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关理论解读

王志伟

近年来,我国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国内外多重矛盾共同作用形成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实行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一些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去产能方面,2016年退出钢铁产能6500多万吨,退出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超额完成了相关的年度目标。但还有多方面艰巨的任务有待完成。

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理论上并非来源于西方经济学(尽管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于国内外多重矛盾和风险叠加的现实条件,是既要解决短期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衡问题,又要解决长期经济增长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与西方经济学单纯强调供给问题的条件和背景不同、支持理论不同,特别是与美国供给学派产生的条件不同,理论与政策主张不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当前在经济领域(也会关系到社会其他领域)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在问题导向前提下,根据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有针对性的战略决策。实践证明,这一决策的提出,不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多方面理论意义。它对于我们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具体来说,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多方面理论意义,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短期和长期、数量和质量、供给侧和需求侧、稳定与增长、调整和改革这几个方面的辩证关系角度去理解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