕名参观。

院系主页:http://archaeology.pku.edu.cn

外国语学院

“东宫西宫”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是由东方语言文学系、西方语言文学系、俄语语言文学系和英语语言文学系组成的,现分为东语院和西语院。从北大西门进入,穿过一座小巧别致的石拱桥,会看到一对庄严的华表,华表两侧那古典的建筑便分别是东语院和西语院的院办公室所在了。

北大外国语学院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这里曾汇集了一批我国最优秀的外国语言文学大师,如朱光潜(蜚声中外的美学家)、曹靖华(曾任北大俄语系教授)、冯至(著名文学理论家)、马坚、季羡林(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金克木(我国著名梵文学家、佛学家、诗人、翻译家、教育学家)、田德旺、闻家驷(曾任西语系系主任)、吴达元、李赋宁(曾任英语系系主任)。

外国语学院办公楼前盛开的海棠(吕凤翥 摄)

外国语学院一向是校园中的联合国,据初步统计,这里的专业语种大致有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印地语、波斯语、朝鲜语、缅甸语、菲律宾语、印度尼西亚语、蒙古语、希伯来语、乌尔都语、越南语、泰语等19个本科专业。大的语系诸如英语、法语、德语等每年都会招生;小的语系可能每隔若干年招一次,几种小语系轮流招生。2003年本科招生的专业有11个,分别是: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朝鲜语、越南语、印地语、希伯来语。

大使的摇篮

北大的外院是无可争议的“大使的摇篮”,已为我国培养出一批驻外大使和驻外工作人员。如我国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曾任外交部副部长、驻日大使的徐敦信,参加过朝鲜停战谈判的女大使韩俐俐,首任驻新加坡大使张青,前驻巴基斯坦大使张春祥,前驻孟加拉特命全权大使胡乾文,以及前驻荷兰大使华黎明等。

院系主页:http://sfl.pku.edu.cn

艺术学院

我艺术故我在

艺术是人类的又一生命。艺术学院是北大一个比较年轻的院系,下设艺术理论、美术学、音乐学、文化艺术管理等教研室以及艺术科技和艺术产业研究所,承担着北大艺术类公共课的教学和组织辅导北大学生艺术团的任务。艺术学院设影视编导本科专业,学制四年,致力于为全国各电影厂、电视台、影视制作中心、影视报刊、音像出版等单位或部门培养从事影视编导创作,影视教学与研究,影视事业的策划、经营、管理以及出版等方面工作的全面型人才。

艺术的天地

北大艺术学院直接领导着北大四大艺术团:合唱团、舞蹈团、管弦乐团和民乐团。这四个艺术团体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陶冶了情操,也给了大家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除此之外,北大艺术院的本科双学位也吸引了很多学生选修。通过三年的双学位学习,学生们可以掌握艺术学的基本原理和较丰富的艺术知识,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艺术学系在艺术领域始终走在各校的前端。

院系主页:http://www.art.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