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典音乐最好去现场欣赏?
1.沉浸
不谈任何技术性问题,单从聆听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听现场最大的优势,在于那段时间你是专心沉浸于音乐的。这一点,对于欣赏古典音乐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一部完整的交响乐作品,长度通常在半个小时以上;哪怕是协奏曲、奏鸣曲,也往往不会少于20分钟。在家里聆听,无论多么优美的录音,多么高保真的设备,这连续沉浸的时间是无法保证的。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书,一边担心着家里的猫咪是不是又在上蹿下跳,常常连音乐进行到第几乐章都记不得了,在这种情况下,也难怪体会不到古典音乐带来的感动和震撼。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情绪的艺术,这一切都要以沉浸为前提。
听现场则不同,人们来音乐厅的目的就是听音乐,不提什么声场、层次感、乐团的好坏,单是氛围上就完胜Hi-Fi(High-Fidelity,高保真)。更为关键的是,这整段的时间完全属于音乐,连上厕所都要服从组织安排。有朋友提到,听现场会激动得浑身发抖,在家里就没有这种感觉。我想最根本的原因,便是这“沉浸”二字。
2.观众
有人抱怨听现场总有人咳嗽打喷嚏,会影响听音乐的氛围。我个人觉得,如果真是去享受音乐的,这根本不是事儿。谁没有个大病小灾,互相体谅一下也就过去了。如果有人咳嗽得非常厉害,工作人员也会请他离开。更何况,在家听录音,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干扰,门口的狗吠、邻居小孩的吵闹……这些不都是干扰么?就算家里隔音效果天衣无缝,一些现场录音中也不乏各种噪音。例如某著名钢琴家习惯在录音时哼曲子,可在一些乐评中,这就成了“情怀”,而不是“干扰”了。
再然后,针对所谓“中国听众素质低”的评价,我实在无法苟同!世界上数得上的音乐厅、歌剧院,我去过不少,可以自豪地说,咱们中国听众的素质,哪怕不是一流,也至少是中上。我们会犯的错误,外国人一样会犯,例如老生常谈的乐章间鼓掌、小孩儿听音乐半道大哭之类。
我国观众对于古典音乐的态度,反而较西方人认真很多。在国外任何一个音乐厅,我都没见过有工作人员举着“不要拍照”的牌子提示观众,也没见过哪里有提示“乐章间请不要鼓掌”。就算我们的古典音乐素养不够,那又如何,古典音乐本来就不是我们文化里的东西,我们只要虚心学习就好。
3.现场感
在这一部分我想说的是,有些感觉你不在现场绝对感受不到!这里的“现场”不仅仅指音乐厅,也指那些音乐的发源地。例如管风琴演奏如果不在空旷肃穆的教堂中聆听,你如何体会那种威压得让你喘不动气的宏大音流?“来自上帝的声音”是能用钱和器材换来的吗?还有布拉格高堡整点的音乐钟声、慕尼黑十月节大棚里的巴伐利亚民歌……这些可以录音,但录音就像把活生生的音乐做成了标本,虽也可供欣赏,但这些音乐在原始情境下所涌现的生命力,在录音中又能听出多少呢?音乐绝不仅仅是“音符的排列组合”,音乐是人演奏的,有自己的情绪,也有自己的生命。每一次演奏,对于音乐而言都是一次重生。现场的氛围,就是音乐的衣妆。
所以,听现场,哪怕是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的情景下,也会有不同的体会。这样的经历多了,肯定会上瘾的。
4.行业的发展
再说点音乐之外的东西。经营一个交响乐团,要比包装一个歌手复杂得多,成本也高得多。没有录音技术前,根本不存在这个争议,要听音乐,只能去现场。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在家就能聆听世界上最优秀的指挥和最顶级的乐团演奏的音乐,花上几百元钱去现场听,似乎不怎么划算。
必须承认,录音是有其优势的。例如获取成本低,可以反复聆听,不用有意安排时间,什么时候兴致来了就可以听上一曲……可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去现场吧。哪怕只是为了支持一下我们喜爱的作品,支持一下那些艺术家,支持一下这种艺术形式,让它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话又说回来,这似乎是我杞人忧天了。至少在上海、北京,不管是什么音乐会,基本都是满场的,一票难求经常发生,黄牛也是非常猖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