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生态种养新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多熟制生产与稻田生态种养的限制因素

1.多熟制生产的问题与限制因素

传统的多熟制是一种劳动集约型农作制度,作业工序多、消耗劳力多、技术比较复杂,多熟模式仅局限于个别地区或个别农户使用,区域规模发展困难。现代多熟制要适应机械化发展,首先要在模式建立上进行优化设计,包括适应机械化栽培的品种(农艺性状、收获性状、品种搭配)、田间布置设计(带型、带宽、间距、幅宽等种植规格)、田间管理设计(水肥管理、植物保护、土壤管理)。

现代多熟制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农业生产系统,土地利用的强度大,如果不重视土壤培肥及改良,多熟制难以持续发展。目前南方各地通过稻田留高茬还田,北方秸秆覆盖还田,以及多熟制中纳人豆科作物、绿肥作物,有利于地力的维持和提高,应在此基础上研发新的措施。由于多熟制形成复合生态系统,共生作物多,其内部的小生境及土壤地下部分关系复杂,病、虫、草害发生及防治与常规有别,应引起重视。

2.稻田生态种养的问题与限制因素

稻田生态种养在我国发展势头良好,但技术空间的拓展程度不够充分,稻田生态的利用与研究不够深人。目前主要在移栽稻的表现功能与生态效应上进行了相应研究,而在土壤理化性质,稻田生物多样性(如有益生物组成与变化、微生物效应、杂草库变化等),水稻生长发育特性(如根系构型、分蘖发生规律、群体特征、品质生理等),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信息和价值流向及转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对于不同种植制度与方式(直播、再生、抛秧等)的生态效应研究更是鲜见。如对于直播水稻来说,无效分蘖难于控制、杂草危害严重以及后期倒伏是生产上常遇到的三大难题,如能发挥生态种养的作用而获得较好效果,必将促进水稻移栽与直播协同发展。

3.稻田养殖存在的问题

稻田养殖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投放鱼种规格偏小、投放量不足、成活率低。由于苗种规格偏小、抗逆能力弱,易受鼠、蛇、鸟等天敌危害,成活率较低。二是稻田养鱼基础设施差,逃鱼现象严重。稻田养鱼田埂宽、高均达不到技术要求,遇洪水田埂易倒塌,漫水逃鱼现象严重,影响稻田养鱼产量及效益。三是投入不足。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够,影响购买鱼种及进行鱼沟等设施建设,加之县、乡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缺乏工作经费,技术培训和服务滞后,直接影响了农户稻田养鱼的推广速度。四是养殖技术及管理粗放。目前农户稻田养鱼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稻田开挖规格尺寸不够,未投放饵料,管理不精细,导致稻田养殖产量低、养殖效益不高。