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垄断法:理论、实践与国际比较(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  序

中国《反垄断法》于2007年颁布,2008年正式生效实施,而中国的反垄断执法活动很快就引起国际反垄断界的关注,尤其是近年以来中国的反垄断机构查处了一系列反垄断案件,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反垄断法》的权威性,也提升了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声誉,中国已经俨然成为继美国、欧盟之后的第三大反垄断管辖法域。尽管如此,中国的《反垄断法》仍属于 “年轻”的法律,所谓 “年轻”,不仅是《反垄断法》的颁布时间较晚,更体现在《反垄断法》在中国的社会认知度不高,全社会的竞争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中国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也属于 “年轻”的机构,所谓 “年轻”,不仅是中国的反垄断机构的组建时间较晚,更体现在中国的反垄断执法实践经验还不足,执法案例相对不多,执法人员数量有限,也更加年轻。

于2010年博士毕业后,我进入国家发改委从事反垄断执法工作,期间参与和见证了一些反垄断案件的查处,算是积累了一些反垄断执法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我作为中国反垄断机构的代表,也曾多次被委派参加一系列的国际会议或研讨会、培训班,尤其是2013年2月至7月期间,我受委派赴欧盟竞争总司及爱尔兰竞争局实习工作,使我对欧盟竞争法及其执法情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参与执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法律明文规定之外的难题,我曾试图从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中寻找答案,但遗憾的是,由于大部分疑问都来自《反垄断法》执法现场的实务操作性问题,现有的理论研究很少涉及到。另一方面,在与国际同行的交流过程中,也发现中国的《反垄断法》立法和实施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做法和思维方式与通行的国际反垄断理论还有差异,其中固然有一部分是中国的法律体系和行政体制所造成的,但还有一部分则是对反垄断理论的误解或者认识不够所造成的。每当在工作中或与国际同行的交流过程中发现一时难以找到答案的疑问时,我就会把它们记录下来,注明疑问的来源和难解之处,如果事后有了新的思路或发现新的材料,就把它们写下来,如此数年下来,竟然汇集了不少,有一些疑问在之后解决了,有一些疑问仍然难解,还有一些疑问恐怕限于当下的现实难以解决,但这促使我决定把这些疑问汇集成一本书,对于那些我认为已经解决的疑问,可以供大家检验,对于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在本书中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本书涉及的主要内容都来自于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大量地借鉴和引用了欧盟竞争法和美国反托拉斯法的规范和理论,并分析了美国、欧盟及中国在面对同一问题时所采取的类似或不同的意见,例如对于横向垄断协议的合理分析原则、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监管态度,以及对各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分析方式等很多方面,中、美、欧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本书并不试图完全比较出不同意见的高下,只是希望尽可能将三方对不同问题的认识完整还原的提出来,供更多的人讨论,同时也尝试澄清一些误解。本书在体例上分为十一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列举了一些当前关于反垄断法的常识,这些基本的看法是我们讨论反垄断问题的基础。第一章关于反垄断法在中国的适用问题,主要围绕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的冲突协调、与其他相关法律的衔接适用问题展开讨论,最后一节就中国当下对于反垄断法的基本态度做了总结,并对反垄断法在中国的未来适用前景做了大胆的预测。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就横向垄断协议、纵向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等反垄断法的核心实体问题展开论述,其中包括了来自于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的困惑、美国和欧盟的成文法、判例法相关指南和理论成果,并结合中国当下的反垄断执法和司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在每一章的最后,还就个别具有代表性的实务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这些讨论未必有清晰的结论,更主要的还是希望借助于本章中论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路径,对实务问题进行分析实验。第七、八章主要论述了反垄断法中的程序性问题,这也是当前中国反垄断法实施过程中面临问题最多的领域,对于那些反垄断法制度所特有的宽大机制、和解措施、罚款计算等,一方面存在认识不准确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面临如何与中国当下的整个法律体系和行政执法、司法监督体制融合的问题。第九章是关于当前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反垄断管辖区的法律实施体制的论述,中国的反垄断体制仍在发展过程之中,未来还存在改革的多种可能性,相信这部分的国际比较能够为未来的变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在本书的最后部分,围绕所讨论的问题,就《反垄断法》的修订提出了一些意见,也算是本书结论的一部分。

本书得以出版,首先需要感谢我的诸位同事,反垄断事业是所有从事反垄断工作的人们的共同的事业,正是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得中国的反垄断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方兴未艾的面貌。同时还需要感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韩伟博士、英国鸿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照峰博士,他们在百忙中通读了本书的初稿,并提出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修改建议。感谢王晓晔教授、盛杰民教授、黄勇教授、时建中教授、王先林教授等诸位学界前辈,在各个场合中向诸位老师的请益收获,对本书的最终成章大有裨益。另外,还要感谢我的博士导师李曙光教授、硕士导师冯果教授,他们给予我的学术训练是促成本书的基石。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太太沈刘红女士,一直以来她对我的任何决定都给予无条件支持,没有她的鼓励和帮助,也不可能有本书的出版。

2015年秋于北京月坛南街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