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自1985年中国第一张信用卡 “中银卡”发行以来,信用卡在中国大陆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无论是信用卡的发卡量,还是信用卡的消费额度,均经历了质与量的飞升。信用卡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方式。
在信用卡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缺乏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完整、系统、精细的法规体系,欺诈成本低廉,信用卡受理点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特约商户审查不严,持卡人的恶意逾期、欺诈、诈骗等原因,致使信用卡不良贷款愈益增多。根据2016年5月12日中国银监会发布的《2016年一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不良贷款余额为13921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17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季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面对如此庞大的不良贷款,以及不良贷款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发卡银行愈发重视信用卡催收。由于信用卡欠款的所涉持卡人多、单笔金额小、欠款总额数量大的特点,发卡银行自身精力有限,无法全面兼顾。为降低催收成本、提高催收效率,发卡银行往往采取委外的形式进行催收。信用卡催收市场也就应运而生,并随之发展壮大。
在信用卡催收市场发展之初,缺乏配套的国家政策和行业规范,大量不具备合法催收资质的机构充斥着催收行业。加之这些催收机构所聘请的催收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在催收过程中采取五花八门的催收方法,不时充斥着暴力、威胁、恐吓等手段,致使信用卡持卡人的合法利益受损。随着社会的逐渐开放,政府对催收的态度由 “绝对禁止”转为 “有限放开”,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发卡银行均出台相关法规政策,对信用卡催收进行指引与规范;经过市场的洗礼,有实力、较规范的催收主体留存下来,且逐渐形成气候;催收主体自发规范催收行为,对催收人员进行系统、详尽地培训,减少了催收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信用卡催收行业迎来了自己的 “春天”。据行业内人士保守测算,包括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P2P、民间借贷市场和企业逾期应收账款及呆坏账等计算在内,整个中国不良资产总规模累计将超过10万亿元 (其中,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保守估计为3万亿元左右)。
实现债权是发卡银行的权利,但是,实现权利的同时不应该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在信用卡催收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不规范催收行为。信用卡欠款回款的一大决定性因素是:持卡人的有效联系信息。为了尽快、尽多地找到持卡人的有效联系信息,催收主体通过各种渠道向持卡人的亲朋好友、同事、同学、同乡等,从上到下一级一级的联系、从里到外一个一个的 “告知”、从四面八方一层一层的 “转达”,开展强势、有组织、有计划、不间断、广覆盖面的催收,让欠款持卡人面临着巨大的人际关系压力,甚至打破持卡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尤其是身处乡村的持卡人,人际关系的打破,意味着 “熟人社会”的割裂、心理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在乡村的无法生存,反而容易引起持卡人的反社会心理。尽管此种方式可极大提高实现信用卡欠款回款的可能性,但是,对本已脆弱的人际联系网络来说,代价无疑是巨大的。为此,我们不时可从网络上看到信用卡卡奴自杀的新闻。加之,政府对银行的债权保护与持卡人的个人隐私权等权利保护的不同态度,使得信用卡催收中的持卡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为此,本书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信用卡催收所涉关键点,一方面,厘清关键名词、关键概念,以更新观念与认识;另一方面,清晰界定信用卡催收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明确权利边界。希望通过本书,可以为相关主体提供新的思路,为创造和谐的催收关系尽绵薄之力!
是为序!
谭法根
2016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