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兴县京南生态卫星城智慧城市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整合城市数字资源,对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反应,为公众创造绿色、和谐的环境,提供泛在、便捷、高效服务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是人类社会迈向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

从国际智慧城市发展形势来看,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刺激经济发展和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2010年美国提出加强智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智慧应用项目的经济刺激计划;欧盟制定了智慧城市框架;2004年韩国、日本先后推出“U-Korea”“U-Japan”的国家战略规划;新加坡提出了2015年建成“智慧国”计划;中国台湾提出了建设“智慧台湾”的发展战略等。

面对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2012年12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伊德•科恩博士开展了一次全球智慧城市的排名,排名前十的城市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为降低碳排放、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城市,如开发智能电网的维也纳、发展循环经济的多伦多、实施自行车共享计划的巴黎;第二类为关注应急、保障社会安全的城市,如建立防灾系统的纽约、治理交通拥堵的伦敦、推动移动智能的东京;第三类为依靠科技、培育新兴产业的城市,如推广电动汽车的柏林、创新清洁技术的哥本哈根、推广智能卡的香港、扩展光伏产业链的巴塞罗那。

通过对智慧城市的评价研究,结合当今经济社会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亦可发现一些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①提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能力。高速、宽带、融合、无线的泛在网及GIS将联通所有人或物。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在发生重大变革,宽带化、三网融合进程不断加快,互联网和物联网交融发展,云计算使计算资源配置更加高效,高速、宽带、融合、智能的信息基础设施将成为现实。感知设备是“智慧城市”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可以实现所有城市部件的联网。空间地理信息平台集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共享和协同等能力于一体,由此衍生出空间信息服务生态体系,将成为智慧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另一信息基础设施。

②城市运行智能精准。精细、准确、可视、可靠的传感中枢将智能调度城市要素,物联网、互联网和云计算交融发展,构建人与物、数据信息等共享的关键智能信息基础设施,广泛分布的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和嵌入式系统使物理实体设施具备感知、计算、存储和执行能力,不断推动城市运行的智能化、可视化和精准化。

③社会服务便捷高效。虚拟化、个性化、均等化的社会服务将无所不在,供水、供气、供电、供热、电信、有线电视、银行、城建等部门信息系统将逐步整合,各项信息数据共享,形成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平台,为公众提供及时、简单、便捷、虚拟化的生活服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数字娱乐等网络化的公共服务,将逐步优化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④居民生活绿色宜居。科学、绿色、超脱、便捷的数字化新生活将梦想成真。

⑤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非物质化、低碳化的数字经济将蓬勃兴起,新技术创新催生经济新业态,数字经济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快速发展,虚拟空间的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安全、便捷、低碳的电子商务将是政府、企业和个人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交易形态。非物质化的网络文化打破了文化载体、内容和传播的制约,加速了文化传播,成为各国数字经济的重要构成因素。

⑥政府管理服务更加亲民。网上政府、透明管理、无缝服务将奠定良治社会的技术基础,高效透明、无缝服务的政府是政府改革的方向,网上政府将成为政府行使职能的主要形式。电子政务促使政府行政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强调政府履行政府职能要充分发挥和完善政府的服务功能,为公众和社会提供更广泛、更快捷、更全面的服务,使多层次、多部门、以“管”为目的的传统政府向“智能的”、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效透明服务型政府转变。电子政务、网上政府将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政府行使职能和提供服务的主要形式。

总之,智慧城市建设将构建一个生态、宜居、便捷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

国内众多城市都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智慧城市建设成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兴起,100%的一级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详细规划,80%以上的二级城市也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截至2013年1月,全国已有320个城市投入3000亿元建设智慧城市,“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各方投资总规模有望达5000亿元。各地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思路各有侧重,关注重点大致可分为社会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个方面。总体来看,对社会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程度较高。在明确提出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的城市中,优先发展民生、城市管理等社会应用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占70%以上。目前我国主要城市的3G网络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光纤入户率快速增长,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全面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飞速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设智慧城市需要进一步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化应用的重大机遇,解决信息化应用面临的跨部门整合等复杂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部门致力于完善公共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协调配合,更好地引导智慧城市健康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推进城镇信息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将智慧城市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制定规划、试点示范、总结推广等三种方式全面部署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工作。

第一,制定规划,统筹全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工作,把规划制定作为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电子政务应用,协调推动“智慧城市”、农业信息化和社会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手段。先后编制了《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国际通信“十二五”发展规划》《电信网码号和互联网域名、IP地址资源“十二五”规划》等十余个与智慧城市相关的规划,涉及信息化、信息安全、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业、通信业、物联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多个行业与领域。

第二,试点示范,重点突破。通过试点示范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开展积极探索,积累值得推广的经验。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地率先成为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示范城市,到2015年,我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已达7500亿~1万亿元。2012年落实了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等252个物联网试点项目。

2013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北京与原环保部、水利部、原卫生部、原国家旅游局、国家电网公司签署了六项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合作协议,包括智慧环境、智慧水务、智慧健康、智慧旅游、电动汽车、智慧电网等六个示范试点项目。试点项目覆盖了城市发展的主要领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作为城市建设的主管部门,侧重以智慧理念推进城镇化有序、可持续发展,于2013年初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首批确定试点城市90个,河北省石家庄市、廊坊市、邯郸市、秦皇岛市、迁安市、秦皇岛北戴河新区等六城市位列其中。同年8月批准第二批103个城市成为试点,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唐山市滦南县、保定市博野县位列其中。2015年4月批准了第三批84个试点城市、扩大范围试点城市13个、专项试点城市41个,河北省唐山市被列入试点名单。国外研究机构德勤2018年年初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管理咨询报告显示,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已有500个,这标志着我国智慧城市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

第三,政策引导,有序发展。为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概括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意见》覆盖了智慧城市的众多领域,未来社会管理、民生服务、网络安全将是智慧城市的投入重点,实现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等目标。《意见》要求,科学制定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切实加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力度,积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着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能力建设,完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

目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多数项目仍停留在规划阶段,缺乏资金和统一标准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出现困局的重要原因。《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重点,有利于指导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国家层面工作协调机制的建立,智慧城市必将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