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增长:快速创造规模化用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营销管理——一个复杂的创造客户使能的过程

“使能”即“enable”,前缀“en”是“使”,“able”是“能够”,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一定资源投入,创造能激发客户与品牌互动的场景,从而让两者关系从弱到强,弱关系刺激认知,强关系激发转化。通常情况下,一个品牌向客户使能的基本逻辑是,让客户实现从认知到购买的转化,这个转化在营销学里可以用“倒三角认知——行动模型”来表示,如图2-4所示。

图2-4 “倒三角认知——行动模型”

在“倒三角认知——行动模型”中,上方代表营销所触达的目标客户,底部则代表已经实现了转化的有效客户。二者相比有一个转化率,这个转化率越高,营销的效率就越高。举几个比较常遇到的品牌获取客户的场景。

场景一:某办公楼下,一个以汽车内饰清洗为主营业务的品牌在做推广,希望可以获取大量新客户。只要关注他们的微信服务号,并填写自己的资料,就可以得到一瓶价值73元的汽车清洗剂。

场景二:马路边,一个专门提供代客泊车服务的品牌,针对过往行人推出了优惠活动:只要关注他们的微信服务号,就可以领取一瓶可口可乐。

场景三:小区停车场出口车辆拐弯减速处,车主开车出来,穿着红牛工作服的工作人员会为他们派发一罐瓶身上印了“赠品”二字的红牛饮料,而且无须关注微信服务号。

上面三个场景看起来非常相似,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从影响客户认知行为的角度来进行评估,场景一、场景二与场景三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具体如表2-1所示。

表2-1 场景一、场景二与场景三之间的区别

通过表2-1可知,场景一、场景二是新品牌,在目标客户吻合度、推广性价比等方面都有待提高。更关键的是,场景一、场景二缺乏客户认知基础,而场景三的红牛已经属于知名品牌,拥有非常牢固的客户认知基础,其目标更多的是强化体验,增加曝光度。

实际上,在缺乏客户认知基础的情况下,场景一、场景二通过“简单粗暴”的贴现机制来获取新客户,至少会带来以下3点隐患。

(1)很难形成认知偏好。即使人们在赠品的诱惑下关注了微信服务号,但对于品牌的了解还是非常浅显的,基本上很难形成认知偏好。

(2)无法对品牌忠诚。在没有认知偏好的前提下,无论是关注微信服务号,还是填写资料,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拿到赠品。这样的做法根本无法赢得人们的忠诚,即使其中的一部分真的成了客户,也非常容易流失。

(3)获取客户的成本倍增。第一次没能顺利获取客户,成本会遭到损失。要想再获取的话,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成本。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上述3点隐患,主要就是因为场景一、场景二的品牌忽略了“倒三角认知——行动模型”中的认知。然而,针对B2C(1)品牌,一些消费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比“倒三角认知——行动模型”更加完整的“AIDA模型”,如图2-5所示。

图2-5 “AIDA模型”

在“AIDA模型”中,B2C品牌向客户使能的第一个步骤是引起注意(Awareness),然后依次是激发兴趣(Interest)、刺激欲望(Desire)、促进行动(Action)。不难看出,前三个步骤描述的都是客户心理上的认知转化,它虽然可以帮助B2C品牌理解客户心理的变动轨迹,但对指导营销管理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而作为B2C品牌的“孪生兄弟”,B2B品牌具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例如,产品复杂、购买决策链条长、客单价高,等等,因此,B2B品牌的产品并不适合使用“AIDA模型”。在这种情况下,更加复杂的“DLTBAA模型”横空出世,如图2-6所示。

图2-6 “DLTBAA模型”

如果仔细分析的话,会发现B2C品牌与B2B(2)品牌的两个模型有比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B2B品牌的营销中,从“发现”到“购买”,中间是“学习”与“试用”两个关键节点,这是由B2B品牌的复杂产品属性所决定的。

(2)在购买之后,“DLTBAA模型”强调客户“使用”的真实体验,并认为“推荐”也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关键节点。

IBM非常推崇“DLTBAA模型”,但对于一些有互联网基因的品牌来说,这一模型并非最佳,完全可以进一步优化。不可否认,现在已经进入移动互联营销时代,每一个品牌都需要全新的模型。

对于客户与品牌之间关系的改变,移动互联网有着革命性的意义。具体来说,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出现,客户与品牌第一次可以通过“关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闭合。当然,在早之前,基于数据库,通过广告、邮件、短信、活动等方式,客户与品牌虽然也形成过闭合,但这种闭合是支离的,并不完整的。

然而,移动社交媒体的“关注”则让支离的闭合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闭合。可以说,基于移动社交媒体的客户与品牌的闭合,在“关注”的助力下,有了物理上的落脚点。所以,“关注”将会成为营销中的关键节点,由此形成的模型就是“AFBS模型”,如图2-7所示。

图2-7 “AFBS模型”

由图2-7可知,在“关注”之前,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认知。对客户来说,通过积累认知基础,形成对该品牌强烈而清晰的认知偏好;对品牌来说,通过对信息进行设计和优化,转变或“扭曲”客户的认知基础,进而使其形成认知偏好。

事实上,按照营销大师阿尔·里斯的观点,新品牌往往会对既有的原品类进行重新定义,从而创造一种新品类。所以,新品牌不应该选择“火箭爆发式”的方式启动,而是应该像飞机一样,经过一段滑行之后再缓慢起飞。

作为一款功能性饮料,红牛用了4年的时间让年销售量提高了1000万元,又用了5年的时间提高到1亿元,截至2018年已经高达200亿元。

同样地,微软用了10年的时间,让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又用了15年的时间把1亿元变成了200多亿元。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商用平板电脑是1989年由一家名为GRID的公司制造的,13年以后的2002年,微软推出了较为流行的Tablet PC。又过了8年,苹果在2010年重新定义了平板电脑,创造了iPad。

结合“AFBS模型”,再回过头去看前面提到的场景一、场景二,便可以发现,这两个场景中的品牌希望用“火箭爆发式”的启动迅速向客户使能,却没有意识到,对客户认知的建立其实是一个飞机滑行起飞的过程。

毋庸置疑,贴现机制可以对客户的行为进行短期激励,但如果客户对品牌的认知基础非常脆弱,即使获取了客户,流失率也会特别高。从营销的角度来评估,这就是典型的欲速则不达。因此,品牌还是要从客户的认知基础着手,进行营销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