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读懂中国文化(畅销4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宫廷中的“食官”负责什么事务?

食官,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就是掌管饮食的官。《周礼·天官·序官》云:膳夫上士二人。汉代郑玄注曰:“膳夫,食官之长也。”然而,食官的职责仅仅限于掌管饮食吗?

其实,我国古代“食官”的事务范围除了掌管饮食之外,还组织宫廷内各种与饮宴有关的活动。在历代王朝的文武百官中,尽管其文不足以治国、武不足以安邦,但食官的地位也是相当重要的,《周礼》就将食官统归“天官”之列。需要说明的是,周王朝的天官包括宰官、食官、衣官和内侍几种,而食官在天官中的位置仅次于宰官,其中宰官为主政之官。可见食官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汉代以后的“大官”或“太官”的名称就是来源于天官。

古代宫廷食官,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但见于明确记载的食官是在周王朝时期。根据《周礼》的叙述,周代的食官包括膳夫、庖人、烹人、酒正、浆人、醢人等二十余种。各种食官又有属下多人,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总人数多达两千多人。

知识链接:今人对“君子远庖厨”的误解

古有“君子远庖厨”一语,不少人理解为是君子就别进厨房,好像杀牛宰羊就一定是小人似的,这是误解。其实是来自孟子与齐宣王的谈话,谈到的是君子的仁慈之心,说君子对于飞禽走兽,往往是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临死时的悲鸣声,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把厨房盖在较远的地方。为了吃肉觉得香甜,不要去看宰杀禽兽的场面,也不要听禽兽的惨叫声,所以就有了“君子远庖厨”的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