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联动经典:励志休闲两不误(套装共7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种观法,可“盘”万物

回到刚才谈论的铅笔。铅笔是熟悉的事物,如果我们把它当作一个陌生的东西看待,并且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便能获得很多原本不知道的信息,其中有一些还是颇具启发性的。

材质:朴散为器,大制不割

组成铅笔的材质就很简单,外面的壳子是木头,主要取材自杉木、松木、柏木等等。套在壳子里的笔芯并不含铅,而主要是石墨。石墨是一种开采出来的黑色矿物,从化学成分看属于一种片层状结构的碳元素晶体。石墨的片层之间联系并不紧密,一经摩擦便能掉落,从而留下黑色痕迹,因而很适合书写。但是反过来讲,石墨太软而易折,所以不便直接握在手里。所以铅笔的早期制造者发现可以把少量黏土掺入石墨,其混合物经过高温煅烧以后,就能形成有足够硬度的笔芯。木材、石墨和黏土都不是太稀奇的东西,人类就地取材,用自然之物巧妙混搭,造出这素朴良器,是很有智慧的创造。

铅笔的壳子当然并非只能用木材不可。自动铅笔的笔杆是塑料或金属。但是自动铅笔的笔芯与外壳是分离悬空的,因而笔芯写起来更容易断。而传统铅笔的壳与芯紧紧贴在一起,不仅不太写得断,而且还扛摔:就算铅笔摔到地上,笔头摔断了,但壳里的笔芯是摔不断的。原因可能是:外壳分散了冲击力,保护了笔芯。

但是话说回来,铅笔的笔杆与笔芯算得上是一对“苦命鸳鸯”,卷笔刀便是它们的“法海”。使用铅笔,消耗的是墨芯,而木壳却做了“陪葬品”,石墨用掉多少,木杆子也要被削掉多少,真是“生死相随”了。或许体会到了这种情愫,爱用铅笔的人不太会丢弃小半截的铅笔,他们会尽可能地延长一支铅笔的使用寿命,削得它一短再短,直到实在拿不住时才会放弃。可以说,铅笔的设计本身就体现了物尽其用的精神。我想,铅笔本是件朴素的东西,使用它的人也大多怀着一种朴素的精神吧。

墨芯与木杆配合默契,一黑一白,一软一硬,优势互补,算是一对非常好的搭档。良好的器具往往是两种或者多种材质默契搭配的结果。材质单一的东西或许有明显的优点,但也势必有其缺陷,正如一枚硬币总有正反两面。由此可推知,若要构造一件平衡之物,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把两种以上具有互补性的异质元素组合在一起。

古人朴素的自然观里,就蕴含着这种平衡思想。在中国,是从阴阳到五行;在古希腊,是亚里士多德的五元素说。元素与元素之间,相互搭配才可达至平衡。尽管古人的朴素自然观不为现代科学所容,但是其中的思想内涵仍旧有启示的意义。也就是说,在一个系统中,不论它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要考虑元素与元素是否平衡的问题。虽然,“平衡”这个词,我们很难给以一个精确的定义,但是当它出现时,我们能够感知到它。

我见过一款保鲜盒,盒身的材质是玻璃,盒盖的材质却不是玻璃,而是硅胶。硅胶和玻璃,是两种性质殊异的材质,前者富有弹性易弯曲,后者坚硬而稳固。用硅胶去盖保鲜盒,正好易开易合,又能保证密封效果,这搭配非常妥帖。

我还见过一种陶瓷杯,外面用竹丝编织套了一层,专业说法叫“竹丝扣瓷”。这种搭配也非常巧妙,陶瓷导热性好,所以热茶在里头时,杯子易烫手;而竹篾导热性差,用竹篾为陶瓷隔热,既美观又实用。

单以木头论,木头不稀奇;单以玻璃论,玻璃不稀奇;单以陶瓷论,陶瓷不稀奇;单以硅胶论,硅胶不稀奇。但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变得好玩了。那么有没有更多的好玩的组合呢?我们大多不知道。

又比如说做菜,一道道美食做出来,本质上就是不同食材之间的搭配和组合,能不能搭配好取决于厨师的经验和技巧。而衡量一道美食是否好吃有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平衡。我曾经吃过一碗非常好吃的拌面,是居住在云南双廊的白族朋友做的,好吃到根本停不下来。跟我习惯的江南口味相比,这碗面的特点是融合了多种味道,甜、咸、酸、辣都有,再加上我叫不上名字的若干种香料风味。这些味道在一碗面里面呈现出来,没有一种显得特别霸道(比如辣味也没有特别辣),而是每种味道都不多不少,相得益彰,奏出了一曲味觉的合奏,真是让人赞叹。

这让我想到名厨江振诚的《八角哲学》一书。江振诚生于台湾,少年时就痴迷于厨艺,青年时赴法国拜名师,精研十多年,终于成了顶级的法餐大厨。在他精进厨艺的过程中,自己摸索出了一套“八角哲学”的体系,指的是一道法式餐品所内含的八个元素:纯粹、盐、工艺、南法(即法国南部风情)、质地、独特、记忆、风土。

他认为最好的法餐就应该是用这八个元素构建一个平衡的味觉系统,用图形来表示的话就是一个正八边形。在设计菜品时,他会在图纸上试着画出这道菜式在八个元素上的取值,然后连成一个八边形,通常这种图我们称为“蛛网图”。每道菜式画出的八边形都不尽相同,有的菜在某个角伸得特别长,有的菜在另一个角上会更突出。这便是每道菜独一无二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由于每道菜品各有特色,没有一道菜的DNA是相同的。

江振诚厉害的一个地方是,他并不是把一道菜一道菜分开来看,而是思考一整套菜是否在这八个元素上取得了平衡,也就是说,他会把一个套餐中的所有菜品的蛛网图叠加在一起,如果重叠后的图案形成了一个接近正八边形的形状,那么才说明这个套餐在八个元素上取得了平衡;如果叠加以后发现还不平衡,他就会更改或者替换其中某个菜式。

所以我们如果要理解一件事物到底是不是平衡的,我们首先要理解组成它的元素是什么,先分解开来去看,再从整体上去评估。就像对于江振诚的法餐,如果不先分解出八大元素,那么也无法去判别到底怎样的组合算是平衡了。所以把事物细分出来,从更细致的角度去剖析,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

【练习】

去商场购买两款不同的巧克力,然后分别就甜味、奶味、酸味、坚果香、花香、果香、苦感七个维度打分(1~5分),并画出蛛网图,最后比较这两款巧克力的蛛网图,并再次体会两者整体口感上的不同是否可以通过蛛网图上的图形差异表示出来。

 

举例:以“明治臻品巧克力”中的两款作比较,其中一款名为“馥丽果香”,另一款为“浓韵深醇”,两款巧克力的蛛网图都是产品包装和宣传资料中给出的,可以作为一个示范(下图左为“馥丽果香”款,右为“浓韵深醇”款)。

图1-1

在大多数的虚构作品里,小说也好,电影、电视、漫画也好,你去仔细观察它们,会发现它们的主要材质也并不是单一的一种,而是两种或者更多。换种表述,在很多好看的故事里,总能找到至少一明一暗两条线,一个是“面子”,一个是“里子”。单条线的故事当然也有,但是不免显得单薄,经不住看,经不起咀嚼。而脍炙人口的作品,往往是“复合型”,表面上你以为写的是“这个”,往深了看却发现写的是“那个”,“这个”和“那个”相互缠绕,组成了一个复杂的作品。

比如金庸的作品,表面上看是武侠小说,读者一开始是冲着武功和招式看的,看着看着却被里面的儿女情长打动了。用武侠来展现人的感情,是金庸早就想清楚的创作哲学,他说:

“武侠小说只是表现人情的一种特定形式。作曲家或演奏家要表现一种情绪,用钢琴、小提琴、交响乐或歌唱的形式都可以,画家可以选择油画、水彩、水墨或版画的形式。问题不在采取什么形式,而是表现的手法好不好。”

一个武侠小说的“壳”,包着爱情小说的“芯”,既戳中你的盔甲,又戳中你的软肋,当然就收获了最广泛的读者。

日本漫画《深夜食堂》由一个又一个短小的故事组成。讲的是一家开在深夜的小食馆,每天接待不同的食客,一个食客通常就点一种食物,或面或饭或寿司。每一种食物有自己的味道和做法,而每一名食客的背后也有自己的故事和哀愁。因而你在这部漫画里可以找到两种主要的“材质”:第一种是日本的传统美食,在漫画里这些食物一一登场,展现各自的魅力;第二种是各种小人物的人生故事,一个个于深夜中孤独徘徊的灵魂,来到了这家店,讲述了自己的故事。用美食的“壳”藏孤独的“芯”,这便是《深夜食堂》的“铅笔”材质。

如果你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去考虑,想一想若是由你来创作,在创作之前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呢?明确作品需要什么材质就是第一步,正如一家制造铅笔的工厂,必须有办法从林场获取木材,从矿场获取石墨;如果你想做金庸,那么在动笔之前,必须先设想好一系列的门派、武功和招式,同时你也要想有多少种常见的爱情关系可以去描写;如果你想创作类似《深夜食堂》的作品,你需要准备的素材至少得包括几十种好吃的菜品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尽可能多的平凡人故事,这些故事恐怕不少要从你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所见所闻中去摄取。

所以你看,“材质”作为观察的一个视角,它的含义和用法是开放的。不一定是有形的东西才有材质,无形的东西也会有其材质。任何东西都有其材质,哪怕空气也需要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几种材质来构成。思考一件事物的材质,是了解它的起点。

造型:用几何学的眼光打量世界

我们眼前所见之物,都可以抽象成一个几何体或者几个几何体的组合。从几何体的角度去观察器物,是一个美术专业学生的基本功。画一幅素描,通常都要先画出抽象的几何体,然后一步步加上细节、改画局部,直至逼近其真实的样子,即便是再不规则的造型也是以规则几何体的组合为其基础。

那么铅笔是一个什么样的几何体呢?以最常用的中华牌铅笔为例,观察铅笔的横截面,能看到一个近乎标准的正六边形。正六边形是由六条相等的边组成,相邻两条边的夹角是120度。由于横截面是正六边形,所以铅笔笔杆有六个相等的侧面,每个侧面都是细长的长方形。就整支铅笔来说,它是一个正六边形柱体,也可称为六方柱,英文叫hexagonal prism。

六边形是蛮神奇的几何图形。我们最熟悉的六边形可能就是蜂巢的单元结构。其实很多矿石天然就具有六方柱的结构,包括一种昂贵的宝石祖母绿,它们都属于“六方晶系”。另外,乌龟的龟壳,典型的也是由六边形的单元格构成的。

图1-2

而在人造物中,最常见的六边形物体恐怕就是六角螺帽了。在中国古代,六边形的亭子也非常常见,称为“六角亭”。从蜂巢、矿石、龟壳、螺帽乃至建筑中见到的六边形,给人一种什么样的共同感觉呢?我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反正我的印象就是坚固、稳定,坚不可摧。

观察一个器物的造型,本质是以一种抽象的方式去观察。因为几何学本身就是一种关于形的抽象,自然世界中不存在严格标准意义上的几何体。比如碗口通常被看作一个正圆,但是这个圆跟几何学意义上标准的正圆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为如果凑近了仔细看,你总会看到碗口边缘有不规则的小凸起或小凹陷。但是我们还是愿意把碗口当作一个正圆看,这种看的方式就是一种抽象,虽然只是比较简单的抽象。

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学里,“点”是没有任何面积的,“线”是没有任何宽度的,“面”是没有任何厚度的。在现实中,我们找不到一个没有面积的点,一条没有宽度的线,一幅没有厚度的面。但是我们还是相信几何学上的“点”、“线”、“面”是存在的,这就是因为我们天然就有抽象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还比较单薄和原始,没有被进一步地培育和发展。

至于铅笔的正六边形截面也是一种近似说法,因为铅笔的六边形中,每个折角处作了微小的圆弧处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把它当作真正的正六边形看待。其实也有其他形状的铅笔,比如截面为圆形、三角形或者正方形的,都有,只不过它们都不如六边形那么流行。也许这么做是为了体现坚固的特性,给人以安稳感,也可能是从美观的角度考虑,也可能仅仅是因循旧例,按着历史习惯延续下来罢了。但不管怎么说,六方柱就是铅笔傲立于文具界的标志性造型,你很少见到六方柱的毛笔、钢笔、圆珠笔,但是你见到的铅笔就是这样。它很特别。

实际上铅笔的六边形造型跟它的组成材质有着惊人的巧合。因为石墨从微观上看,最基本的结构就是六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形成的正六边形,同一石墨单层就是由无数个六边形碳原子联结而成的,这些碳原子之间的结合力比较强,所以石墨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可见石墨也有非常“坚固”的一面。而且这样的一个石墨单层,还有一个鼎鼎大名的名字:“石墨烯”,一个石墨棒就是几亿层石墨烯的叠加。

如果把许多支六边形铅笔整齐而紧凑地聚拢在一起,看其中一头,就能看到一个跟石墨烯类似的图案。于是乎,在日常世界和极微观的世界之间,出现了有趣的“同构”现象。这是“几何构型”视角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图1-3 石墨烯示意图

用一种几何学的眼光去审视万物,并不是画手的专利。我们普通人去看一个东西,也可以采取这一视角。虽然现实中的物体跟标准的几何体存在差别,但是作为观察的前期步骤,我们是可以不考虑其细节上的不同的。我们可以先整体再局部,先抽象再具象,先看它像哪一个几何体或者几何体的组合,把握主干信息,再往细处去看,梳理出一根根枝节,这种循序渐进、由粗到精的步调,在大多数领域是普遍适用的。

这种方法用到商业中,可以推导出一个有意思的技巧:用别致的几何造型获得重要的第一印象。

有一次我在一家大商场看到一副眼镜陈列在橱窗,这副眼镜采用了正八边形的构造,气质相当出众。但是我当时只顾赶路,没有细看,宛如惊鸿一瞥,至今仍然印在脑海里。

还有一次我在一家西餐厅就餐,老板送上来一盘新品请我试吃,我还没吃,就对这卖相赞不绝口,第一时间拍了张照片:

图1-4 “草间弥生”

老板得意地说,这道菜是源自他老家的花枝丸(也就是墨鱼丸),但他想取一个特别的名字叫“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我一时没反应过来。

“对,日本有位艺术家叫草间弥生,我的摆盘就是仿照了她的风格,你看这些圆点都是酱料……”

哦,被老板这么一说,我好像想起了这个名字。草间弥生被称为“圆点女王”“波点婆婆”,她的作品以大大小小的圆点而闻名。也许很难理解,她是现今身价非常高的艺术家,她的一幅作品《无限之网 1959》在2017年拍卖,卖出了1300多万人民币的高价。那么,把花枝丸做成这个样子,确实非常有艺术气息。我们中国人做美食,讲究“色、香、味、意、形、器”,这道“草间弥生”已经在色、形、意上先声夺人了,方法也不难,就是从其他领域借鉴得来,对圆点这一基本几何图形的再创造。

大约100年前,抽象艺术大师康定斯基一边画画一边写书,把方兴未艾的抽象艺术推向世界,其中两本经典著作《论艺术中的精神》《点、线、面》阐述了他抽象艺术的主张,简单的线条,抽象的形状,也能唤起人的情感,也能带来纯粹的艺术上的震撼,一般人欣赏不了抽象艺术,是因为他们对抽象艺术的敏感性还没有被唤醒而已。

于是我们甚至可以设想:把抽象艺术家的作品迁移到商业产品的设计中来,让特别的几何造型来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是不是一个特别好的主意呢?

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几何学的洞察还能帮助我们做出一些明智的生活决策。对于我来说,配眼镜时挑选镜框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我有500多度的近视,如果我不佩戴眼镜,眼前就会一片模糊。而挑选镜框的步骤一般是这样的,摘下旧眼镜,戴上新镜框,然后照镜子。可是新镜框里的镜片只是装饰镜片,并没有度数,那么我怎么可能在一片模糊的情况下挑到合适的镜框呢?买眼镜是为了看清晰,可首先得看清晰才能挑到合适的眼镜,这就成了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死循环。

但是,如果从几何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易于解决了。我们能不能挑选到一个合适的镜框,主要就是看自己的脸型跟眼镜的造型是否匹配,那么何不先画几张简笔画,根据自己的脸型试着搭配几款不同几何形状的镜框呢?

这样的纸上搭配实验当然省略了很多细节信息。我们只是用一个抽象的方式去思考眼镜搭配的问题,但是它仍然是有效的,至少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先排除几种明显不适合自己脸型的镜框。如果你的脸型偏圆,那么用圆镜框就不太合适;如果你的脸比较方,那么用方的镜框也不太合适,免得被人联想到变形金刚。

【练习】

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基本脸型,然后加上不同款式的眼镜,找出最适合自己脸型的眼镜,近视眼镜或太阳眼镜均可。

图1-5

装饰:或可品风姿,或可增见识

说完材质和造型,我们再来看看一支铅笔是如何“装饰”的。仍旧以我面前的这支中华牌六角铅笔来说,我们都知道笔杆的表面是有刻字的。但可能我们都没有注意过,既然笔杆有六个侧面,那么有刻字的侧面有几个呢?

我曾经拿这个问题问过我的几个朋友,有朋友犹豫不敢答,有朋友回答是“1个”,有朋友回答是“2个”。正确答案是“3个”。

六个侧面中,三个面刻字,三个面空白。并且,刻字面和空白面是相间出现的,也就是说,与刻字面相邻的一定是空白面,与空白面相邻的一定是刻字面。

三个刻字面所刻的内容略有不同,其中一个面刻有:“中国 上海 中华绘图铅笔 101 HB”,还有一个面刻着“中国第一铅笔有限公司Drawing HB”,再有一个面是“CHUNG HWA Drawing HB”。

这些内容传达的信息主要是两个:1)铅笔的品牌(或厂商)是什么;2)笔芯的型号是什么(HB、2B等等)。前者是商业的需要,厂商需要宣传自己,强化品牌印象;后者是使用的需要,用笔者需要在任何旋转角度下都立刻看见型号(是HB还是2B还是2H等),以做出快速和正确的选择,所以型号信息整齐地出现在了每一个刻字面上。

那么,六个面中三面刻字,三面不刻,为什么这样设计?其用意是什么?有更好的设计吗?

假设你现在手中正巧握着一支笔,那么试试旋转它就知道了。你会发现,不管铅笔以什么角度朝向你,你都能看到笔杆上的字——因为你至少能同时看到两个侧面。

设想下面几种情况:

●假设这支六角铅笔中只有一个面是刻字的,那么你必须恰巧旋转到某个角度,你才能看到品牌和型号信息;

●如果这支铅笔中有两个面是刻字的,那么至少会有两个相邻的空白面,当这两个空白面正好面向你时,你也看不到相关的信息;

●如果这支铅笔有四个、五个、六个面是刻字的,那么信息露出是没问题了,但是就会显得多余而重复。

更重要的是,刻字与留白面的一一相间,显得疏密有致,很和谐,这也是一种美。

中华铅笔六个侧面,虽三面留白,但仍旧传达了该传达的信息,起到了该起到的功用,若铺满了反倒就不好了,这体现了一个重要的品质:克制。

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遇到了太多不懂得克制之妙的人、事、物——

●打开一个网页,能看到到处闪动着的广告;

●一个人稍有些亮点,就把他捧上天;稍有些错误,就把他踩到地上;

●宴席上摆满了不可能吃完的大鱼大肉;

●在街上拦截行人,以极快语速说个不停的销售;

●自我介绍的头衔列了二三十项;

……

过犹不及,如果这些东西铺得不是那么满,起到的效果反而会更好,可是有些人就是不知道。有些时候,这些简单的道理没有人直接告诉我们,但我们可以从一些东西上去找到,比如一支畅销了几十年的铅笔。

所以,一件产品的外观或者说装饰,体现了这件产品的“风格”或者说“气质”,它是恬静的还是聒噪的,是前卫的还是保守的,是严肃的还是戏谑的,你都能从其装饰上看出来。

【练习】

观察分析以下三种饮品的外包装,比较它们不同的风格和气质:江小白牌小瓶高粱酒,椰树牌椰汁,昆仑山牌矿泉水。

 

观察商品的包装,除了能体会到它的风格气质之外,还能切切实实学到一些知识。很多包装起到的作用就像产品说明书,能告知我们很多信息。下图是一款咖啡豆的包装盒。

图1-6

这个包装足以让一个咖啡小白学到很多知识。盒子的正面给出的一系列数据是咖啡加工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参数,这些参数是“客观”值,而“风味”一栏给出的四种风味是“主观描述”,它的意思是,当你喝这款咖啡时可能能联想到的气味。比如这款豆子会有玫瑰的香气,这种香气不是说它包含真的玫瑰气味,而只是一种类比。咖啡的香气是复合的,很难用一个单一的词汇来描述,所以就会用若干种其他的气味描述加以组合,来“模拟”它的复合气味。

于是乎,从一个小小的包装上,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并不逊色于我们从书本上收获的。我们可以把一个精心设计的包装当成一本书来读,那么当我们走进一家大超市时,就像走进了一座图书馆。能不能吸收到知识,能不能获得启发,全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意识,会不会选择合适的视角了。

工艺:察微知著,方知别有洞天

分析完了包装外观这个角度,我们再来看看铅笔的制造工艺。也就是说,铅笔是如何制造出来的,难道你不好奇吗?

从外观上来看,铅笔的木制外壳是中空的六方柱,中间的芯条是细长的圆柱体,那么问题来了,这两个东西是怎样组装在一起的呢?

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方法,一定是先制作好外壳,然后把圆芯穿插进去吧。可是这个“插”该怎么插呢?观察可见,墨芯和木壳之间贴得很紧,几乎是没有任何空隙的,这说明木壳的内径和墨芯的外径极为接近,这种情况下进行穿插动作,如何保证笔芯不折断?又需要克服多大的摩擦力呢?稍微想象一下,要实现这样的工艺,实在是太难了。

那么有没有别的方法呢?

把铅笔的一头拉近,或者放在放大镜底下,仔细端详,或许你会发现,铅笔的端面上似乎存在一条居中的分界线,分界线的两边,木材的颜色和纹理存在细微的差异。

图1-7

这说明了什么呢?莫非组成这个外壳的是两块不同的木头?对。很可能铅笔的外壳本就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成两部分,所以每一部分的木材来源会有不同。在某道制作工序上,需要把两部分的外壳合二为一,才能形成完整的外壳。

按照这个思路,进一步推测,一个更合理的铅笔制造方法就浮出了水面,也许简单来说就是下面这三个步骤:

第一步:取一个木制“半壳”,凹面朝上放置;

第二步:把圆柱形的笔芯放置在半壳中;

第三步:把另一个木制“半壳”覆盖其上,就像盖上一个盖子。

(在以上各步中,会在必要时使用某种黏合剂,使各部分连接稳固。)

根据美国技术史研究者佩卓斯基的著作,这基本上就是典型的铅笔生产工序了,只不过出于批量生产的需要,再多了一点效率上的优化罢了。

在铅笔制作工艺上的误会来自思考过程中的“想当然”。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既然铅笔分成笔芯和外壳,那么制作铅笔的方式当然就是把笔芯插入外壳。把笔芯用A表示,外壳用B表示,那么我们想当然的制作方式便是:A+B。然而实际上的制作方式是:(A+0.5B)+0.5B。我们被显而易见的东西骗了,总是把最容易想到的答案当成了唯一正确的答案。文学家萧伯纳说过一句非常富有智慧的话:

“对每个复杂问题,都有一个简单的错误答案。”

这让我联想起以前做过的用户研究工作。很多低水平的从业者,会用一种通俗的分类方法去划分用户,比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按照这些“显而易见”的维度去把用户划分为若干类,然后分别探究每个类别用户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这种方法真的有效吗?我觉得它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研究用户,如果只需调用这种几乎不用动脑筋的分类方法,那也太简单了吧。更真实的情形是,给用户分类本身就涉及对用户的洞察。一个有近似行为特征的用户集合,是需要通过研究去发现的,而不可能简单地从性别、年龄这些维度去找,这些简单的维度划分带来的更可能是原有的“刻板印象”的强化,是把“一个简单的错误答案”一再地重复而已。

所以,任何一个领域研究到比较深的程度以后,你会发现原本很多想当然的看法会被颠覆。那些表面看来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是错的。就像一件东西的制作工艺,其中很可能包含了绝大多数人想象不到的机巧和智慧,它们很可能就来自长期实践历程中涌现出来的若干次灵光一闪。如果你学会以这样一种视角去观察事物,那么你所能得到的,一定比别人要更多。

更不用说,这种观察本身就是一种特别好的思维练习了。这是一个典型的过程:先是细致的观察,然后找到某一个关键性的线索,再反向推导出隐含的原理、结构和过程。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呢?这有点像破解一个谜题,或者破一个案子一样,本质上都差不多,都需要你探索隐藏的信息,然后把线索连接起来,再在头脑中构想出各种可能性。

从观察的视角来说,我们所见之物都是“结果”,而我们不应满足于结果,还要关心“过程”,也就是去推测,什么样的过程才会形成这样的结果。这种视角上的转换,显然能让我们知道更多。从商业的角度来讲,绝大多数制成品,都需要购买才能得到,所以得到“结果”是需要花钱的。但是,若我们知道了“过程”,那么我们便能经由这个“过程”自己来创造“结果”,然后再卖给别人。所以,有关“过程”的知识才是真正能赚钱的知识。

虽然铅笔的生产过程可以在公开的资料中找到,并不是什么秘密,但是更多的东西,我们其实不知道是怎么制造出来的。这就牵涉到另一个很有趣的话题:“隐藏知识”。很多真正有价值的知识被隐藏了起来,它们不能公开,因为一旦公开,商业利益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比如,苹果公司就是一个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的公司,这家公司是怎么做技术研发的,是怎么做产品设计的,是怎么做人员管理的,都不为人知。我们知道的,是乔布斯个人的神话,以及一款又一款明星产品,闪亮的结果。这个话题我在下一章中还会讨论。

回顾前文种种的分析和探讨,实际上我们是从四个方面对铅笔这个日常不起眼的小物件进行了彻头彻尾的重新解读。这四个方面是:

●材质

●造型

●装饰

●工艺

对于日常所见的器物,我们都可以用这几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同时也能拓展到其他有形或无形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