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管理:新时代中国企业技术引进良性发展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新时代下的竞争与挑战,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我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家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竞争。发展中国家也应跟上发达国家的步伐,加快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2016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授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多次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在创新驱动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战略背景下,提出并强调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现阶段,技术引进已成为我国企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以及再创新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更是至关重要。但是我国现阶段的技术引进仍停留在以引进生产手段和设备为目的的层次上,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是个很大的短板。若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长此以往,我国企业的产业技术进步将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近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对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能力日益关注,比如,政府为了鼓励技术引进提高消化吸收能力,采取相关政策并且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但是我国企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能力依然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

为提升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本研究以生态因子理论为指导,给出了技术消化吸收限制因子的识别方法——IDEF0分析方法,并对我国数控机床行业进行了案例研究,阐明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给出了该行业进行技术消化吸收的限制因子,并对限制因子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本研究对技术消化吸收的本质进行了探究,构建了高效的企业知识生态系统技术消化吸收的运作机制;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终极目的是创新,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本研究以生态位理论为指导,给出了我国技术创新的新模式——奔流创新模式;最后本研究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为我国企业提升技术引进吸收的效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