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风带来好政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家风从情感认同中产生道德感染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不仅仅是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传递文化、磨砺品德的场所,更是一个人形成价值观与养成行为习惯的首要场所。可以说,人的生存与成长,皆离不开家庭、家风的感染。良好的家庭教育,积极健康的家风,对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操守与个人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最为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地方,便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善于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出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讲规矩”:看到长辈时,主动起身迎接,在有客人来访时,主动地打招呼;长幼有序,从细节开始,培养子女的教养、品德、为人处世的方式。

这种传统礼仪的庄重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不仅是中华家风的基础,同时更是传统社会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从这一方面来说,中国古代的“礼”并不仅仅是礼仪,它本身其实还是法治与社会秩序的一部分。古代社会的法律并不健全,社会治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每一个人的道德自觉,而这种自觉恰恰是通过家风传承下去的。

优秀的家风文化拥有巨大的情感认同功能。家庭本身所具有的血缘、婚姻关系等特性,决定了家风拥有其他教育方式所不具备的独特情感认同功能,而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融内心认同、情感认同与自觉实践为一体的过程。在家庭中,通过具体的家庭教育,家风得以在生活实践中产生出巨大的感染力与亲和力,并进而使家风中所传承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古代,只有少数贵族官宦子弟才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而社会教育的混乱性使其教育效果受到限制,再加上古代社会人们的社交范围极小,与外界接触较少,人们从出生至死亡,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接触最多的也是家人。在这一意义上,家庭是个人真正的学校,父母是真正的老师。因此,家庭承担起了道德教育的主要责任,而且对个人品德产生着基础、深远而又持久的影响。

相比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道德教育拥有两者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具体表现在:

◆家庭道德教育在家庭成员之间展开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在父母对子女无私而真挚的爱意之中,年幼的子女对父母形成了无限的依赖。养育过程中,孩子对父母的认同远远超过对其他人的认可,在这种充满了亲情之爱的教育氛围之中,子女更容易去信任父母,而父母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具体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这种影响不仅存在于父母的耳提面命,同时更存在于无言的教育之中。

古代家风文化中对父母言传身教所产生的作用极其重视。颜之推认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意即,教育感化其实是一个从上向下推行的具体过程,若在这一过程中父母行为不佳,那么子女也学不好。持同样论调的还有元朝的郑太和:“为家长者,当以至诚待下,一言不可妄发,一行不可妄为,庶合古人以身教之意。”这句话出自《郑氏规范》,其意指,家长应以诚心对待家人,不可乱说乱为,而要以身作则,真真正正地做到言传身教。

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使看似高远的道德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在潜移默化之间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并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了受教育者的叛逆心理,“化民而不自知”。

◆家庭道德教育更有针对性、循序渐进性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爱国、忠厚、善良、正直……这些概念在学校教育中往往会被描述的抽象起来,而父母却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对子女进行全面的观察与了解,及时地从道德层面上发现孩子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更重要的是,家庭层面展开的教育更能把握最佳教育时机。个人能力的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个人道德思想的形成也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而古人便极其重视这种循序渐进的施教方法。

例如,《颜氏家训·教子篇》中便指出:“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颜氏家训·勉学篇》也有论述:“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礼记·内则》则进一步说明了不同年龄段施以不同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如“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人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家庭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因此其更具有持久性

在古代,这种“持久性”更加明显:一家人往往朝夕相处,所以能够及时地察觉受教育者出现的道德问题,使不良行为得到纠正。在这种持久性教育的影响下,人们的一生都可以受到本家家风的熏陶,从而使家风所引导的价值观更好地深入人心。

此外,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在有意或无意间以身作则,在环境的熏陶与渲染之间,教育活动与生活实践得以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使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这种特定的家庭教育方式,表现出了个体家庭的具体价值选择,而其相应的衡量准则,也进一步完善了个体家庭的家风。比如,西汉时史学家司马谈便对其子司马迁进行过嘱托:“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家风的旨趣,在于陶冶子女的性情与铸造家庭的价值品格,造化顺成,即为“事亲”“立身”“扬名后世”“显耀父母”的孝举;反之,若造化不良,便是“不肖”之行为。

在这种充满了家庭志向、价值观传承的家风文化中,个人承担起了家庭成员与社会成员的双重使命。自觉地践行个人使命,并力求通过各种正当的途径来实现人生价值,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是家风对家庭成员预设的终极理想,同时也是家风得以在血缘关系之间连绵传承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