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池塘养鱼 视频升级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池塘施肥的作用

简单地说,施肥具有提高单位鱼产量、增加水体鱼载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这也是广大养殖户所追求的结果。

一、施肥养鱼的作用机制

在水体的生产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鱼既有吃浮游动物的,又有吃浮游植物的,反过来,浮游动物又以浮游植物为食。因此,培育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施肥养鱼的主要目的。

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细胞质内,依种类不同,含有不同的色素体或分散的色素。色素体的主要类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和藻色素。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吸收太阳能及水体中的无机盐类和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出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供浮游生物及鱼类利用。

所以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被称为初级生产者,它们的生产能力称为初级生产能力。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盐类(氮、磷、钾、钙等和无机盐)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在肥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盐类,在自然阳光照射下,能很好地促进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大量繁殖浮游植物;在瘦水中,营养盐比较贫乏,在这样的水体中增加无机盐(主要是氮、磷)的含量或施加有机肥料,可以加速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并有利于浮游动物的生长发育。

提示

水体中的鱼产量主要取决于初级生产能力,而初级生产能力又取决于施肥量是否适当,所以说,正确掌握并运用施肥技术对于渔业养殖者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

二、肥料的作用原理

池塘物质循环的速度,决定了池塘的产鱼力。养殖鱼类是池塘食物链的最终环节。从池塘的水体物质循环可知,水体中生物的生产、生长和繁殖,其物质基础是溶解于水中的简单无机物,鱼类摄食水体中的天然饵料生物而生长,因而鱼的生长总是与水体中的无机盐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鱼产品为人类所利用,也是池塘养鱼的主要任务,人们每年从池塘里捕捞出大量的鱼类,池塘中的有机物则相应地减少,同时伴随鱼体带走相应的无机盐类。如果不及时向水体中补充这些循环物质,则池塘水体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会失调,其生产力就会下降,就会发生“入不敷出”的情况,而使物质循环和饵料生物的发展受到影响,长此以往,水体生产力将逐渐降低。池塘施肥的目的就是在于不断补充池塘物质循环过程中由于捕获鱼产品所造成的损失,增加水体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保持和促进池塘物质循环能力,促进饵料生物的大量繁殖,保证水体最大限度的生产力,即获得较高的鱼产量。与此同时,池塘施用有机肥料,其中腐屑还可供大部分养殖鱼类(除肉食性鱼类外)摄食。

施肥的具体作用有三点:第一是使浮游植物因得到必要的养分而大量繁殖;第二是促进以浮游植物为饵料的浮游动物和其他水生动物的增殖,这样便为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鲮鱼、美国大口胭脂鱼等提供了各种适口饵料;第三是施到鱼塘里的粪肥等有机肥料中,本身含有一部分有机碎屑,这些有机碎屑可以直接被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所吞食和利用。总之,在养鱼水体中施肥,可以提高水体肥度,增加鱼的产量,肥料进入水体后,参与水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图2-1)。

1.有机肥料的作用原理

池塘施用有机肥料,首先培养起来的是各种腐生性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各种腐败分解细菌),其次是一些纤毛虫类和鞭毛虫类。施肥后池塘中浮游细菌的数量可以比原来增加数十倍以至数百倍,附着在肥料有机质上的细菌更多,1克肥料上往往有几亿个至几百亿个细菌。这些细菌本身成了许多浮游动物(如大多数的纤毛虫、轮虫、枝角类等)的良好饵料,所以这些动物就随之大量繁殖起来,以致使池水变成灰白色,成为肥水的标志之一。

图2-1 施肥作用示意图(包括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此外,施用有机肥料使池水中产生为数不少的有机絮凝物,这些有机絮凝物上腐生着大量微生物、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成为滤食性鱼类的良好饵料,因而池塘中有机絮凝物的饵料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施用粪肥、绿肥产生大量的腐屑,可供大多数养殖鱼类摄食。

2.无机肥料的作用原理

一方面,池塘施用无机肥料后,不必经过细菌的分解过程,而直接为浮游植物所吸收利用,所以池塘施用无机肥料后,池塘中细菌的数量并无明显变化,浮游植物却数十倍以至百余倍地迅速繁殖起来,池水一般不出现灰白色阶段而直接转绿,往往变成深绿色。另一方面,细菌特别是自养型细菌都要利用无机盐类作为必要的营养物质,所以施用无机肥料也能促进细菌的繁殖。其中施用磷肥促进固氮细菌及硝化细菌繁殖的作用尤其大,由此增加了池中的有效氮,加速了氮循环,从而促进池塘的初级生产能力。施用无机肥后,浮游植物的增长就为浮游动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致使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解决或改进了各种鱼类的饵料问题。此外,由于施用无机肥料使藻类大量繁殖,明显改善了池塘的溶解氧状态,加速了池塘物质循环,促进了鱼类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