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概论 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型的融合型网络,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可以用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其他手执(车载)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享用公众互联网上的服务。除文本浏览、图片和铃声下载等基本应用外,移动互联网所提供的音乐、移动TV、即时通信、视频、游戏、位置服务、移动广告等应用增长也十分迅速,并仍在衍生出移动通信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的其他应用,移动数据业务已经成为网络运营商业务收入的主要增长来源。来自互联网研究所的研究显示,自2008年以来全球传统互联网流量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量却呈现大幅上升趋势,截至2017年8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6.3%,各类手机应用的用户规模不断上升,其中手机外卖应用的用户规模达到2.74亿,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5.02亿,有4.63亿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进行支付,可见移动互联网的主导地位得到了极大的强化。

1.3.1 国外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

世界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各个国家由于国情、文化的不同,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上也各有千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移动运营商采取了较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地整合了价值链环节,取得了较大的用户市场规模。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凭借其出色的业务吸引力和资费吸引力,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娱乐类业务为例,目前在国外,基于手机的娱乐内容已经创造了一个数千亿美元的市场,成为运营商发展的重要战略。下面以移动互联网在国外几个比较典型的地区——美国、欧洲、日本为例来介绍移动互联网业务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1.美国

从美国的四大运营商:Sprint、T-Mobile、AT&T 和 Verizon 在 2010 年前后推出各自的4G 制式移动通信网络开始,到现在 4G 网络在美国覆盖接近 100%,互联网活跃用户数 2.8亿,普及率87%。移动手机注册用户3.29亿,手机渗透率103%。美国PC或者平板电脑的互联网用户每天上网 4.5 个小时,Mobile用户每天上网 2.5 个小时。在美国四家主流的运营商中,Verizon 公司占据41.06%的市场份额,拥有8500万的用户;AT&T 占据33.82%的份额,拥有 7000 万用户;Sprint 和 T-Mobile 的市场份额为 13.04%和 12.08%。在手机终端方面,苹果是美国最大的手机品牌,占据41.3%的市场份额。在操作系统方面,Android和iOS占了93%以上的份额,微软的WP等系统占了7%左右。

移动互联网在美国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到各个领域中。例如,在广告领域,随着用户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平台上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使得移动广告逐年增加并拉动了数字广告的增长,到2018年,数字广告的份额将会超过电视广告,移动广告增长速度超过了所有其他各种数字广告媒介,而电视广告及其他类别的广告的增长则在逐年趋缓,份额减小。在游戏领域,2017年,随着移动游戏规模的增速超过整体游戏市场增速,移动游戏在美国整体游戏市场规模中的占比为24%,据Analysys易观智库统计,2017年美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81.4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8.4%,从美国游戏玩家每周的移动游戏时长来看,52%的玩家游戏时长在3~4小时,平均每天的游戏时长为20~40分钟,美国手机游戏玩家平均每月在手机游戏上的花费为7.8美元。

从美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前景来看,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Tellabs市场调查数据,已有超过80%的美国手机用户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使用移动互联网及其他移动数据服务。因此可预期,在网站平台设计的开放战略影响下,随着终端设备的持续创新、数据计划的不断推广以及网络基础服务的更好提供,美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2.欧洲

雅虎 Flurry 2017年8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欧洲的不同国家在智能手机使用上的差异非常明显,智能手机的使用数量与该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相关,人均总收入较高的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智能手机用户分别为75%、81%、66%、81%,而英国、荷兰的智能手机用户的比率甚至超过了100%,这意味着很多人拥有一部以上的智能手机;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中,如波兰、乌克兰等,智能手机用户只能达到40%左右的比率。

荷兰国际集团ING于2017年12月针对欧洲13个国家的15000名居民进行了关于欧洲移动银行使用情况的民意调查。调查显示,欧洲手机银行的使用人数由两年前的42%上升到了58%,这说明有超过一半的居民在使用手机银行进行财务管理,并且有70%以上的人表示,手机银行的使用让他们的财务管理状况变得更好,他们觉得使用移动银行非常方便快捷;在移动支付方面,有52%的受访者使用移动支付功能,相比2016年上升了7%,这主要归功于其便捷性和快速性。

根据统计网站Statista对一个典型的欧洲国家:德国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进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7年,德国(8000多万人口)智能手机用户人数为5000万左右。App Annie报告里统计的德国智能手机用户2017年下载主要的APP是WhatsApp(通信应用,类似微信)、Facebook Messenger(社交媒体脸书自己的通信应用)、Facebook、Snapchat(目前年轻用户特别喜欢的图片分享软件)、Instagram(西方大牌明星们分享生活点滴最爱的社交媒体平台)、Amazon(亚马逊网购)、Ebay Kleinanzeigen(ebay小广告,进行各种生活服务交易)、Skype(老牌网络聊天工具)、Spotify(在线音乐服务)和Shpock(二手货交易平台)。使用这些APP应用和比例如图1-3所示。

3.日本

日本移动互联网市场启动时间较早,自1999年2月NTT DoCoMo推出I-mode服务以来,移动互联网业务种类不断推陈出新,Wireless Watch Japan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日本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稳步扩大。日本移动互联网的搜索、电子商务、SNS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平台和盈利模式。DoCoMo公司采用的I-mode模式,使用通用HTML格式,对手机终端实行免费且由运营商控制,与内容提供商建立合作开发内容服务,针对不同业务制定合理资费以及创新营销理念等,为日本乃至全球移动互联网的成功运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日本本土15~35岁的主流用户群成长也正在不断促进日本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繁荣。

图1-3 德国智能手机用户2017年主要的APP应用

日本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主要移动互联网业务包括移动音乐、移动搜索、移动社交网和UGC、移动电视、移动支付和NFC应用、基于位置的服务和移动广告等。根据德国统计公司Statista数据显示,2016年日本移动互联网渗透率达到67.3%,预计2019年可达71.1%。猎豹全球智库联合appinsight,基于猎豹移动自有大数据,结合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日本安卓手机占比达到58.4%,日本安卓设备占比呈现逐年上升态势,日本移动互联网发展高度集中,东京的用户规模占据了总用户的一半。日本移动互联网渗透率虽然逐年上升,但近年来受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等影响,日本人年龄结构相对固化,青年用户增长缓慢,因此互联网渗透率上升速率较慢。

1.3.2 国内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

根据CNNIC相关人士介绍,作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移动互联网目前已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据工信部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通信行业的运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数已经突破11亿,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达到13.6亿,比2016年底累计净增4274万;3G和4G用户总数达到10.4亿,比2016年底累计净增9605万。同时,原有的2G和3G用户向4G用户转换的速度也在加快,4G用户数保持稳步增长,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5.1%,相对于2016年,累计净增了1.18亿。图1-4显示了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一年内,3G和4G的用户净增数和用户总数占比。

如图1-3所示,在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完善以及3G、4G、移动寻址技术等成熟技术的推动下,移动互联网已经迎来发展的高潮。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不断完善,用户上网黏度(包括依赖度和使用率等)快速提高。近几年来,除了传统的娱乐、游戏等手机应用外,SNS(移动社交网络)、多媒体视频应用、LBS[1]基于位置的个性化搜索和信息服务应用以及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正在迅速增大。图1-5显示了中国移动 在2017年的数据业务应用比例统计。

图1-4 3G/4G用户净增数和用户总数占比

图1-5 2017年中国移动的数据业务应用比例

由图1-5可见,在对流量的消耗上各应用呈现出高度集中化的分布:视频类、浏览类、即时通信类三种应用是数据流量消费的前三名,分别占到了34%、19%和18%的比例。

由于用户和业务向移动接入方式上的快速迁移,网络承载能力和业务对流量需求的匹配将是长期交替促进的动态过程。我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对移动互联网的 4G 网络的发展进行大力的投资建设。对三大运营商 2014 年以来的移动流量进行统计,中国移动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约 120.93%,中国电信近三年复合增长在 93.93%,中国联通近三年复合增长为81.31%。随着国家“提速降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移动用户的流量需求未来三年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流量总量高速增长的趋势将会延续。

作为移动互联网通信的重要基础——4G网络的建设,在2014年就以110万基站的规模成为全球最大LTE网络,到2015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基站总规模过200万个,2016年三大运营商的基站总量达到300万个,在2017年宏基站(大型基站)新增规模为68万站,由于无线接入系统维护成本十分庞大,因此宏基站的增长速度在逐渐降低,但仍会处于一个比较大的规模上。图1-6是三大运营商历年4G宏基站建设规模。

图1-6 三大运营商近年4G宏基站建设规模

随着4G网络的普及,2G和3G网络的用户逐渐向4G网络过渡。到 2016年底,所有 2G和3G用户总占比已不到40%,其中 GSM网络仍承载着18.92%用户,3G网络用户占比为 20.6%,这意味着有超过80%的用户在未来两年内都迁移到了 LTE网。据互联网已公开资料显示和估计,不同制式下用户数变动趋势如图1-7所示。

图1-7 不同制式下用户数变动趋势

从工信部公布的数据可知,进入4G时代后,从用户群体结构到业务分类变化已经趋于稳定,数据业务成为运营商的业务主流。宽带网络(移动/固定)的升级换代、用户数趋于饱和,增量市场带来的增长已经不是当下以及未来的主要驱动力,而是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应用新领域发展将是未来运营商竞争的主要焦点。目前移动通信已经进入日常生活,宽带移动用户占据总用户的大多数,基于互联网的流量消费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

从数据上看,至2017年5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宽带移动用户由于基数低,增速较快,而中国移动由于原有基数较大,而增速较慢。整体来看,三家运营商的4G用户的增长都非常迅速,渗透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中国移动,2017年5月净增4G用户约千万,环比大增88%,4G用户总数达5.83亿户;中国联通也以562.1万4G用户净增数创下新高,与中国电信的净增数持平,中国联通4G用户总数达1.33亿,中国电信4G用户总数达1.47亿。截至2017年5月底,相比于2016年5月,中国移动占比有所下降,而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的占比有所提升,三大运营商用户数的差距在缩小。与各自客户总量相比,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4G移动宽带用户占其用户规模的比重分别为49.70%和62.88%,均低于中国移动占比67.55%,但与2016年5月相比都有大幅提升,这一方面的原因是运营商内部用户从低端向高端网络搬迁的结果,另一方面原因是多种移动互联网应用需要网速、流量以及功能强大的智能终端支持,运营商的移动宽带网络性能的提升可以满足现有移动用户的需求,体验度提升大大增加了用户的黏性,并加快了新用户的开发,一旦和生活便利性结合起来,而不单纯的娱乐,会导入原先不愿使用移动宽带的用户群体。

在2017年初,三家运营商都宣布了各自的发展战略,都是加快完善4G网络,提升用户体验度。中国移动已经借着4G用户大规模增加再次巩固移动宽带的领先地位,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度过4G发展初期阶段,快速进入加速期,数量上迎头赶上,同时也在内容上另辟蹊径,依托良好的频段和技术在数据流量经营方面的发力,在移动宽带经营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具体而言,中国电信通过“走出去”的方式,从网络、业务、运营三个维度进行“转型3.0”战略,提出“云网一体”“全面软化”的智能网络发展方向,致力于打造“智能连接、智慧家庭、互联网金融、物联网、新兴ICT”五大业务生态,重点抓住“大数据”和“市场化”来推动运营智慧。所以宽带移动市场竞争格局在中低端更加复杂。中国联通则通过全面加强企业基础工作和综合能力建设,推动移动网、宽带网、创新网、营销网、IT网、人力网的提质增效;打造4G匠心网络,加快建设全光网络,全面推进“全网通”终端普及,探索客户消费体验模式,持续推进机制改革,助力国家信息化建设。而中国移动明确了以连接驱动增长的发展路径,拓展连接深度与规模,成为全国首位的无线与有线宽带提供商。

我国关于5G网络的发展方面,工信部发布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将于2020年启动5G商用服务。根据工信部等部门提出的5G推进工作部署以及三大运营商的5G商用计划,我国已于2017年展开5G网络第二阶段测试,2018年进行大规模试验组网,并在此基础上于2019年启动5G网络建设,最快2020年正式推出商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